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六騎會盟

武懷玉內襯鐵鎖子甲,外披明光鎧甲,手執千牛刀,踩鐙上馬,今天天氣很晴朗。

房玄齡一襲紫袍,在馬上望了望天,“今天是個好日子。”

黃袍的李世民卻臉色凝重,“今天是個恥辱的日子,當永遠銘記。”

此話一出,讓大家也都收斂表情,是啊,今天是與頡利約定會盟的日子,不出意外,今天將再次締結盟約,隨後頡利將率兵退出關中。

一切都將暫時劃上個句號,可對大唐君臣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勝利。

“走吧。”

李世民一夾馬腹,催馬前行。

武懷玉和安元壽兩位千牛侍衛,便也催馬上前,越過皇帝,在前引路護衛。

中書令房玄齡、侍中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左衛大將軍長安道大總管秦瓊、右武衛大將軍萬年道大總管程金,還有左屯衛將軍周紹範、右監門將軍李孟嘗七騎,跟隨在後。

屯營的百騎、千騎、飛騎還有驍衛等護衛左右。

正要告別各自返還,頡利指着武懷玉,“這位可是白袍總管武懷玉?”

想不到這渭水上會面,白袍總管帶上了掌心雷,腰裡還掛這麼多,定睛一數,好傢伙,十八顆。

送一匹白駱駝,八匹白馬,這在草原上叫九白之貢,其中意義很深。

頡利也率突利等六騎上橋,緩緩過來。

出長安城,抵達長安西門外,這裡早已經集結了大批精銳唐軍,兵馬陳列於渭河便橋南岸。

李世民非常滿意。

他不由的吞嚥了下口水,這要是在這裡突然扔過來,他們躲都沒地方躲啊。

頡利這邊說他是來給李世民撐場子的,走半路聽說李世民已經掃除叛亂,但來都來了,就特意來長安當面恭賀。

頡利進貢馬匹和羊,李世民則回賜金銀和絲綢等。

“咄苾,唐突兩國早有盟約,你爲何負約違誓,引兵入關?”

武懷玉也注意到突利雙眼發直的盯着他腰間看,他呵呵一笑,然後伸手放到了腰間掌心雷上,手轉動了一下掛掌心雷的腰帶。

何況今日朕身後數萬精銳,震耀軍容。

頡利六騎。

李世民對這一出非常滿意,突利這昆弟沒白請吃渾羊忽歿,那幾位也沒白吃。

要是他們佔上風,那就會來硬的,逼迫大唐給他們進貢。

雙方站在渭河便橋中心,互相張開雙臂,一把抱在了一起。

如今面對面,卻也只能無可奈何。

懷玉就在李世民身後一步,他盯着頡利那滿是辮髮的腦袋,想着這個時候直接把頡利拿下,然後大唐冊封突利爲大可汗,也不知道突利能不能控制的住對岸的人馬。

而西面武功有柴紹、北面豳州有樊興、涇州有李靖、隴州有薛萬徹兄弟,渭北還有尉遲恭諸上將領兵,

但李世民明顯又不是來較真的,大家要的是能夠和議退兵。

回到南岸,李世民拍了拍懷玉的肩膀,“看到頡利拿你無可奈何的樣子,朕非常痛快,等頡利的三千匹馬一萬隻羊送來了,你去挑兩匹馬、十隻羊。”

