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蹟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更何況還是金雞蛋。石城鋼鐵廠後續發展起來的煤鋼工業體,是一個支撐。但這還不夠,至少對小霸王學習機來說,培養出來的市場規模和訓練出來的合格工人,是遠遠不夠的。

工科狗首先能確定的一點,點出蒸汽機這個科技樹上的明珠,這沒有問題。但什麼時候點出來,就是一個問題。在哪裡點出來,又是一個問題。

和分崩離析的歐羅巴不同,中土出了一個始皇帝,而再往前,已經玩過了封建和中央集權的優劣,什麼諸子百傢什麼尊王攘夷,全都玩過了。再往前,更是出了一個周公,文明的程度天差地別,中土太早熟。

“哥哥,沔州一行,可有囑咐?”

張顗臨行之前,張德叫上了小夥伴,忠義社特意在東城安邑坊內擺了一座。後廚小一百人忙碌,炒菜的廚子汗流浹背,大師傅卻是又累又高興,便是兩手翻炒絕活,也是提點了幾下徒子徒孫。

“江夏漢陽不比京中,待夏日雨季過了,大郎再上書便是。”

漢陽縣屬於上縣,雖然坦叔因爲麥鐵杖封神一事,從雲夢澤那裡得到的消息是有戶兩千五百。然而根據灰糖運輸得來的數據,馮盎的人根據嶺南的經驗,加上江夏漢陽的見聞,估算大概在四千戶以上。

純城市人口。

附屬十二鄉,至今沒有統計完備,都是鄉賢們說多少就是多少。

“上縣縣丞,亦是八品的帽子。慎微,汝發跡矣。”

比起武功封爵,牧民升官纔是王道。至少在這個打仗也要看臉的貞觀八年,科舉之路的興起,已經不可阻擋,連世家豪門,也通過分家來打着掩護,甚至是家奴出身的家生子,前去給李唐效力。

或許二十年,或許五十年,五姓七望必然是會形成一股洪流,呼啦一下,全部涌入科舉的大潮。

但不是現在,至少在雄才大略的李世民還活着的時候,不是好時機。甚至李世民死了二十年之內,都不是什麼好時機。崔弘道這樣的人,都能預料到李世民在儲君問題上的猶疑,那麼接下來出現的政治動盪,自然也不難看出。

只要進入了沒有強勢君主以及相對政治和平的時期,以五姓七望的底蘊,在科舉這條道路上,瞬間就會跟火山爆發一樣恐怖。

這讓很多寒門子弟焦急,同樣讓有腦子的新貴們有些心急。所以他們並不着眼於一時的榮寵,而是慢慢地佈局,不論是張操之還是誰誰誰,只要看上去有着前途無量的風潮,馬上就撲上去,有棗沒棗打兩杆。

“震哥言重了。”

張顗衝李震拱拱手,有些慚愧道,“實乃小弟愚鈍,大人又要避嫌,這才尋了哥哥的門路。”

“雲夢澤首重治水,今年大潮一過,只要行法得當,必得一方治水之責。”

“還需漢陽賢達相助,方能成事。”

衆人都說着,卻見張德道:“武德年馮公爲漢陽太守,馮公與吾有舊,早有書信相托,此事倒是無慮。”

隋唐太守刺史經常換着叫,馮盎當時是高配漢陽,實際上就是現在的沔州刺史。當然現在不能這麼叫,畢竟很有可能李恪又要掛個差事在這裡。

小夥伴們一聽老大還是一如既往的牛逼,也就放下了心。他和馮盎之間的關係,雖然隔着千山萬水,年齡差了好幾十歲,但這不妨礙大家在一個錢眼下把酒言歡。

再一個,馮盎還指着糖製品生意來分化蠻子。左手刀子,右手票子,巴掌和甜棗齊飛,纔是硬道理。

“此地四年前,爲兄早有計較。”張德剝了一顆開心果,丟在嘴裡,然後斜靠着靠背,隨意道,“臨漳山東西二縣,東爲漢陽,西乃汊川。若只看當下,田畝不過二十餘萬,這漢水之地的上縣,較之河南,實乃貧弱。”

“哥哥說的是,此地終是在雲夢澤,這方圓千里,大小湖泊潭水,二千有餘。”有南北行商江南道的,乃是城西的富戶,倒不是他大膽接話,而是張德早有授意,這纔敢這光景開口,“若能治水,有二十年圍湖造田之力,良田再增三十萬畝,不成問題。”

“三十萬畝,可是東西二縣?”

