第469章 黑龍堡

清晨。

韋善俊和武懷玉這兩藥王,都頂着熊貓眼,但卻都精神的很。

馬周遞給他一個蒸餅,

好奇的問,“你們昨夜幹啥了,弄這模樣?”

“探討了一下醫學。”

“醫學?不是醫術?”

“醫學,”武懷玉簡單的說了下計劃把醫學設到縣,並要推動朝廷新設惠民藥局這樣的官方藥房,另外還準備集天下名醫,編寫皇唐本草綱目,甚至以後從鄉里挑選識字百姓,定期到州縣醫學校和惠民藥局培訓學習醫藥知識,然後讓他們成爲鄉間赤腳醫生。

馬周嘴巴大張,忘記合攏。

“你們一晚上聊的都是這些?”

“嗯。”

“厲害,你們剛見面,就能聊出這麼多了得的東西,”

“我們這是擦出了火花!”

馬周驚歎不已,不過還是提醒懷玉,“你想做的這些事情,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尤其是利民,但都很費錢,現在朝廷府庫空虛,最缺錢。”

“錢財不是問題,現在暫時缺錢而已,但大唐已經一統天下,馬上還能滅掉東突厥,到時四方來朝,大唐內外安穩,必然迅速恢復國力,國富民安。”

“許多事情,我們得提前規劃,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五步。”

馬周佩服萬分,“我跟你還是有太大差距,我只能執行,卻沒有這等遠見。”

“其實姐夫你的本事很強,要不然陛下也不會這般重用你的,我覺得姐夫你有幾分杜克明的風範,將來成就或許並不輸於他。”

杜克明,便是杜順和尚的侄子,也就是如今在家養病的尚書右僕射杜如晦。

那位的本事,天下公認了得,尤其是政務決斷處置這塊。

馬周搖了搖頭,“我跟杜公差遠了。”

“姐夫還年輕啊,你才二十幾歲。”

吃過早餐繼續上路,武懷玉本想跟老韋繼續並轡而行,邊走邊聊,但樊玄符親自過來把他拉馬車上了。

一上車,還左右打量,認真檢查。

“夫人這是?”

“你昨晚跟那老道睡一晚,只是聊醫學?”

“那還能做什麼?”

“家裡這麼多如花似玉的媵妾在,你一個都不要陪,卻跟個道士睡一晚,我如何不多心?”

“哈哈哈!”

懷玉大笑,“爲夫從沒有那種喜愛,你知道的。”

“真的只是聊醫學之事,那位可是有名的高道,世人尊爲藥王呢,你把人想象成什麼了。”

“出家人可也不全是什麼高尚之人,那長安城裡的法雅法琳,以前不也都是有名的高僧嗎,可他們品行放蕩,哪個品德高尚了?”

樊玄符說着居然開始在車廂裡扯懷玉的衣衫,說是要檢查一下。

如狼似虎。

如狼似虎啊。

最後還是讓她得逞了,說什麼檢查,分明就是得寸進尺,看過了還不算,還要親自檢驗。

武懷玉雖昨夜聊了一晚,挺困,可血氣方剛也經不住這般挑釁啊。

涇陽往三原的官道,路不太平,有不少坑窪,車輪駛過,一搖一晃。

不過武懷玉跟樊玄符這倆馬車,格外的顛。

劍一也算見多識廣,立馬發覺不對,馬上讓劍姬們前後左右散開,把這輛馬車護在中間,與其它車拉開了很長距離。

這大白天的,這大馬路上,這馬車廂裡,怎麼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呢,傳出去也太丟臉了。

劍一適時的在車廂外輕聲道,“請相公和娘子放心,我們早把馬車與隊伍隔開了,”

樊玄符的臉立馬通紅,一邊倉促收拾,一邊還不忘記掐了懷玉一把。

武懷玉感覺好冤枉。

縱火的是你,現在卻來怪我。

不過這種體驗還是很新奇的,怪刺激的。

“娘子剛纔可是格外的威猛,爲夫都差點降不住。”

“你還說。”

武懷玉說了幾句頑笑話,實在是困了,便在車廂裡睡着了,倒是留下樊玄符坐在旁邊,一人又是後悔又是高興的。

·····

龍橋堡,武家。

經歷武德九年秋那次突厥大舉圍攻破堡後,龍橋堡並沒有因此衰敗,反而才兩年時間,就已經更加興盛。

不僅龍橋的木橋換成了石橋,而且橋兩岸的窯洞新修建許多,甚至在河兩岸上,現在也新建了許多房屋。

龍橋堡現在成清河鄉的鄉中心,新修了驛站,也建了學校,這裡還有集市,不僅逢雙趕集,而且還有不少固定的商鋪。

而武家的武氏莊園,被百姓俗稱武家堡,更顯氣派。

武懷玉見到這座建在清河北岸平原上的莊園時,也很驚歎,雖說出自他的設計,可真建成後他還頭次見。

他發現比他設計的要大不少,細節改動不少。

原本他是按客家土樓的那種樣式,設計了一座武氏塢堡,突出的是防禦安全,但現在改成了像是個蚊香一樣的五環形狀的土樓羣。

這是武家堡,鄉人也稱爲黑龍堡,因爲旁邊就是清河龍橋下就是黑龍潭。

“這!”

