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白城開市

“這可是上好的二毛皮,鹽灘上的白羊羔,出生三十天左右,宰殺後獲取的皮子,最好的輕裘!”

鹽州,鹽池縣白城外。

烏白鹽池再次開始產鹽,通往靈州、慶州的鹽路也再次通暢,隨着鹽州漸漸恢復,也開始有胡人前來交易。

他們趕着牛羊,揹着皮裘氈毯、藥材,甚至鎖着奴隸,前來交換唐人的鹽糧布匹鍋碗茶酒等。

一名剃光頭頂的党項羌老頭,手裡提着一塊二毛皮,在向市場上的漢商展示着。

那二毛皮薄如厚紙,質地堅韌,卻又柔軟豐勻,十分輕便,更爲可貴的是色潤晶瑩的二毛毛穗,呈現特有的彎曲柔折狀,如起伏的波浪。

趙信拿起一塊仔細的看過,對懷玉道,“這是上等的二毛皮,號稱九道彎,你看將皮板縱橫倒提,能看到潔白毛穗,順次自然下垂,宛如冰錐疊撞傾倒,若是輕抖,更彷彿玉簮繽落,梨花紛飛,輕盈動人。”

“用這二毛皮製成的皮衣,穿着舒適,極爲保暖,也可以用來製作高檔衣服的鑲邊,典雅素致。”

懷玉也拿起一塊觀看抖落着。

“你這張嘴倒一如繼往的伶俐,長安兩市做牙的本事倒沒忘記半點啊。”

“打小學的技術,二十多年了,哪能這麼容易忘記。”趙信笑笑,然後問那党項老頭,“你這二毛皮不錯,啥價?”

老頭穿着羊皮襖着,眼睛裡透着精明。

做爲唐軍佔領鹽州後,第一波來的羌胡,膽子還是挺大的,之前樑師都強遷走鹽州百姓,也把那些羌胡也遷走。

但這些羌胡並不願意,被樑軍遷到夏州後,很快發現日子難過,放牧養牛羊的發現草場不夠,種地的又沒地可種,到了夏州後許多人就淪爲流民,無人管問。

於是乎,那些羌胡最先開始偷溜。

反正他們遊牧爲主。

鹽州衙門四處張榜,派人宣告,招撫百姓。

羌胡先是小股的跑回來試探,發現這鹽州刺史衙門態度很好,於是乎慢慢的就開始大部隊往回跑,甚至連帶着原本夏州那邊的羌胡,也開始偷偷的過來。

“兩匹大練。”老頭比劃了兩根手指頭。

“貴了,”趙信不客氣的道,雖然在長安城,這般上品的二皮毛,是十分值錢的,但這裡是鹽州,這老頭不是一手貨主,也頂多是二手。

如今一匹絹起碼二百錢,兩匹絹那就是四百錢,這在鹽州太貴了。

趙信豎起一根手指頭,“一匹大練,你有多少我都收了。”

党項羌老頭連忙搖頭,“我這可是上好的二毛皮,不是普通的皮毛,好點的普通羊毛都得二匹練。”

趙信則道,“我在這買匹敦馬,也就二十匹大練,要是買草馬,還更便宜,你一塊羊毛就要二匹練,哪有這樣的事。”

兩人討價還價,互不相讓。

武懷玉饒有興趣的圍觀,白城邊市開起來後,陸續有人來交易,但現在商人貨物都還不多,武懷玉倒不急,畢竟靠鹽吃鹽,每天都有新的鹽場開工,有許多鹽商帶着人來。

他們要吃要喝,也需要日用商品,這都能促進消費。

何況,如今這些羌人、山胡們陸續過來,日常百貨,也多要從唐人這買,他們部落可沒有什麼手工製造能力。

現在的市場上,羌胡還是更倚賴唐人,牛羊皮毛這些都不是很值錢,一匹小馬,甚至便宜到一千錢就能買下。

白城市場上漢商這邊的貨物主要就是鹽,然後是布匹、糧食,接着是瓷器陶器,鍋碗瓢盆,以及繩索針線這些,再就是藥材等,還有便是茶葉。

茶葉現在牧民也成了生活必須品,慢慢的離不開了。

戰爭導致這些蕃胡手裡急需大唐的日用百貨商品,但他們手裡頭又只有牛羊皮毛,且還都積攢了不少,都急着換東西,自然就會被壓價。

劉緒帶着一羣書手、衙役在那簡單的集市上巡查,進入市場的商貨,要進行登記,到時是要按交易抽分徵稅的,而市場裡住商們,也要交稅。

主要就是過稅、住稅兩種,徵稅方式比較簡單,稅率也不算高。

基本上是按二十抽一這個稅率。

交易基本上以物易物,這些蕃胡手裡頭也沒有什麼銅錢、絹布,看上什麼就拿牲口或皮毛換。

也可以賣給貨棧,換了錢再去買,不過一般這些蕃胡都嫌這樣麻煩,都是以物易物。

“今天比昨天來的人和貨又多了,”參軍劉緒告訴懷玉。

“只要他們肯來,以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的,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咱這既然是互市,那就要維護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絕不能有欺瞞詐騙的情況,不得缺斤短兩,缺尺少寸,更不許以次充好。

