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第284章 一飛沖天

第284章 一飛沖天

李世民要的便是這效果。

今日當着揚州城上下立一個威,狠狠打壓這王氏,自此之後,揚州城的新政便再不會有任何的阻礙了。

百姓們見陛下如此,心裡也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當然,最緊要的還是揚州城的上下官吏,陛下今日這個舉動,足夠讓他們可以安心做事了,這新政推行的好,便是大功一件,至少不必擔心將來朝令夕改。

李世民看都不看地上的王再學一眼,便舉步而去,百官紛紛伴駕隨後。

此時,大家沒有發出一丁點聲音,倒有一些人和王家算是遠親,只是這個時候,他們唯一後悔的,就是沒有此前修書提醒這王再學萬萬不可滋事,老老實實的繳稅,難道不香嗎?

百姓們倒是歡呼起來,這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有人鳴冤,他們同情,可收拾了王家,他們依舊歡呼。

人羣散去時,這又成了街頭巷尾的話題,可李世民卻已抵達了別宮。

這裡曾是隋煬帝的居所,隋煬帝也死在這曾經江都的別宮裡,可如今,這裡卻再無半點別宮的痕跡了,大隋的印記,早已煙消雲散,彷彿從未存在過。

這別宮,沒有長安太極宮的恢弘,卻在這四季常綠的揚州,多了幾分別緻。

別宮利用了山勢,依山而建,在李世民抵達之前,已經經過了修葺,李世民穿梭在其間,看着無數的亭臺樓榭,此時快到初冬了,遠處便是平靜的運河,依山傍水,這別宮裡即將入夜時,蒙了一層薄霧,江南煙雨,自樓榭處遠眺,可見那朦朧的夜霧之下揚州城的風景,那巨大的寺廟,隱在霧中,猶如置身仙境。

李世民拍打着霧水打溼的玉石護欄,刺骨的冰冷傳至他的掌心,他吁了口氣,回頭。

此時,李泰和遂安公主俱都低着頭,大氣不敢出。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青雀,你生在帝王之家,民間的疾苦,你如何得知啊,我大唐的江山,看似是一團和氣,可事實真是如此嗎?朕還是要治你的罪,依舊還需刑部來議罪,只是你這皇子……越王的爵位,只怕是沒有了,你自己……好生在揚州戴罪立功吧。朕聽你的師兄說了你的一些好話,太子在朕面前也有美言,終究你和他們是兄弟,是師兄弟,和朕,乃是父子。只要你能幡然悔過,在此好好想一想自己做兒子,應當如何盡孝;做臣子,如何盡忠。將來有了功勞,朕不會薄待你。”

“只是……從前你身邊那些人卻要遠離,這些人只知誇誇其談,於你有什麼益處?多向太子和你的師兄學一學,不會有什麼壞處。你需知道,你是李家的子孫,是皇室子弟,你所想的,不是維護其他人的利益,你維護了他們,他們便會對你死心塌地嗎?哼,他們眼裡,是先有家,方纔有天下,可我們李氏,註定了與這天下連爲一體,江山不再,則社稷不存,身死族滅。”

李泰長出了一口氣,聽聞太子和陳正泰都說了自己的好話,他心裡是詫異的,以往的時候,身邊的人沒少說太子的壞話,他耳朵都出了繭子,在他心裡,自己那皇兄,就是個滿腦子只想着陷害自己的卑鄙小人,只是現在……

若是從前,他是不相信這些話的,可是自己已經到了這個境地,顯然太子也沒必要來故作姿態。

李泰於是落淚道:“兒臣知道了,兒臣在此,一定謹守本份,這些日子,兒臣雖是戴罪,卻也受益良多,也多虧了師兄的照拂……兒臣……”

說着,眼淚啪嗒落下來,心裡一塊大石總算落地,他心裡清楚,責罰雖然還會有,可……至少自己還有做事的機會。

到了如今,他已沒有了希圖皇位的進取心了,只是覺得……人活在世上,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李世民則是回頭,目光落在了遂安公主的身上。

遂安公主惴惴不安,似乎也害怕責罰的樣子。

李世民道:“朕聽說,這些日子,你都住在你師兄的下榻之處?”