“很漂亮吧?”

“這也太大了吧?”

“這可是咱們武氏的風水寶地,咱家興起之地,當然得建大點。”

武氏莊園,有一大四小五個圓樓組成。

中間的主圓樓,卻又有五圈環套,大環套小環,環環相套。

採用夯土建築,黃土摻上細沙、石灰甚至加入了糯米,層層夯實,外牆厚達七尺,每圈有四層,一二層不開窗,一層主要用做廚房、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居住。

主樓的五環,房間很多,越外圈越大房間越多,主要是武氏莊園奴僕居住。

在第五環的中間,還有一座方形院子,這是武家的祖堂。

黃色的夯土牆,灰色的瓦頂。

十幾米的高度,一二層沒有窗,這使的這土樓防禦性能極強。

特別是主樓的四角,還各有一座稍小的圓形土樓拱衛。

武懷玉覺得修的太大了,這加起來得有幾百個房間,住上千人都沒問題,莊園管家趕來。

很自豪的爲武懷玉介紹起這座雄偉的武家堡。

“主樓中間的兩環,相當於內院。採用的是兩面坡瓦屋頂,穿鬥、擡樑混合式木構架,樓內按相公親自設計的易經八卦原理佈局,以青磚防火牆分隔成八份,樓房分八等份,寓意幹、兌、坤、離、巽、震、良、坎八卦,每等份六間起腳爲一卦。

每卦關起門戶自成院落,打開門戶全樓貫通。每層兩廳、四十四個房間,共二百零八個房間。

底層每區處自與內環天井合圍成一個院落······”

武懷玉這才發現,原來這主樓最裡面兩環,纔是他原先設計的武氏莊園,這兩個同心圓的圓形土樓,佔地十畝,已經挺大了。

結果樊玄符她們一改再改,最後在這同心圓兩環土樓外,又加了三環,然後四角又各加了一個兩環的同心樓。

最後就形成了這麼一個佔地數十畝的超大土樓羣。

走在這土樓裡,感覺自己很渺小,甚至也覺得很有安全感。

武懷玉長安的宣陽坊宅佔地一百多畝,比這大多了,但那裡的佈局相對較散,園林佔據更多面積,院子也相對分散,可這裡一環扣一環的,空間相對緊湊。

特別是這牆很高,四層十幾米高啊,一二層對外還不開窗。

光是那每環之間的那個大門,門板就足有七寸厚,外面甚至還有鐵板加固,門內牆中還埋有一尺方型門栓,大門一關,門栓一落,

就算再來五千突厥騎兵圍住武家堡,都得對這大土樓束手無策,望樓興嘆,敢要強攻,外牆七尺多厚,牆高十幾米,下面兩層一點入窗都沒,武家的家丁站在三四樓上,拿着弓箭往下射,突厥人除了捱打有什麼別的辦法。

除非真是非要死磕硬打,調來工匠、器械,但這畢竟是在京畿,武家需要的就是能夠護住一時,只要不被直接攻破,堅守個幾天,就能有援軍來。

現在武家這樣的防禦,樓裡有水井、有糧倉、柴房,還有天井,守個十天半月都沒問題,完全能等到援軍來。

比起一些小型的軍寨堡壘,都還要堅固了。

不過這樓太側重防禦了,沒有那種四合院舒服,人多建些三進四進四合院,或是多幾個院落,也足夠了。

三四層內通廊的屋檐下也還是設計了精美的園林風格的木質靠背欄杆,還有不少綠植盆栽點綴。

整個莊園,真的就有種軍事堡壘的感覺,但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水井、天井、倉庫、浴室、廁所,甚至還有豬圈、羊圈、雞舍、狗籠、牛棚、馬棚等,真遇敵襲,可把牲畜部份帶回主樓外環,部份安置外圍四樓。

四個副樓,主要住奴僕、僱工,存放物資、工具等。

主樓的五環,外三環也主要是奴僕部曲居住,內二環,就是內院,主人、家眷居住。

最裡面那院子,既是供祖,也是主廳,待客、宴客等場所,也還是主人書房。

裡面轉了一層,都還不錯。

人都是住在三四層,雖說住的高,但如此一來通風較好,也不潮溼,就是得爬高爬低,多上樓梯臺階。

三四層是有內外開窗的,雖說窗子對外的都設計的相對狹小,且是那種外小內大的那種箭孔似設計,但採光通風效果還是不錯的。

總的來說,這武家堡還真出乎懷玉意料,本來是佔地十畝,結果硬搞出來好幾十畝大。

他還以爲花了很多錢,超了許多預算,結果樊玄符拿出賬本,這麼大的樓修的這麼快,卻並沒花太多錢。

主要還是當初突厥入侵後,這裡許多百姓受兵災,然後又遇饑荒,武家這個時候僱人來做工建樓,不管男女老少都要,來做工就有兩頓飯吃,再按男女青壯、出力多少給工分,工分兌換錢糧。

