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觀音婢

長安。

李世民最近很頭疼。

關中的旱情也越來越嚴重,大片大片的莊稼已經枯死了,李世民最近天天去祈雨,可這老天一點面子都不給。李世民在祈雨臺上曬的脫皮,可連塊烏雲都看不到。

久旱不雨,求雨又不至,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得停止了祈求,然後向天下下了一道罪已詔。

雨不下,京中的糧價卻又開始漲價了。

漲價雖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漲幅太快了。

鬥米二百錢,這已經算是大唐開國六年以來的最高價,這個價格,卻還在不斷的上漲之中。據報,市場上糧鋪現在每天的糧價牌子都要換上好幾次,而且每天到了午後,就關門停止售糧了。

常平倉也早就停止放糧了。

不敢放糧。

倉中糧食太少,要是糧食放完了,更加沒辦法了。

頭疼的事情越來越多,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這個時候,卻還有人在瞎胡鬧。

李世民一招手,內侍擡來幾口大箱子,擺在了御史大夫杜淹和御史中丞孫伏伽的面前。

“你們自己看看吧,這些奏摺全都是彈劾文遠的。如今時局艱難,朕日夜憂心,宵衣旰食,卻還要看這麼多這樣的奏摺。你們知道朕看到這些奏章之後最想說什麼嘛?”

“朕想罵娘!”

“這些御史言官,不知道爲君王解憂,爲國出策。這個時候了,卻還在攻擊那些認真爲朝廷辦事的人。文遠出任地方,辛苦辦事,費盡心思,只爲能爲朝廷分憂解困,可就因爲動了那些地方豪強們的糧袋子,結果這些人就羣起而攻。朕知道,朕的這些言官中,就有不少是來自山南的。都這個時候了,還想着這些,太讓朕失望了。”

“朕對你們兩個也很失望,朕把御史臺交給你們二人,可你們怎麼管理御史臺的,就是讓他們攻擊朕的宰相嗎?”

杜淹和孫伏伽把頭垂的很低。

對於這次御史們彈劾李,其實杜淹和孫伏伽在御史臺有過爭論。孫伏伽覺得應當攔截,而杜淹覺得李在山南做的事情有些過了,讓言官們彈一彈,也能讓皇帝知道。

杜淹是御史臺長官,有他的支持,最終彈劾的奏章就如雪片一樣。

只是皇帝現在對李的信任,是遠過杜淹預料的。

做爲皇帝,當然不會無條件的信任大臣,尤其是李這樣級別的大臣。但對李世民來說,他當皇帝還不過半年多點,李對於他的幫助,對於他的忠誠,這些都還讓李世民深信不疑的。

最關鍵的是,眼下的局勢,李世民迫切的需要的是李這樣肯幹實事,能辦實事的人。這個時候,也不是考慮其它事情的時候,現在若是斥責李,哪怕是最輕的口吻詢問,都會讓風向大變。

說不定李最後就得被迫回京。

山南現在離不開李,李世民把蕭瑀和陳叔達派去了河南和河北,這個時候都已經是用盡辦法了,哪可能把李調回。

至於李在山南東做的一切,李世民都知道。

李在山南和買糧食乾的很漂亮,一個山南東道十六州,短短時間內就湊起了五百多萬石的糧食。現在又弄出了這個糧本糧票,配合救災餅,李世民覺得辦法不錯。

李的辦法,確實有點強硬。

和買是用強,統一糧價是用強,憑糧本糧票購糧也是用強,這些確實大大侵犯了那些地方豪強們的利益。

若是平時,李世民也不能坐視這種事情生。地方豪強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皇帝也不敢把他們都得罪了。

可現在是什麼時候?

得罪豪強,損害他們利益,確實會有後患。可如果不這樣做,到時中原數以百萬的百姓成了饑民,饑民流動起來,成爲流民,那可就更加的可怕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

李世民也只能在這其中,做出無奈的選擇。

他都在考慮,是不是要在關中、河南、河北等地也推行李的這些強硬政策了。

統一糧價、糧食計劃定量配給、將糧食加工成救災餅,以增加糧食的數量......