相距還有數丈,頡利便停下了馬,不再往前。

雖心有不甘,可最終還是也翻身下馬。他對李世民躬身一拜,沒有跪拜,已經是他這大汗最後的倔強了。

大唐展示出了足夠的力量,反倒是頡利屢屢失利,兼之突利等首領又都嚷着要退兵,甚至還偷偷的過河朝拜李世民,受封受賞,頡利也無法再繼續下去。

當一切談好。

“如雷灌耳!”頡利在那個雷字上特意加重了幾分。

懷玉和安元壽兩騎並行在前,也一點不顯擁擠。

話到這,李世民自然也不會再追究這些,轉而開始表示感謝頡利他們前來朝賀。

這萬一被頡利給劫了,那就完了。

他們緩緩催動着坐騎,一路來到了便橋中心停下,腳下便是濤濤渭河水。

一番擁抱過後,氣氛變輕鬆了不少。

兩邊就這樣在橋上遠遠對視。

李世民下馬,向前走了幾步,頡利也就下馬,也上前幾步。

數萬將士旗幟分明、鎧甲鋥亮,刀槍如林。

李世民讓兵部尚書杜如晦協助左僕射蕭瑀右僕射封德彝在營中指揮,秦瓊、程咬金這兩員上將軍,則分別指揮大軍左右。

李世民自信道:“朕籌謀許久,非卿所知,突厥敢傾國而來,直抵長安,是以爲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欺我大唐不能抵禦,朕又豈能再示之以弱?

頡利目光如刀,在懷玉的臉上剜來剜去,但最終也並沒有提什麼過份的要求,也沒說啥失禮的狠話,但懷玉相信頡利對他確實是挺恨的,當初可是懸賞千牛要取他首級的。

南岸,蕭瑀、封德彝、杜如晦、秦瓊、程咬金等文武皆趕來迎接。

只是來硬的不行了,沒那個底氣了,就服個軟說來朝賀,大唐總得給賞賜,這賞賜跟進貢,只不過是一樣東西的兩個說法。

頡利可汗看看李世民,又看看面前跪一地,屁股高高撅起的突利五人,然後再看看對岸那旌旗遍野鎧甲反射着明光的唐軍。

朕今日輕騎獨出,皆是有備而往,突利等早已無心交戰,有心求賞撤兵,頡利雖爲大汗卻也獨軍難支,

李世民哈哈一笑。

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有再提什麼割讓靈州朔州,讓大唐承諾不再對樑師都動手等額外話題。

至於說這一路上突厥部衆劫掠隴右、關中等,那都是因爲突厥頭領們馭下無方,沒有約束好手下,也是那些草原上的傢伙沒見過世面,見啥都覺得新奇,看到啥都想要。

突厥吃虧了,就來軟的,請大唐給賞賜。

頡利敢戰必敗。

突利心砰砰直跳。

頡利看到李世民身後旌旗蔽野,又看到皇帝這般自信威武,也不由的有幾分懼色。

此時示弱,突厥只會得寸進尺,更加放兵大掠。

五騎下馬朝皇帝跪拜,獨留頡利一人還在馬上,有些凌亂。

他回頭一定好好約束他們,要讓人去狠狠抽那些人鞭子。

頡利也道,“明日我會帶上白馬一,白駱駝八前來。”

這其中,也有人早發現懷玉他們腰間的掌心雷的。

“可汗也聽聞他的名頭?”

突利這一跪,幾個跟着突利一樣,早暗裡朝拜過李世民,還得了官爵封賞,得了許多金銀珠寶賞賜,還得到互市等承諾的俟斤首領,也都下馬跪拜。

頡利順勢接道,“爲賀皇帝登基,我們準備了三千匹馬、一萬隻羊爲賀禮,獻給皇帝陛下。”

咬了咬牙。

不過這瘋狂的念頭也只能是想想,這種事情充滿太多變化,而且會盟的時候劫了頡利,這種事情在古人眼裡,不論華夷,那都是非常不地道的行爲,會被天下人指責,突厥人只怕更不會服大唐。

這場面武懷玉都有點忍不住想笑,頡利睜眼說瞎話的本事明顯不夠熟練,可能是草原上大家都比較直接,所以他這番話簡直是漏洞百出。

睜着眼說瞎話的功夫,那是上位者的必修課。

諸軍齊至,旌旗和鎧甲遮蓋了原野。

“諸位免禮平身!”