要是太平年歲,建這麼大樓,確實得花很多錢,可能還很難請到人工,可災後百姓都成饑民,這時有活幹有飯吃就滿足了,工錢少些都不在乎。

吸引來了大量的附近鄉民,人多力量大,挖土篩土蒸土夯土,一道道工序都非常快,最主要的人工費用這塊,基本上沒什麼開支。

別的地主豪強都趁戰亂饑荒放高利貸,借高利糧,武家卻收納鄉鄰給錢給糧蓋房子,最後房子很快蓋成,武家還收穫了極好的名聲。

“這麼大的樓,也住不完,我看可以拿出一兩個副樓,用來做邸店、商鋪、作坊,既可我們自家用,也可出租部份,我看現在龍橋堡這裡也挺興盛,”

“我們馬上按相公吩咐安排。”管家立馬應道。

“相公,麥子已經成熟了,天氣也好,是否明天就正式開鐮收麥?”

“嗯,明天開鐮,別耽誤了。”武懷玉特意交待,“人手夠嗎?”

“夠,咱武家在三原名聲好着呢,許多鄉民都願意過來幫工收麥,另外不少朔方隴右那邊的麥客也已經過來了,去年給咱家收麥的麥客,都是直接先來咱家,就等先收完咱家的再去別家。都知咱主家大方,給的工錢高,吃的飯菜也好,都記着呢。”

“嗯,人手夠就好,還是那句話,不管是鄉鄰們來幫工收麥,還是外地來的麥客,收麥都是頂着毒日頭下苦力的活,不能虧待了大家。

殺豬宰羊,明天燉大骨頭湯,大鍋燉肉,油水要足,得讓大家有力氣,”

“我們莊子今年不是還種了一些寒瓜嗎?也都摘一些,先放河裡鎮着,到時送飯的時候,給大家捎上些瓜。”

錢管家笑着道,“相公真是大方,”

收麥時不管是自家奴僕部曲,還是請的短工或麥客,有個不成文規矩,那就是得提供肉食。

但一般的小地主也沒那麼大方,弄點豬羊下水,什麼心肝腸肺,頂多再弄個豬頭,一些沒啥肉的羊肉頭,亂燉一鍋,就算開葷了。

大方點的地主,多少會加點好肉。

如武家這樣,直接現宰豬羊,大鍋燉起,讓大家都能吃上幾大塊肉,肉湯、蒸餅管飽,這可是少有的。

也因如此,武家這兩年名聲很好,一遇農忙麥收,附近的鄉民都願意跑來做工,連外地麥客都知道武家吃的好,都要先來武家搶活。

不說工錢比人家多些,光是這幾頓好肉好飯,就值得趕來了。

武懷玉提筆,還親自擬了明天的菜單,清燉羊肉、紅燒豬肉,海帶燉排骨,黃豆燉豬腳,炒長豆角、西紅柿炒蛋、藠頭辣椒、冬瓜湯。

要不是管家一直提醒夠了,他還打算再寫兩個。

主食則有小米粥和糜子面黃饃饃。

“天不亮就把豬羊宰好,早上大家上工前,要讓大家先吃一頓早飯,”

早飯用不着太豐盛,但也得吃飽,就爛肉麪條好了。

管家直呼相公太仁厚了,別人好多地主家早上這頓都是沒有的,要等到大中午了,才把蒸餅飯菜送到地裡頭,吃完了是要接着繼續幹的,這一天的工錢和兩頓飯可不好賺,天不亮踩着露水下地頭,幹到天黑纔回家,草垛上睡一晚,第二天早上接着幹。

“別家是別家,咱武家不能虧待了大家,這時節收麥,很辛苦的。”

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63章 衣錦還鄉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659章 大膽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615章 幽州軍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934章 代司空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228章 貴族範第910章 長樂軍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282章 攻心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92章 首勝大賺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93章 不敗神話第463章 觀自在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892章 海賊島第472章 慶餘年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662章 干將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275章 女刺客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937章 新世界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891章 十年之約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輕義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400章 門生第61章 涇陽狂儒第761章 嫡系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9章 美人相贈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994章 罪已詔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285章 鎮三邊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94章 原來是他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937章 新世界第55章 飄風戲月第10章 捉錢令史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87章 火線提拔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649章 分紅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1038章 帶兵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