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

正月還沒有過,有消息傳出來,大概今年皇帝要找個臺階,把“封建”這事兒給解決掉。於是老張就找到了李恪,說大都督貴爲吳王,你得愛民如子。李恪就決定愛民如子,給安陸諸州補了一個榷場專賣的缺額……

大家今年一起種棉花,吼不吼啊。

吼啊!

棉種相當金貴,目前最好的還是滄州棉,賈飛前年選育的良種,去年又增產了兩成,算是成果斐然。只是去年就發現有了吃棉花的蟲子,可見蟲子也在進步。

好在影響不大,棉麥套種,收益依然是可觀的。

“這些青糠……炒過?”

長孫無忌抓了一把起來,湊在鼻尖嗅了一下,看了看麻袋,上面印着標號,還有個兩個巨大的字:飼料。

“主要是給奴工吃,混了豆粕、魚糜,還是不錯的。”

這番話說出來面不改色,渾然不覺有什麼不妥。饒是長孫無忌連吃人都見過,都覺得這眼前的畜生當真是不把人當人。

然而講真的,見的牲口多了,良心自然也爲了牲口,麻木纔是正常的。時不時地良心發現,那纔是不正常,而且是有精神疾病,需要楊教授的呵護。

老陰貨拿了一塊起來,咬了一口,牙差點蹦了,腮幫子疼。

“這連舊年軍糧都不如。”

隋末大戰時候的軍糧是個什麼鬼?一半糜子一半沙,那是良心。一半糜子一成麥,那是良心中的良心。

“都是混着湯吃,哪能幹吃。餵豬也多是要打些草才行,豬都啃不懂,何況人?”

長孫無忌還是覺得張德是人形畜生,可一想到奴工中多是室韋胡種,也沒什麼太多想法。

說起來,這長孫氏,也是鮮卑姓氏……

當然,老張要是跟老陰貨扯你特麼是鮮卑種,老陰貨能跟他摔跤三百回合。

“若都是這般,怕是要造你的反。”

“無妨,奴工、僱工、普工、三年工、五年工。便如做官一般,各分等級,自然是不一樣的。沔州土著那些個僱工,兩天有一餐肉,奴工哪能比。”

“奴工吃的是飼料,僱工開始吃上人吃的,五年工總不見得山珍海味吧?”

“雖說不是山珍海味,但有專門食堂,煎炸烹煮,想吃什麼吃什麼。”

長孫無忌抄着手,嗯了一聲。

然後,就沒有什麼然後了。老陰貨主要是來看看沔州的物業,中書省又不全是官痞,沔州人口是淨流入,宰相們心裡能沒點逼數?房玄齡瞞着沒和別人說罷了,要不是李恪突然捅出來,怕也沒有長孫無忌南下這一出,雖說長孫氏自己也是一屁股的屎要料理。

沒幾天,荊襄人民羣衆都知道了一個大新聞,中央領導長孫無忌同志視察沔州,並且親自前往生產一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對羣衆噓寒問暖,對工人情真意切,沔州各級地方紛紛交口稱讚……

至於沔州長史張德與陪這事兒,當然是不重要了。

宰相跑一個下州視察,這是多大的光榮。

同爲荊襄子弟,與有榮焉。

更與有榮焉的是,中央領導同志高度讚賞了荊襄人民大力種棉的勞動熱情,肯定了安陸諸州的長遠規劃……

當然,人民羣衆不知道的是,長孫無忌同志之所以這麼讚賞,完全是因爲梳毛機有了改進,毛線內褲有希望不那麼刺應人。

給李董的那條毛線內褲,經過幾年如一日的發展,總算是有了點進步。

毛線內褲外面,也終於可以套上一條秋褲。雖然質量還是次了些,比如針腳不是那麼整齊細密,比如棉布料子還不能做到耐洗耐造。不過反正是穿裡面的,領導同志都覺得不錯。

棉紡、毛紡、絲紡、麻紡……一次技術升級,姑且稱之爲技術升級,在這年頭,不是勞動力的減少,而是勞動力的增加。原材料加工便利之後,紗錠產量增加,二次加工就需要更多的工場,更多的工場,就是更多的工人。

長孫無忌真正關心的,就在這裡。

要想淘到合適的勞力進入紡織業,這不是張德一個人的事情。種棉收棉需要普通勞力,這個問題好解決,但進一步棉加工乃至混棉,培訓一個熟練工,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半。

而哪怕沒有張德的提醒,那些工場主們也發現,女工要比男工強,男工唯有童工才能和女工一樣能在併線、細紗等等機器面前呆得住。性別差異在利潤面前,被很快放大。

僅僅靠新羅婢、倭女的輸入,已經遠遠不夠。

張德在沔州圍圩造田、興修水庫、改造梯田等等讓獠人下山的政策,放在以前,絕對是成果斐然,速度極快。可對於人工短缺的工場主來說,遠遠不夠。絲紡還好,原始的織機,對男工女工要求不大,但只要用上水力機械,效率極大提高,性別差異又再度釋放出來。

眼下的紡織品利潤,使得大開眼界的荊襄土豪,都拿出錢和土地來投資。可合格的工人,大部分都集中在沔州,少部分在鄂州的江夏,這就出現了有錢有土地卻無人可用的尷尬情況。

周圍州縣,大部分勞力,還是被束縛在了土地上。

長孫無忌要做的,就是讓那些土地上的女人,走進工場,六個月後,可以手腳熟練地併線,眼明手快地織布。

“京中對於沔州,還是很看好的。”長孫無忌對張德說罷,又道出了實情,“沔州若是無利可圖,也不便對諸州下手。待老夫回京,便讓人鼓吹沔州新風,外朝自會響應,到時便可以‘效仿沔州,讓利於民’爲藉口,圈地趕人。”

“還需提防幽州故事。”

“‘羊吃人’何如‘棉吃人’,再者,又不是真要改稻爲棉。皇帝要裁撤封建,自要有些讓利,中樞許地方一個包稅包賦。猶如汊川縣衙作保,夏糧秋糧,有大戶承擔便是。”

其中門道太多,長孫無忌也不和張德一一解釋,老張也清楚其中的複雜。只是倒黴的,大約又是那些農民,搞不好牽扯進來的,不僅僅是安陸諸州,連鄂州等地都要中招。

到時候,朝廷用行政命令,發動民夫去修水庫,去圍圩造田,去修梯田,男人累的半死,一轉眼,女人跑去做工,這纔是黴上加黴。

而且長孫無忌考察了荊襄諸地,又和張德討論許久,心中也有計較,這漢水長江交匯之地,便是要“多方匯聚”“多點開花”。

當然,用老張的話來解釋,那就是中央領導經過深入考察,決定在荊襄地區建設以漢陽、江夏爲核心的經濟中心,帶動雲夢澤地區全面發展,跑步進入小康社會……

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三十三章 藥不能停(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三章 千里駒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二十二章 等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章 不順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九章 櫻桃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八十章 幫閒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四十八章 忠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十八章 傳信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勝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六十七章 彩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第十六章 獵殺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