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

旬休日,

偷得浮生半日閒。

最近太忙,想好好在家休息一下,結果學生們又來拜見。

今日放榜。

有武懷玉弟子之名的幾個學生裡,參加了今年科考的也就李義府和上官儀,雖然該投的行卷也投過了,該打的招呼也打了,而且武懷玉也很相信他們的才華,

但兩人明顯還是很緊張。

這是他們第一次科舉,人生第一次總是不免緊張,尤其是對才十五歲的李義府來說。

“都放輕鬆,我已經派人去尚書省,唱名放榜就會回來稟報的。”

大唐的科舉一年一次,今年仍是開六科,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秀才科考試最難,尤其是若考生成績不行,還會追究推薦者,所以有時一年一個都錄不了,最多的時候一年也就錄三個。

沒點真材實料的,還真不敢報秀才科。

除了這個比較特殊的秀才科,明經、進士兩科含金量最高,隋朝時明經科分成四等,進士分兩等,明經科取的就是通九經的經生,一般能通個三五經,基本上能中,但因爲魏晉以來,經學傳家,都是那些名門士族掌握了經學,所以明經科對於士族名門子弟來說,他們天生優勢,比較好考,而普通學生通一二經都難。

相對進士科的考試內容,倒是沒有那麼多經學上的限制,偏向策論詩賦等,這個就比較考文才。

大唐立國以來,雖說明經科依然還是第一熱門科,甚至明經甲等的,授官也比進士科的高,但不少舉子現在還是已經慢慢傾向進士,因爲考中進士,會讓人覺得更有本事。

上官儀和李義府都是考的進士科。

“我昨天還見過杜正倫,”懷玉對二人微微一笑。

兩人明白其意,只是沒出榜還是有點不放心。

杜正倫是本次科舉的主考官,他是吏部考功司的員外郎,一個從六品官,甚至都不是考功司的主官郎中。

但隋唐以來,對於科舉取士本就是補充,每年取的人也不多,甚至考試往往就是走個過場,名單早就在考試之前就定了的。

所以派個從六品官主持,也就很正常了。

杜正倫是隋朝秀才科出身,而且他三兄弟,都考中了隋朝的秀才,可謂是天下有名。

不過杜正倫三兄弟的仕途一般,比不過隋朝時進士出身的房玄齡杜如晦他們。

而且杜正倫出身洹水杜氏,跟京兆杜氏同出一祖,但支系較遠,這就跟安陸許氏也出自高陽許氏一樣。

杜正倫兄弟三個考中秀才後,也一時風光,便曾經請求與京兆杜氏同譜,可高高在上的京兆杜氏卻瞧不起他們,直接拒絕了。

被杜氏拒絕的杜正倫兄弟,雖說心中怨恨,可沒能得到京兆杜氏這樣的門閥相助,他們的仕途也確實一般。他入唐後做過齊州總管府錄事參軍,後來進秦王府文學館。

但並沒能進十八學士之列,因爲他不是學士。

後來武懷玉向皇帝舉薦了杜正倫,之後魏徵也舉薦他,皇帝特提爲兵部員外郎,再轉吏部考功員外郎。

老杜也是那種知道感恩的人。

當初他年輕氣盛,一門三秀才,就直接上京兆杜氏,提出同譜聯宗,可人家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這些年沉浮,也讓他明白,光有才華是不行的。

就如來濟來恆兄弟倆,武德末的進士,如今卻也都是六品,還都是清要的東宮、秘書省職,來濟兄弟朝中有人,秦瓊是他們義父,武懷玉是他們義兄,武懷玉弄出來的京報,讓來濟主持,可是讓他在皇帝面前露臉不少。

武懷玉的舉薦,他很感激,逢年過節也都會來拜訪。

這次武懷玉的弟子要科舉,武懷玉也沒清高,很直接的把兩人的作品拿給他看,還引兩人見過他,杜正倫當場出題,讓他們作賦,李義府和上官儀都是提筆立成,又讓兩人擬諸雜文筆十餘條,也都是立刻完成。

杜正倫也是直嘆兩人高才。

事後,杜正倫也是對武懷玉表示,他這兩弟子這次肯定能中進士。

唐代的舉子,取得資格後,要先向吏部投省卷,也稱公卷,再向權貴們投行卷,朝廷也允許公薦和通榜,就是直接向主考官推薦優秀人才。

這種情況,公薦往往也成爲私薦。

甚至考試就完全淪爲了過場,考前往往就已經出了名單,有的已經走通門路,但沒本事的考生,則還會請槍手代自己考試。

考試也沒後世明清那麼嚴格,不會關起來幾天幾夜,嚴格搜查什麼的,就連考卷也是不糊名的。

貴者以勢託,富者以財託,親故者以情託。

大唐的科舉錄士,純粹就是個小補充,相比起門蔭入仕等所取數量,太微不足道了,從上到下,也沒幾個真正很在意。

真正有門路的,其實也不用通過這渠道。

這本身就是留給那些沒落舊士族,以及庶族地主們的一個出仕機會,真正的門閥貴族,他們不需要這機會。

主官考杜正倫,也根本決定不了能錄取誰,他不過就是個主持考試,走程序的人。

真正能決定的是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這些權臣,甚至如武懷玉都能內定幾個名額。

“喝茶,不急。”

一壺茶還沒喝完。

宇文成都大步進來,“阿郎,喜報。”

“吏部淡墨榜出來了,阿郎兩位門生皆進士榜有名。”

“泥金貼子呢,送到了沒?”