“不是……是……”遂安公主憋紅了臉,又是點頭,又是搖頭。

李世民揹着手,仰天長嘆:“難怪這個小子迄今爲止,隻字不提這兒女情長之事,他是吃定了朕啊。”

“什麼?”遂安公主窘迫地道:“父皇此言……不,不是的,我們沒有同處一室。”

李世民擺擺手,道:“過幾日就隨朕回長安吧,此外,你的師兄也回去。”

遂安公主訝異地道:“師兄也回去?”

李世民頷首:“揚州的新政,此後不需你師兄來,也足以應付了,倘若處處都要他鎮守在此,纔可推行,那麼這新政遲早也要人亡政息。因而,現在最不需你師兄在此的,恰恰是揚州,朕想看看,這揚州到底能做到何等的地步。”

說到這裡,李世民直直地看着遂安公主道:“你在想什麼?”

遂安公主想了想道:“師兄前幾日也和我說了一樣的話,他說留在揚州沒有什麼益處,只要讓一個叫婁師德的人在此,便可保證新政可以推行,他也想回家了,還說……接下來父皇肯定回到了長安,肯定有許多事要幹,到時他在長安,也好協助。”

“是嗎,他真這樣說的?”李世民笑了笑道:“還說了什麼?”

遂安公主道:“他還一直唸叨……勸我將公主府建到塞外去。“

“塞外……”李世民一愣:“這又是什麼意思?”

這個就太令李世民意外萬分了。

遂安公主道:“我只聽他說,大漠之中,我大唐無論如何掃蕩,即便沒了鮮卑,也會有突厥。突厥沒了,那高句麗和回紇,會有西突厥,解決大漠的問題,根由不在赫赫武功,憑藉的,卻是經濟的擴張,不改變大漠的形態,哪怕我大唐可以強盛一千年,一千年之後,那些部族,照舊還要崛起,威脅我大唐的北疆,永爲大唐心腹大患。”

李世民低頭回味着這番話,沉吟良久,才道:“這麼多年來,大漠的問題就如膿瘡一般,擠出來一點,又會復發,歷朝歷代不知多少人想要解決,此事豈是他能解決的,他葫蘆裡又賣了什麼藥?”

“他說要築城。”

築城……

李世民失笑道:“秦漢時起,就不知築了多少城了,好啦,朕看你現在已成了他的傳聲筒,這是他故意教你來給朕吹風吧。”

遂安公主驟然不說話了,卻突然道:“兒臣已長大了,按理來說,父皇應當賜下公主府,原本兒臣是想將公主府營造在二皮溝的,而現在兒臣想,不如請父皇在塞外給兒臣尋覓一塊土地,修築公主府吧。”

出塞?

李世民不禁心疼地看了遂安公主一眼。

顯然,這個女兒並不知道塞外是什麼樣子,是多麼的貧瘠和兇險。

看來……陳正泰將她糊弄得不輕啊!

“此事,朕會定奪。”李世民頷首道:“對了,你去告訴他,以後有話就自己直接來和朕講,不要總讓你來旁敲側擊。”

遂安公主忙點頭,她心裡鬆了口氣,師兄果然說的對,這一次自己逃出來,父皇肯定要震怒的,少不得要狠狠教訓自己。

好在師兄教了她這個方法,只要講一講塞外,尤其是說一句出塞之類的話,父皇一定會將心思移到這上頭,如此……她就可免受責罰了。

遂安公主與有榮焉地想,師兄實在太厲害了。

…………

別宮裡,李世民來回踱步,自昨天傍晚到此時,晨曦初露,晨霧已起。

這孤零零的大殿裡,依舊還傳出李世民的腳步聲。

張千在外頭,感覺自己身上的骨頭都有些僵硬了,哈欠連連,陛下沒有休息,他這個近侍自也是不能休息。

只是陛下在這殿中已走了一夜了,心事重重的樣子。

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肯就寢。

只是他不敢去招呼,只能一直乖乖地站在殿外。

倒是沒多久,他終於聽到了李世民的呼喚聲:“去將杜卿家叫來。”

“喏。”張千頓時打起了精神,這真是造孽啊,陛下一宿未睡,可看這個樣子,只怕還有許多事要辦呢。

杜如晦很快便來了,向李世民行了禮,看着李世民的臉色,詫異道:“陛下一宿未睡嗎?”

