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62章 陛下回京

第362章 陛下回京

李世民說着,嘆了口氣:“這朔方朕該見的已見了,也是時候……該回長安去了……朕是天子,一舉一動,牽動人心,關乎了無數的生死榮辱,朕任性了一次,也僅此一次而已。”

說着,李世民站起身來,微笑的看着陳正泰:“明日清早就隨朕南下吧。只是……朕打算一路快馬加急,趕到宣武站,而後乘坐馬車,火速回程,不過……到底誰是青竹先生,又有誰在朕走之後,這朝中百官,到底懷着什麼心思,朕……倒是想要好好看一看。

陳正泰聽罷,心裡反而鬆了口氣!

說句實在話,他一直認爲傳出皇帝駕崩的消息去,是一個餿主意。

但凡有一點的意外,後果都可能不可設想的。

現在李世民提出回長安,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於是陳正泰像是怕李世民反悔似的,連忙道:“兒臣遵旨。”

次日清早,李世民就早早的起來穿戴好,帶着護衛,連張千都捨棄了,畢竟張千這樣的宦官,實在有些拖後腿,只數十人各自騎着高頭大馬出發!

這沿途上,會有不同的牧場,到時可以直接取新馬換乘,只需帶着一些乾糧,便可了。

一路南行,偶爾也會遇到一些突厥的散兵遊勇,這些敗兵,猶如孤狼似地在草原中游蕩,大多已是又餓又乏,失去了部族的庇護,平日裡自詡爲勇士的人,現如今卻只是苟延殘喘!

他們見着了人,竟是俯首帖耳,極爲順從,若是有漢人的牧民將他們抓去,他們卻像是求之不得一般。

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宣武站,李世民坐上了車,陳正泰同車作陪。

李世民靠在椅上,手中抱着茶盞,道:“朕在想一件事,突厥人自隋以來,一直爲中原的心腹之患,朕曾對他們深爲忌憚,可是何以,這纔多少年,他們便失去了銳志?朕看那些散兵遊勇,哪裡有半分草原狼兵的樣子?說到底,不過是一羣尋常的百姓罷了。”

陳正泰想了想道:“陛下說的對,只是兒臣以爲,陛下所忌憚的,乃是突厥這個部族,而非是一個兩個的突厥人,人力是有極限的,即便是再厲害的勇士,終究也不免要吃喝,會捱餓,會受凍,會害怕長夜,這是人的本性,可是一羣人在一起,這一羣人若是有了首領,有了分工,那麼……他們迸發出來的力量,便驚人了。突厥人之所以從前爲患,其根本緣由就在於,他們能夠凝聚起來,他們的生產方式,乃是牧馬,大量的突厥人聚在一起,在草原中牧馬,爲了爭奪水草,爲了有更多棲息的空間,在首領們的組織之下,組成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突厥鐵騎。”

“而我中原則不同,中原多爲農耕,農耕的地方,最講究的是自給自足,自己有一塊地,一家人在地中覓食,雖也和人交換,會有組織,可是這種組織的方式,卻比突厥人鬆散的多。在草原裡,任何人走單,就意味着要餓死,要單獨的面對未知的野獸,而在關內,農耕的人,卻可以自掃門前雪。”

陳正泰頓了頓,繼續道:“所以,這並非是草原裡的人天生比我大漢的百姓更加好戰,而是他們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必須抱團,也必須好戰。而一旦他們的組織被擊潰,首領被斬殺,羣龍無首,他們就成了孤狼,遊蕩在這草原裡,單獨的人沒有辦法獲取足夠的食物,被飢餓和疾病所困擾,其實也不過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罷了。”

“那麼工人呢,那些工人呢?”李世民看着陳正泰,那些工人的戰力,大大的出乎了李世民的意料之外。

陳正泰道:“工人比農人的好處就在於,他們並非是自給自足,一個作坊裡,需要數百上千人團結協作進行生產,他們往往來自於天南地北,這使得他們既需要協作,無法單獨存活在這個世上,因而他們天然是需要有一個組織的。他們往往比農人更有見識,畢竟……通過協作,往往可以進行交流,而交流的本質,其實就是獲取知識,這種知識未必是從書本中獲得,可比之渾渾噩噩的農人,見識不知高多少倍。”

“也正因爲他們的生產乃是數百人和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那麼勢必就必須得有人監督他們,會劃分各種工序,會有人進行協調,那些組織他們的人,某種程度而言,其實就是這草原中突厥各部首領們的職責,我大唐的百姓,但凡能組織起來,天下便沒有人可以比他們更強大了!就說兒臣的那位堂兄陳正業吧,難道他天生就是將軍嗎?不,他從前從事的,不過是挖煤採礦的事兒而已,可爲何面對突厥人,卻可以組織若定呢?其實……他每日承擔的,就是將軍的工作而已,他必須每日照顧工人們的情緒,必須每日對工人進行管理,爲了工程的進度,確保工期,他還需將工人們分爲一個個小組,一個個小隊,需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甚至……需要建立足夠的威信。因而一旦到了戰時,只要給與他們合適的武器,這數千工人,便可在他的指揮之下,進行殊死反抗。”

李世民不禁頷首:“頗有幾分道理,這一次,陳正業立了大功,他這是護駕有功,朕回長安,定要厚賜。”

馬車飛馳,窗外的景物只留下掠影,李世民有些疲憊了:“你可知道朕擔心什麼嗎?”

