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二三章 這就算到饒樂了

這就是柳隨風,從不掩飾自己想法的柳隨風,該說的想說的時候他一定會說,秉心而行而不受身邊環境的束縛,你可以不喜歡他,卻不能不承認他的坦蕩。這一點唐成做不到,但正因爲自己做不到所以纔會愈發欣賞他這一點,說起來兩人並沒有太多的交情,但唐成不討厭他甚至還有些好感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wωw•TTKдN•C ○

雖然現在還沒有進入盛唐,但唐成一直覺得柳隨風身上有着一股屬於盛唐的氣質,不管是這份襟懷坦蕩的率真,甚或是他那頗遭人詬病的恃才傲物都是如此。

眼瞅着在衙門口的衆目睽睽之下柳隨風正兒八經的來了這麼一齣兒,唐成真還有些彆扭的,拱拱手還了一禮,“無涯兄謬讚了,走,裡邊說話!”

“贏就是贏,輸就是輸,於這一節上柳某還不屑於做僞飾之詞”,往裡走着的柳隨風路過張相文身邊時竟連一聲招呼都沒打的混若未見,只是偏着頭對唐成道:“不過來日方長,某自當再與無缺一較短長”

張相文最見不得的就是柳隨風這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此番又遭輕視當下便冷冷一笑道:“敗軍之將還有什麼臉面說這話!你憑什麼跟我大哥比?笑話!”

聞言,柳隨風只是一笑而已,不僅沒有反脣相譏,甚至連話都沒說一句,渾似沒聽到張相文的言語一樣。

見他如此,張相文冷哼一聲拂袖而去,懶得再搭理這人事不知的狂生。

大家都是同鄉,昔年更有同窗之誼,在這數千裡之外見面竟然弄成這個樣子,眼前這場面實在讓唐成無語的很,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這兩人從骨子裡來說都是很驕傲的人,在這事上他既不好說話,說了只怕也改變不了什麼。

算了,就不操這閒心了,他倆的事情讓他倆自己解決吧。

苦笑着搖搖頭後,唐成邊領着柳隨風往裡走,嘴裡終究還是說出了今年科舉的話題。

張相文剛來龍門時,兄弟兩人秉燭夜談之中他就頗爲幸災樂禍的說到了柳隨風下第的事情,科考之前在太平公主親自主持的三次文會中皆是柳隨風獨佔鰲頭,在所有應考士子中風頭之勁實不做第二人想,當時士林中皆已將其視爲進士科頭名的當然人選,就連張亮也是這般對唐成說的,孰料金榜一張之後卻是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柳隨風別說高中頭名狀元,就連最後一名都沒混上,居然就此名落孫山了。

柳隨風的這個結果並不出唐成意料,去年在長安時他也是親身經歷過太平公主召見的,雖然最終沒進那間湯池,卻已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太平在私生活上的放蕩,柳隨風畢竟沒讓人失望,誠如他當日在張亮面前預測的那樣,即便在權勢富貴面前柳隨風依舊堅持了自己的驕傲。

聽唐成說到這個,柳隨風眉宇間終究還是有了一抹黯然之色,不過這也僅僅是一閃而逝,“失意固然難免,但某畢竟年紀尚輕,自國朝科舉定製以來一科便中的能有幾人?某早有漫遊天下之心,惜之久未成行,倒是藉着這次夙願得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唐朝的讀書人有漫遊的習俗,有的是在參加科舉前,有的是在科舉失意之後,漫遊時的地方選擇也有很多人喜歡到邊關遊歷,譬如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的高適、王昌齡、王之渙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卻沒想到柳隨風居然也有着同樣的心思。

唐成提到這個話題原有安慰他的想法,但既見他想的這麼開,本已準備好的話反倒不必說了,一笑道:“無涯兄豁達”

說話之間兩人已到了唐成書房,小廝獻茶坐定之後,柳隨風手捧茶盞問道:“這兩日龍門城中熱議的便是無缺升官轉調之事,卻不知這番要高升到何處?”

