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在武家偷師學藝。

他站在一邊,看着武懷玉特意挑來一盆小土豆,清洗乾淨後也不用去皮,鍋中燒水加入了適量的鹽,然後把小土豆整個整個的放進去煮。

“這鹽挺好,是你在鄣縣帶回來的吧?”李世民問。

“回陛下,這確實是鄣縣鹽井寨恢復後所產鄣鹽。”

“寶井汲玉,原來這就是寶玉號鹽坊的火鹽磚,聽說現在長安挺有名的,”皇帝微笑着道,武懷玉卻聽出來皇帝話裡透出來的意思,他武懷玉在鄣縣搞的那點私產,皇帝早掌握的一清二楚了。

“陛下,這火鹽磚還是比不得鹽州烏白鹽池的青鹽。”

小土豆在鍋裡煮到能用牙籤輕鬆扎透,便可撈出瀝乾水份,趁這功夫將鮮嫩的小蔥切成蔥花。

鍋裡倒入胡麻油,把小土豆放入,小火慢煎,煎到表面金黃起褶,依次撒入細鹽、孜然粉、胡椒粉、花椒粉和粗辣椒麪。

略微翻炒一會,最後撒上粗孜然和白芝麻、小蔥花,出鍋裝盤。

唐人也不是不懂的用肥,只是這年代,肥太少,根本不夠。

“酸甜苦辣,不都是滋味嘛。”懷玉笑笑,倒是很享受這久違的味道,或者說是享受這種痛覺。

“陛下,臣以今年收的這玉米預計,大田裡畝產當起碼有一百八十斤一畝,一畝當比小麥能多收三四十斤,但比高粱和穀子可能要少三四十斤。

一口一個。

一邊吃着玉米麪鵝油蒸餅,一邊討論着武家這些新奇的胡蕃糧蔬,司農寺主管農業,對這塊還算是比較專業的,他們向武懷玉提的問題,也很專業。

在中原平原地帶,尤其是水澆地,這些新作物沒太大優勢,有成熟的灌溉體系和平原良田,種麥稻更有優勢,但在邊地,或是內地山區,那些地方地廣人稀,水利設施落後。

許洛仁先替皇帝試吃小土豆。

“跟土豆玉米番薯一樣都是你師傅收集的番菜種子?”

長安諸衙門裡,太僕寺權力不算大,但官吏們活的很滋潤,最關鍵就是太僕寺養有很多馬,他們有很多馬糞,每年這些馬糞賣出去,都是一大筆收益,靠着這馬糞的福利,太僕寺就過的比別的衙門滋潤。

如武懷玉這般直接撒上大把辣椒麪,對許洛仁這從沒吃過辣的人來說,太過沖擊。

可哪怕山裡、旱地只有三分之一產量,那豈不也能畝產百斤紅薯粉?

“一畝紅薯能產一千五百斤,出紅薯粉三百斤?”李世民對這個產量很驚訝,那不是相當於兩倍於麥子,比穀子都能多出七八十斤來一畝。

武士棱帶着司農寺的一衆官員過來,這位或許是因爲懷玉之前獻了土豆玉米紅薯幾樣祥瑞,剛好司農卿出缺,武士棱這少卿就升上去了。

“水!”

武懷玉的這些新糧蔬裡,對朝廷來說真正最有價值的還是玉米、土豆和紅薯這三樣,可以充做主糧。

“土豆紅薯做主糧是差了點,但比起一般的瓜菜強的多,裡面含澱粉,也是能充主糧的。”

同樣的地,水肥不同,產量肯定也不同的,大田種植肯定跟試驗種植不同。

初次吃辣椒的許洛仁有點難受,唐人的辣,一般也就是指姜蒜這些辣,你看唐人怎麼說的,蔥辣口,蒜辣心,韭菜辣斷脖子筋。

“那是啥?”

紅薯、土豆,畝產更能達到五六千斤。

懷玉說的這些是麥地谷地的種植產量,要是放到乾旱缺水的塬上、山區,產量肯定也相應的會降低。

甚至最後臉騰騰的變紅,最後還變紫脹。

但在大唐不行,最好的水澆良田,精耕細作,還要補足肥,產量也很難超過三石一畝的單季。

高粱這玩意雖產量高,但不太適合直接吃,除非是災荒時,否則一般要麼釀酒,要麼喂牲口做飼料的。

李世民上次吃了懷玉做的土豆泥,大爲滿意,今天這香煎孜然小土豆又不一樣,尤其是撒的那幾種面面,特別是那紅紅的那種,特別的不一般。

“陛下,喝杯酪漿,”

這小小個的土豆,最適合香煎了,外面香脆,裡面粉糯,那些調料讓味覺豐富無比。

武士棱這位司農卿也拿出他們司農寺所屬的幾塊地的數據來,“陛下,去年司農寺種的幾塊地,小麥平均畝產146斤,大麥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穀子223斤。”

小小的土豆子煎的金黃焦脆。

許洛仁大口的喝着酪漿,卻是已經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居然還有人會把這種東西當成調味香料?圖啥?”

