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論功行賞

藍天白雲,銀白色的沙灘,

時間都已經是八月了,可呂宋依然很炎熱,武懷玉估計白天平均氣溫起碼有三十度,夜晚也得有二十六七度,好在海邊有風,久了倒也習慣了。

摩逸島的戰爭已經結束,

島上佔據着最大平原的潘拉卡已經被秋風掃落葉般掃滅了,

“這次出兵比我們預計的都還要順利的多,收穫也大,而且基本上沒啥傷亡。”

潘拉卡村已經正式更名爲水牛港,

呂宋軍監督着俘虜擴建港口碼頭,同時擴建水牛鎮。

這裡位置不錯,北面是海,西面是河,東面卻是一座百多米高的山,

靠山面江沿海,

呂宋將在山上建城堡,山下建土樓,再修一圈土牆,圍出一個市鎮來,以後島上就有兩個港口市鎮。

摩逸堡那邊主要還是發展礦產,這邊則可以搞農林漁業,以及利用這裡的蕉麻紡織製造。

戰後的統計數據已經陸續出來了。

武懷玉看着面前的單子,也很感嘆。

一場大戰,雙方出動幾千人,波及幾萬人的戰爭,結果呂宋軍陣亡人員個位,具體是死了七人。

而潘拉卡這邊的數字就很驚人了,

被斬殺三百餘人,俘虜三萬多人。

被連根拔起,無人倖免。

“潘拉卡族總共是三十三個大家屋,其下的家族總數則達到三百二十個,這三百二十個家族也是三百二十個村子,全部人口達到三萬多,”

平均一個村子百來口人,不算很多,但也確實不小。

關鍵還是他們佔據了島上最大的一塊平原地區,一族獨大,其餘的部族要麼只佔據了其它地區小塊平原,或者是生活在內陸山區,根本無法與潘拉卡人比。

“經過我們對投降元老、族長們的審訊發現,這個潘拉卡族也並非這島上真正的土著,據說他們的祖先是大約六七百年前,從南邊航海過來的,他們的祖先和許多族人在遙遠南方的家鄉戰敗,

被迫出海,駕舟向北,他們家上是其中一支,一路來到了這個島上。”

武懷玉倒也不意外,畢竟之前流求島上還曾有扶南國王子跑去殖民呢。他記得歷史上西班牙人殖民呂宋之前,呂宋羣島就經歷過好幾次大規模的外來者移民。

基本上都是從馬來半島或是婆羅洲等地過來的,

幾次大移民間隔數百年之久,

潘拉卡人就是幾百年前移民來的,這島上內陸山區的部落,則是在他們來之前就存在的土著。

六七百年前,那就是大約在西漢時期?

如今武家來呂宋,這也算是中原人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了。

以前中原人很早發現了呂宋,但沒有人看的上這裡,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這裡太遙遠了,中原王朝有更多更近的更好的地區可以開發、征服,哪犯的着跑來這大海里,

哪怕是海南島,在魏晉時代,都曾經有過幾百年脫離中原實際控制的時期,中央也只能是在嶺南僑置珠崖的州郡,實際統治卻退出了海南島。

誰能想到,中原會有一天跑來這大海深處呢?

就算是現在的呂宋島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太理解武懷玉的做法。

隨便哪裡也比這呂宋強啊。

武懷玉聽完了也只是微微一笑,管他潘拉卡人來婆羅洲還是馬來半島,那並不重要了。

現在他們都成了武家的俘虜,大部份人淪爲奴隸,

“戰功統計出來了沒有?”

軍功、賞罰,這是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東西了,

賞罰不僅要公平,還得及時。

賞賜不能搞延遲滿足這套,必須得儘快發放到位。

“武公,這次征伐,有些出乎我們的計劃,”隨行的幕府人員道,仗打的太順利,斬殺雖不多,但俘虜太多了,而且敵人的村寨全都佔領了。

可是繳獲不多,那些潘拉卡人太窮了,這三百多個村子都是些簡陋的草房木屋,這些土人也沒有什麼財產,

“怎麼,賞賜的標準還沒有擬好?”

