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琉求內城的孔廟裡,李超和柯山等一羣官、吏以及城裡的富商大族們坐在前排,他們後面的幾十排椅子坐的滿滿當當。足夠容納千人的禮堂裡,坐無虛席。

站在上面講經的,卻正是澎湖縣令範履冰。

範履冰是貞觀元年進士,還跟李超修過史,又在尚書省做過堂後官,對於已經列入大唐儒家十三經之一的論語,自然是相當瞭解熟悉。今天,他站在上面,親自講解論語的開篇,聲音洪亮。

雖然講的是儒家經典,但他此時講課方式卻是那種非常通俗能懂的方式,哪怕下面坐的有屠戶有賣菜的有種地的,甚至是文盲,可他都能讓人聽懂。

聖人的經典,在他的口下,變的通俗易懂。聖人所人表達的意思,他也一一向大家傳達。、

“履冰講的不錯。”李超輕聲讚歎,看周邊那些聽講的百姓,雖然來聽講,算是一項任務。每次週末,衙門差役,各屯各村的里長村長們挨家挨戶去通知,前來聽課的結束後還能拿到一份禮物。

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許多人是不情不願來的。覺得耽誤時間,官吏、老師們有周末休,他們普通人又沒週末可休。

但聽了幾次之後,確實大多數人都願意來聽課了。李超確定,他們肯定不是衝着每次發的那點小禮物來的。

其實禮物也沒什麼,一般都是一本講經的小冊子,是當期講到的經文篇章,還會附送一張報紙啊,有時會送幾個包子饅頭,給大家當作午餐。

這種講經,跟平時的掃盲班是不同的,掃盲班主要是教大家識字和算術,而這個講經,則主要是講解聖人經典。

柯山以前沒讀過書,後來學了點,算是勉強能寫自己名字。每次陪着李超來聽講,一開始確實只是做陪。但現在,他已經能聽的聚精會神了。

聖人的經典,通過官員、老師們的講解,他也能領會了。

“範縣令講的真好,比其它幾位講的都好。”

“履冰可是進士,將來說不定還能成爲宰相的。”李超笑着說道。

週日的講經一般爲一個時辰,講經結束後大家也可以自由討論交談。每次講經後,也會有募捐活動,但都是自由的。募捐得到的錢財,則是捐給教育基金會,用於學校教育。

甚至在講經結束後,也會有一個議會。

議會就是一個學區裡的居民和商人們選出代表,出任議員。對於一些民事糾紛等,可以不用直接去衙門告狀,而是在議會上提出,由議員們組成審議團,對糾紛雙方提問、取證,最後做出裁判。

這種議會,其實就是在實行過去宗法家族的權力。

地方上向來講究皇權不下鄉,鄉村主要還是實行自治。由地方大族、鄉望人物主持公道,一些民事糾紛由他們主持裁決。

只有遇重大案件,比如刑事案等,纔會上報縣衙。

而在琉求,這裡絕大多數都是新移民,並沒有過去鄉下那種大宗族。因此李超推出了這種學區議會。

以學區來劃分區域,比如琉求內城,就有九個學校,因此設有九個學區議會。而在城外,是每個屯莊有一個學校,因此一個屯莊就是一個學區。

學區的議會,由本學區裡定居的居民以及商人們中推選出來,一般設爲十三議員。

議員沒有薪水,屬於百姓自治的一個組織,在官方登記,接受官方監管。平時負責百姓自治,糾紛問題由他們在講經會後主持聽審裁決。

當然,議會也還有一些其它的職責,議員們對於本區的發展有監督和建議權。也可以就本學區的一些問題,向縣衙提出建議等。

學區議會,不受區、鄉、鎮地方吏員的管轄。

議會類似於明代的鄉約堂,也有部分後世地方議會的雛形。

李超當初推出這個議會時,跟縣令範履冰說的是地方百姓自治,幫助縣衙更好管理地方。畢竟一個縣,哪怕經制吏現在有六十多,臨時編制一百多。但澎湖縣五萬餘人,還有這麼多商人往來,甚至還有十幾萬的山夷也得看着,既要管治安又要管稅收還要管理司法訴訟等等。

衙門能把港城管好就非常不容易了,讓他們連鄉下也管好,實在太難。

而雖然各鄉設有鄉公所、派出所負責民政和治安,但鄉公所和派出所才十來個人,要管一個鄉幾千人,也一樣是管理不過來。

正是因此,李超提出設立議會,來代替過去鄉下的宗族自治,最終得到了範履冰的同意。

縣裡鄉里確實管不過來,琉求又是一個移民社會,缺少了過去鄉下的大宗族,鄉下這塊確實鞭長莫及。

不過一開始範履冰打算是鄉里任命議員的,但李超覺得這種辦法不好,不如由百姓們自己推選,最後由鄉里同意這一形式。

議會也沒按鄉鎮區這樣來,而是直接按學區。

如今琉求各地設立小學,這些官立小學設立的都很均勻,每個學校分佈均勻,一個學區比起一個鄉要小的多,但也有起碼幾百居民百姓。

範履冰提議在學區之上的鄉一級也設議會,畢竟鄉鎮裡鄉公所鎮公所的人太少,那幾個吏管不了那麼多事情,尤其是一些地方上的紛爭,如果不管又不行。

李超卻讓範履冰慢慢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雖然李超拋出這個議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只弄成一個村級自治組織。他所圖甚大,但圖的越大,就越得慢慢來。

