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349章 天羅地網

第349章 天羅地網

突利可汗說罷,心裡卻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封書信就好似是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他的慾望,可他定然也知道,此事兇險萬分,只要稍有一丁點的紕漏,便會遭來彌天大禍。

只是……這太誘人了。

青竹先生的消息,顯然是不會有錯的。

此人的能量通天。

可問題就在於,自己真要挺身犯險嗎?

要知道,機會可是一閃即逝,一旦錯失這個機會,那麼……這輩子就再沒有機會了。

往後他便只能任由漢人似鈍刀子割肉一般,一丁一點的被漢人擠佔自己的生存空間。

可若是失敗了,這裡面的後果……

突利可汗的臉上露出了糾結之色,而後閉上了眼睛。

帳中的諸人都躍躍欲試的看着突利可汗。

猛地,突利可汗張開了眸子,眼眸裡的似乎多了幾許光芒,道:“他們都說人有生老病死,一個部族也是同樣。先祖們曾經一統草原,控弦百萬,中原人不敢應其鋒芒,可現在,我突厥諸部卻是四分五裂,以至本汗要委曲求全,承受唐皇的侮辱,被他敕封爲歸義王,受他們的節制和驅策,對他們不得不曲意逢迎,卑躬屈膝。若是先祖們在上,看到我這樣的不肖子孫,定當雷霆大怒。”

衆人肅然,一個個面上露出了悲憤之色。

突利可汗則是繼續道:“倘若這樣下去,我突厥部,理應和生老病死的人一般,現在理應是須發皆白,失去了強壯,只剩下了殘軀,苟延殘喘,只等着有一日,這草原中興起了新的雄主,而我們……則徹底的消亡,再無蹤跡。”

“中原人都說,一家一姓,非有三百年的天下。這大草原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敗落,突厥部豈有不消亡的道理呢?”

衆人聽到此處,無不動容,有人咬牙切齒,有人黯然垂下淚來。

實際上……突厥部的處境,是人所共知的。

當初曾經多麼強橫的突厥帝國,如今不但已經分裂,而且新崛起的部族,已經開始日漸蠶食他們的領地。

在這大草原上,強者爲尊,人們只信奉至強之人,一旦突厥衰亡,男人便再無法保護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他們的牛馬,便沒有好的牧場可以放養,他們要餓死,病死,要遭受無數的凌辱。

而現在……許多人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了,哪怕現在依舊還算兵強馬壯,可從各部族對突厥部的態度而言,其實已開始有人產生了某種心理落差。

此時,突利可汗低頭,又細細的看了書信一遍,他似乎已經將書信中的內容牢記在了心裡!

而後,他咬牙,突然從腰間拔除了佩刀,對着前方舉了起來。

他面目猙獰,厲聲正色的大喝道:“若死亡且在眼前,突厥的男兒也不該畏畏縮縮。若是蒼天要使我突厥部消亡,如那生老病死一般,那麼……也不該消亡在本汗的手裡。若這是天命,那麼本汗便要改寫命運,機不可失,一旦失去了這一次機會,我們便會如漢人口中所說的溫水青蛙一般,最終死在甕中,我們不妨試一試,拿下了大唐的天子。自此之後,中原的財貨,便會堆積如山的送到草原中來!他們的女子,便可供我們享樂,他們的關隘,也會成爲我們新的牧場!現在,都拿起弓箭來,拿起你們的刀劍,準備好馬匹,都隨我來。”

衆人都定定地看着他,胸膛起伏,在哀傷之後,突的又生出了雄心,竟是一齊大喝,轟然應諾。

於是整個大營裡,頓時的忙碌起來。

帳篷隨意被棄之不顧,婦孺們則驅趕着牛羣和羊羣,自覺的開始遷徙至遠方,男人們則紛紛騎上了馬,數不清的人馬在混亂中各尋自己的頭領,寒風吹拂起塵土,這塵土飛揚在了半空,空中的乾草葉子則任風飄搖,打在一張張膚色黝黑的人臉上!

這一張張臉,帶着興奮,他們坐在馬上,整理着自己的配刀和弓箭,將如破絮一般的衣襖裹緊。

磨刀霍霍的突厥人們,終於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在狼頭的旌旗之下,突利可汗坐上了馬,很快便被各部的首領所擁簇。

此時,突利可汗擡頭看了一眼天色,而後……慢悠悠的道:“不必管顧婦孺,不用去管你們的牛羊,所有男子都帶上武器,不要去理會那朔方城中的漢人,遇到了漢人的牧民,也不必去理會他們,都隨我來,往南走!”

“此時,大唐的皇帝,就在往朔方的半途上,我們日夜急行,定能追趕上他們,派一隊人馬包抄他們的後路,防止他們向關內逃竄,告訴所有人,我要活天子!”

衆人齊聲應諾。

而後,浩浩蕩蕩的馬隊紛紛啓程,無數的馬蹄,叩擊着地面……大地似在顫抖……

……………………

長安城外,有一處尋常人無處知曉的寺廟,這寺廟在羣山環伺之中,渺小得就猶如大地上的一塊石頭!

