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第326章 跨時代的神器

第326章 跨時代的神器

虞世南察覺到了非同一般,連忙親自去看這些令人驚歎的文章。

取了試卷,其實真正論起文章來,你要說它有多好,也有些過獎了,和真正的好文章比起來,總能感覺有許多欠缺之處,而至於和那些千古名作相比,就更是差得遠了。

可是……這是試卷啊。

千古名作乃是有感而發,而現在這試卷卻是命題作文。

何況還限定了考試的時間,自己所出的題格外的難,若是讓一個有才華的人,花上十天半個月,去作一篇文,或許能驚豔。

可似這般,只考兩個時辰,對於許多人而言,能否破題都是問題,哪怕能破題,能否切合題意又是一個難關。

何況還要引申出道理出來,需要四平八穩,這其中的難度,只有真正作過題的人方纔知曉了。

因而,這並不驚豔的文章,還是讓虞世南嚇了一跳,因爲即便是自己,捫心自問,在這難題之下,能寫出一篇合格的文章嗎?

他繼續看下去,這樣的文章不只一篇兩篇,而是有很多。

這時就讓虞世南有點懵了。

難道……泄題了?

不,絕不可能。

大考是決不允許舞弊的,因而,也採取了無數的措施,泄題就意味着抄家滅族之罪啊。何況這題放出來之前,天下只有他這個主考官才知道此題,而他在這段時間一直封閉在明倫堂裡,沒有絲毫與外界接觸。

可……除非見鬼了,實在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這一下子……也讓虞世南不禁有些羞愧起來。

原以爲自己苦思冥想,想出了一個好題,此次大考,定能震驚四座,讓無數生員搜腸刮肚,撓頭搔耳。

可哪裡曉得……能做出文章的人,竟是不在少數。

“我大唐文氣,竟至這樣地步了嗎?”虞世南尷尬的道。

其他考官心裡瞭然了,虞學士心裡頭顯然是對自己所出的題還是頗爲自得的,可哪裡曉得,虞學士還是小看了這些考生,因而才用大唐文氣鼎盛來掩飾尷尬。

可這個時候,誰敢說一句不是呢?於是紛紛頷首道:“不錯,不錯,虞公所言甚是。”

…………

考題之難,早已傳遍了長安,卻也有不少自認爲考的不錯的人,對於自己的文章頗爲自信,這長安城裡沸沸揚揚,而二皮溝大學堂卻很低調!

大學堂的生員們考完,直接回了學堂,便閉門不出,繼續苦讀了。

對於教研組而言,這才哪跟哪啊,不過是一場大考而已,接下來還有會試呢,哪裡有半分鬆懈的可能?

只是這大學堂低調得出奇,卻也不免得來了不少的嘲諷,都說大學堂這點三腳貓的功夫,而今已黔驢技窮了。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血統論在這個時代是主流嘛,人們深信不同的人,身上流淌的血液也是不同的,世族的血脈更純一些,寒門則次之,至於尋常小民,太髒。

此前大學堂是出奇制勝,現在世族的族學也開始有樣學樣了,那麼……大學堂就再沒有資本了。

當然,這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陳正泰聽了雖然不免惱火,卻也不可能將人一個個綁來打一頓,好在在二皮溝,大家還是對大學堂有信心的。

此時匠作房的人興沖沖的來了,因爲新的軸承已經制好。

這軸承經過了一次次的完善,已是越來越接近實用了。

古代的匠人們對於某些精細的物件,往往是以巧奪天工的技藝爲方向,可自從有了作坊,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對於匠作房而言,數十個手藝高超的匠人日夜打磨,想要打製幾個接近完美的軸承當然不成問題。

可問題就在於,隨着作坊經濟的出現,導致匠作房不但要考慮到工藝的問題,還需考慮大規模製造的成本。

而現在……這個滾珠軸承在陳正泰的手裡,陳正泰覺得頗爲沉重,內軸和外軸之間是一個個滾珠,外軸一旦轉動,則裡頭的滾珠也隨之滾動,整個軸承顯得極爲平滑。

陳正泰把玩了一會兒,興致勃**來:“這樣的軸承……可以大規模製造嗎?”