自由交易,但也要買賣公平,誰敢破壞這規矩,絕不能容忍客氣。”

和長安的兩市一樣,武懷玉也在這裡設有市令,和相關管理人員,不僅負責抽分徵稅,也負責維持秩序,以及諸如評估價格等,甚至一些貴重、大額的交易,還必須要立官契,以免糾紛。

真出現了糾紛,也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審理調解等。

現在這裡蕃胡們的牲畜藥材等還是比較便宜的,馬分敦馬、草馬、兒馬等,每種又各分三等定價,基本上上等敦馬也就六七千錢,而草馬上等的也不過四千左右。

這與長安的馬價,不到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相差很大,但考慮長途販馬,成本也不低。

至於羊,上好的鹽州灘羊,也叫白羊,也才幾百錢一隻。

至於皮毛,價格也都較低,馬皮、牛羊、羊皮,也都是從一二百到三四百不等,跟長安的價格,真的是相差幾倍。

這年頭搞這種貿易,尤其是能夠直接源頭一手交易,確實利潤空間很足。

牛在這裡只要兩三貫一頭,駱駝也不過十來貫一匹。

一匹駱駝大概能換兩三匹馬,一匹馬能換兩頭牛,一頭牛大約能換五六隻羊。

可內地運來的手工商品,卻都不便宜。

兩塊茶磚能換一隻羊,一匹馬也就能換二十塊左右的茶磚。

至於說針線這些小玩意,也很貴,鍋就更貴了。

至於說武器,刀槍弓箭這些,那是禁售的,鎧甲盾牌弩箭就更別提了。

連那極貴的鐵鍋,那都是採用的比較特殊的工藝鑄造的,這種鐵鍋的鐵,是不能再回爐打造武器盔甲的。

防的就是他們收集鐵器打造武器。

總體來說,武懷玉覺得朔方這邊受戰爭影響,物資比較匱乏,尤其是大唐製造的手工商品,他們的牲畜皮毛則有些嚴重過盛貶值。

但現狀就如此,他們需要的商貨,基本上也只有唐朝能供給,但他們的牲畜皮毛這些,大唐卻有許多個交易對象。

市場轉了一圈,挺熱鬧,還有不少店鋪正在趕工建造和裝修中,其實本來互市也不是天天開,但武懷玉沒理會那老一套,而是把白城城外的這市場,打造成一個常市,每日開放經營,裡面還有固定的街鋪。

他有意要把這裡弄成一個鹽州長城外的工商小鎮,貨物集散中心,而不是十天半月才趕一次的大集。

武家也已經在這開店,千金堂藥鋪、長生堂當鋪,以及寶玉堂的鹽號,還會有雜貨等商鋪陸續開設,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蕃坊修的如何了?”

“還在招募人手,我們開出的工錢是做半個月,合每天一斗半的粟。”

