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距離八月八越來越近,大唐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少了。一看書w?ww·kanshu·com這個創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帝國,終將逝去。

翰林院最近接到了一個任務,攝政張超給他們的任務。

爲這個即將逝去的帝國修史。

歷代以來,都是後一朝爲前朝修史。

修史,也算是對一個王朝,對那王朝的帝王做一個蓋棺論定。

房玄齡是翰林院學士旨承,也是翰林院長,這次修史,他將是主編。大唐立國不過二十餘年,他又是個親身經歷者,對於大唐十分熟悉,甚至大唐的三代君王他亦非常瞭解。

可是當他打開卷軸,提起了筆,卻又不知道從何下筆了。

他該如何爲這個帝國評價呢?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 ωwш● ttκǎ n● c ○

這是他在請求張超之後,攝政張超對於他的答覆,這也將是這本唐史的基調。身爲代唐的新朝君主,張超並沒有要求他攻擊詆譭大唐。

開國皇帝李淵的高瞻遠矚他的韜光養晦,都是充滿着戰略眼光的,這是一位相當了得的皇帝,如果不是他,隋末亂世將延續更久。是這位皇帝迅速的結束了隋末動亂,穩定了天下。

而李世民當然更有功績,他推行分封、大興工商、改革科舉等等新政,讓中原迅速的從隋末亂世裡恢復過來,並且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達到前所未有的強盛,開疆拓土無數,這是一位了不得的君主。

就算是承乾,他也有護法之功,對華夏功不可沒。

張超對於這本唐史,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實,要全面,不能失於偏頗。唐雖短暫,但卻如秦如隋一樣的了得,他們是偉大的王朝。

雖然三位皇帝各有各的缺點,如李淵過於追求平衡,不但在朝中玩平衡,在幾個兒子中也玩平衡,最終卻親手造成了兒子們的喋血玄武門,自己也只能黯然退位。在事隔數年後的復辟,更是讓他的名聲掃地。

李世民也是一個偉大的君主,雖也是武力篡位,但繼位之後能夠納諫,十分開明,堅持推行新政,以分封制激勵將士們開疆拓土,讓大唐橫掃周邊,拓地數千裡。

帝國強盛而又繁華,百姓過上富庶日子。

只不過後來卻迷上丹石長生之術,思想轉變,倒行逆施,爲天下所不容,在護法戰爭中一敗到底,最終被流放美洲。

承乾也是個年輕有爲的皇帝,可一心想要集權。

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偉大之處,也有他們的眼光不足之處。?w?w?w?·?k?a書nshu·com他們的偉大,造就了大唐的光榮。

光榮、偉大。

再多的諡美之詞,對於大唐來說,都不爲多。

可最終,這麼強大的帝國,沒有毀於外族之手,卻是在這不流血的政變中被取代了。

再過幾天,中華帝國就要代唐建立,攝政張超也將成爲帝國的開國皇帝,他房玄齡,也將成爲這新帝國的大學士。

其實,除了換了一個皇帝,這新帝國依然是唐的延續。

就如當年唐是隋的延續一樣。

甚至中華帝國代唐,更加簡單更加輕鬆,除了長孫無忌等與皇帝一起流放海外,甚至都沒有流一滴血。

太上皇李世民曾經看到過分封制導致的危險,會有諸侯擁有挑戰朝廷的實力,他想要廢分封,再集權。但諸侯已經不肯,他想要抑制工商,打壓那些實力強大的資本家,可那些人也不肯。

他本以爲,他能夠擊敗他們,但最後被擊敗的卻是他自己,甚至那個扛旗的人還是他的太子。

曾經也曾意識到皇權受到威脅,他想要集權親政,可那些元老們卻不肯交權。他想要抗爭,但最後丟了皇位。

實力最強,且一直深得人心的張超,最終果然還是走到了最前面,代唐自立。可李世民李承乾父子都不願意放手的權力,張超卻主動放棄了不少。

願意約法、立憲,限制皇權。

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現在張超雖然還未稱帝,但確實深得人心。百姓們心裡確實也記念着大唐的好,但大家卻也更期待歡迎張超的新朝。

這真是一個讓人驚歎的結果。

編寫唐史,二十餘年的歷史。

這麼短短几十年的歷史,要如何將他的偉大和光榮體現出來,又要如何把他強大無比卻又轟然倒塌的原因寫下來,讓後人反省警惕呢?

這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而在這歷史之中,他房玄齡,大唐的開國功臣,卻又三次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如今又將成爲新朝重臣,他要如何在這歷史裡定位?

還有張超?

這個大唐興盛強大的功臣,最後又成了大唐的掘墓人,他一手推動大唐榮耀無雙,卻又將大唐隨他的榮光一起葬送。

對這位皇帝,又該如何在史書中書寫。

還有那些被流放的,以及留下來的。

這些在唐帝國史書上必然要佔有一席之地的人,又將如何書寫。

公正。

攝政張超的要求很簡單直接,可房玄齡卻覺得很難。

內閣。

次相馬周將一份奏章遞到張超面前。

“這是關於倭國兩礦開發計劃書。”