剛纔衙門口的激動過後,此時再提到這個話題唐成也是一腦門子的官司,平日裡別人多以少年老成誇獎於他,他也常以此自勉,畢竟官場裡容不得太多的意氣用事,往往越老成的人走的也越遠。孰料三年苦修的道行卻在今朝毀於一旦,他不僅衝動用事了一回,而且還衝動到在數百千人面前淚流滿面。

歸根結底還是道行不夠,距離官場至高修行的“無情,無義,無臉”相去甚遠,而從今天衝動時的心理感受來看,他或許是永遠也無法修煉到最高境界了。

搖了搖頭,唐成端起茶盞小呷了一口,“饒樂都督府司馬”

“饒樂?”,聽到這兩個字兒後柳隨風卻是一臉的驚喜,捧着茶盞陡然站起身來,“無缺,某隨你一起去”

唐成怎麼也想不到柳隨風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太過驚訝之下剛剛喝下的那口茶水猛的嗆進了喉管,引得好一陣咳嗽。

“這事開不得玩笑”,連着又咳了好幾聲之後唐成總算把氣兒理順了,放下茶盞擺手道:“饒樂局勢危殆,你便是要去也不能在這個時候”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若非饒樂如此局勢,某又何必要去?”,柳隨風吟誦着初唐四傑楊炯《從軍行》中的名句,神情毅然,語氣堅決,根本不給唐成拒絕的餘地。

朝廷在下月初就將重申“海內如一”的舊詔,這既是引爆饒樂局勢的導火索,也是最後的時間節點。唐成既已決定前往龍門赴任,便不敢再有半點時間上的耽擱,送走柳隨風的此後兩天,他便在不斷的伏案寫信及與人約談中度過。

第一封信自然是寫往京裡東宮的,在這封信中唐成絲毫沒提自己任命安排上的不滿,說的都是他走後龍門縣衙的人事佈置,他的要求有兩個,一是張相文正式接替龍門縣令,二是賈旭由吏到官接任空缺出的縣尉一職。

龍門荒僻,雖說這一年來發展迅猛但吏部未必就知道,加之現在饒樂局勢緊繃也未必就有人願意來此任職,以李隆基東宮太子的身份要謀這兩個職位當無問題。

這份信發出之後,唐成隨即又給幽州大都督府呈送了一份公文,此外一併給天成軍都尉賈子興去了一封信。

唐成的第三封信是寫往河北道觀察使府的,這三份書信寫完之後,他便開始了密集的約人談話,賈旭、錢三疤、阿史德支等六胡商皆在他的約見範圍內,而要論說話最多的卻是張相文,連着兩個晚上兄弟兩人抵足而眠,唐成將其對龍門的規劃,當前所推行諸般事務的理由,預期達到的效果,乃至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今後一段時間他對龍門縣政的想法毫無遺漏的一一說明。

龍門縣不僅是其理想的踐行地,更是他此次前往後饒樂後唯一有把握的依靠,實在容不得半點閃失,看着張相文凝神而聽連連點頭的模樣,唐成甚是欣慰,現在想來去年年底張亮來時答應讓張相文來此的回覆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打虎親兄弟,當日的一句笑談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變成了現實。

外事、衙事都安排妥當後,唐成最後用心的便是家事了,自小桃來後這段時間一直處於放長假狀態的來福被叫了過來,不過他這次被安排的任務卻不是先期往饒樂打前站,而是被唐成派往了州城懷戎看房子、買房子,這些都辦妥之後他將會同鄭五鄭七一起護送唐張氏等人並小桃一起移往懷戎居住。

這是唐成最大的後顧之憂,不管他對龍門的感情有多深,也不會任由家人還住在這裡,懷戎處於鎖陽關以裡,便是饒樂的火燒的再大,還能燒過長城去?

但在安排家事時也遇到了兩個問題,一是鄭凌意頗不願離開龍門,更準確的說是不願意離開她傾注了極多心血的東谷;另一個則是七織那小妮子,龍門縣教坊新樓閣的裝飾正到緊要處,安祿山的健舞訓練也進入了正軌,她也是說什麼都不肯走。

唐成着眼於安危自然是反對她們的這種安排,但當二女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問到同一個問題時,卻讓他默然之間說不出話來,“夫君豈不知饒樂之危,然則又爲何執意要去?”

