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百萬雄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內閣對於皇太子在扶桑建立皇協軍一事,其實一直都還有些爭議。有人認爲,皇協軍應當列入太子采邑警衛隊編制之內,太子采邑的私軍編額一萬五,這五千皇協軍應當算在裡面。

也有人認爲,皇協軍不算是正式的軍隊,這頂多算是一支維持秩序的協從軍,應當列入當地民兵之列。

對此,兩邊意見不一,到現在也還沒得出個統一結果。

其實大家表面爭的是皇協軍要不要納入太子采邑私軍之列,但實際上真正討論的卻是太子的私軍數量問題。

太子采邑私軍一萬五,這是此前就已經決議過的。現在如果太子建一支由倭人統領倭人的皇協軍卻不算在太子私軍內,那豈不是要出一個大漏洞,那太子的私軍豈不是無法控制?

若太子的私軍不能控制,那就會有危險。

甚至因爲皇協軍一事,內閣還開始討論各地民兵的問題。朝廷直轄中原之地,以及邊疆諸侯分封之地,甚至是海外殖民領地,這些地方都是兵額限制,但一直以來,對於民兵,卻還沒有什麼規定限制。

大華尚武。

百姓只要登記,就可以購買一些民用武器,比如刀劍長槍弓箭等,只是對鎧甲、弩、銃等管理嚴格,不得私藏。

各地方也都有訓練民兵,尤其是在邊疆之地,在那些蕃漢混雜之地,民兵數量更是極多,他們在閒時訓練,還輪流巡邏等,並協助官府捕賊揖盜、打擊走私,可以說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若是在戰爭時,他們還能爲前線轉運物資,甚至在關鍵時候成爲補充兵員,以及協助地方防守等。

民兵的本質還是民,兵不過是臨時充當一些任務。

但內閣現在還是對民兵提出了要定性的想法。

若不對民兵有更嚴格的限定,那這裡就有很大的漏洞,特別是對封侯們來說,他們可以用民兵輕鬆突破擁兵的限額。

哪怕這些民兵裝備、訓練等不如封地警衛隊,但卻是能夠迅速轉換的。

“房公,關於民兵之事,你是怎麼考慮的呢?”

今天張超請房玄齡喝茶,也是有意問一問這位老相國的意見。房玄齡現在雖不在內閣,但負責翰林院,也一直是老成穩重。

房玄齡放下茶杯。

“陛下,臣聽聞,我大華的民兵戰力,其實是超過周邊絕大多數國家軍隊的。能夠比我們大華民兵戰鬥力更強的,也許就只有羅馬的重步兵,波斯的重騎兵,阿拉伯人的輕騎等少數外國的精銳了。”

張超點了點頭。

這年代,其實各國的軍隊,主力基本上都是農兵。以前的隋唐府兵如此,歐亞各國也基本如此。

歐洲雖有貴族騎士階層,相當精銳,可是這些人數量很少,真正打大仗,還是得依靠徵召農兵。歐洲也還有一些職業的僱傭軍,但數量比較少。

不是各國不願意用職業兵,常備軍,關鍵還是生產力的問題。

無法供養太多的常備兵,無法讓太多的農民脫產,這都是各國繞不開的難題,於是乎,歐洲有騎士階層,有僱傭軍,就是缺少真正的常備國防軍。

以前隋唐時有關隴貴族子弟,這也算是一支數量很大的貴族武裝力量,但國防力量根本也還是要靠農兵性質的府兵。

大華的人口基數極大,將近一億人口。

哪怕以二十一丁的戰爭動員潛力,也能有五百萬的青壯預備兵員。若以十人一丁算,則能有一千萬的青壯預備兵員。

可以說,有着如此多的壯丁,大華才能推行義務兵制,才能推行職業軍官、士官制,才能實行常備軍,才能讓大華的士兵更加的年青化精銳化。

而在六十萬的常備軍外,還能有一支數量更加龐大的民兵隊伍,甚至在義務兵制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從軍中退役,回到家鄉,然後這些人基本上都加入到了民兵之中,成爲大華的預備役力量。

也正是因此,大華的民兵素質極強,因爲很多都是退役的士兵。接受過職業軍隊專業的訓練,甚至有過實戰經驗。

大華的戰馬充足且便宜,許多民兵都有自己的馬匹。刀槍等也都精良且便宜,使得大華的民兵確實堪稱是相當一流。

在這種情況下,大華民兵,其實已經是一支數量龐大,戰力極強的軍隊。

大華到底有多少民兵?