“這事情不是已經定好了嗎?”張超接過,一邊翻看一邊問。

之前確實已經定好了,甚至這個兩礦開發,還成了皇帝下臺,大唐滅亡的引火索。

當時在議會上,挫敗了皇帝的計劃,他們的計劃得到議會支持。

不過還沒來的及進行招募股東,張超就回來了。

現在,這個事情,他想問問張超的意思。

張超翻看了一遍,計劃與原來的已經大改。原來是礦歸朝廷,再由朝廷出讓承包,由大唐的勳貴官員議員們出資認購股份。

而現在,議會提出,兩礦是由張超堪探發現的,所以礦產權歸屬於張家。

“其實沒有必要,既然這件事情已經在議會上公開表決並通過了方案,我認爲原來的方案就挺好。”張超合上這份計劃書,搖了搖頭,輕笑道。

他明白許多人的想法,他張超馬上就將成爲新朝皇帝,他張超不是承乾。同樣是皇帝,但手裡的權力卻天差地別。

而這礦確實是張家發現的,所以他們認爲可以還給張家。

不過張超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他是皇帝,又不缺這點錢。

皇帝的權力也是來自於下面的人支持,每一次得罪下面的人,他的支持就少一分。就如李世民或承乾,早晚有一天,他們的支持率掉光,然後他們就成了孤家寡人。

“我的意思還是不變的,礦產權歸朝廷所有,然後朝廷公開招標。大家可以競標承包權,兩個礦分開來。不論是貴族還是議員還是普通的商人,只要有實力都可以參加競拍,設立一個最低保證金,只要能交納保證金的,就都可以取得競拍權。”

“最後價高者得。”

這是張超願意接受的一些修改,不再說只讓議員們有資格競拍,而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讓所有人都有權競拍。

當然,競拍到的人,也可以再發股招募合夥人,一起經營。

朝廷只負責監管、收稅,其餘的就按照市場規則。

“這會不會太簡單了一些,而且對張家也不太公平。”

“這也簡單,按朝廷的規矩,張家發現了這兩大礦產,可以獲得朝廷的一筆賞賜。張家也可以參加競標的嘛,一切公平公正公開就好。”

“不過有一點你說的也有道理,朝廷的利益也得考慮到。因此,拍下的人,得保證銅、銀的產量,每年得達到一定的產量,否則將要罰款,嚴重者取消承包經營資格。”

銀銅都屬於重要的物資,他們開採後除課稅外,也要交由朝廷收購的。如果產量不足,也損害朝廷的利益。

張超準備讓人組兩家礦產公司,到時去公平競拍。若是拍到了承包權,那就再拉上一大羣與張家關係好的諸侯們合夥經營。

反正有權大家賺,如承乾那種看到錢就睜不開眼,到處想摟錢的想法不同,張超還是比較在意支持者的利益的。

“攝政,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當問不當問。”馬周有些猶豫道。

“有話你說直說,我們倆多少年的老夥計了,你還需要對我支支唔唔嗎?”

“是關於長孫家族等被換回來的封地。”馬周道,“這些封地不少人都盯上了,比如我就聽說蘇烈私下裡曾說,此次他立功最大,自認爲當換封到伊麗。”

馬周倒不是跟蘇烈關係不好,故意打他小報告。

只是他認爲自己有責任跟張超稟報這些。

張超笑了笑,“蘇烈啊,他這人啊,最近是越來越口無摭攔了。”

馬周說的這些話,他其實早就知道了,有暗影在,如今六扇門和飛騎又都效忠於他,哪裡有點風吹草動的他會不知道呢。

不過他倒不認爲蘇烈忠心有問題,只不過他最近確實有點恃功自傲了。

伊麗河谷也確實肥沃,加上李道宗等許多被放逐諸侯被收回的封地,都很肥沃。

不說蘇烈看上了伊麗,其它封地也被許多人盯上了。

大家都自認爲是功臣,有從龍之臣,當然也想得些好處的。

“伊麗河谷我打算收歸爲朝廷的直轄,包括大宛,還有琉求、呂宋、爪哇等封地。但漠南、遼北、信度、河中、西海等地收回來的封地,朝廷還是會拿來分封給功臣和宗室。”

“琉求和呂宋等南海諸地,以後也不分封?”

“不分封了,都爲朝廷直轄之地,留着以後慢慢開發。今後東北、漠北、嶺北、以及信度、河中等地繼續爲分封之地。”

馬周想了想,這倒也沒錯,諸侯越封越多,中央朝廷肯定也得保持強大的實力,否則,弱幹強枝,肯定維持不久。

“對蘇烈還是得加以安撫,否則只怕他會不滿。”

“放心吧,蘇烈也就是口直心快一些,他立的功大,我也會認真考慮給他相應的封賞的。”

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106章 行軍糧第1591章 越獄第602章 救災餅第902章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429章 女王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1154章 出閣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441章 劃時代的偉大發明第508章 大麻煩第461章 青銅峽第六十一章 VIP體驗第1432章 戰爭稅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894章第653章 夜郎第1164章 過堂第1479章 戰列線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419章 皇太孫第1141章 迷妹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477章 審判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430章 捉姦第1455章 寵幸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988章 私軍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687章 龍涎第1378章 廢君的提議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五十四章 殺豬飯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595章 蠻女多情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1201章 廣積糧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377章 發難第274章 教科書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948章 第四更,感謝zjwzyq萬賞!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1283章 矯詔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404章 殺帥第739章 求和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408章 皇后第1246章 劫皇子第1351章 國公府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1054章 罷撤第一章 武德四年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534章 少壯派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959章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1030章 廢帝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979章 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