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靈州

靈州的礦產比較豐富的其實是煤,唐人稱爲石炭,主要是做爲土產,進貢宮廷使用。

做爲帝都的長安,對石炭也不稀奇。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鬆心,不少權貴之家也是常用石炭,從隋時開始,長安的宮廷權貴們用煤,主要還是來自渭的同官礦區。

像靈州這邊煤炭資源豐富,當地也是早就開始取用燃燒,不過相比較來說,石炭的開採量還不算高。

至於銅,靈州官府已知的銅礦有好幾處,比如去年李靖硤石大戰的青銅峽,這裡就是漢代起就有銅礦了,還有靈州西南,那裡照壁山也有較大銅礦。

“停了銷錢鑄器,轉去開採銅礦,冶銅鑄錢、鑄器,只怕會有很多人不願意。”薛萬徹喝着酒,終究還是提出擔憂。

他這個都督畢竟是剛上任,根基不深,但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情況,他終究不是皇帝元從心腹,建成、羅藝這兩個跟隨過的人,如今都先後被誅,他雖能被委爲都督,他對新皇自然是充滿感激,無比忠誠,可這也改變不了他不是皇帝心腹事實。

再則他新來乍到,雖說有武懷玉之前跟李道宗他們達成交易,使的他一來就接收了個好攤子,但底下這些人,終究還不熟。

他這都督,既非皇帝心腹,在靈州時間又不長,這就意味着他其實現在控制力薄弱。

如今按着先前的約定,那麼大家一起發財,自然一切和諧,可如果現在武懷玉要打破原先的協議,那可能就要出問題。

開採銅礦冶煉,明顯是個投入很大,但收益不如原先的買賣,甚至可能還有一些未知風險。

現在這樣躺着賺錢多好。

“武德時,朝廷對靈州也算是鞭長莫及,只要能夠穩住這座軍事重鎮,其它方面的一些事情,朝廷也就暫且放任,但都督也清楚,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有。

如今是貞觀了,朝廷派我等來不正是爲了收復朔方嗎。”

“終究是要改變了,就看是主動,還是被動。”

“我以爲咱們還是主動些爲好。”

“可那些人不答應怎麼辦?你比我更清楚這裡面的水有多深,這靈州上上下下可都參與其中,萬一,我們控制的了局面嗎?”

薛萬徹對武懷玉非常客氣。

因爲他不僅是都督府長史,還是鹽州的刺史,更何況這位明顯還是皇帝心腹,他建成餘黨的身份,讓他如今比較小心謹慎。

豆盧懷讓在邊拿刀切着羊肉,他手裡的小刀也是一把華麗的大馬士革花紋鋼牛角小刀,聽着兩人的話,他笑着道:“我覺得二郎說的話很有道理,任城王他們可是前車之鑑,咱們畢竟是朝廷官員,得爲朝廷大局着想,

靈州銷錢鑄器、鑄私錢這事,確實有些嚴重,如今不是我們要改,而是朝廷已經暫停往朔方、隴右這邊放錢了,銅錢不出隴關、蕭關,

就算想再維持過去那一套,也是不行的,現在關外的錢還能維持多久,早做打算,其實也是爲大家着想。”

薛萬徹是兩頭爲難,他好不容易撿李道宗的漏,做上了靈州都督,可不想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下去。

上命的意圖要領會,可下面人的情緒也要照顧,否則他也坐不穩。

轉型其實是勢在必行。

“都督,朝廷錢禁入朔方,我們要不早做應對,那我們現在這繁盛的工商貿易景象,可就要不復存在了,雖說靈州是塞上江南,可這裡能興盛,最主要還是藉助了絲路、邊市貿易的,”

貨幣對工商發展有重要支撐作用,貨幣不足,市場絕對是要元氣大傷。

這不僅關乎政績官帽,也還關乎他們現在私下在其中的利益。

“我們可以向朝廷多爭取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武懷玉提出向皇帝請旨,比如允許朔方這邊私人自由開採礦產,甚至降低礦課,再比如允許他們用自己開採冶煉的銅,鑄銅器出售。

甚至是以開採銅料,官私合營鑄造銅錢。

由原來非法行爲,洗白爲合法的。

“朝廷會允許?”