“鋼鐵作坊那裡,專門製出了磨具,大規模倒磨之後,卻還需匠人人工打磨一番,達到精度纔可,現在若是生產,一日生產三十副不成問題,只不過……若是再進行一些改良,減少一些工序,培養一批新的匠人等等之後,這產量……定可大規模的增加。”

匠作房這邊,可不敢誆騙陳正泰,老老實實的回答。

陳正泰眸光亮了亮,卻是道:“倘若……倘若將這東西用來連接馬車的車輪呢?你看,外軸套在車圈裡……這馬車……豈不是可以事半功倍了?”

匠作房的幾個匠人一愣。

其中一個也是陳家人,一聽,眉一挑……他驟然明白了陳正泰的意思。

這個時代,是沒有大規模的普及轎子的。只不過在南方,因爲山路崎嶇,所以出現了輿轎,而此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乃是北方,北方平原較多,因而大多數人習慣了馬車,哪怕是皇帝出行,車駕也多以馬車爲主。

只是這個時代的馬車,卻頗有幾分一言難盡的味道。

一方面,是沒有好的軸承,因而輪軸之間摩擦力很大,費馬。

另一方面,又因爲底盤中沒有轉軸,所以馬車的車廂,大多是兩輪。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車軸和車輪多爲木製,摩擦力大,所以馬車在使用時面對泥濘的道路行走起來還是很吃力的!

相比較於四輪馬車,兩輪馬車在這樣的路上行走起來要更爲快速,而在古代的地面多爲凹凸不平,這樣的路面,四輪馬車走起來的確有些吃力,一匹馬是很難拉動的。

何況,四輪馬車轉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正因如此,大多馬車只有兩輪,而這兩輪馬車舒適性是極差的,坐着很是顛簸,這也是爲何到了後來,轎子出現之後,就迅速開始風靡的原因。

而陳正泰的設想很簡單,現在有了這軸承,就能將摩擦力大大減小,若是再改進一下馬車的底盤,那麼就更妥當了。

經陳正泰這麼一提,匠作房的人驟然好像有了明悟一般。

手中的這個軸承,且先不說風車,就眼下而言,這馬車豈不是可以運用?

陳正泰一再囑咐:“這馬車要造出來,定要四個輪子的,車廂可以建的寬大一些,都可以嘗試。”

匠人們行動力很強,畢竟……他們已有過許多研究的經驗了。

往往尋到了一個方向,立即開始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匠人開始立項,而後開始抽調人手,撥發資金,之後開始將項目分派成許多個小組,負責項目的人則作爲總師,進行資源調配和項目的總體進程。

現在軸承出來,陳正泰提出來的概念便可水到渠成。

這不算什麼太難的事。

因而很快,一個四輪馬車便造好了。

緊接着,便是進行驗證和改良,這一切進展的都十分順利。

尤其是在郊野處,當人們嘗試用了滾動軸承的馬車之後,發現到這四輪的車馬,哪怕是道路泥濘,也絕不會出現吃力的情況。

四隻輪子,比二輪而言,人坐在其中,也明顯的要舒適得多,甚至可稱之爲享受了。

雖是四輪,可同樣的馬,因爲有了滾動軸承,居然比兩個輪的車馬力更強,最大程度的發揮了馬力。

於是……一個大馬車便製造了出來,車廂不小,外頭有着精美的雕飾,裡頭則鋪了舒適的軟件,車前掛了一個牌子……孟津陳氏。

過了兩日,陳正泰便坐着這車,在薛仁貴騎馬的護衛之下,開始招搖過市。

人們見路面上突然出現了這樣一輛奇特而精美的大車,都覺得很好奇!

