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

“老四當了恁多年的差,你幫他們兄弟幾個,謀幾個職位,能算甚麼?再如何,不拘資歷、本事、出身,也不比別人差吧。總不見得,堂堂鄒國公,就因爲怕些許流言,便硬要學魏徵那一套吧。”

琅琊公主李蔻語重心長地拍着張公謹的手背,“阿郎又非莽夫,這對朝廷,功勳在外,人盡皆知的事情。只要不是謀大逆,皇帝還能如何你?”

依然帥氣的張叔叔只是一言不發,彷彿是發呆的樣子,雙眼無神地看着前方,然後好半晌才發問:“蔻娘,今時不同往日啊。”

“今時不同往日,今時不同往日。你堂堂張公謹,怎麼恁般小家子氣!貞觀十二年唸叨到今年,年年都是今時不同往日,怎麼不同?皇帝是要殺你全家還是怎地?大象不也是謀了個輕鬆差事,大素今年又去了山東做縣令,怎麼?還要怎麼?”

“唉……”

張公謹長嘆一聲,一臉複雜地看着李蔻:“今時,真的不同往日啊蔻娘!我張公謹算個甚麼?別說我張公謹,長孫無忌,皇親國戚,妹妹還是皇后,你看他現在如何?寧肯找個由頭跑去荊楚,也決計不願意留在洛陽做點頭相公!”

提高了音量,又很快地壓低了聲音,柔聲道:“蔻娘你出去看看,別的地方不說,就說這城北,那些個僕婦,是如何稱呼他們自家郎君的?不也是背地裡喊一聲‘相公’、‘小相公’,相公不值錢啊蔻娘!”

“我一個女人,不懂朝堂大事,還是上陣廝殺來得爽快!”

琅琊公主這光景也是有點琢磨出老公的意思來,也不再多說,多說無益。

他們夫婦二人,今年徹底把長安老家搬空,住在城北,基本上就是帶孩子逗趣,清閒又無聊,最多就是跟人拉拉人情。

再想恢復當年的“御前榮寵”,可能性不大。

“那老四的事情怎麼說?就算了?張禮紅都要調去肅州了,這不能兄弟四個,就留一個在家裡做個衛士吧。這和當年在左驍衛,又有甚麼分別?你可別忘了,當年他們可是檢舉劉師立有功的。”

這事情複雜的很,還跟龐卿惲有關,當然張公謹和龐卿惲關係肯定不差的。舊事重提,只是琅琊公主希望老公認清現實,要念舊講感情,不然憑什麼讓人給你賣命?

“哎呀,這事情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蔻娘就不要再琢磨了。這又甚麼難的?不就是想去謀個出身?大郎跟肅州刺史是有交情的,在肅州掛個名,調去敦煌,再去磧北,這總好了吧?!”

“阿郎原來早就計較好了?既然尋了操之,怎麼不早說?”

“說甚麼?我是北宗宗長,是他叔父,我張公謹不要臉面的?逢人便說鄒國公眼下辦事得求樑豐縣子?”

李蔻頓時笑了起來:“哎呀,好了好了,何必小家子氣。”

夫妻哪有仇怨,李蔻知道了張公謹的安排,一邊安撫老公,一邊道:“說來說去,眼下元謀功臣皇室公主的身份,反倒成了累贅。大不如操之那般清爽便當啊。”

“他也是行險,不過多是有驚無險。說出去外人哪裡曉得裡面的行情,這十幾年……其實武德年就得算上,這二十幾年,江陰那邊扔出去的錢,不可想象。別的不說,就說這牛羊馬騾,蔻娘可知道在漠南漠北,有多少是皇帝的麼?”

“還有皇帝的?”

“……”

張叔叔橫了老婆一眼,“大洛泊難不成是圍了給人看的?契丹是打着玩的?眼下漠南是不讓隨便遊牧的,除批文之外,各草場劃分,都得有公文。建的那些青料塔雖多,三成都是皇帝的。牛羊馬騾,內府賬面上,二百餘萬。”

“二百……”

李蔻眼珠子都要彈出來,她怎麼都沒想到,皇帝弟弟這麼兇殘,這家底,扔草原滅誰不是滅?不費吹灰之力。

“你是不是以爲很多?”