似這樣的小廟,尋常是無人光顧的,更不可能有多少的香油。

可這清幽的所在,卻不殘破,且也顯得乾淨。

此時,幾個沙彌手做着佛禮,低頭如木樁一般對着寺廟後院的一處小涼亭。

涼亭裡,一個老者佝僂着身子,此時正撫着琴。

琴音悠然,頗有幾分自得的樣子,他面對的方向,是一汪池塘,池塘之中,荷葉已是敗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杆子自水中突兀的冒出來。

此時……正是萬物蕭索的時候,似乎只有這琴音,方纔給這蕭瑟之中,帶來幾分春意。

一老僧匆匆而來,到了亭前,卻不敢進去,只是駐足,行了一佛禮道:“相公……”

琴音戛然而止。

老者沒有回頭,在琴音斷了之後,他悠然的拿起一根簪子,挑了挑琴頭的燃燒着的檀香。

老僧隨即道:“長安那邊,有了音訊了。”

老者只淡淡地應了一句:“唔。”

“太上皇那兒,接觸了幾個伺候他的宦官,他們都說,太上皇現在悠然自在,雄心已是不在了。”

“嗯。”

老者沒有回頭,眼睛只落在那池塘上。

“北衙那裡,不少軍校倒是至今都懷念着太上皇的恩澤……”

“有何人?”

“說不準。”

老者笑起來:“是啊,這個時候,誰說得準呢?現在只得等消息罷,消息來了,纔會有人肯做選擇。”

老僧沉默。

老者不由問道:“何故不言呢?”

老僧想了想道:“其實軍中倒是有不少人是心向太子的,至於太上皇……”

“老夫豈有不知啊。”老者淡淡的道:“太上皇……年紀大啦,一旦發生了巨大的變故,這天子,讓給自己的孫兒,也未嘗不是壞事。只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可不是他說想做太太平平的上皇帝,就是可以做的。有多少人的榮辱,當初維繫在他的身上……哎……”

老者幽幽的嘆了口氣,隨即又道:“不必急,等消息罷,等那消息來……悠然自得的人,便也會生出慾望。心懷不滿的人,便肯站出來。平日裡悶不做聲的人,自然也就敢大聲說話了。”

老僧聽罷,忙是頷首:“相公說的有理,誰逃得過人慾呢?貧僧在此,成日吃齋唸佛,供奉佛祖,享佛門清幽,卻依舊躲不過這心中的業障。之所以大家願做清閒人,不過是沒有契機罷了。”

“時機……就要來了。”老者淡淡的道,脣邊卻是帶着點點笑意,而後道:“那時候,勢必要天下大亂,也是不甘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的時候了。”

老僧默然。

回頭,幾個沙彌似已走了個乾淨。

原來他們見了老僧來,便已悄然退開。

老僧行了個禮,而後退走。

而此時,後院裡又響起了琴音,只是這琴音,卻再無方纔的悠然,而是多了幾分浮躁和肅殺,幾處音節鏗鏘有力,如刀劍叫名,又如雷音刺破了蒼穹。

池塘邊的柳樹上,一段敗柳隨風飄下,落入池水,這炊皺了的池水,霎時間,起了漣漪,就如同此時的局勢!

………………

走了兩日……

車馬終於在最後一個車站停了下來。

李世民甚至已不知道到了哪裡了,他只曉得,自己已深入了大漠,至於真正抵達了哪裡,便無從知曉了。

“此處叫宣武。”陳正泰似乎看出了李世民心中的疑問,適時地道:“沿途上的車站有十三座,每一座車站,將來都會有牧人定居,將來這裡會熱鬧起來,形成一個個市集,會有無數的貨棧平地而起,所以……陛下……學生未雨綢繆,將這些車站,都先取了名,將來這些車站名,等車站演化成了城鎮之後,這城鎮的名,也就有了。”

李世民心裡思量,他大致是明白陳正泰的意思了,每一處車站,都意味着成爲一個木軌鋪設之後的節點,人們可以在此登車和下車,也可能在此裝載貨物和卸下貨物,先有了牧民,會守衛這裡的木軌,漸漸會有商賈,商賈來了,就需要貨棧,貨棧建了起來,會出現有人看守。

等人開始密集之後,就會有更多的車馬行和客棧,也會有許多東西販售,附近的牧人和商賈以及夥計,都要在此花銷,漸漸的,會聚集更多的人。

他不由大笑道:“你倒是想的周全,竟連這個,竟已想到了。”

陳正泰認真的道:“這還不是陛下時刻教誨兒臣嗎?兒臣哪裡懂什麼大道理啊,都是平日在陛下身邊,耳濡目染的緣故。”

李世民張口想說什麼,可最後這些話,又吞回了肚子裡去。

這個傢伙……身份還真是隨時能夠自由轉換,一下子以學生自居,一下子做出自己的女婿的樣子,可能下一刻,他又變成了恭順的臣子了。

李世民看了看周圍,隨即道:“爲何在此停留?”