幕僚拿出了幾套方案,請求武懷玉決定。

這次戰事,呂宋軍出動千餘人,摩逸堡下擊潰了數千土人,隨後又乘勝追擊,將敵全部俘虜,還順勢把他們三百多個村子都給迫降佔領,

若說定個以少擊多的上陣,也有算上。

可是大家也明白,這面對的只是些島夷,千餘呂宋軍雖是新軍,但不少可都是原來訓練有素裝備也還不錯的護衛,

不能簡單的用按人頭來算。

“武公,我們都覺得這一仗,不能算上陣,呂宋軍的將校們也都主動表示不能算上陣。”

一千多呂宋軍,打三四千土人,將敵擊潰,且全部俘虜,隨後又把三百多個土人村子攻佔,

這仗也不能說算是以多擊少吧。

一名幕職道,“據我們統計,潘拉卡族有專門的戰士,但數量並不多,平均一族戰士還沒有十個,三百多村子的戰士全加起來都沒有三千個,尤其是一些小家族,戰士很少,

我們統計過,他們全部的戰士也就兩千左右,這次摩逸堡下戰鬥,戰士也才一千多。”

武懷玉聽後,

“你們意思這仗只算他們的戰士數量,其餘的土酋、子弟、佃戶、農奴這些不算了?”

“他們確實不是戰士。”

“那你們意思是此戰定爲中陣?”

另一名幕僚答道,“僅論戰士數量,倒是相當,但我們呂宋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怎麼能相提並論,

漢代時說漢軍以一當五匈奴,我們覺得土人的戰士,五人當我呂宋軍一人。”

土人所有戰士全加起來也才兩千多,摩逸港上陣的才一千多,要是再除以五,那中陣都算不上了。

武懷玉搖了搖頭。

“此戰,僅計算敵人戰士數量倒也有些道理,可不能再這樣以五當一,”他敲了敲桌子,“此戰,就算中陣。”

“至於殺獲,我軍取得完勝,早超過四分,我軍損失也不及一分,故此當定上獲。”

中陣,上獲。

“武公,如果按此計功,中陣上獲,當賞二等。”中陣上獲,集體功是二等,然後還要計劃各人軍功,再分五等,最高自然是跳蕩功,然後是先鋒第一功和先鋒第二功,再是四等和五等功。

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功,

哪怕是五等功,也得有足夠標準的功績才能評定,至於跳蕩功就更不用說,那得是斬將奪旗、跳蕩先登、摧鋒陷陣才行,而且一萬人只能評十人。

而這次呂宋軍纔出動千餘人,那最多隻能評一個跳蕩功,如果沒有人表現足夠的功績,甚至這跳蕩功還只能空缺。

中陣上獲,第一功可賜勳四轉,其跳蕩功則加一轉勳,先鋒第二功則勳三轉,四等功是勳二轉,五等功是勳一轉。

至於五等功以下,就達不到授勳標準,

但所有參戰士兵,仍可享有中陣上獲這二等賞,其賞格並不低,絹三匹,糧四石。

幕僚覺得這個賞賜可能高了,

或者說是這次呂宋軍贏的太輕鬆,如果定了中陣上獲,那就是二等賞,所有參戰者都能獲得三匹絹和四石糧的賞賜,

這還沒算他們個人軍功賞賜,比如斬首數量夠多,還能直接晉階,斬首數不夠晉階,首級也可換賞賜。

一個土人戰士首級三匹絹,奴隸一人都有一匹絹。

這次呂宋軍斬首數才三百多,但俘虜了三萬多啊,哪怕其中大部份是奴隸、部曲、平民這些,戰士數量不多,但勝在數量大。

武懷玉聽出他們捨不得這大筆賞錢,想要打折。

可他搖頭。

“戰功標準,那都是沿用朝廷制度,俘斬賞格,更是開戰前就宣佈了的,這不能再更改,否則會讓將士們不滿。”

“武公,要是真要兌現賞賜,很大一筆錢糧。”

“怕什麼,每人一個二等賞,呂宋軍出戰千多人,加起來也才三千多匹絹和四千多石糧而已。”

“武公,還有首級軍功俘虜等賞賜。”

“一個土人生俘才三匹絹,首級才兩匹絹,其餘平民奴隸更不值錢,”

武懷玉笑着跟他們算了下賬,哪怕現在呂宋是向武家借錢開發經營,但這次打仗也絕不會虧本。

“我們拿下了三百多個村子,加起來多少田地?一個村子千八百畝總有吧,就算三百畝,那加起來也得有十萬畝了,這麼多地拿些出來發賣,也能立馬得到一筆錢帛了。”

“武公,現在呂宋的地不值錢。”

“再不值錢,這也是筆資產。何況,我們又不是僅得到這些田地,還有幾萬俘虜,其中青壯發賣爲奴,也是能夠立馬變現一筆錢的。”

呂宋軍俘虜一個戰士,武家賞賜三匹絹而已,但這個俘虜賣爲奴隸,就算在呂宋,那也起碼能賣幾十匹絹。俘虜的奴隸,才值一百五十賞錢,但青壯丁奴能賣五六千錢,女丁奴也能賣四五千,至於老少的,也能賣個兩三千的。

有個幕僚提出這些俘虜已經都有了安排,青壯要送去礦山挖礦,老弱送去農場,

懷玉打斷他,這樣的安排是沒錯,但就算是送去官營礦場挖礦,這個奴隸的錢礦山還是得付的,

一碼歸一碼。

幕僚們都有些愣住,這還要給錢?