都是狠招,這些招數一出,必然大損朝廷的威望,可李世民也沒多少選擇。

兩害相權取其輕!

越是災荒之年,如果朝廷不出一些強力手段,越難控制局勢。糧價會漲的越的離譜,富人們越的會囤積糧食。

就跟李所說的一樣,一邊是無糧的饑民,易子而食。一邊是家中糧倉滿滿的富人地主們,卻一粒糧都不給拿出來。

饑荒過後,餓死數以百萬計的百姓,那些寶貴的糧食,卻可能在富人倉中黴腐爛。

讓杜淹和孫伏伽退下後,李世民看着李在山南做的那些事情,陷入沉思之中。

關中要不要也學李的辦法,接管糧商們的糧食?要不要也來個統一糧價,要不要實行糧本糧票制度?

李世民還有些猶豫。

關中不比山南。

山南地方,那都是地方豪強。但是關中京畿,那些有糧的人,一般都是勳戚權貴們,這些人算是朝廷的根本了。

如果實行李的那些辦法,那可就一棒子把這些人全給得罪了。

可如果不用強,指望這些人能一心爲朝廷着想,主動的幫朝廷度過這難關,也是太年輕。

想了半天,李世民都沒有想出個什麼好的辦法,難以下定決心。

吃飯的時候,李世民把這難題問長孫皇后。

“觀音婢,你覺得朕該如何做?”

“陛下,此等軍國大事不該由臣妾一個婦人插嘴。”

“你說說你的看法,朕實在頭痛,難以決定。”

長孫皇后走到李世民的身後,爲他揉捏着腦袋,輕聲道,“那臣妾就說幾句吧,這事情,影響太大,陛下不如讓李相、蕭相和陳相在地方實行,但不是公開下詔,至於關中京畿,還是暫且不要實行如此激進之策。若是中原之地能夠緩解災情,也不差關中這一地。若中原解決不了,有關中也不夠。”

李世民聽了若有所思,皇后的意思是讓他留點餘地,這樣也能有個進退餘地。

“陛下,臣妾倒是覺得,李相國在山南的捕蝗之策挺不錯的。滅蝗改爲捕蝗,想徹底滅絕蝗蟲太難,隨便漏掉一塊地方,可能來年都會有數以億萬的蝗蟲,但趁着現在還有時間,儘量的捕蝗,然後把這蝗蟲加上糧食等做成救災餅,這卻是實實在在的。”

“臣妾聽說一石糧配上蝗蟲等其它,可製成五石救災糧,這可是等於憑空增加了四倍之糧啊。若是能調一千萬石糧加工救災糧,那一千萬石糧就變成了五千萬石救災糧,這到時得救活多少饑民啊!”

“陛下不如公開救災糧之配方,讓天下糧商、百姓自制救災糧,不管誰制救災糧,每加工一石,就能增加數倍之糧!”

李世民聽了,一拍大腿。

“皇后所言正是,太對了!”

只要糧食增多了,管是由那些糧商們來出售,還是由朝廷出售,糧食多了,能活命的百姓也就多了,至於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未完待續。)

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144章 宋青書第1491章 太子妃第1031章 王對王第十九章 開門紅第490章 放妻書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246章 劫皇子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959章第1460章 李世民第1303章 黃袍加身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995章 人質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606章 廂軍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342章 背叛第1514章 保守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614章 賣爵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212章 胡姬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1360章 鐵與血第80章 請酒第1583章 懦夫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1405章 唐王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1136章 征服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1255章 亡天下第1385章 張學第1255章 亡天下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233章 北伐第1362章 懶王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1167章 割裂第857章 老匹夫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1272章 山頭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635章 丹江口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1059章 異姓王第245章 僞君子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819章 朕也想試試第931章 求月票!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356章 被辜負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764章 鳳凰城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492章 這也行?第146章 招降使第1035章 大清洗第955章第275章 說媒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728章 家祭第1435章 捅破天第590章 內定第146章 招降使第1316章 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第663章 大地主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444章 錦衣衛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