“朕睡不下。”李世民顯得有些疲憊,聲音嘶啞。

不過此刻,他多了幾分興奮:“朕思來想去,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永遠都在北方,可是……朕思量再三,卻發現我大唐縱是能橫掃大漠一次、兩次,又有什麼用呢,東突厥被我大唐所滅,如今願意歸附,可是很快,回紇和高句麗人又趁機佔了突厥人留下來的空白,便連那遁走的西突厥人,也開始東進,假以時日,大漠之中,又會出現我大唐的勁敵,朕在想,是否有一勞永逸的辦法……昨日,陳正泰似乎覺得可以試一試,可朕思來想去,依舊還是沒有頭緒,卿家以爲呢?”

杜如晦毫不猶豫地道:“自東周以來,胡人的問題就一直尾大難掉,這千年來,不知多少聖君名臣,也都曾想嘗試各種方法,以達到天下能夠長治久安的目的,可是臣以爲,這不是易事,永絕邊患,談何容易呢?”

這是實在話。

古人們最看重的就是歷史經驗,而歷史經驗已經再三的證明,一切都是徒勞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強盛的時候,盡力去掃蕩他們,使他們虛弱,而到了中原虛弱時,他們自然會趁勢而起,開始進入中原。

李世民道:“陳正泰有一個建言,他希望將遂安公主的公主府,營造在大漠。”

“什麼?”杜如晦詫異地道;“臣有些不明白?”

“你還不明白嗎?”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杜如晦一眼:“這傢伙,已經開始以朕的女婿自居了。”

“呀。”杜如晦張大口,老半天說不出話來,他被震驚到了。

杜如晦隨即尷尬地道:“天傢俬事,臣豈可妄議。”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道:“朕在想,他一定是在打什麼主意,難道他是害怕朕不將遂安公主下嫁給他,所以他出了一個餿主意,將公主府營造在大漠之中,這樣的話,便沒人敢尚公主了?可是他又怕朕不同意將公主府移在大漠,所以又拋了一個誘餌?”

杜如晦咳嗽道:“想來陳都督不至如此心思吧。”

李世民搖搖頭,笑道:“他喜歡繞彎子,畢竟是少年人,臉皮薄,不好求婚,所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是未必。可這傢伙,真是讓朕百爪撓心啊,朕想要的,就是長治久安,因而對內需進行新政,對外,卻需永絕北方邊患,杜卿家,朕現在可成了肥魚,見着了誘餌,雖知那誘餌裡有鉤子,卻總忍不住想去咬一咬,你說該如何?”

杜如晦也算是服了,就你李二郎想的多。

不過他不敢怠慢,隨即道:“陛下何不如召陳都督來問,便可決斷了。”

“不能問。”李世民瞪他一眼:“朕要憋着,問了,便像是咬了鉤一樣。”

杜如晦:“……”

“杜卿無話可說了嗎?”

“兒女之事,臣不好說什麼。”杜如晦。

李世民便嘆道:“哪裡有什麼兒女之事,朕乃天子,什麼事都是社稷的事。”

說罷,他揮揮手:“你退下吧,朕且去就寢。”

過了幾日,聖駕開始返程。

這些日子,李世民已走訪了半個揚州,對於揚州的情況是很滿意的,因而下了旨意,命婁師德爲揚州都督,而陳正泰,自是輕鬆卸任。

大隊的人馬,預備出發。

婁師德則帶着揚州上下官吏,來此恭送聖駕。

等陛下上了車輦,婁師德尋到了陳正泰,道:“明公大恩大德,永世難忘,揚州之事,下官會隨時嚮明公稟奏,明公若有差遣,也請修書來。”