其實議會權力也沒多大,他們裁決地方糾紛,也不是拍腦袋就來,更不是隻要多數人意見相同就行。

地方的上的糾紛裁決,也是得按照大唐律法來的。比如貞觀律明確的對大唐婚姻有諸多條律,那麼就不能違反這些條例。

大唐規定良賤不婚,那麼地方上裁決這類問題時,這個就是底線,不能觸碰違反。

再比如,大唐規定允許寡婦再嫁,那麼地方上就不能攔着不許改嫁。其它諸如爭產啊爭水爭田等爭端,甚至是打架鬥毆等,都得按照大唐律法。

每個糾紛,必須由議會三分之二的成員贊成後,該裁決才能通過,十三個議員中,必須有九人通過,纔算有效。

一個時辰的講經結束,範履冰也不由的有些喉嚨發乾。

大家鼓掌讚歎,範履冰笑着下臺。

這時有人推來幾桶涼茶,也拿來一些包子、餅乾等點心,大家也都起座,吃點心的吃點心,喝茶的喝茶,也有人去洗手更衣。

李超給範履冰遞過一杯茶,“講的不錯,不愧是曾經向太子講過經的。” wWW▲ Tтkд n▲ ℃ O

範履冰笑笑,“跟老師一比,我差的遠了。老師可是經常爲陛下講經的。”

皇帝和太子都會經常讓大學士和重臣們替他們講經,講解聖人經典,也結合時事,他們講的經自然跟今天這樣講給普通百姓的不一樣,各有側重。

“你講的很好,尤其是很適合,百姓們也聽不懂太多大道理,就要聽你這樣深入淺出的講解。”

“比起上次老師親自講課時我可差遠了,上次老師講課,可是來了三千多人,裡裡外外全塞滿了,甚至還有許多人擠不進來。”

李超笑笑,“他們來聽我的課,主要是因爲我的名聲而已。”

範履冰道,“以後有空,我會多來講講的。”

各個週末,各個學校裡的講經,並不是固定的人。官員、老師,輪流來講課。李超他們在的這個學校,是如今琉求最好的一所學校,也是唯一一所中學,因此每週這裡聽課的人都特別多。

有身份地位的人,基本上都是來這裡聽課。

幾次下來,現在琉求島上週末聽講經,也已經成爲了一個新的習俗傳統。

喝茶聊天,也不時的會有一些商人、吏員過來打招呼。

休息了小半個時辰,本學區的議員們便上了臺就坐。

議會開堂。

縣令範履冰也跟其它官員們一道,與李超一起坐在了下面。

今天議會第一項議題,是本區建立巡邏隊的事情。他們要討論是否要建立本區巡邏隊,這巡邏隊是由本區的居民輪流當值,還是各自出錢請人。

雖然這個學區在內城,但畢竟是個移民新城,流動人口也多,因此治安也還是個問題的。哪怕縣衙有衙役,可百姓們還是覺得不夠。

經過一陣時間的討論,最後決定就幾個選項做表決,由大家一起表決。

縣令範履冰居住在縣衙,但也在這個學區內,因此他也有一票表決權。當主持的議員在上面喊,同意建立巡邏隊的請舉手時,範履冰心裡挺新奇感的舉起了手。

絕大多數的居民都舉了手,來自其它學區聽講的,以及外地人,他們坐的是旁聽席,沒有表決權。

最後統計,超過八成的居民表示應當自己建立一支巡邏隊。

然後接着表決是由居民自己當值,還是出錢僱人。

有人提議,應當採用各家出錢,然後再僱請本區的居民充當巡邏隊員的新提議,於是再次表決。

又是七成以上的人通過。

主持人表示巡邏隊議題已經通過,具體的各家出多少錢,僱多少人問題,會回頭徵集大家意見,在下週表決。

然後是第二個議題,關於街上兩家居民糾紛案的調解裁決。

“挺有效率的,而且大家也比較能接受結果。”範履冰對李超道。

“那是自然,畢竟這決定也是他們自己做出來的。”

第649章 觀音婢第516章 憋出內傷的柴紹第1494章 魏徵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581章 護犢子第884章 夜襲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1589章 蠻子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867章 志願軍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381章 女兒國第1014章 單刀赴會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359章 大決戰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636章 白條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398章 宮變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527章 二營長第505章 武舉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139章 狗咬狗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198章 無間道第695章 虯髯客出手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1361章 1189年第461章 青銅峽第95章 負債累累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184章 換封第549章 漢京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96章 丟官第九十三章 趙家要賣地第1467章 投名狀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640章 五斗米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503章 竹鹽第302章 插秧忙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85章 查小三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859章 讓賢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128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779章 神罰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1185章 崩逝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100章 恩惠第264章 暗箭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75章 休妻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533章 教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