作爲一個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唐成很能理解女人同樣也有事業上的追求,加之二女這一問實在犀利,他又不願強逼她們,最終便只能將二人的安危託付給了張相文及錢三疤。

時不我待,一切都料理好了之後,唐成再無半點耽擱,第三日一早把小貓蛋兒親的哇哇大哭後與唐張氏等人灑淚而別出城向北奔去。

此去跟着他的除了鄭氏三兄弟裡最老成的鄭三之外,尚有一襲白衣的柳隨風。

出城之後唐成幹事時的那股子認真勁再次發作出來,一如前兩次到白陽鎮和晉陽一樣,爲趕時間他幾乎到了不眠不休的地步,富家公子出身的柳隨風也真是好樣兒的,沿途竟沒叫過一聲苦一聲累,愣是咬牙頂了下來,等三人到達與饒樂僅有一條界河之隔的龍門草原天成軍駐地時早已是滿臉風塵。

四千天成軍與大約同等數量的龍門奚丁壯合兵一處,聯營綿延數裡看來極其壯觀,唐成到後便直奔帥帳而去,沿途當值的軍士雖不識得他,但一聽鄭三通報其姓名之後臉上的神色都不約而同親近了不少。

看來還是利益的交換來的穩固啊,若非有龍門縣城邊西谷裡的那些梯田,一個地方縣令豈能讓這些邊軍士卒乃至校尉們如此?

向通報後迎出來的校尉笑了笑,唐成掀開帳篷簾幕走了進去。

帥帳中空無一人,唐成等了一會兒後,才見賈子興從屏風後轉了出來,邊走手中邊還繫着便服上的布紐。

“來呀,上酒!”,向帳外喊了一句後,賈子興在唐成身邊坐了下來,“穿着一身皮甲見你還真是不習慣,倒還是這常服自在些”

“我不是那等見不得兵事的文官,都尉大人多慮了”,唐成笑着回了一句後便徑直問道:“邊軍急腳遞的速度快,怎麼樣,某呈往大都督府的公文已經批轉到你這兒了吧?人給我準備好沒有?”

“邊軍自成體制,士卒及軍器不得調予地方乃是定規,你倒好,不但要借人還要借那等貴重的軍器,而大都督府居然就準了,這可是違反軍律的事情怎麼看怎麼透着邪門兒”,賈子興一邊給唐成倒酒,一邊仔細的打量着他試探問道:“怎麼,唐大人在大都督府也有人?”

聞言,唐成但只一笑,當日他初來龍門時張亮曾給過他一封書信,上面言明東宮在邊軍系統中並沒有什麼得力的心腹,唯一的一個還只是幽州大都督府中排名並不靠前的司馬。

這次發揮作用的就是這個司馬,他本人就是主管大都督府轄下邊軍軍法軍律的,辦起這事來倒也方便,當然這也跟唐成要借的人和軍器數量少有關,否則他也不會幫忙的這麼爽快。

“你老兄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婆媽了?”,唐成笑罵一句岔開了話題,“快給人,我急着要用”

知道自己問的敏感,見唐成不願說,賈子興也就知趣兒的沒再追問,端起酒樽邀着唐成一飲而盡後,起身當先向外走去。

帥帳前的校場上很快聚集了兩支小隊共百人的騎兵,唐朝下至十五上至六十皆屬兵齡,但眼前這百人卻清一色全是二十多歲的年輕軍士,身形棒壯、眉眼機靈,看的唐成甚是滿意。

賈子興向一邊的校尉揮了揮手後,手指着那些騎兵對唐成道:“按你的要求選出的都是機靈的健壯軍士,且都是家屬要遷往龍門在西谷有田地的,還有他們配屬的戰馬也經過精挑細選,好兵好馬,你可得愛惜着用”

“多謝賈大人了,放心吧”,唐成拍了拍賈子興的肩膀後上前幾步到了騎兵們面前朗聲道:“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就兩條,第一,你們出這次任務的目的是龍門安危,龍門安則西谷安,所以爾等是在爲家人,爲自己效力;第二,此次任務了結之後,你們每人可得龍門縣衙賞功田二十畝,錢二十貫,凡另有功勳者再行賞賜”

Wшw★ttκan★Сo

這幾句說完之後唐成再無半句廢話,轉身回了賈子興身邊,正在這時,剛纔走到一邊兒的校尉領着一隊擡箱子的軍士走了過來。

箱子甫一打開,一股濃烈的牛油味頓時躥了出來,十多個箱子裡整齊擺放的皆是保養的非常仔細的黃樺木弩。

與憑藉臂力發射的弓箭不同,這黃樺木弩弓乃是藉機括擊發,小巧的同時力度卻是半點不弱,若以綜合素質而言實在堪稱這個時代一等一的利器,當此之時,這種構造相對複雜的軍器便只有長安城內的將作監能夠打製,北地草原上還不具備這樣的製造能力,即便是在唐朝的邊軍隊伍裡,黃樺木弩也只配屬給夠資格穿鎖子甲的將領,對於普通軍士來說平日能見着一具這樣的弩弓就已經不容易了,更別說這麼十大箱子擺在一起,小小的騎兵隊伍中頓時就有一陣兒輕微的騷動。