吏部出榜,以淡墨書寫,故曰淡墨榜,然後再以泥金書貼通知。

泥金貼就是正式的錄取通知書。

也稱金花貼子、榜貼,以素綾爲軸,貼以金花。用的也是價格很貴的黃花箋,長五寸許,寬半之,灑以金婁,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貼,又書姓名於貼名。

上官儀和李義府聽說榜上有名,都激動的站了起來。

兩人都想去看榜。

武懷玉笑道,“我聽到風聲,今日有些勳貴家準備榜下捉婿。”

打算榜下捉婿的有不少,比如家裡女兒很多的盧國公程咬金,還有同樣納了很多妾生了很多女兒的營國公樊興,再比如兒子女兒都多的國舅趙國公長孫無忌,還有譚國公府丘家,又有段德操家等。

全是一羣國公府的,且還都有個特點,都是將門,好多還是新貴。

這些人突然玩這手,也都是因爲上次武懷玉跟程處默他們在一起燒烤喝酒,說到這次科舉,然後武懷玉就想到唐宋時有這麼個榜下捉婿的典故,就當笑話說了兩嘴。

誰知道程處默記心上了,回家就跟他老子商量,咱們程家軍功新貴,光靠舔清河崔氏也不行,不如咱也培養幾個年輕才子?

榜下捉幾個年輕俊彥,挑那出身差點的,有咱家關係,還怕不能把他們提攜上來?

老程直誇兒子沒白跟武懷玉混,當下就決定要榜下捉婿,而且至少捉倆。

那邊樊玄符也跟他老子樊興說了,於是蠻子樊興也打算捉一兩個來當女婿。

然後這事傳開,牛進達啊吳黑闥啊李君羨啊田留安啊,甚至長孫無忌、高士廉等好多勳戚家,都打算榜下捉婿。

所以今天武懷玉讓上官儀、李義府在家呆着,估計今天那邊榜下會很熱鬧,萬一不小心捉啊搶的誤傷到就不好了。

“如果你們也想走終南捷徑,做勳貴家東牀快婿,以此少奮鬥個一二十年,爲師也可以幫你們介紹介紹,”他笑着說道。

兩學生都有點不好意思,

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一些。

其實還真有人看上武懷玉這兩門生了,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既然是武懷玉的弟子,而不只是普通的記名學生,那這可就關係極近的師徒,終身相連。

能得他這麼看中,自然是不一般的俊才。

上官儀是武士彠推薦給懷玉的,他妻子楊氏也知道這年輕人很有才華,所以也就跟孃家楊氏那邊提起,楊恭仁就還親自跟懷玉提起這事,透露出楊家看中上官儀,想收他做女婿。

還希望武懷玉做媒人。

而長的好看又年少,平時總笑的跟貓一樣的李義府,也被程咬金樊興牛進達等一干武將國公們看上,連老武家的武士棱武士逸都也有意。

挺搶手的。

翼國公府門外。

幾名報喜人打着彩旗、旌幌,還帶着吹打樂器,一路吹吹打打的來到府前。

一名報喜人把喜報升掛起來,“捷報貴府門生上官諱儀高中貞觀二年進士科甲等第三,金榜題名!”

又一名報喜人則大喊着,“快請上官進士出來,恭喜高中!”

說着,又一隊報喜人打着旗幌前來。

又一面報貼升掛起來,

“捷報貴府門生李諱義府高中貞觀二年進士科甲等第五,金榜題名!”

“恭喜李進士高中了!”

一片片喊聲,全是恭賀聲。

這時武懷玉得報,帶着高中門生,還有許昂等其它幾個學生出來接受道喜。

宇文成都、安祿山這兩少年,則也奉命去領了兩筐錢出來,剪斷串錢的繩子,站在門口就朝着外面過來圍觀看熱鬧的坊民撒幣。

“同喜同喜!”

劍一還取了些銀開元錢過來,給兩隊報喜人打賞。

兩支報喜人也沒想到,翼國公府這麼大方,拿到的賞錢是平時的數倍之多,高興的連聲謝過。

而府裡這時還又拿來了不少的果脯等,發給來道喜的鄰居們。

一時間,翼國公府也是熱鬧非凡。

金花貼子到手,上官儀他們還在發愣。

“趕緊更衣,準備去吏部拜謝主考官,一會還要披花掛彩遊街,陛下還會賜宴呢。”

這可是讀書人最高光的時刻。

回過神來的兩人,先是在府前當着無數人的面,很鄭重的向武懷玉跪地拜謝師恩,雖然武懷玉沒教他們多久,可他們也清楚,手裡這進士金花貼,要是沒有武懷玉的舉薦幫忙,光有才華也未必拿的到。

一日爲師,終生爲師。

他們也是向所有人表明,他們不會是那忘本之人,也更是要表明,就算高中進士,但以後他們與武懷玉仍是綁定一起的。

進士及第,兩人已經獲得做官資格,進士甲等,可授從九品上,只要再到吏部參加複試,通過後就成爲選人了,等候銓選授職。

一般是授中、上縣尉,有關係的則可留京在諸省爲主事。

如果有關係背景,前途會很光明。

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36章 老丈人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691章 反擊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461章 聖誕節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689章 分家第203章 祥瑞第939章 金山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465章 二年夏第588章 樊川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0章 拜見四叔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9章 棄籍投附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73章 檢校總管第905章 白旗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763章 獨孤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763章 獨孤第32章 程咬金挑女婿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14章 烏雲踏雪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84章 戰場種菜第414章 兄弟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580章 鳥賊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338章 豪強第270章 開府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958章 裁決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236章 老丈人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393章 滿朝勳貴半親朋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269章 開國公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952章 駕崩第135章 軍器少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