這車很寬敞,而且只一匹馬拉着,卻顯得遊刃有餘的樣子,四隻輪子同時轉動,格外的平穩。

坐在車裡的陳正泰,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當初兩隻輪子的馬車,他是親自領教過的,說實話……那樣的馬車,人在其中,簡直就是受罪啊。而現在……總算是有所享受了。

因爲軸承的緣故,便連車內的噪音,竟也少了許多。

而又因爲寬大,整個人幾乎可以半躺在軟墊之中,小憩片刻,馬車停下,前頭的車伕,駕駛着馬車起來,頗有些小心翼翼。

不過……他似乎對於這新馬車,也十分滿意。

若是兩輪的馬車,他這駕駛的位置往往狹小,而且路面又顛簸,許多地方,車伕是沒辦法坐在車上趕車的,必須得下了車來,牽着馬前行。

可現在,自己舒服的坐在此,手提着鞭子,控制着馬速,身後的馬車固然沉重,可這馬的馬力,卻是足夠了。

從前的兩輪馬車,往往只是一個簾子將車廂和外界隔離,噪音也大。

而如今,這車廂專門設計了一個車門,陳正泰從裡頭打開車門出來。

便見這馬車外頭,許多人一臉稀罕的圍看着,一個個品頭論足。

眼前正是太極門門前,許多朝臣預備入宮覲見或者當值,此時宮門還未開,這些腰間繫着金魚袋的大臣們,在此如往常一般的等候。

突見一輛這樣的馬車來,自是想要看看。

“此馬這樣的神駿嗎?竟可拉動如此寬大的車廂?”

唐人還是愛馬的,文臣也不例外,風氣便是如此,所以許多人生出了疑竇。

也有人發現這馬,似乎品種也不過爾爾,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地方。

還有……這車竟是四個輪,四個輪,怎麼轉動呢?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這樣人,畢竟還是很有氣度的,並沒有去湊熱鬧,只駐足在宮門前,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可其他人,就未必能如此了。

就在大家興致勃勃的議論之際,突然車門一打開,便見陳正泰從裡頭冒了出來。

一下子,許多人的臉色微變,而後……各自翻白眼,直接一鬨而散。

方纔的興趣,也一掃而空。

哼……陳家這是炫富呢!

不就是四個輪子嗎?

以後我給自己的馬車也多裝兩個輪子,不……再裝四個,這樣我有六個,你四個很多嗎?

這陳正泰最愛標新立異了,不就是有幾個臭錢,有什麼了不起的呢?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哼,瞧瞧他嘚瑟的樣子。

當然,也有一些人笑嘻嘻的上前給陳正泰見禮。

畢竟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人想要表現出自己和孟津陳氏的勢不兩立。

自然也會有人趁此機會,想要給自己傍上一條大腿。

陳正泰微笑着朝他們打招呼:“你們好呀。”

“陳詹事好,陳詹事,此車是哪裡來的?倒是……頗爲別緻啊。”

陳正泰便笑了笑道:“這是我們陳家,經過了祖宗三代嘔心瀝血的研製,花費了無數重金,製出來的四輪車,此車名曰奔馳,寓意風馳電掣之意。今日……總算此車成了,你們可別小看這東西,這馬車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極有講究。”

祖宗三代……

你陳氏祖宗三代之前,還是北周時期呢,朝代都換了三個了,皇帝更不必說了,都換了六七個了。

和陳正泰見禮的人都一陣乾笑,這笑容很委婉,反正你陳正泰怎麼吹,我們就怎麼聽罷,信了便算我們輸。

陳正泰則是繼續笑盈盈地道:“這車極舒適的,想不想進去試一試?”

大家擺手:“不敢,不敢。”

陳正泰一臉遺憾的樣子:“這樣呀,不過也無妨,下次想試,可以找我。不過現在這車嘛,嘿嘿,你們試了確實不合適,這東西,可是價值萬金,有錢也買不到的。”

不就加了兩個輪子?

