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高句麗上下突然爆發了極大的熱情,全國上下一心,要擼起袖子大幹一場。高句麗大王下令,從全國徵召三十萬民夫,奔赴遼河東岸,修建千里長城。

高建武表示,這是爲了高句麗的國泰民安,爲了免受暴唐的侵犯。大家都應當用力,各地官府百姓都應當積極配合。

對於高句麗人來說,這是一項大工程。高句麗佔領遼東二百餘年,修建了大大小小几百座山城,但那畢竟是花費了二百餘年陸續建立起來的。而現在,大王說了,要用三年時間,把整個遼河東岸的山城整合起來。

要讓唐軍在這銅牆鐵壁面前,束手無策。

徵召民夫,調拔錢糧,整個高句麗都動員起來了。

不但如此,整個遼東防線,還在增派兵馬。按乙支文德的提議,九大城每城常駐五千兵,並且每大城周邊要編訓兩萬預備隊。

淵太祚提議親自前往遼東城主持防禦,乙支文德不出意外的反對了。

按照朝廷新達成的共識,今年高句麗的重心全在遼東。朝中派出一員重臣,統領整個遼東防線。

這可是大小几百座山城,擁有四萬五千常駐兵力,並且有十八萬的預備役。甚至以後,各種糧草器械,將源源不斷的運往遼東。光是那三十萬修城的民夫,就相當驚人了。

這樣的力量,高建武哪裡放心再讓淵太祚這個實力派去遼東主持。

乙支文德親自出馬,也沒有比淵太祚更合適的人了,淵太祚的地位擺在那,好在乙支文德軍功着著,朝廷重臣。他親自前往,淵太祚也不能反對。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淵太祚依然坐鎮平壤,輔佐大王高建武,同時負責籌集糧草軍械,並負責平壤的防務。

乙支文德出任了遼東大都督,負責遼東防線。另外,又提拔了安市城主,也是五大部族出身,同時卻又與淵氏關係不和的梁氏樑萬春爲西部大人,爲乙支文德的副手,負責遼東防線的南段,北段由乙支文德親自負責。

讓北方部族軍事領袖淵太祚留朝,並負責南方的防禦,也是高建武和乙支文德的老謀深算。南方畢竟是王室和保皇黨地盤,乙支文德就算去遼東,這裡依然有王室的軍隊。淵太祚名義上負責南方防務,但實際上南方兵權還是在王室和朝廷手裡。

“臣此去遼東,定整頓防備,修築長城,使遼河防線成爲銅牆鐵壁,拒大唐於國門之外。”

乙支文德站在平壤城門口,對着來送行的高建武交心,“陛下須謹防淵太祚,須防此老賊行不軌之事。”

高建武握着乙支文德的手,“愛卿此去,遼東就全交給你了。至於平壤,你放心。淵氏勢力在北,平壤城裡他並沒有多少實力。南方還是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淵老賊不敢亂來。上次西征,雖然失敗,但不幸中萬幸的是淵氏也是實力大損。”

“卿此去遼東,記住趁機整合遼東各部族,若能得到遼東諸部和各城主的支持,那時朝中發力,可將淵氏及其從逆者盡行剷除。”

他們謀劃着除去淵氏,不知道多久了。

淵太祚父親的時候,就已經凌駕於王室之上,淵氏尾大不掉早是公開的事實,幾代大王都想除掉淵氏,可又能力不足。

“老賊這次肯甘心把遼東主持之位讓出來,倒讓孤有些意外。”

乙支文德也覺得奇怪,“臣估計是因爲上次淵氏損失很大,連他最喜愛的淵蓋金都被唐人俘了,聽說還被砍了一隻手,這估計讓老賊受了很大影響。況且,主持遼東也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老賊未必就沒有想坐山觀虎鬥之意。我們在遼東前線,老賊卻暗保實力,心機也是極深的。”

“這老賊。”高建武嘆氣。

“總之大王在京,多防着點老賊就好。一旦老賊敢有異動,陛下立即派人來召,臣立即率兵回來勤王!”

······

“乙支文德走了?”

淵氏的密室裡,淵蓋金問進來的父親。

“嗯,走了。這賊子還以爲自己佔了多大便宜呢,豈不知,卻中了我們的調虎離山之計。”

淵蓋金卻是苦笑了笑。

“是中了李超的調虎離山之計。”

計劃一步步的按着李超的預定在推進,可淵蓋金卻高興不起來。計劃越是進行的順利,越讓他對李超有種無力之感。

一切都在李超的算計之中,李超在中原一個計謀,就讓整個高句麗都爲之舞動。

如今高句麗上下一心要打造遼河防禦,不但徵發三十萬青壯去修長城,而且還要調拔大量的物資過去。更別提,遼河防線要駐防五萬常備軍以及編訓十八萬預備役。

“高句麗完了。”淵蓋金嘆氣。

淵太祚次子淵淨土卻不以爲意的道,“完的只是高建武,我淵氏又不會完。等高句麗亡了,我們淵家的朝鮮國就建起來了。”

淵蓋金對這年輕的兄弟的話語,並沒反駁。

可他知道,立國數百年,傲立遼東的高句麗真的到頭了。

高句麗上下都被李超騙了。

他們真以爲大唐要大舉進攻高句麗,以爲他們還會如隋一樣從遼西來。李超讓他父親出面拿出了遼東千里長城計劃,騙的遼東把舉國之力都去修那遼東長城,去駐防遼東。

現在高句麗的南方卻空虛的很,平壤雖還有兩萬王室軍隊,周邊還有不少忠於朝廷的保王黨的軍隊,可這些兵根本無法與派去遼東駐防的兵相比。

就算李超不從海上來,可高句麗要修建起遼東長城,要維持遼東的那防禦,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

舉國之力修長城,半數兵力守遼東。

唐軍都不需要來攻,拖上幾年,高句麗就得衰弱。那麼多青壯去修城去守邊,誰來耕田誰來放牧?