這話的意味已很明顯了。

陳正泰就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啊,頷首道:“知道了。”

婁師德不由心裡感慨,明公就是明公啊,這知道了三個字,隱含着許多層意思,一曰:知道了,會修書來。二曰:我已知道你的表態了,自此之後,你婁師德乃是我陳正泰的人,將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三曰:我知道你知道,你知我也知,我們是自己人,不必那些虛僞客套。

婁師德於是深深作揖,雙手拱起,直到陳正泰騎上了馬,隨着聖駕而去,最終人馬不見了蹤影,婁師德方纔直起身子。

婁師德一時竟有無限的感慨,自己這數月以來,從罪臣到功臣,再到揚州都督,身份的轉換可謂是瞬息萬變。

現在這揚州都督,看似不過是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可是卻將成爲天下最矚目的所在,新政的興廢,竟都操持他的手裡。

而接下來,就是按照明公的心意,做出一番樣子來了,成,則一飛沖天,名垂千古。敗……不,沒有失敗,失敗就意味着死無葬身之地。

哎……他日再見明公時,希望是以功臣的身份,如此,也不枉明公栽培。

(本章完)

262.第259章 大捷71.第71章 人比人氣死人208.第206章 陳正泰拜相490.第479章 封王348.第343章 陳家的希望546.請假條431.第424章 不敢奉詔458.第449章 庇天下寒士盡歡顏392.第387章 高中榜首84.第84章 謀事在人432.第425章 大逆不道502.第491章 放大招333.第328章 陛下大喜389.第384章 肥缺550.第536章 叛亂平定53.第53章 大賺一筆564.第550章 執宰天下299.第296章 兒子回來了38.第38章 數錢數到手軟34.第34章 這便是盛世嗎33.第33章 強強聯手579.第565章 利在千秋315.第310章 喜從天降41.第41章 大功於朝620.第605章 千秋彪炳351.第346章 原來是他141.第139章 帝心難測59.第59章 萬死之罪486.第475章 陛下 臣有一策624.第609章 偷襲416.請假條,明天補更。180.第178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394.第389章 門生故吏遍天下286.第283章 爾爲何物233.第230章 翻臉不認人59.第59章 萬死之罪66.第66章 紙是我造的 不值錢281.第278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3.第13章 生財有道159.第157章 士爲知己者死628.第613章 大功告成618.第603章 千秋偉業264.第261章 痛失愛子452.第443章 新世界51.第51章 千金散盡還復來626.第611章 猛虎出籠535.第523章 真神器也111.第三更一萬五千字送到,說幾句。661.第645章 建功封侯303.第299章 名列第一62.第62章 你兒子又沒死93.第93章 真香呢361.第356章 大獲全勝265.第262章 捷報106.第105章 炸上天55.第55章 想吃雞嗎46.第46章 正泰是人才啊662.第646章 熱情高漲258.第255章 向死而生634.第619章 王者歸來259.第256章 決一死戰531.第519章 劃時代的意義311.第30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658.第642章 大局已定463.第454章 李世民的怒火469.第459章 長兄如父173.第171章 陛下,秘密就藏在這裡495.第484章 聚寶盆19.第19章 神奇的食譜526.第514章 跟着正泰有肉吃172.第170章 微服私訪317.第312章 幸福來敲門362.第357章 大局已定657.第641章 肉食者鄙215.第213章 陛下來東宮644.第628章 翻雲覆雨435.第428章 翻雲覆雨613.第598章 將軍百戰死593.第578章 志在四方655.第639章 兵臨城下16.第16章 大賣110.第109章 曠世奇功130.第128章 幹天大的事470.第460章 反了562.第548章 老虎發威247.第244章 君子訥於言敏於行11.第11章 發大財了84.第84章 謀事在人191.第189章 天下歸心96.第96章 好可怕448.第440章 欽命545.第53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575.第561章 豈不美哉97.第97章 振興家業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230.第227章 欺男霸女第369章 真正的真相389.第384章 肥缺456.第447章 神器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