衆人只覺得陳正泰侮辱了自己的智商。

不過……能和陳正泰打交道的人,本來也就不怕被侮辱。

自打建了朔方城之後,關內世族怨聲載道,再加上陳正泰和名士吳有靜的衝突,這陳正泰便引來了許多人的嫌惡了。

站在遠處的人,一副和陳正泰不屑爲伍的模樣,聽到價值萬金四字,就更是怒不可遏了。

而此時,宮門卻是緩緩地開了。

衆臣收起心情,魚貫而入。

陳正泰似乎不是入朝去朝會的,而是興匆匆往另一個方向去了。

李世民今日在太極殿面見諸臣。

他穿着冕衣,頭戴通天冠,等衆臣行了禮,便只頷首。

他今日的面容顯着幾分憔悴,事實上,這幾日,他都沒有睡好,一直惦記着科舉的事呢!

現在距離放榜,還有一些時日,卻不知有多少讀書人能夠金榜題名。

“陛下,臣有事要奏。”就在此時,率先一人站了出來,振振有詞的道。

(本章完)

258.第255章 向死而生624.第609章 偷襲290.第287章 陳氏的未來273.第270章 李二郎發威294.第291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516.第505章 天塌下來了57.第57章 君臣相得379.第374章 陛下出大事了239.第236章 陳家的最後一擊78.第78章 匡扶天下360.第355章 斬首473.第463章 平叛446.第438章 霸王216.第214章 御前之爭13.第13章 生財有道573.第559章 出擊382.第377章 此神器也543.第530章 狄仁傑303.第299章 名列第一439.第432章 肱股之臣134.第132章 打蛇打七寸331.第326章 跨時代的神器307.第303章 欽賜恩榮372.第367章 真相377.第372章 幹一樁大買賣587.第573章 人心難測78.第78章 匡扶天下474.第464章 擋我者死655.第639章 兵臨城下128.第126章 天降神物160.第158章 帶頭衝鋒344.第339章 殿下威武406.第400章 鐵證如山540.第527章 天下振動277.第274章 喪心病狂陳正泰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568.第554章 萬象更新554.第540章 皇帝父子相見63.第63章 造紙62.第62章 你兒子又沒死285.第282章 聖裁458.第449章 庇天下寒士盡歡顏10.第10章 一家之主59.第59章 萬死之罪226.第223章 世態炎涼99.第99章 入宮覲見108.第107章 太子回來了397.第392章 絕地反擊221.第218章 敢爲天下先150.第148章 士爲知己者死491.第480章 北境之王377.第372章 幹一樁大買賣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249.第246章 都道江南好風光116.第114章 誅之26.第26章 敕命來了381.第376章 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64.第64章 稀世珍寶367.第362章 陛下回京604.第589章 下詔罪己331.第326章 跨時代的神器29.第29章 入宮覲見65.第65章 窮的揭不開鍋了260.第257章 屠戮232.第229章 朕敢殺你617.第602章 城破305.第301章 報喜576.第562章 殺賊59.第59章 萬死之罪506.第495章 反覆橫跳572.第558章 大軍壓境271.第268章 殺人需誅心591.請假條72.第72章 寒門崛起30.第30章 恭喜陛下455.第446章 不首先動用武則天388.第383章 會試130.第128章 幹天大的事605.第590章 虎賁351.第346章 原來是他384.第379章 聖裁567.第553章 大勝603.第588章 恃寵而驕222.第219章 太子威武174.第172章 天子受辱64.第64章 稀世珍寶474.第464章 擋我者死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74.第74章 龍顏震怒529.第517章 梭哈376.第371章 大局已定612.第597章 兵敗如山倒583.第569章 班師回朝15.第15章 父子同心263.第260章 聖君已死361.第356章 大獲全勝320.第315章 慘不忍睹105.第104章 一擊必中515.第504章 乘龍快婿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