其實就連內閣首相也都搞不清楚,因爲這根本沒有一個很詳細的統計數字。

“陛下,老臣以爲,內閣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大華的民兵數量龐大,且戰鬥力很強,民兵問題不容忽視。臣以爲,應當對民兵加以約束,加強管理。例如,對民兵授予番號,控制數量等。”

民兵既然是預備役力量,那也是準軍事力量。

以大華的這個龐大人口基數,如果還是現在這種幾乎全民都是民兵的做法,是有些過頭的。

“以百人選一來算,大華也能擁有百萬民兵之衆。但按老臣的估計,只怕現在大華的民兵不下千萬人。”

一千萬民兵。

說出來都能嚇死那些番邦小國,他們的全部人口都沒這麼多。

但這不是誇大之辭。

大華如今的國土極爲廣闊,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規範民兵,授予民兵番號,控制數量。”張超對房玄齡的建議很滿意,一百萬的數量倒也不多,畢竟大華有兩三千萬的男丁,十丁中抽一爲民兵,這不算多。畢竟民兵不是常備軍,對於生產等耽誤不多。

甚至就連許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實也一樣有民兵,生產之餘,也會進行一些訓練。

民兵比之普通民衆,區別就在於定期訓練,以及會承擔一些捕盜緝私巡邏等任務。而且,民兵也會擁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擁有的裝備,比如一些盾牌、長矛,或者一些單兵弩等。

“房公,你認爲如果把民兵更規範一些,給予正式民兵番號,然後朝廷給予一些訓練等津貼補助,給他們的裝備加強一些,訓練加大一些,如何?”

“這個應當是應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規範化,那麼以後就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錄用那些年青力壯者,比如退伍兵優先,並且不能有不良記錄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數量控制也很重要,比如一縣編多少民兵,一個州編多少民兵。一個諸侯領又編多少民兵,這個應當有嚴格規定。”

張超想了想,“那就按照戶籍人口數量來定,按這個百比一的比例,如漢京京畿之地,兩百多萬人口,那就編兩萬民兵。再如琉求,現在有一百多萬人口,那就編一萬多民兵。你看怎麼樣?”

“那采邑和諸侯封地呢?也按照這個人口數量比例來定嗎,這個民兵又是否納入諸侯的私兵數額之內呢?”

“民兵就不納入諸侯的私兵編額,還是按照這個人口比例吧。”張超道,其實諸侯封地,人口數量是遠遠低於中原密度的,能擁有一萬人口的諸侯封地,已經是相當少了,而一萬人口,不過只能編一百個民兵而已。

能擁有一萬人口的諸侯,現在起碼是個縣公及以上爵位了,縣公的私兵額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麼。

當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衆多,多達數百萬。若是按一百抽一的比例來編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編上幾萬民兵。

張超一句話,民兵不納入私兵額,那就意味着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幾萬民兵。哪怕民兵會被嚴格限制武器裝備等,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軍事實力了。

“陛下不考慮一下嗎?”

“皇帝、太子、太孫采邑民兵,民兵上限爲兩萬。”張超聽了房玄齡的建議,想了想後,加了一條。

“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領地,其民兵數量,不得超過私兵額度。”

子男爵的私兵爲一千,那麼他們的封地裡就算人口突破十萬,民兵數量也不能超過一千的限額。

加上這一條,主要還是爲以後考慮。現在諸侯封地人口都還少,但以後人口肯定會不斷增長,若是將來封地人口超過十萬,那民兵數量也會大大增加,所以現在先設個上限,也是加個保險。

一百比一的這條紅線下,現在許多諸侯都要削減民兵。諸侯們現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卻多,基本上都推行所有壯丁都參加民兵的策略,以減少軍費開支的同時又保持軍事力量。

現在張超一刀砍下來,諸侯要不就只能擴編自己的警衛隊,否則民兵數量大減,他們的實力就得大降。

而擴增衛隊,必然導致軍費大增,這也是對諸侯的一種壓力了。

最後張超決定,民兵以排連營團旅師軍爲單位,把各地的民兵整編,劃分番號,保留一百萬的民兵數量。

太子扶桑采邑的皇協軍,也被張超定性爲民兵。

太子采邑的私兵額度一萬五,民兵額度兩萬。皇協軍現在只有一個旅五千人,不受限制,但只剩下了一萬五的民兵額度,還可以再組建三個旅。到時這四個旅,可以組成兩個民兵師。

六十萬常備軍,一百萬民兵,堪稱當世第一強國。

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1097章 唐刀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1282章 闖宮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870章 王牌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424章 逼宮第629章 小姐姐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166章 下馬威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185章 查小三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296章 馬兒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1433章 十王第581章 護犢子第285章 張家鎮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771章 分家第903章 十三太保第549章 漢京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919章第1275章 勸進登基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569章 丐幫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226章 開盤口第1544章 拔劍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889章 亮劍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11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帝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771章 分家第1210章 玉米第396章 棄太子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490章 放妻書第759章 兒皇帝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1286章 元老第1038章 謀殺第118章 嫁妝第920章 求月票!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385章 保護國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966章 小娘皮第286章 栽桑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