“再往前,就不能走了。”陳正泰遙指着木軌延伸的方向道:“北面二三十里,匠人和勞力們正在施工呢,這木軌,還未完全貫通,所以到了宣武站之後,便只能換乘馬匹了。再走數百里,方可抵達朔方!這草原廣袤,即便是千里,沿途也難有人煙補給,所以這最後的行程,只怕就沒有在車中舒適了。”

李世民笑道:“沒關係,朕正想騎騎馬,許久沒有騎良駒,倒是生疏了。”

陳正泰眼不眨,氣不喘地道:“兒臣就是陛下的千里馬啊。”

張千在旁白了一眼,很有想吐槽的衝動。

李世民聽聞,則是大笑,他心情不錯,初來這草原,見識這樣的風光,可謂心曠神怡。又見識了這木軌,確實花銷不小,不過此時方纔知道陳正泰的用心,倒心裡舒坦了!

他隨即道:“立馬命人預備好馬匹吧,我等繼續北行。”

“喏。”

車站裡…已有車馬行和一些客棧了。

這是提供給附近的牧人們用的。

當然,此時還很簡陋,畢竟……現在線路還未開通,並沒有太多的商賈,看中這裡的價值。

而最令陳正泰欣慰的卻是,這草原,乃是遂安公主的封地,此處的主人本爲胡人,不過……畢竟胡人們是沒有產權觀念的。

因而……陳正泰也不客氣了,來了這草原,首先乾的就是確權的勾當,既然是無主之地,那就插上牌子,這些統統都屬於他陳家的了。

所有人來做買賣,都需購買陳家的土地。

當然,陳正泰是個有良心的人,畢竟不是那種黑心的商賈。

現在這裡可謂是千里無人煙,地雖是陳家的地,可若是有人來租賃和購買土地,大多隻是意思意思一下,隨便給幾文錢便是了,反正……這地陳家有的是,陳正泰不在乎將這些地,用最廉價的價格賣出去。

對他來說,他看重的,只是宣稱自己的主權而已,是要讓人知道,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自古以來便是陳家的領地,其他人不能搶。

………………

推薦一本版主巫巫格的書《撿到一隻哈士奇》,支持一下。

(本章完)

101.十章送到 求訂閱 求月票。206.第204章 此虎賁也166.第164章 開張大吉260.第257章 屠戮546.請假條91.第91章 大病初癒(求訂閱 求月票)241.第238章 李世民誤入二皮溝309.第305章 功於社稷219.第216章 無恥老賊253.第250章 君臣父子相見651.第635章 恐怖如斯386.第381章 鐵證如山626.第611章 猛虎出籠656.第640章 王玄策651.第635章 恐怖如斯254.第251章 格殺勿論599.第584章 太子監國209.第207章 抄家340.第335章 御前奏對306.第302章 大喜臨門342.第337章 軌道516.第505章 天塌下來了30.第30章 恭喜陛下480.第469章 板蕩識忠臣260.第257章 屠戮92.第92章 吃肉389.第384章 肥缺99.第99章 入宮覲見183.第181章 御用好茶286.第283章 爾爲何物111.第三更一萬五千字送到,說幾句。358.第353章 屠戮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663.第647章 涼王殿下抵達了他的曲女城56.第56章 大功474.第464章 擋我者死596.第581章 刺君604.第589章 下詔罪己445.第437章 陳家有後496.第485章 我陳正泰還有殺手鐗507.第496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盡歡569.第555章 慾壑難填364.第359章 赴湯蹈火559.第545章 伴君如伴虎84.第84章 謀事在人162.第160章 碾壓410.第404章 冊封605.第590章 虎賁609.第59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192.第190章 恭迎聖駕544.第531章 西遊記141.第139章 帝心難測62.第62章 你兒子又沒死384.第379章 聖裁154.第152章 至孝317.第312章 幸福來敲門26.第26章 敕命來了20.第20章 急奏634.第619章 王者歸來558.第544章 賢太子239.第236章 陳家的最後一擊177.第175章 天下太平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530.第518章 莫欺崔家窮38.第38章 數錢數到手軟326.第321章 大喜514.第503章 賺瘋了182.第180章 打的就是你494.第483章 奇貨可居318.第313章 揍到服氣爲止649.第633章 萬人空巷349.第344章 有眉目了169.第167章 發大財了612.第597章 兵敗如山倒218.老虎的一些心裡話235.第232章 陳家的報復272.第269章 陛下已有聖裁419.第412章 感激涕零445.第437章 陳家有後572.第558章 大軍壓境506.第495章 反覆橫跳178.第176章 新法7.第7章 朕來考考你343.第338章 大婚213.第211章 東宮炸了。256.第253章 萬歲509.第498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654.第638章 國本163.第161章 見過陛下250.第247章 一個不留468.第458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205.第203章 凱旋而歸540.第527章 天下振動207.第205章 爲王先驅378.第373章 帝心難測209.第207章 抄家325.第320章 臣有事要奏168.第166章 好戲開場7.第7章 朕來考考你82.第82章 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