這是短期工,一次做半個月,工錢就是穀子,不是錢絹,一天一斗半,做半個月,有二石多粟。

可以說這個工價,不算低了。

劉緒告訴懷玉,定的這個工價,其實是靈州僱人代役上烽的價。靈州處於邊地,有許多烽堡,朝廷都是徵召當地百姓當番服役,輪到的一番就是十五天。

因爲守烽較爲辛苦,所以一般條件好點的都不願上番,於是出錢請人代役,價格就是一天一斗半的粟。

雖說糧價有高有低,但一直都還是這個數。

如果按靈州這邊糧價,一斗粟現在大約值個五六十錢,那麼一斗半大約能折八十文錢。

當然這是糧價高的時候,在隋開皇年間,靈州一斗粟大約也就是二三十錢,則一天工錢相當於四十。

不過賺的這糧,一般也都是當口糧,價格高低沒啥太大影響,畢竟都吃了沒變現。

修城築路,跟守烽其實也差不多,都是非常辛苦的活。

要是做一般工,則可能只有這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錢糧。

賺點口糧養家餬口而已。

懷玉要修的蕃坊,是打算在白城市鎮邊,再修一個專給蕃人聚居的坊區,便於對蕃胡統一管理,來交易的蕃胡可以在此暫住,或是以後也在這裡開店什麼的,也可以居住蕃坊內。

甚至諸如以後要召些蕃胡做城傍蕃兵,他們的家眷也可住在裡面。

分開管理,很有必要。

武懷玉的野心不小,這白城邊市的規劃佈局很遠,邊市在白池旁,旁邊是鹽池縣城白城,北邊不遠是烏城和烏池。

這鹽州邊市處於這兩池兩城中間,往南還是長城鎮邊堡。

現在雖然邊市只是簡單的柵欄圍着,一些草棚,但很快都會一點點升級的,木柵會升級成夯土城牆,草棚也會換成夯土牆的商鋪,

街道、市署、倉庫這些都會有。

甚至還會有作坊區,蕃坊區、工商住宅區,鹽、馬、奴隸、糧食、布匹等各種商品在此集散交易,到時這就是個金窩養金雞,會有源源不斷的金蛋。

“使君,現在開始陸續有些原來的漢人百姓回來了,”劉緒告訴懷玉,這些人中,雖也不少是貧民,但也有些人原也是自耕農或地主的,他們如今跑回來,那已經被衙收收爲官有的田土草場林地,還有宅地等,該怎麼處理?

畢竟好些都直接已經發賣或劃做軍屯官屯公廨田了。

“這有什麼可擔憂的,我們歡迎他們回來,告訴他們,因爲樑朔毫無人道的摧毀了他們的家園,所以現在他們回來後,我們會幫他們重建家園。

把他們重新安置,重新授分他們田地,只要回來的,以前就算無地的漢民,我們也每丁授他田百畝,

至於以前有地的,有多少地,我們再另地安置,重新補給他們田地。”

“鹽州如今不缺地,缺的是人,只要能回來,我們就給他們均田授地,記得告訴他們,歡迎多丁之家,能夠應募鹽州團結兵,只要能夠選上,優先分給他們田地。”

當選團結兵的家庭,可以按每丁百畝優先授足田地,而如果普通迴歸百姓,則每戶先授滿百畝,如果有兩丁以上的家庭,則視情況考慮,比如兩丁之家的先授四十畝永業,加一百畝口分,三丁的先授六十畝永業,加一百畝口分田·······土地充裕的情況下,再按每丁百畝補滿。”

“告訴他們,先來先授,授完爲止。”

鹽州五萬多頃地,之前賣了萬頃,後來又賣了幾千頃,又有軍屯官屯公廨田等萬頃,衙門現在手裡的地其實還不少,就是優質的減少了許多。

一丁百畝,萬丁也不過一萬頃,鹽州這樣的邊地,想要短時間接收萬戶,也是非常不易的。

“那些蕃胡,只要來投,只要他們肯登記編戶,咱們也給他們授分草場林地,給他們劃界放牧,

還是那句話,誰先接受編戶齊民,衙門就先給哪個部落授地劃界。”

劉緒對武懷玉的這番政策很佩服。

現在還只是零星一些遷走的漢民蕃戶回來,但這政策一出臺,相信會引來更多人。

特別是許多窮困邊民,能有機會分田授地,哪能錯過?

在樑師都那裡,他可不會在意他們過的好不好,只會想着怎麼壓榨他們,爲他的皇帝夢付出。

樑師都割據朔方這些年,可以說把朔方徹底搞的崩潰了,人口就那麼多,卻要維持好十萬軍隊,動不動就打仗,哪來的錢糧支撐?

連當兵的都餓肚子,軍屬都吃不飽的時候,普通的百姓,甚至那些佃戶奴隸們還能吃飽?

“估計很快會有許多流民從夏州涌來。”

“那也不怕,我們現在手頭有錢有糧,直接以工代賑,把他們拉去鹽池產鹽,或是田莊種地便是,既有飯吃還能賺筆工錢口糧,穩住這波,到時分田劃地,租借給他們耕牛種子,他們就能夠安定下來了。”

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985章 嶺南亂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20章 千牛備身第635章 臣惶恐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648章 李二鳳第341章 羊羊羊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輕義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58章 門神驚世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711章 人情債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994章 罪已詔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807章 等一下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310章 曹太公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341章 羊羊羊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337章 拒絕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309章 投名狀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728章 南巡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第580章 鳥賊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634章 臣斗膽第55章 飄風戲月第713章 武閥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16章 永康公府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461章 聖誕節第890章 出事了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310章 曹太公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1048章 底牌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336章 李治第631章 萬歲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860章 逆子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