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

曹憲的這個事業,的確可以算得上千年功業。作爲文字學家,曹憲本身在字形考證及訓音上,有着這個時代的權威地位。加上他注《昭明文選》帶來的一系列風潮,可以說,作爲一個老師,他把“追溯源流”的個人希望及種族本能,放在一個天才身上,是非常恰當非常合理的。

弗里德里希爲外甥高斯保駕護航,布特納啓蒙他引導他幫助他,卡爾·威廉·斐迪南掏出了真金白銀,最終成就高斯“數學王子”的榮譽。

作爲一條工科狗,老張當然知道數學是解構這個世界的重要且是最重要工具。但問題在於,老張不是數學家,兩輩子加起來的最高成就,也就是一篇材料學博士論文,僅此而已。

所以,張德內心的強烈意願是想要讓李善這個天才成爲自己的學生,但是感性冷卻迴歸理性,他又不想“誤人子弟”。

斐迪南這個公爵能投資高斯,他這個男爵憑啥不能鼓勵李善?

不就是錢麼?

甲骨研究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解決的,老張上輩子從勝利油田划水路過的時候,當時碳十四測定一片甲骨的年代是三千七百年前。他現在是沒辦法測碳十四,不過可以幫李善收集足夠多的資料,然後流傳下去。

有他存在的唐朝,落後民族崛起的可能性爲零,而只要把“甲骨”的地位拔高到“鐘鼎”的地位,種族源流的追溯本能,必將使得這些歷經千年而不朽的前人痕跡,大規模地延續下去。

他不會和李善提安陽,也不會說什麼殷墟,這世間流傳着多少,就是多少。相較於商周,唐人是後人;相較於貞觀,後人以貞觀爲前人。

作爲前人,留下看得見遺產的同時,更要留下看不見的遺產。

至於現在麼,他手上幾十萬奴隸、工人、幫閒、僕役,整合人力爲曹憲李善師徒二人編撰一本《字典》算得了什麼。

“許君引部首之利,老夫以爲善。”

曹憲對部首的總結已經相當完善,並且爲了更便利書寫,從草書中摘取了相當大數量的簡化字。他手頭的草稿,是一字多形多解,並且有草書簡化字。只是他一時半會不願意推行,主要問題在於簡繁之別引來的對立。

士族不願用草書簡體字,寒庶用了也是白用,長期來看,一定是簡化字取代繁雜字形。但短期內,甚至三五個皇帝任期內,使用簡化字的寒庶之民,一定無法融入士族階層中去。

所以,曹憲的解決辦法是迂迴,他不想激怒現行的士族,使得這“開民智”的技術手段延後。儘管實際上,漢字從誕生開始,一直都在簡化,直到一日射兔三百八的“千古一帝”定下了一個看上去很奇怪的章程……

“大夫字書欲效仿許慎?”

張德有些奇怪,曹憲不大可能跟着前人走,《說文解字》在對隋唐的人來說,已經不夠用了。畢竟隋朝時期的人口,在刨除隱匿的黑戶之後,巔峰都超過了五千萬。語言文字是隨着人口增長而不斷進化的。

“原本老夫想從切韻正音入手。”

這個想法很不錯,不過沒什麼了不起的,眼下現行下洛官話,也就是洛下音,就是得跟着韻書學。可以說對文盲和中下階層來說,完全沒有卵用,這就是士大夫自己玩的把戲。

而且當年定下洛下音,也是南北士族統一的“齷齪心理”,他們瞧不起關隴軍事集團,瞧不起楊堅,覺得楊堅土鱉沒文化,當然後來他們都被打臉了。不過卻也因爲種種原因,南方的狂噴用北方方言是有類“胡虜”,北方的怒吼用南方方言是彷彿“蠻夷”。

夷狄胡蠻都不能用,於是就用了洛下音,還帶有一點點追溯漢晉的“歷時優越感”。

這一系列的齷齪事情,曹憲是經歷過的,你說他一個江都人,偏偏跑來學洛下音,這不是糾結麼。

老張更糾結,長孫不叫長孫叫“黨蔘”,瞧見老陰貨還有大表哥,他就覺得大補。

“不過老夫思慮再三……”曹憲想了想,還是拿出了那塊刻有“盥”字的甲骨,“欲從音訓着手,不拘三墳五典說文解字,擇其字形變化,取一變而爲一音。”

說着,怕張德不知道,曹憲比劃了幾個變化,然後定了幾個音。有字母有聲母有韻母,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讀音。

相當超前的想法,當年作爲石油工人瞎浪的時候,老張曾去過一回印度洋的鑽井平臺,和“鼻屎國”的某個工程師打過交道,然後知道他們用的拼音方案是國內的曾經並行的一套方案。

當然後來爲了併入國際社會,字母採用了羅馬字母,拋棄了威妥瑪……

曹憲的做法,其實就是更加方便地讓兒童記憶然後學習。這是一個可以推而廣之的系統,可以讓切韻直接去死。

最重要的是,這不涉及字形上的變革,士大夫們的緩慢簡化和曹憲的音訓系統並不衝突。

不過很顯然,曹憲沒打算扔到朝廷上投石問路。

當今世上,說洛下音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加起來也就五六百萬。更多的還是“鳥語”,老張說的江陰方言扔到長安,就是“鳥語”,更不用說會稽建州福州之類。

長安人自己也不說長安方言,多以洛下音爲美,只是能說下洛官話的,多少社會地位也不是底層。

曹老爺子幾十年來想要解決的,其實是龐大帝國的交流問題,這同樣還是千古功業,只是這個千古功業,讓當今朝廷來推廣,未必有張德來推廣來得效率更高。

朝廷敲定政策到下放州縣學政再到成熟,光敲定政策這個週期,興許就會在侍中中書令之間來回倒,而尚書省執行不執行,會不會回駁,沒人知道。儘管尚書左右僕射是房謀杜斷,但房喬要是被盧氏遊說,說切韻用的好好的,玩個鳥的新系統,這不是浪費公帑嗎?誰說得清。

至於杜如晦,他的手伸不到學政這一塊。

反而張德背後的華潤系,這種垂直的組織體系,效率相對朝廷各部來說,那是相當的高。

再一個,和朝廷、世家的人員流動體系及組織度比起來,張德的華潤系雖然規模上小了一些,人才也相對凋敝一些,可是發展潛力巨大,並且靈活性非常的高。

很多時候,一個合理合格的決策,可以非常快地執行。比如當年的白糖按區分銷計劃,換做世家,是決計不可能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世家內部的山頭分歧,足夠讓這樣的快速鋪張決策胎死腹中。

因此,曹憲拿出自己音訓系統的意思,就是想要在華潤系中試運行。

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十一章 興旺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四章 傳奇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八章 人地論第九十章 這是什麼力量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十五章 功業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八章 變動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十章 撒手鐗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章 變化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十九章 數學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八十九章 女子當自強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