其中玉米雖產量不算高,但主糧性好,也更好儲藏,與高粱穀子糜子黍有一定相似性。

“臣以爲,玉米土豆紅薯可以幫助在邊疆或是內地山區拓荒,”武士棱地主出身,連長安的宅子都能打造成農家樂莊園,是個真正懂莊稼農業的。

“剛纔忘記放點蒜蓉薑末和香菜了,要不味道更好。”

那股子香辣味撲鼻而來。

李世民很勇敢,能夠勇於嘗試新鮮事務,堅持吃了三個小土豆,最後喝了兩大杯酪漿。

相比起辣椒麪香煎小土豆,玉米麪鵝油蒸餅就更受衆人喜歡。

缺肥,地力不足,且灌溉不足。

“土豆的畝產要比紅薯的低,大約畝產千斤左右。”

李世民見狀也不再猶豫,拿起牙籤也紮起一個放嘴裡。

要是放後世,水稻畝產千斤稀鬆平常的事,一些高產稻田甚至能畝產近兩千斤雜交稻,就算是麥子,畝產六七百斤,甚至八九百斤也都很正常。

“辣椒麪,辣椒曬乾放在竈火灰裡烤一下,拍乾淨碾成粗碎,香辣的很。”

“辣椒有辣啊。”

看着十分誘人,可當他將一個小土豆放入嘴裡,剛嚼了幾口,臉色就變的凝重起來。

三石一畝基本上成了天花頂,絕大多數是畝產一石左右。

“武家這院裡溫室,伱們司農寺派官吏等過來守着,好好幫武懷玉照顧伺弄,也好好記錄、學習種植之法。”李世民當場做出指示。

而種紅薯,一畝則當能產一千五百斤左右,不過紅薯水份大,要是曬乾就沒多少了,如果加工成紅薯粉,一千斤大約能出二百斤粉,一千五百斤則能出三百斤粉左右。”

要是搭配着養點豬羊雞鴨,無疑能讓大家在條件更艱苦貧瘠的山區安家落戶下來。

“玉米、土豆、紅薯呢,畝產能達到多少,就正常情況下種?”

嗯,就是那個味。

甚至這田還得經常是輪作、休耕。

在平原水澆地,麥子產量高,但在缺水塬上、山區,粟谷和高粱的產量反而比麥子高,平均畝產一石左右。”

周紹範見狀,立馬問武懷玉,“武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吸溜吸溜,慢慢的居然也回味過來,這辣過之後,居然感覺挺暢快的,雖然口舌發麻,辣的滿頭出汗,但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許多大唐自耕農,一家人要種上百畝地,這放在後世,沒機械是不敢想象的,但放這時代,不多種點,收成根本不夠維持生活,廣種薄收,粗耕粗種。

種麥種稻就面臨缺水乾旱的問題,而種穀子糜子高粱這些,其實也是產量偏低,但現在玉米跟土豆紅薯搭配起來種,既不需要肥沃良田,也不需要良好灌溉設施的水澆地,廣種薄收也還是能有不錯的收成的。

李世民對這個東荒很感興趣,可惜武懷玉並不多透露,只說自己也不清楚。

可惜忘記放點香菜了,要是有折耳根拌點在裡面,也非常棒啊。

他感覺自己脖子筋都要辣斷了,甚至懷疑自己中毒了。

“還有朕的御苑溫室,還有你們司農寺的園圃,也都趕緊種上這些玉米土豆紅薯,好好培育種子,也多教導一些農夫把頭,等明春,要種上更多。”

李世民問起這些作物的產量情況。

“嗯,據說是從海商手裡得來的,那海商說這辣椒和玉米等,原產之地都在東荒,在東海盡頭彼岸,相距我們數萬裡之遙······”

同樣的地,產量最高的是粟谷,然後是高粱,再是大豆,小麥反而是產量最低的,不過同樣的糧食,如今小麥和小米是食用最多的。

胡椒花椒李世民知道,辣椒還是頭次見。

武懷玉面對他那質疑的眼神,直接牙籤紮起一個放入嘴裡。

他們連韭菜都覺得能辣斷脖子筋,說蔥和蒜辣口辣心,可知道他們是吃不了什麼辣的,茱萸、扶留藤這些更只是在做些燉肉的時候放點調味。

一口氣炫了五六個,武懷玉一點事也沒有,倒是一臉陶醉的樣子。

“陛下,以關中種麥粟爲例,平原水澆地種麥產量更高,最好的水澆地畝產能達到三石,而在山區缺少乾旱,或是塬上、坡上,只能種耐旱的穀子糜子等,畝產則一石都不到,畝產約只有七八十斤。

大唐的糧食畝產都不高,一是水利設施不足,其次就是缺肥,甚至缺牛少馬耕地不深。

結果,他的反應比許洛仁好不到哪去,辣的直吸溜。

熟悉的味道。

“這個辣椒麪,還真辣啊。”

“陛下,這個一點不辣啊,只能算是微辣吧,真正辣的辣椒可比這辣多了。”

李世民都幻想起以後大唐的貧苦百姓,都能天天有紅薯土豆玉米餅子窩頭吃,再不用捱餓的盛世景象了。

“到時天下溫飽,不再饑荒,鬥米二三錢,也是有可能的!”李世民興奮的揮舞着手臂,讓天下人都溫飽,那不就是太平盛世嗎?

“武士棱、武懷玉,你們帶人在朕的麗正殿院裡也建一個小溫室,種上這些玉米土豆紅薯,還有那些什麼西紅杮豆角這些,朕想以後空閒之時,也能伺弄伺弄這些寶貝!”

轉眼上架一個月了,也更新了一百多章。每天都會看大家的評論,認真的思考如何能夠寫出更好的內容來,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0章 千金堂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58章 門神驚世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73章 檢校總管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71章 與狼爲伍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750章 石龍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018章 水牛鎮第629章 入相第346章 爭路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722章 吳王府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574章 聖旨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1020章 他急了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55章 飄風戲月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25章 武氏家族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659章 大膽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91章 戰鋒絞殺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323章 崑崙奴第6章 白鹿塬上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9章 美人相贈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890章 出事了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83章 大官人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689章 分家第94章 原來是他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920章 功勳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391章 公主的天價彩禮第628章 彈劾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269章 開國公第689章 分家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492章 逃人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87章 火線提拔第472章 慶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