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事業

徐州“土團”是帶有一定“義從”性質的官方指定認證有活力社會團體,並且得到了崔弘道的口頭表揚……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崔弘道根本信不過王爺的衛隊以及地方上的府兵。鬼知道自己老家那些兄弟,是不是對此瞭如指掌。

反正崔弘道寧肯信呂梁山的土匪,也不信崔氏可能染指過的地方軍。

“土團”在貞觀年,基本和“土鱉”是一個級別,如果說地方府兵在邊防軍眼裡是廢柴,那麼,在統軍府眼中,“土團”也不過時戰鬥只有五的渣滓。

三十多的張鬆海在家生子中行五,主要是在淮南道地面上活動,行賄、交買路錢、上貢……能做的噁心事情他都做。遇到沒實力黑吃黑的廢物,自然也免不了先下手爲強。

總之,張鬆海將來在歷史課本中,大概就是給地主階級或者權貴資本家爲虎作倀的走狗。

而在貞觀十二年,他還得去“鎮壓”帶有“農民起義”性質的反抗封建暴政的“農民武裝”,將他們扼殺在搖籃裡。

因爲崔弘道覺得自己人靠不住,於是這個新成立的徐州“土團”,在他的心中地位,和“天團”也差不了多少。

更何況,鐵杖廟十二圓桌好漢的背後,都是華潤號的“戰略合作伙伴”,最矬也是走在偉大復興道路上的琅琊王氏,至於像丹陽郡公這種權貴之家,那自然是萬萬不能隨隨便便出去亂說的。

“五哥,咱們上岸,就是爲了來殺這幫泥腿子?”

這些原本在沙船上沉浮的小夥伴,對於此行雖然不覺得有什麼風險,但還是覺得有點蹊蹺。

張鬆海點了點頭,隨機道:“兄弟們也莫要小瞧了崔十二,若無清河崔氏指點,焉能跨州過縣,抵臨南運河?”

“五個休要說這等話,便是給了他們兵甲,又能如何?莫非吾刀不利?”

說着,小弟們紛紛言語,拍着腰間的橫刀,晃着手中的長弓。箭囊中的飛鳧箭,嘩啦啦作響,鳥羽顫動,頗爲囂張。

“咱們拿人錢財,自然替人消災。崔長史備了大禮,若是將人堵在徐州之外,也莫要去管是不是莊家戶罷!”

“話雖如此……五哥,那咱們這算不算當兵吃餉?”

“算個屁,咱們算是‘土團’,你聽過‘土團’算官軍的?”

“如何不算?滄州‘土團’不就算?”

“那都是薛刺史在的時候,後來滄州‘土團’不是因平契丹有功,編入定襄都督府了麼?這不一樣。”

“咱們也能進徐州都督府啊?”

“你想啥咧?”

老江湖們紛紛看智障一樣,看着說出這句話的人。

“咋?俺說的咋不對?”

“咋不對……你個夯貨。俺們這裡,有海州人、泗州人、揚州人、常州人……偏給俺們在徐州吃餉?徐州人肯啊?崔長史那是沒人用,這才求着俺們,等俺們把那些河南莊家戶弄死了,回你孃的沙船討飯去吧!”

吵嚷了一陣子,就聽張鬆海道:“也莫要覺得這是苦差事,待做完這票,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湊點錢,買條船,咱們在淮南淮北有門路,又在海州有東海縣令照拂,還怕沒出路?你們聽說了吧?登萊水軍?”

見揚了揚下巴的張鬆海,有個常州老漢咧咧嘴:“五郎說的是,這年頭,手頭有錢,心裡不慌。這一票恁大,難道咱們不做?要是不做,你看王家人、蕭家人會不會再往鐵杖廟擺一桌子的金銀財寶堆。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漢子多的是!”

“屁!老子不是三條腿?!”

說着,有個海州小郎把腰帶一解,褲子一脫。

衆人大笑,笑過之後,就有個姓李的,也是在圓桌前坐着拿錢的揚州人,他說是說揚州人,可卻是一口利落的關中話,還能說太原話、洛陽腔、幽州話。張鬆海知道他是丹陽郡公家的人,卻也從來不說破。這人眼睛放着光,環視一週,“眼下這年月,不比往年,更不比前隋……”

他一邊說,一邊看着張鬆海:“五郎說的是,咱們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想要進西軍、北軍拿軍功,你們自己講,從隴右排隊能排到嶺南去。別說咱們,就說那些個公侯子弟,又有幾個能進去混上一圈的?一個校尉,怕不是要砸個二三十萬貫,非豪富權貴,還得簡在帝心,怕不是成不了事。”

“老李說的在理,這年月,不比貞觀五年六年,眼下朝廷不缺精兵悍將,咱們要出頭,難如登天。還不如在鐵杖廟拿錢,給朝廷打仗,要是混不來軍功,不也是吃餉吃糧?頂天搶幾個胡女暖榻,有着鳥功夫,老子做一票,早他孃的去洛陽睡上三五十個胡姬……”

一見有人應和,姓李的笑了笑:“咱們粗人直來直去,這光景,正是有那崔十二要壞了徐州的產業,咱們纔拿了錢,替人賣命。嘴上言語‘爲民請命’‘忠君愛國’,可到底比不得到手的開元通寶不是?”

“說的是,都是銅錢,拿誰的不是拿。”

“可咱們把崔十二打殘打死,到時候朝廷怎麼說?能給個賞?”

“你這是突厥腦袋?怎地蠢成這樣?咱們滅了崔十二,崔長史就算要了賬,可朝廷總得給個獎賞。崔長史最少也得把這‘土團’給定製下來。”

“就跟府兵一樣?”

“你想得美,府兵?做夢呢。”

“咱們混成定製‘土團’的‘兵’,怎地連雲港也不能缺了咱們好處。”

這話已經極爲直白,有個小哥猛地一拍腦袋:“對咧,俺真是突厥腦袋,不說別的,就爲了這徐州產業,鐵杖廟的圓桌都撤不得,總能用得上。誰要是搶老客們的買賣,老客還能幹休?總能用得上俺們。”

“咱們這還不算甚麼,東海最大的‘東風’船主,那纔是厲害。倭人要搶華潤號的船,還想打筑紫島礦山的主意,‘東風’船主那都是打殺一氣,哪有甚麼言語。比咱們在鐵杖廟分贓,那是強多了。”

“你他孃的纔是分贓!”

“莫要說笑了,再吃頓飽飯,過了睢水,就到亳州地界,可不敢亂來。”

“曉得曉得,俺們聽五哥的。”

貞觀十二年,徐州“土團”過了睢水,等着崔十二的“義軍”過運河……

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七十六章 狂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三十三章 藥不能停(第一更)第十一章 公關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十六章 大禮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十八章 求援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四章 腦洞第三十章 約談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湯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十九章 數學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八章 故人第七十一章 穩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三十章 約談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六章 心態第十二章 過冬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十一章 備份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六章 一個人的畢業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九十四章 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