“我瞭解過,隋大業年間天下銅礦七十六處,年開採得銅二十餘萬斤,數量太少了。

後天下大亂,不少銅礦還因亂停工、廢棄,銅產量更低。

我大唐武德朝,鑄開元通寶新錢,各地設立錢監,總一百鑄錢爐,每爐年鑄錢三千貫,最高一年下來鑄錢三十萬貫。

一貫銅錢重百兩,其中銅用料八十兩,鑄三十萬貫錢,需耗銅一百五十萬斤。”

年開產量只有二十萬斤銅左右,鑄錢卻需耗費一百五十萬斤,這裡就有問題,雖然現在鑄的錢數量還太少,但耗銅量卻是開採量的五六倍。

所以雖然從武德四年纔開始鑄新錢,到如今也才五六年,但實際上鑄幣量卻不穩定,時多時少,就是銅料不足,除了開採的新銅,主要還是靠回收舊錢融鑄新錢。

朝廷對銅的需求量極大,但開採能力不足,尤其是官方開採能力不夠。

靈州要是能夠動員民間私人力量,新開銅礦,那朝廷自然樂於看見,畢竟開元通寶雖好,但也需要有銅才能鑄造,而貨幣又關乎工商的穩定興盛。

至於說求朝廷允許開採銅料後,可以鑄銅器,甚至允許他們官私合營開鑄幣廠,乍一聽不太合理,但從現實角度,也不是不能一時權宜。

朝廷錢不出關,那隴右總不能靠絹谷交易,只要能夠按朝廷的標準鑄錢,對朝廷來說,反而是好事,能夠解決鑄幣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至於說鑄幣的利潤,不是當務之急。

甚至從私鑄到官鑄,還能打擊一下私鑄劣幣甚至混亂的局面。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當今皇帝李世民是個雄才偉略,也是個很有能力的天子,他不是楊廣不會好高鶩遠,亂拍腦袋。

治國如烹小鮮,那也是在不斷的妥協曲折中前進的。

豆盧懷讓旗幟鮮明的站在武懷玉這邊,對武長史的計劃表示支持,薛萬徹沉思了一會,便也幹下一杯二鍋頭,紅着臉道,“那就按武長史的來,不過具體要如何搞,還要武長史你多費心,你說怎麼幹,我都支持你。”

這個傢伙話雖說的響,但武懷玉聽出些東西,他這表面上是全力支持懷玉,實際上就是做好甩鍋準備,真幹出功勞,那他是都督,他自然有功勞。

假如出問題,那這事都是長史武懷玉一手策劃的,責任自然是他。

懷玉倒沒在意。

反正這事勢在必行,不改都不行,改了那是順勢而爲,況且改後於公於私,都有好處。

“其實不僅僅是銅,靈州的石炭、銅,鹽州的鹽、石炭外,也還有很豐富的石脂,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礦產,咱們可以一起開發,只要經營的好,我敢說這採礦之利,絕對比現在搞私鑄更強。”

薛萬徹大手一擺,“我都聽武長史的,你來安排。”

豆盧懷讓則道,“我馬上聯繫靈州上下,咱們先關起門來協商一下。”

都督府外,李三娘從鹽州一路追來了靈州,直接就尋到都督府,武懷玉的親兵隊副武懷亮知曉族兄現在避着這位,於是將她攔下,一邊趕緊讓弟弟懷運進去通知。

第596章 開竅了第652章 開張第355章 獵殺王君廓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51章 忽冷忽熱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856章 武琉兒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981章 遜位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714章 做嫁衣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第730章 下海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490章 大海寺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855章 開拓令第903章 怕嗎第463章 觀自在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919章 捷報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80章 認栽第716章第713章 武閥第272章 賢王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193章 壽陽侯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406章 太上皇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72章 閉門羹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309章 投名狀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1026章 小呂宋第859章 十三行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469章 黑龍堡第19章 美人相贈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7章 三娘夜奔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423章 擡棺見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902章 壯丁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5章 牛刀小試第816章 無雙劍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