武懷玉認爲得給錢,這就好比官營礦山,開採礦石後,也要先納課,其經營所得利潤,雖然也要由呂宋統籌,但內部也得自負盈虧的,其器械、人力等成本,也得明明白白,不能搞成糊塗賬,

甚至於官營,也照樣有業績激勵,乾的好賺的多,所有人員會有業績獎勵分紅,乾的不好也會有罰。

武懷玉提筆,

攤開紙,在上面親自寫下此次摩逸島之戰的軍功評定,

中陣上獲,集體二等賞,每人三匹絹、四石米。個人斬首、俘虜等表現、戰績另評敘個人軍功,跳蕩功賜授五轉,先鋒第一功賜勳四轉,先鋒第二功賜勳三轉,

四等功賜勳二轉,五等功賜勳一轉。

生俘一個敵戰士,賞絹三匹,首級則是絹二匹。輔兵、奴隸,賞賜另有標準。

第二階段中,土人村子投降的那些,賞賜就更低些,不能按俘虜標準算。

具體的都有詳細標準,

總的來說,這次出征,呂宋軍沒啥傷亡,甚至速戰速決也沒吃什麼苦累,但賞賜收穫卻絕不少。

哪怕定的是中陣上獲,所有人起碼也有三匹絹和四石米的保底賞賜,各個斬首、俘虜的還另有一筆,

不少人甚至就能晉階,不夠晉階標準的,也能換到不少賞賜。

幕僚們接過武懷玉簽名用印的那張賞賜令,還是很驚歎於武公的豪爽,

那些當兵的這次真是撿錢撿功勞一樣啊。

這一仗下來,真是升官發財還得勳,

能獲得五轉軍功的人數量不會少,雖然跳蕩功只能評一個,先鋒一功評兩個,先鋒第二功能評四個,但其餘的四等、五等,卻沒那麼嚴格限定數量,只要表現達標的,尤其是斬首和俘獲上達標的,都能授勳。

五等起碼也能授一轉勳啊。

而獲勳後,可還是會有勳田賞賜的。

幕僚們都是文人書生,

此時他們都不由的升起一股念頭,棄筆投戎,也加入呂宋軍,反正書生們也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相反他們這些書生大多還是出身於士族地主之家,多數能騎會射,擊劍舞刀也不差。

這要是再打幾次如此這般的仗,那真是撿功勞啊。

武懷玉放下筆,

對面前的這羣神色複雜的幕僚們道,“這次你們跟隨我出來,也是親臨戰場,伱們也一樣算是出征人員,

雖是文職,但同樣有功當賞。”

武懷玉又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下一張賞賜令。

所有隨徵文職,也都獲得中陣上獲的二等賞,每人也有三匹絹四石米,且這次功勞還將記入他們的檔案,列入考評加分。

幾匹絹幾石米,倒是不多,但能在檔案上添一筆,能讓考覈成績更好。

甚至以後轉做朝廷之官,這個軍功記錄都還能帶着。

“你們這次也都非常辛苦了,”

“我和三郎,各贈送你們每人十匹絹。”

幕僚們驚訝,然後是打心底裡的高興,武公一如繼往的豪爽大氣啊,跟着這位還真不錯。

前後賞賜相加,一人可就有二十三匹絹外加四石米,不過是出來溜了一圈,跟看風光一樣,就得了這麼筆豐厚賞賜,舒服。

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703章 擒虎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84章 戰場種菜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85章 突厥入關第675章 咬鉤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934章 代司空第588章 樊川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490章 大海寺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3章 卿卿佳人第635章 臣惶恐第711章 人情債第1057章 姬夫人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661章 象牙侯第864章 世子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203章 祥瑞第270章 開府第728章 南巡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167章 抽他丫的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057章 姬夫人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859章 十三行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227章 太子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53章 古仙一脈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275章 女刺客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第598章 白金第470章 好地主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469章 黑龍堡第343章 李三娘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47章 綺夢無痕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47章 綺夢無痕第1065章 天譴第525章 長城殘破起武城第763章 獨孤第675章 咬鉤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400章 門生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280章 認栽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467章 遇藥王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213章 崔寡婦第234章 和親第30章 千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