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片焦土

此時,秦浩還不知道自己又莫名其妙地被李世民給誇了,而且還是記了一大功,他正爲了接下去幹嘛而發愁呢。

水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了,現在高句麗和百濟連一條舢板都別想下水,他們這水軍要是光負責運送補給,是不是有點顯得咱太慫了。

於是秦浩打開地圖,瞅着一個個沿岸的騷擾目標,怎麼也下定不了決心去哪,這貨是隻想欺負人,一點風險都不樂意擔。

裴行儉猶豫道:“要不,咱請示一下聖人?聽說聖人已經到了。”

秦浩馬上擺手拒絕,人家李世民打仗是從全局考慮的,跟本就不在意戰損比,好不容易藉着茫茫大海的阻隔讓自己可以自由行動,難道還要自己找罪受麼?鬼知道李世民會讓他打哪,萬一讓他從石城登陸直接去打平壤,他到底是幹是不幹?

其實他本來是打算去遼河給李勣去喊666的,結果沒想到人家居然這麼猛,直接把長城都給破了,這突如其來的暴擊讓整個鴨綠江以西的戰局徹底亂了套了,高句麗一方防守的節奏被完全打破,這對大唐當然是好事,可秦浩卻有點不敢蹚這趟渾水了。

最後,秦浩還是力排衆議,既沒有去沙卑城也沒有去平壤一帶,而是選擇去鴨綠江溜達一圈。

爲啥?因爲不用上岸啊,就是這麼慫,就是這麼無恥,溜達一圈最壞的結果也能打擊他們氣勢,何樂而不爲。

這倒還真不是無的放矢,因爲前線的戰事實在是太順利了,秦浩琢磨着,那條鴨綠江防線,未必就打不過去,萬一過去了呢?

自己去耀武揚威,時不時的騷擾騷擾,要是能拖慢他們構建防線的速度,那不也是大功一件麼。

整個高句麗基本上就三條防線,一條是遼河長城防線,第二條是鴨綠江長白山防線,第三條便是他們王城一代的平壤防線了。

而這其中,平壤附近全是平原,除了一條大同江之外完全無險可守,可以說,只要鴨綠江破了,高句麗就離滅國不遠了。

若能一戰而滅此強鄰,從此,大唐的天威必然更勝往昔,那新羅的金真德自然也就沒設麼可算計的餘地了。

而事實上,前線的戰事其實比秦浩想象中還要順利,李世民其實已經下了嚴令不許秦浩上岸以保全實力,只是因爲茫茫大海上溝通不暢命令還沒到他手裡罷了。

因爲李世民的到來,將士們士氣如虹,高延壽死守新城,一時之間還挺難啃的,李世民竟決定留下了薛萬徹繼續攻打,大部隊則乾脆不鳥他,繞了過去繼續前進。

這就很冒險了,大軍的陸上補給基地在幽州,新城正好卡在補給要道上像一根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了這裡,李世民的幾十萬大軍等於是在完全沒有後勤保障的在前進。

萬一後勤斷了,這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李世民用兵之氣魄,實在是非常人能比。

當然,李世民只是有氣魄,又不是傻帽,他自己的中軍繞過新城之後中規中矩地朝赤峰一代推進,狙擊高惠貞的回援,卻令李道宗率領全部的胡騎火速南下去打沙卑城。

沙卑城的地理位置相當於後世的大連黑山,乃是整個中原北方最好的出海口之一,只要打下了這裡,大軍的補給和物資便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海路運送過去,成爲唐軍的新補給基地,算是一道保險,反正李世民知道秦浩的水師是無敵的。