“陛下一定在擔心太子吧。”

李世民朝陳正泰微笑:“不錯,你果然是朕的得意門生,朕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太子啊。朕現在禁絕了消息,卻不知太子能否控制住局面。那青竹先生做下這麼多的事,可謂是處心積慮,此時一定已經有所動作了,可憑藉着太子,真能服衆嗎?”

陳正泰則道:“陛下其實不必有這麼多的憂慮。”

“噢?”李世民不由道:“莫非你以爲太子……”

陳正泰搖頭:“兒臣只是覺得,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

李世民先是一怔,隨即瞪他一眼。

他索性不再理會陳正泰了,直接靠着椅子打盹兒來,片刻之後,便起了鼾聲。

其實他陳正泰最佩服的,就是坐着都能睡覺的人啊。

…………

這幾日,長安的氣氛變得極爲微妙起來。

太上皇直接在太極宮中住下了。

而太子也被房玄齡等人極力勸諫,留在了太極宮中。

天無二日,人無二主。

此時任何人的退讓,那麼另一邊的人就可順勢攬住大權。

長安城裡的各路軍馬,似乎都有人如走馬燈似的拜訪。

李淵已經意識到,自己沒有退路了。

他只有壓制住太子,方纔可以重新執政,也能保住自己人生中最後一段時間的悠閒。

裴寂和蕭瑀二人,卻是有些急了。

雙方相執不下,這般下去,可什麼時候是個頭?

若是不迅速的掌握局面,以秦王府舊臣們的實力,遲早太子是要上位的,而到了那時,對他們而言,不啻是災難。

因而裴寂在等得快失去耐心的時候,趕至了太極宮的偏殿,尋了李淵。

此時,李淵正在偏殿中休息,他年紀大了,這幾日身心煎熬之下,也顯得很是疲憊。

見了裴寂,李淵心裡不禁責怪這人多事,也忍不住有些後悔自己當初實在不該從大安宮中出來的,可是事已至此,他也很清楚,此時也只能任這人擺佈了。

此時,裴寂道:“陛下有沒有想過,這般下去,房玄齡等人勢必要鼓動太子殿下對陛下下手?”

李淵臉色凝重,他沒說話。

李氏的皇族,自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後,對於自己的至親,往往都難以信任。

見李淵一直默默不語,裴寂又道:“陛下,事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啊,當務之急,是該立即有所行動,把事情定下來,如若不然,只怕時間拖得越久,越是不利啊。”

李淵不由站了起來,來回踱步,他年紀已經老了,腳步有些輕浮,沉吟了很久,才道:“你待如何?”

“現在許多世族都在觀望。”裴寂正色道:“他們之所以觀望,是因爲想知道,陛下和太子之間,到底誰纔可以做主。可若是讓他們再觀望下去,陛下又如何能臨朝觀政呢?爲今之計,只有懇請陛下邀買人心……”

李淵不解地看着他道:“邀買人心?”

“世族的心腹大患在於陳氏,陳氏四處收容逃奴,觸怒了所有人的利益。陳氏在朔方建城,更是讓人無法容忍。陳氏慫恿陛下開科舉,科舉取士,更是讓人苦不堪言。甚至他們在揚州所做所爲,又何嘗不讓天下世族膽戰心驚呢?爲今之計,是該陛下出來主持大局,下旨廢黜從前的苛政……”

“陳氏……陳正泰?”李淵聽到此處,就立即明白了裴寂的打算了。

可以說,這其實是一步好棋。

陳正泰現在也是生死未卜,這陳家已是羣龍無首。

他們的實力,也遭受了重創。

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拿陳家開刀,必定能安衆心,一旦獲得了廣泛的世族支持,那麼……即便是房玄齡這些人,也回天乏術了。

畢竟,誰都知道太子和陳正泰相交莫逆,太子做出承諾,邀買人心的話,許多人也會生出顧慮。

可太上皇不同,太上皇若是能重新確保世族的地位,將科舉,將朔方建城,還有揚州的新政,統統廢黜,那麼天下的世族,只怕都要俯首帖耳了。

此時此刻,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就等於是這滿朝文武百官裡,佔有九成人會支持李淵,而他們的背後,則是一個個世家,這些人掌握着巨大多數的田產和人口!

屆時,房玄齡等人,即便是想翻身,也難了。

只是……

李淵不禁道:“朕觀那陳正泰,印象頗好,今時今日,怎麼忍心拿他們陳家開刀呢?”

