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

收到改封趙王詔書的時候,李超已經到了交州。

紅河在此時稱爲西道江,交州的州城就座落在紅河三角洲的西北部,紅河從城邊緩緩流過。

這裡也是交州最大的內河港,無論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這裡都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這裡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盛,百花盛開,有百花春城之稱。

漢武帝設交趾郡,交州城便在其中。南朝宋時在此設立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時改爲宋平縣,爲交趾郡治所。

大唐改設交州,治所遷往宋平縣。幾年前,李超聯合朝中諸多勳戚世家來到交州,在這邊發展。

宋平城,也變成了一座新興的河港城池,城池幾經擴建,規模增大不少,別稱紫城。交州所在的這片紅河三角洲,擁有最肥沃的田地,使得這裡成爲富饒的糧倉。以交州爲中心的廣南省,這幾年盛產糧食和蔗糖,這裡的造船廠和木料也非常有名。

李家等許多大家族早已經在交州賺的盆滿鉢滿,交州糖更是天下聞名,成爲內銷和海貿的精品。

在上次的協議中,李承乾代表皇家,拿到了欽州旁邊的北海港,還拿到了另一個港,就是紅河口的海防港。這座紅河出海口的重要港口,被承乾取名爲海門港,可以預見,這座港口會非常繁榮。

海門港與交州港,一座海港一座河港,必然相輔相成。

交州城裡最多的就是糖和米,其次就是木材了。這裡的商人,多數是來買糖買米,要麼就是買木材的。這裡還有糖街和米街,賣的都是糖和米。

李超和承乾漫步在紫城的街道上。

承乾驚訝的發現,這裡遍地都是說着漢話的商人,連那些商鋪的坐商,甚至是街上的商販都是操着漢話。這地方,居然比嶺南許多地方還更似中原。

“交州是一座內河大港,此處物產豐富,朝廷對這裡還是控制較強的,過去與廣州相似。尤其近幾年,大量中原商人過來種糧種甘蔗,開辦糖坊,兼之海貿的興起,也都讓交州更加的熱鬧。”

交州很多地方都與廣州相似,廣州有珠江三角洲,交州有紅河三角洲,都有廣闊的沖積平原,兼之河海之利,讓這兩地有了極好的發展空間。

哪怕是在南北朝的時候,南朝也從沒放棄過這塊極遙遠的交州。交州的糧食,一直都非常重要。

而現在,這裡還成了大唐最大的糖產地和糖交易地,並且也成爲大唐南方最大的海港。

“糖已經成爲交州第一大產業,是地方支柱型產業。”

承乾驚訝,“糖能做這麼大?”

“殿下,可別小看糖,糖產業利潤很大。中原每年對糖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對冰糖、白砂糖這些高檔糖需求很高,我們生產的奶糖、果糖也每年需求遞增。另外,糖現在還成爲我們外銷商品中的重要熱銷商品,和瓷器、絲綢一樣,白糖以及紅茶,目前都是我們的拳頭外銷產品。”

這些都是壟斷性的商品,外面根本沒有。

天竺人還只會提煉黃黃的白糖,過去已經不要臉的號稱白糖了,不知道騙了多少波斯人羅馬人的錢了,而當李超的冰糖、白砂糖一出現在波斯灣,立即被他們驚歎的稱爲冰糖和霜糖,天竺人的白糖再無人問津。如今連天竺人都爭相購買大唐的冰糖、霜糖。

其實糖生產並不難,種甘蔗,然後提煉脫色。可有的時候,一些並不難的工藝,只要保密,別人卻永遠捅不破那層紙。

交州的氣候極適合種植甘蔗,這裡的甘蔗含糖量也極高。而李超也改變了許多傳統的榨糖工藝,發明了許多製糖的新機器,加大了榨汁率。產糖量大大提高,最重要的還是脫色技術,紅糖一脫色,變成白糖,立即身價暴漲。

而砂糖提煉成冰糖也一樣增值許多,糖和牛奶加工成奶糖,和水果加工成果糖等新產品,更是利潤極高。

廣南如今遍地都是甘蔗種植園,到處都是榨糖坊,每到收糖季節,交州河港無數的船隻進出,運來一擔擔的蔗糖。然後無數的糖商趕到,收購糖。

交州城裡李家的糖廠,也是日夜不停的把收購來的蔗糖進行加工。

整個糖產業,李家控制的就是最關鍵的白糖加工以及批發。其它的甘蔗種植、蔗糖榨取,以及運輸、分銷等,都讓給了其它人,無數人在分享着糖產業帶來的豐厚利益。

“糖和茶還有互補的作用。以前我們外銷茶葉,其實銷量不大,主要還是因爲蕃人對於我們的茶葉不太習慣,過去的茶餅也只有少數人喜歡。後來我們有了炒茶,蕃人最喜歡我們的紅茶。”