“自是二縣之地,若是沔州全境,怕不是能增百幾十萬畝。”

一百萬畝是比較扯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發動四五十萬民夫,修建水庫疏浚河道圍湖造田,也是很有可能的。

“二十年之功,等到那個辰光,吾家小兒興許都榜上有名了。”

“哈哈哈哈……”

聽了幾人揶揄,大家都是吃喝了一陣。好一會兒,李震作爲大哥級人物,才又道:“操之,可是有甚麼妙法?乃速成之功?”

小夥伴們一愣,旋即想起來程處弼那廝,就是走的速成之功。安北都護府啥功勞都是比別處高半級,沒辦法,北胡比東北蠻子能力強啊。程三郎跟着尉遲日天廝混,要是狠狠心,再磨個兩年三年,絕對能跑去給李董做保安小隊長。

張德夾了一筷子烤鴨,好一會兒,才點點頭道:“讓慎微前去,自是有把握的。”

“哥哥,當真有治水妙法?!”

“若是有速成之功,誠乃捷徑也!”

“哥哥教我!”

張德笑了笑:“一幫潑才,當是吃喝一般麼?這說是速成之法,亦須民夫數以萬計。論及手段,也不過是老舊成法。只不過,大同小異罷了。”

大同沒問題,關鍵就在這小異上。

在沒有搞出水泥、鍊鋼、煉焦、板軌、系統管理以及現場施工熟練工之前,這些都是想想。

最重要的一點,還要能夠讓產業龐大的那些小夥伴們的爹,認可這是一項值得投資的大工程。至少回報率來說,你要是賺個仨瓜倆棗,就是免談。

張德在釣魚臺工坊、大河工坊、石城鋼鐵廠,還有幾個煤礦的重要回報,除了生產資料和半工業產品之外,還有一項社科學上的收益。那就是系統化的管理,談不上多麼科學,但比起貞觀年奴隸式的生產工棚,大河工坊首先建立了許多個概念。

比如班制,比如紀律,比如效率,比如歸屬感……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在中央集權封建帝國體制下,帶有一點點二次工業革命後企業生態的原始手工業作坊。

總之,張德現在抽調大河工坊的幾個車間主任和幾十個班長,拿到漢陽的河道工地上去管理民夫上工下班包區包乾,那是除了磨合期,半點問題都沒有。

大型水庫修不起,但漢水以南長江以北的小水庫,還是可以搞一搞的。這種工程量,基本上屬於戰國以前時期的工程水平。

張德這麼做的原因,除了蓄水,更重要的一點,是蓄人。這樣的工程只要抓緊點,一年就能看到效果,兩年就能徹底完善,三年以後就是等着吸引江南道那些跟漢人爭奪資源的獠人過來服軟。而且南北東西匯聚之地,可以遇見的一件事情就是,長安地區的貨物,可以走這裡直接入江,接下來是出海還是如何,都是扳着手指頭算的事情。

當然,張德不能細說的一點就是,按照他的謀算,他是打算在漢陽這個地方,搞一座沒有城牆的手工業、工業以及商業爲主導的新城市。

沒有城牆,就不是造反,哪怕生活區生產區的總面積已經超過的長安和洛陽的總和,你睜着眼睛說這是漢陽縣下面的一個鄉,皇帝也是無話可說的。

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一章 勢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十二章 茶會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三章 求榮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四十章 發達第六十七章 彩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三章 贊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十五章 務農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十二章 茶會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七十三章 路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五十章 擴散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十九章 課業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八十二章 刀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五章 這一切都是誤會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九十章 演技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十五章 閒聊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十二章 衝突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四十六章 手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十章 衆犬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