“信風起了,唐國水師只怕也要來了。”淵太祚也有些感嘆。

淵蓋金如今雖然人躲在淵家密室裡,但卻是李超與淵家的聯絡人,外面有人在幫他收集情報和傳遞信息。

但他也不知道李超什麼時候會來,根本沒有收到這方面的消息。

·····

淮北道·登州。

登州,蓬萊水城。

李超坐在水城裡九層的鐘鼓樓上,眺望着遠處的船塢和軍港。

這兩年,大唐的道設立的越來越多,雖然道還是虛的,官員多是臨時的監察、特派性質,但在縣州之上,確確實實新增了一級行政機構。

不過好多道的設立,雖與後世省大致相同,可名字卻有很多不同。

就比如淮北道,後世那是山東。可在如今的大唐,也有山東道,但是在湖北那邊。也有山西,可是卻是在漢中貴州湖南那塊。

而後世的山東山西,在大唐有另外的名字,山東叫淮北道,山西叫河東道。

江浙叫江東,江西倒是依然叫江西。廣東廣西叫嶺東嶺西,交州那邊則叫越南。

此外朔方、綏遠、河西等等道名,也都是後世未有的。

不過這些變化並不算什麼,名稱而已。

真正變化大的,還是比如眼前的這座登萊水城。處於後世山東半島尖上的登州,如今成爲了李記船廠重要的一個造船廠,同時這裡也成爲了皇家水師伏波艦隊的母港。

兼之這裡靠近黃河海口,於是乎,這裡也成爲如今最熱鬧的商港之一。

登州港、揚州港、杭州港、福州港、廣州港、交州港,大唐最繁榮的六大海港,而登州港又是唯一的一座北方海港。

每日,無數的商貨從南面海上運來,然後上岸或者換乘其它的船隻進入黃河或者濟水。也有許多從北方沿黃河而下的商貨,運到這裡,從碼頭裝船,運銷向高句麗百濟新羅東瀛以及南方。

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港口城市,日夜不停的喧鬧。

曾經的小城,如今已經是突破十萬人口的大唐頂級大城。

“這信風已經起了,下南海的去新羅的船都已經陸續離港了,我們什麼時候出發啊?”程咬金抹着微微冒汗的額頭問。

登萊的海風,讓程咬金更習慣,比長安和襄陽都舒適,畢竟這裡離老家也只幾百裡而已。不過天天呆在這裡,也無聊。

轉眼半年過去了,他還呆在這裡,雖然這裡出人意料的熱鬧,呆着也舒適。天南海北的商人,甚至是那些金髮碧眼的胡商,酒肆裡的西域胡姬,新羅婢女,東瀛女僕。

不過他還是惦記着出海。

“我也想揚帆出海啊,可這不是人手還沒招足嘛。”

“入娘賊的,招幾個人怎麼這麼難。”程咬金抱怨着。

李超苦笑,“可不是招幾個人這麼簡單,招人的可不止我們啊。”

自年後開始,登州涌來大批的權貴世家的人,他們到來,向船廠買船,然後招募船員水手。

大家本來以爲,有半年的時間,肯定船也好了船員水手也足了,甚至以爲招募好人後,還要等上幾個月才能乘着信風出海,劫掠遼東呢。

結果卻是買船的錢付了,可要拿到船卻得排隊。甚至加錢提船都也只能一月一月的往上減,而沒有馬上能取。

就算加了很多錢,拿到了船,可拿到的也只是空船,還得裝飾,還得最後的配件等行裝。最讓人鬱悶的,無異乎還得自己去招募船員。

相比起買船,船員更難招募。一個經驗豐富的船員則更難。

登州學院,一家專門培訓船員水手的學校,李記開的。學院裡招募了大批的年輕人,甚至是一些本來就有出海駕船經驗的漁民、船員等,學院填鴨式的教學。

可第一批學員早就被各個商行船隊高薪籤走了,甚至連第二批第三批,也都給早早簽約了。

現在別說想找一個登州學院出來的專業水手了,哪怕是一個老漁民都找不到。

在登州,如今想找到個可以上船的人都難。

各家都只能紛紛派人回老家,去自己的莊園裡招人來,然後出錢送到學院旁聽受訓。

就連李超,他現在也一樣缺船缺人。

李家現有的那些商船,跑那些固定的航線貿易賺錢都來不及。

“算了,再等等吧,大不了今年先不去,等明年船造好了船員訓練齊了,到時各家再一起出海出不遲。”

程咬金直翻白眼,“還等明年?老子都得發黴了,不行,你那不是有幾條船了嘛,咱們不等了,先乘風跑兩趟高句麗爽兩把再說。”

爽兩把再說,李超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俺老程一個人去就行,不用你陪着。”

第1460章 李世民第421章 長安亂第1502章 新金山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80章 漲薪十倍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1337章 殺無赦第1404章 殺帥第209章 張超著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327章 同姓王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588章 我不服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1464章 大華夢第1479章 戰列線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445章 天網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484章 立碑第1479章 戰列線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793章 天意第1301章 私奔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058章 異姓王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259章 學士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1515章 稅警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446章 參奏李超第735章 新太子第100章 大水牛第1510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1377章 發難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980章 望長安第1043章 嫁禍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363章 刺字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358章 慫了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879章 捷報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1056章 黨錮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1402章 投降第920章 求月票!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1191章 李世民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735章 新太子第617章 三把火第561章 選婿第1277章 陷阱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617章 三把火第636章 白條第774章 白日夢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