“兔崽子們,一人一具,過來領吧”,賈子興的笑罵引來那些騎兵歡呼一片。

“我有三個人,給我留三具。領完之後勞都尉大人交代一聲讓他們都去換身兒常服,半個時辰之後在此集合”,說完,唐成也不在此等候,轉身往右邊不遠處的圖也卓皮帳而去。

與圖也卓見面說完話,正好半個時辰之後,唐成一馬當先領着身後一百零二人的隊伍踏上了羊皮筏子搭成的簡易浮橋。

“這就算到饒樂了!”,度過界河踏上另一邊的肥美草原,唐成勒住健馬回頭遙望了良久後,猛然轉過身來一聲叱喝,健馬當即奮起四蹄一騎當先向前方的碧海草原深處狂奔而去……

二百五十九章 在唐朝就連偶爾做做居家男人都這麼難第154章 這不是打臉,是撕臉!三百章 最後時刻完二百八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71章 這事……成了!第186章 風雪遇故人二百五十四章 衙門二百四十章 各懷心思上第6章 流多少汗,吃多少飯〈上〉二百零九章 大事成矣第57章 一年之約二百五十章 一物降一物二百一十八章 龍門我來了二百八十一章 借力成勢因勢化機第168章 萬事齊備,靜等開業二百二十八章 升堂第14章 課業檢查〈下〉三百章 最後時刻完二百零九章 大事成矣二百六十二章 小妮子你今天可是造了大孽了第6章 流多少汗,吃多少飯〈上〉第1章 生活就是一場無意義的荒誕劇二百四十六章 真的這是真的二百五十三章 一切都只不過是交易罷了第1章 生活就是一場無意義的荒誕劇第18章 唐栓生了個能兒子〈上〉第84章 可憐一泓菩提水,終入紅蓮兩瓣中!第169章 插曲無處不在二百零七章 科考前夜第62章 銅牆鐵壁?第40章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第47章 好彪悍的親戚!第168章 萬事齊備,靜等開業第157章 只賣蛋,不賣雞!第167章 詩賊遇詩盜,太鬱悶了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二百三十二章 血與淚二百二十五章 這個村子了不得第105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上〉第59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二百七十一章 犯賤二百五十四章 衙門二百八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92章 鹽,對了,就是鹽!第126章 我是財神爺!二百三十三章 治亂必用重典本官要殺人第10章 上完大學上小學〈上〉二百一十一章 只做主官補第77章 咱是大福星!第77章 咱是大福星!第4章 剋夫的毒寡婦〈上〉第90章 真做假時假亦真!二百零二章 老七你這手伸的有點太長了吧第193章 你當我是鴨!滾你孃的蛋,愛誰誰!第69章 跟你拼了!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178章 誘惑第44章 咋就成了少爺?第91章 他的驕傲,我也有二百八十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兵事上終於鑽出條縫了第185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94章 內亂的二龍寨降了!二百二十九章 這一鋪老子是賭對了第173章 媒介爲王,渠道爲王第180章 總結與新的開始第187章 他是誰?二百七十二章 不走了及故人的認輸第21章 總算掙到點兒錢第16章 兔子急了要咬人〈上〉第19章 唐栓生了個能兒子〈下〉二百八十七章 危險的擔憂第61章 要死鳥朝天!第168章 萬事齊備,靜等開業第181章 風乍起第145章 新的一年,新的刺史!第70章 放心吧!第187章 他是誰?第159章 請的都是財神爺二百七十二三章 這就算到饒樂了第129章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第96章 趙老虎果然沒讓人失望二百五十一章 危若懸卵遠行第6章 流多少汗,吃多少飯〈上〉第18章 唐栓生了個能兒子〈上〉二百二十一章 怎麼辦第36章 媒婆!好多的媒婆!第99章 有些突然的即將遠行第130章 好事咋就得這這樣辦?二百九十六章 最後時刻第71章 這事……成了!第32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上〉第153章 賢弟呀,你爲什麼不走快一點!二百一十六章 瞻前先顧後二百一十七章 要到天邊兒當縣令二百九十五章 一片冰涼第89章 事不關己,關己則亂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70章 放心吧!第17章 兔子急了就咬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