一看老婆一臉驚訝,張叔叔裝逼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然後微微一笑:“東宮還有掛名的六個草場,豐州除了銀礦,還有長樂公主的草場,還有皇后、魏王、吳王等,也就是你,戰陣逞兇,皇帝怎可能送你這等富貴。”

“那阿郎可知道洛陽宮到底有多少家底?我是說,就牛羊馬騾這些牲口。”

“我跟竇誕打問過,這個數。”

張叔叔伸出了一隻手掌。

“……”

呆若木雞的琅琊公主頓時大叫:“不可能!這不可能!怎會有恁多!如果有恁多,逢年過節,何至於連牛肉都……”

說到這裡,李蔻忽地一愣:“皇帝有意如此?”

“否則你以爲我作甚願意來洛陽做個安逸國公?”張公謹笑了笑,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怕的,“放心好了,皇帝不是楊廣,不會拿你我開刀。”

“李靖連睡覺都是開着門的,你當年是李靖副手,怎敢如此保證?”

“皇帝真要是不顧一切,還會等到現在?給你設琅琊定胡碑的時候,你回來就該問罪。再者,你我夫婦二人,真是沒必要憂心忡忡。輪不到我們,魏徵、房喬、長孫無忌才應該急。”

話題聊着聊着,就有了偏差,李蔻心理面還是不爽,於是問張公謹:“阿郎,你說皇帝內帑,得有多少金銀?去年遷都,居然打賞都是馬蹄金,給李泰五百金,黃金。東海當真有運黃金白銀的船?”

“有。”

張公謹點點頭,“船隊是大郎的人,做這件事情的,是杜如晦的兒子杜構。黑水靺鞨那裡,眼下大概有一個團的‘飛騎’,眼下是羽林軍。除此之外,還有徐州民團,打頭的叫張鬆海,跟崔弘道和王氏有不少干係,總之,牽扯還是相當廣的。”

“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黃金到手?”

“不然如何?難不成靺鞨人是豬,平白把黃金上貢過來?總要有怕處吧,高句麗還沒死絕呢,不依賴東海水手,難不成讓人走遼東幽州?當李客師是吃素的?”

“那銀子呢?”

“我估算了一下,內帑現銀,少說有三百萬兩。”

“這不可能!”

李蔻更是尖叫起來,“這怎可能?!要是有三百萬兩,怎會、怎會……”

怎會了半天,也怎會不出一個結果,張公謹反而倒過來安撫老婆,一邊拍着李蔻的手背一邊道:“蔻娘你怎麼如此驚詫?這三百萬兩,是往少了說。豐州銀礦且不去說它,你可知道東海這幾年在扶桑,難不成真就只是販賣倭奴?金銀銅纔是真正要緊的,扶桑有兩個銀礦,比豐州銀礦採挖起來,不知道便當多少。”

“這……我只是……阿郎,我只是,從未聽說過,有這般富庶之輩。便是石崇復生,怕是連皮毛都沾不上吧。”

“皮毛?嘿。”

張公謹不屑地笑了笑,“適才說的牛羊馬騾金銀銅鐵,爲夫當真只是往少了說。待尋個日子,你同我一起去見一見竇誕,讓他給你看看入庫的珍珠有多少壺。你可知道皇后現在連吃個茶,都要碾碎一顆恁般大的珍珠?”

說着,張公謹比劃了一個鵪鶉蛋,驚的李蔻更是眼皮直跳。

她以前只是覺得皇帝弟弟厲害,現在想來,還是太年輕,太幼稚……

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十五章 功業第二十章 怠慢第二十一章 跳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六章 上意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十八章 天賦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八章 接風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四十章 探底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四章 太年輕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激動的楊都督(二更求票)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十六章 大禮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四十六章 手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八章 陸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