東宮。

李世民騎馬返回長安宮中,懷玉仍全程隨侍。

“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等並非背約棄盟,只是聽聞長安有亂,擔心陛下安危,便不辭辛勞,從塞北趕來關中······”

皇帝檢閱將士們,士兵們山呼萬歲,聲衝雲宵。

朕六騎往見,頡利也僅六騎,頡利敢動手劫駕,也不過自取其辱而已,伱真當武懷玉、安元壽手裡的千牛刀是擺設?

還是說你覺得他們腰間那一大串掌心雷是擺設?

況且朕馬上天子,今日龍袍之下也隱藏細甲,馬鞍上也掛有弓刀,真動手,朕一人便可把頡利擒了。”

那邊突利一直緊張的盯着他,見他手摸上了那掌心雷,當下腦子已經發脹,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撲通就朝李世民跪下了。

六騎直接上渭橋。

這時,突利看到武懷玉和安元壽的鎧甲腰間,居然掛着一圈有些熟悉的東西,定睛一看,那不就是之前過河見李世民時,那白袍總管跟他炸魚演示的掌心雷嗎?

那掌心雷往渭河裡一扔,那濺起高高水柱,水底大魚都給炸翻肚。

皇帝僅率房玄齡高士廉周紹範以及武懷玉、安元壽,

李世民邀請頡利到南岸去,頡利說要先回去準備賀禮。

渭水便橋雖名爲便橋,但並不簡便,只是因漢代時曾直通便門故稱,此橋長一里,寬五丈餘,這座橋是長安通往西域、巴蜀、朔方、河套的要津,十分寬闊平坦。

頡利也引突厥大軍南抵渭河北岸,烏泱泱的看不見尾。

李世民也不能白收突厥人的賀禮,當下也表示要回賜。

所謂回賜,也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東西,事實上是頡利也不可能甘心就這樣退走,給李世民一個面子,說來朝賀,但要想打發走,必須還得給好處。

今天這會面,其實就是給各自一個臺階。

“聽聞建成元吉欲謀害大王,我立即召集諸部人馬,日夜兼程南下······”

這天,是八月二十八日。

“好,那明日,便在便橋南岸,搭建會盟之壇,再宣盟誓。”

“咄苾,真是這樣嗎?”

左僕射蕭瑀抓着李世民的馬鞍,說皇帝今天太過輕敵冒險,尤其是本來都說好相距一箭之距對話,可皇帝上了橋,卻直接跟頡利近距離交談,甚至還擁抱。

李世民催馬緩緩上前,懷玉和安元壽便奉旨讓開,李世民來到最前面,又往前走了幾丈,距離頡利六騎已經不過三丈餘。

李世民坐在那,沉思良久,突然對房杜二人道,“朕今日觀察突然兵馬雖衆,但陣容不整,頡利突利等君臣皆只一味貪圖財物。

明日頡利與突利等突厥君臣達官皆來南岸,你們說朕如果到時將他們灌醉了,把他們全都綁了,然後令諸軍齊出突襲掩殺北岸突厥兵馬,將其擊潰,

然後令柴紹、李靖、樊興、尉遲恭等率兵攔截,必能將這十萬突厥兵馬,一舉全殲。”

這是個非常讓李世民心動的計劃,一路上一直在他心裡盤旋着,他甚至都已經迅速的擬定了諸多步驟。

越想越激動,這念頭揮之不去。

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313章 夜宴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7章 至寶丹藥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9章 棄籍投附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942章 姑娘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270章 開府第410章 戰天子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59章 天王補心第890章 出事了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855章 開拓令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92章 首勝大賺第910章 長樂軍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866章 開拓者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475章 孤臣路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782章 玄武門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649章 分紅第66章 出征隴右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882章 鬧登州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580章 鳥賊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629章 入相第236章 老丈人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596章 開竅了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690章 暴君第323章 崑崙奴第625章 晉國公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615章 幽州軍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335章 聖天子指腹爲婚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70章 開府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428章 聯盟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346章 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