紅茶是發酵茶,這種茶沒有綠茶的苦澀,口感要更醇厚一些,這反倒比較符合他們的口味。而當大唐的糖大量運往西方後,紅茶配白糖,成爲他們的最愛。這種怪口味,不是大唐傳過去的。

但在泰西,卻很流行。他們甚至除了紅茶加白糖,還要加點牛奶。

因此現在李記推出的奶糖,也得到他們的一致喜歡,那些波斯和羅馬的貴族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泡一杯大唐的紅茶,然後加一塊奶糖,這是非常有品味,極其裝逼的格調。

“喝紅茶加糖加牛奶?”承乾一想到那畫面,就不由的打了個冷顫。他不由的想起有些人還喜歡喝團茶,老式的喝法。把團茶弄一小塊下來,先碾碎成粉末,然後煎煮,還要加入鹽姜等調味料。

那種飲茶法,他喝過兩回就不想再試了,沒有想到,西方那些人倒是口味更獨特。

“交州除了糖,這裡的糧食也是產量極豐,尤其這幾年大量中原大族前來建立種植園,引入新式技術,推廣了新式農具,使得這片富饒的平原糧食產量大增。如今這裡,每年都有大量糧食運往廣州、福州、杭州甚至是登州。”

交州讓承乾印象深的除了糖和米,就是這裡的漢人極多。尤其是這紫城,滿大街都是操漢話的漢人,多的讓人以爲是在中原內陸哪個城市。

“其實這裡漢人確實多,但也不全是漢人,還有許多交趾人,不過這些人漢化的比較厲害了,你若只看他們相貌和說話,根本分不出來的。”

街上逛了一圈,兩人回府。

他們暫時住在李家的莊園裡,李超雖然是頭一次來交州,但李家卻早在這裡置辦了許多產業,還有一所極大的莊園,佔地很廣。

“越王,漢京有使者到,帶來了陛下的詔書。”

擺香案,迎聖旨。

來傳旨的是一個李超不認識的官員,對李超很客氣。

詔書宣讀過後,官員將詔書交到李超手裡,笑着恭喜,“恭賀趙王升遷!”、

越王和趙王都是親王,但按如今的制度,王爵當然也是有高低順序的,秦晉齊楚是諸王之最,然後是周魯趙魏等。

李超原是越王,現在改封趙王,這實際上是順序往前升了好多名。

李超封越王前是趙郡王,然後再往前是趙國公,現在由越王改封趙王,不僅順序往前排,而且也重得了以前趙的封號。

不過李超對於自己改封趙王倒沒多大反應,他腦中驚訝的是晉王李治。

歷史上李治是皇九子,但此前,李世民納了齊王妃楊氏入宮,楊氏提前幾年生下了李明,李明成了皇九子。然後漢京之亂又被殺了,漢京之亂後,魏王泰改封爲晉王。

李超本以爲,這個時空應當已經沒有了李治。

不料,長孫皇后還是生下了這嫡三子,雖然比之歷史上提前了三年生李治。此時的李治已經不再是排行第九,而是排行第十三。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居然還是給他取小名雉奴,給他取名李治,還又給李治封了晉王。

這是什麼意思?

李超甚至有點茫然。

難道這是冥冥之中的什麼上天註定的東西?

現在李治又出現了,還又成了晉王,難道歷史上李治還能當上皇帝?

這不可能,也不應當。

不,並不是回到歷史軌跡。

起碼,歷史上沒有一個趙王李超,歷史上李泰也沒封秦王,歷史上的承乾,更不是如今這個聰慧早熟的太子。

那這世界到底是出了問題,還只是一個巧合呢?

“趙王?”那人叫李超怔怔出神,叫了他一聲。

李超回過神來。

“多謝王舍人。”李超對他笑笑,那邊自有李家人過來送上謝禮。

承乾也過來恭喜李超,“恭喜老師!”

趙王李超,李超只是笑笑。他那封國還沒有打下來呢,已經從越國變成趙國了。位於交州西面的趙國,怎麼都覺得有點奇怪。

“看來陛下真的很喜歡殿下那位十三弟,出世剛滿月,就已經被封爲晉王了。”

皇家一般慣例,都是要待皇子起碼三歲之後才加封爵位,可李治纔剛滿月之時,李世民就加封其爵位,並且是一步到位,直接授封親王。

不簡單啊。

第101章 上環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639章 糧票第359章 分紅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1471章 剪羊毛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191章 李世民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362章 懶王第966章 小娘皮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650章 反了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649章 觀音婢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265章 終身大事第548章 三千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113章 起兵吧!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158章 隕落第955章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1412章 白虎第671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99章 縣君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988章 私軍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1412章 白虎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246章 春聯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574章 孝莊第198章 無間道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308章 美國公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499章 李治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85章 敗家子第197章 洗馬的官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1096章 先機第1048章 酒館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1048章 酒館第1469章 倭寇第1570章 太寂寞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119章 太子妃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498章 天子鏡第1074章 寶地第1478章 處置第895章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7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358章 慫了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542章 搶救太子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