這要是秦浩因爲瞎嘚瑟把水師折了影響了運力,李世民非宰了他不可。

而此時,歪打正着的秦浩,正大搖大擺的出現在了鴨綠江的江面上,那派頭跟領導視察似的,讓鴨綠江兩岸的高句麗將士恨得牙根都癢癢,卻又偏偏無可奈何。

鴨綠江的地形是山水相連的,綿延不絕的長白山自北向南幾乎將路都給堵死了,從陸路攻進去一共就兩條小道,比川蜀好打不到哪去,又有大江相隔,堪稱是天然的屏障。

秦浩到這裡的時候,鴨綠江兩岸加一塊也就兩萬來守軍,正在加緊修築防禦工事,看那架勢恨不得直接修個劍門關出來似的。

這地勢之險,遠勝遼河那條人造長城百倍,若高句麗一開始便決定放棄鴨綠江以西土地,將舉國的人力物力修建的長城修在這,累死唐軍也不知幾年時間能攻得下來的。

可惜沒有如果,以高句麗現在的國力,再修一條長城無異於癡人說夢,現在他們所能做的,無非是多建幾個箭樓罷了。

高健武也是個狠人,長城被破了之後,很快便意識到,鴨綠江以西必然不保,雖然那還有零零星星的幾十萬大軍,但打仗就是這樣,你野戰不敢爭雄,就只能分兵固守,早晚會逐個擊破,這就跟明朝時一旦大同破了就只能琢磨守燕京是一個道理。

“大哥,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在山頂上修箭樓,看這架勢,怕是不下五百座以上,咱怎麼辦,上麼?”

“上個屁,看來聖人他們打的很猛啊,看這長白山的佈置,這是要玩命啊,聽我的,山上的箭樓不去管,先把兩岸的工事給我燒了。”

現在,鴨綠江以西的高句麗守軍,無形中他們的任務已經從退敵變成阻敵了,爭取時間以讓他們可以重整全國兵馬,並在鴨綠江防線上做好準備。

李世民繞過新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如此,當然,更多的還是將士們被這滿地的通用券給刺激的。

李世民這回可不敢讓他們敞開了搶了,保守估計整個高句麗境內的通用券已經多達八千多萬貫了,這麼些通用券搶回大唐,大唐也受不了啊。

於是那些將士們搶的通用券,只有三成可以裝兜帶走,剩下的則全部上繳朝廷,算上手續費其實到他們手裡的也就兩成左右,也就跟牛進達他們的情況差不多,雖不能暴富,但表現勇猛點的話把退休金打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也因此,唐軍打的那叫一個積極,本來,他們作爲進攻的一方應該是握成一個拳頭重點出擊逐個擊破的,但將士們不幹啊,在幾千萬貫的通用券面前,李世民這個皇帝都有點壓不住了。

這不,除了圍困新城的薛萬徹部和白巖城一帶的李世民中軍以外,幾十萬唐軍嘩啦一下子散的哪都是,除了幾個大城繞過去之外,整個鴨綠江以西已經是一片焦土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的敵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貴客登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六十一章 粗大事兒了第一章 被拐賣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閉門謝客第四百八十七章 到底是誰謀反呀第三十一章 赴宴第三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年之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牛的決意第二十九章 脾氣不好第二百九十五章 超市開張第三百二十章 交代第七十二章 門下省政事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訂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纔不上當呢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白山防線第二百八十四章 負荊請罪第二百四十章 賢后第九十四章 真正的對手第八十九章 啊嘞?第四百三十一章 躲第二百零六章 慈祥的李淵第二百八十三章 鬧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起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憋屈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團結的商人第三十七章 三國重新連載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流觴曲水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白山防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鐵柱的幸福第九十三章 黑熊第三百七十章 瞌睡送枕頭第四百三十一章 躲第一百九十二章 造謠第四百二十一章 又是魔教第四百二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章 許傑的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魏徵指點第四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有客自遠方來(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小尾巴第七十三章 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敘舊第二百八十九章 敘舊第一百一十二章 幫主第三百零三章 迂迴的站隊第二百零三章 你家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掉進坑裡不自知第二百七十一章 接觸接觸第三百七十五章 餡餅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唐廣電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官之首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年之期第四百四十八章 振聾發聵第二百五十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難看清是自己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代奇女金真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高句麗第三章 你死我活第七十二章 門下省政事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女人生意第四百五十章 凌煙閣二十四臣第三百六十章 背後一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李世民的衝動第三百八十章 大唐的井噴(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蜻蜓點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孫二的路寫在小結局後面的一點感言第三百零三章 迂迴的站隊第三百三十八章 狂妄的秦浩第三百一十七章 經濟課第一百零二章 逼問 (上架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祥瑞第三百六十一章 霸道第八十五章 第三策:青幫!第三百三十四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六十二章 暴民第八十八章 三人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中書門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御前官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納妾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牌第四章 籌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質問第二百八十章 別賺的太多第四百五十八章 當日少年已長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赴宴第二十一章 玩大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平生之志第三百零二章 提前十年的安西都護府第二百零一章 貞恆第六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準備出發第三百七十二章 過江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造天時的秦浩第一百一十八章 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