裴寂就道:“陛下,切切不可婦人之仁啊,現在都到了這個份上,成敗在此一舉,懇請陛下早定大計,至於那陳正泰,倒是無妨的,他十之八九已是死了,大不了陛下下一道旨意,從優撫卹即可,追諡一個郡王之號,也沒有什麼大礙的。可廢黜這些惡政,和陛下又有什麼干係呢?如此,也可顯得陛下公私分明。”

李淵的心裡其實已亂成一團了,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果斷的人,現在依舊是唉聲嘆息,繼續來回踱步。

倒是一旁的蕭瑀道:“陛下繼續這樣猶豫下去,一旦事敗,陛下還能做太上皇嗎?臣等也勢必死無葬身之地,還有趙王殿下,以及諸宗親,陛下爲何只顧念一個陳正泰,卻視宗親和臣等的身家性命如兒戲呢?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時間拖的越久,越是夜長夢多,那房玄齡,聽聞他已開始暗中調動人馬了。”

李淵目光一正,隨即深吸了一口氣,最後道:“你們自己去辦吧。”

他終究還是無法下定決心。

不過,這句你們自己去辦,卻顯然有着另一層意思,裴寂和蕭瑀頓時二人鬆了口氣,而後出了殿。

這一路走着,裴寂看了身旁之人一眼,搖頭道:“陛下終究不是成大事的人啊,他謀而不斷,遲早要釀成大禍。”

“卻也未必。”蕭瑀正色道:“正因爲陛下如此,所以我等才願誓死相從。”

裴寂深深的看了蕭瑀一眼,似乎明白了蕭瑀的心思。

不錯。

正因爲李淵是這麼一個人,大家才願意捨棄身家性命,倘若換做是其他人,誰能保證,將李淵重新扶持起來之後,李淵會不會與他們反目成仇呢?誰能確保不會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呢?

而且,一旦李淵重新奪回大權,勢必要對他和蕭瑀言聽計從,到了那時,天下還不是他和蕭瑀說了算嗎?如此,天下的世族,也就可安心了。

斐寂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麼……就立即爲太上皇擬定詔書吧。”

(本章完)

259.第256章 決一死戰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498.第487章 送被陛下的一份大禮106.第105章 炸上天190.第188章 陛下和太子聖明160.第158章 帶頭衝鋒207.第205章 爲王先驅58.第58章 欽賜301.第298章 好兒子啊490.第479章 封王31.第31章 陛下可追堯舜657.第641章 肉食者鄙538.第525章 論功行賞420.第413章 重任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307.第303章 欽賜恩榮136.第134章 圖窮匕見111.第三更一萬五千字送到,說幾句。478.第468章 有救了618.第603章 千秋偉業630.第615章 千秋史筆594.第579章 聖駕到西寧150.第148章 士爲知己者死651.第635章 恐怖如斯133.第131章 發威347.第342章 用力過猛56.第56章 大功446.第438章 霸王32.第32章 極盡恩榮367.第362章 陛下回京280.第277章 聖駕至揚州214.第212章 立德411.第405章 文武全才563.第549章 專治不服43.第43章 感激涕零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197.第195章 寶藏188.第186章 贏了199.第197章 家有猛虎301.第298章 好兒子啊362.第357章 大局已定289.第286章 君王死社稷305.第301章 報喜117.第115章 陳氏崛起579.第565章 利在千秋488.第477章 新軍入宮178.第176章 新法532.第520章 研製成功174.第172章 天子受辱320.第315章 慘不忍睹340.第335章 御前奏對34.第34章 這便是盛世嗎226.第223章 世態炎涼601.第586章 王道550.第536章 叛亂平定617.第602章 城破49.第49章 真香267.第264章 至死方休510.第499章 第三隻看不見的手494.第483章 奇貨可居539.第526章 你不如搶23.第23章 封爵616.第601章 李靖的煩惱296.第293章 英雄識英雄158.第156章 衝營545.第53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73.第73章 萬般皆下品45.第45章 太子殿下349.第344章 有眉目了636.第621章 花錢如流水54.第54章 有糧就是了不起526.第514章 跟着正泰有肉吃201.第199章 必勝595.第580章 聖駕591.請假條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252.第249章 人頭落地407.第401章 大功臣395.第390章 猛虎出籠271.第268章 殺人需誅心286.第283章 爾爲何物391.第386章 吾婿有孝心哪315.第310章 喜從天降261.第258章 無人可擋630.第615章 千秋史筆479.請假條409.第403章 賜封國公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345.第340章 惟有讀書高572.第558章 大軍壓境239.第236章 陳家的最後一擊91.第91章 大病初癒(求訂閱 求月票)651.第635章 恐怖如斯132.第130章 萬事俱備 準備開打656.第640章 王玄策129.第127章 富可敵國112.第110章 龍顏大悅42.第42章 深得朕心492.第481章 斬草除根90.第90章 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