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捷報

徵遼大軍還是不緊不慢地在遼東城外進行土工作業,等樑水一場小型凌汛過去,侯君集找上了張公謹,商議一番後,便有了王孝通隨行前軍一事。

“王太史,有勞了。”

“總管言重了。”

老爺子拱拱手,然後把圖紙鋪開,工程隊通過壕溝不斷蜿蜒前行,直抵遼東城的城西數個城門。

城頭爲了防止唐軍登城,更是密佈沙包,隔斷左右呼應。倘若唐軍強攻,最後也只是一場亂戰,拼的就是誰人多。

而遼東城乃是高句麗的都城之一,城內人口本身就不少,加上堅壁清野,遼東諸多承載人口,都被強行遷入城中。

“注意盾車緩行!”

王老爺子吩咐了一聲,保利營造的人都是熟門熟路,這次帶來的傢伙,就有一種類似盾構機的簡易設備。由精鋼打造頂棚,鑄鐵爲框架支撐。原本是用來給土法煉焦坑道作業用的,後來也用在了石城鋼鐵廠的排水系統上。

“注意軌道!”

這臺盾車如果坑道作業需要加重,內部空間可以用來裝載鐵製構建和工件。比如腳手架或者鋼筋鐵管等等,同時在作業後,還能將坑道中的土方石塊,直接運輸出來。

而在石城鋼鐵廠,在試製第一臺貝瑟曼式高爐時,爲了方便送料,直接平地開模澆築長距離鐵軌。軌距剛好能容納兩匹河西馬並行,同時爲了提高鋼鐵廠物料區到作業區的運量,新制車斗都留有鉸鏈接口。

同樣的,盾車在礦區作業時,王孝通和張德爲了保證產量和生產進度,對盾車的牢固進行過極限測試。按照張德的估算,大概能在六噸以上,不過朝廷派來的石城監令記錄的,是一百石。

“王太史,抵城門了。”

“嗯。”

王孝通拿起望遠鏡,遠遠地看了看盾車後方豎起來的小紅旗,然後道,“裝藥。”

隨着一聲令下,很快遼東城的城門下方,土工作業的軌道工具陸續撤出,大量的特殊物品被陸續堆積到盾車內部。

“撤!”

等到坑道外陸續豎起綠旗,王孝通這才收好望遠鏡,然後道:“裝藥多少?”

“副門兩千斤,中門五千斤。”

“嗯。”

老爺子點點頭,“點火。”

說罷,他轉身去了中軍大帳。

“點火!”

“點火!”

“點火——”

急促的哨笛聲響了起來,這種哨笛都是石城鋼鐵廠和諸多礦場監管奴工用的。哨笛響起來,就是開工。再次響起哨笛,就是收工。

此時,王孝通的弟子們都是擦着汗,然後嘴裡唸叨着老天保佑,也有楚地來的後生,唸叨着太一真偉大。

春天,萬福復甦,明媚宜人。是一個讓人快樂的季節。

轟——

就像是山洪暴發,彷彿是黃河潰壩,更有如雷暴肆虐,那一聲巨響,伴隨着地面輕微的起伏,遼東城的城門瞬間垮塌,任你在城門洞堆了多少石塊沙包,終究是不如城牆那般堅不可摧。

高句麗效仿中土,遼東城的城牆也是夯土牆。如果是炸城牆,靠黑火藥,用藥量起碼是十萬斤起。而且效果大概就是城牆完整度依然高達七八成,至於青銅炮鐵炮,轟在夯土牆上,最多砸掉幾塊外牆巖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聽個響。

想要打開缺口,王孝通和張德在平州試過幾次,最好的方式,還是城門。基本按照大唐制度,州城的城門規模和佈局,需要兩千斤左右的裝藥量,才能夠順利炸垮。至於城牆,完全不用考慮,以卵擊石說的就是這個。

除非老張這時候弄個大炸逼出來,然而這個科技樹點起來,老張差不多已經名留青史了。

“弘慎,上回江淮來的幾人,拿了河間王的條陳,讓弘慎難做了。不過,這次某保證,只要拿下遼東城,青壯勞力,任定襄……”

轟!

中軍大帳猛地一顫,端起茶杯的侯君集整個人都嚇了一跳,差點失態到茶杯掉落在地。

他臉色一變,驚異道:“晴天霹靂,這是何……”

“總管!遼東城城門已破!”

侯君集整個人都愣在了那裡。

長安,又到大朝會,十二衛的驍將各自在那裡說着胡話。

“呸!豳州佬打的甚麼仗,畏畏縮縮停滯不前,拿下一個小城就是一封捷報,拿下一個小土包,又是一個捷報,而二三十年加起來的捷報都沒他一個人多!”

“那廝也不知玩個甚麼,我爲客軍,不求一戰而成,亦當……”

“咳嗯!”

軍方的人都閉了嘴,李靖慢條斯理地走到了前頭,前面還有一個人,比他還要慢條斯理,就是臉色不太好看。

李孝恭回頭看了一眼李靖,竟是苦澀地笑了笑。李天王沒說話,只是雙手微微一擡,算是行禮。

站定後,回京述職的程咬金嘿嘿一笑,眯着眼睛咂嘴拂鬚:“藥師公,此次徵遼,可有指教?”

“指教不敢當。”

李靖和他沒什麼好說的,也根本玩不到一塊去。要不是因爲張公謹,大概李靖這輩子跟程咬金都是沒什麼大的交集。

“張德跟李德勝,倒是熟絡,太子南巡之際,倒是跑去南方泛舟釣魚了。現如今,嘿,今非昔比啊。”

李靖嘴角抽了抽,然後斜眼看了看分外高興的程知節:“程三郎爲安北大都護讚賞,前途無量,程公可喜可賀啊。”

程處弼的日子算不好好過,前途無量倒是不假,可往後也脫不掉尉遲日天提攜的帽子。總之,讓程知節很不爽。日天操地組合,比起房謀杜斷,含金量還是差了一些。加上作爲人精的程咬金自認像他這樣的人物,子孫怎麼可能會淪落到要別人提拔的程度?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兒子居然跑去尉遲恭手底下混飯,而且還混的不錯,連皇帝都讚歎有加。不僅僅是皇帝,那條突厥瘋狗還時不時地進奏,不是說程三郎如何忠君,就是說程三郎如何愛國。

總之,程三郎按照老魔頭和老瘋狗的說法,那妥妥的朝廷心腹黨國干將,勳貴子弟的楷模,二代精英的榜樣。

可這不是程咬金想要的,現在自己兒子徹底被綁在了尉遲恭甚至阿史那思摩身上,這特麼簡直比去平康坊找老鴇上牀還要難受。

“呵呵。”

程知節半晌沒說話,憋出來兩個字,然後黑着臉,不知道琢磨什麼事情。正此時,外頭一陣喧鬧,竟然有馬蹄聲傳來,很快,大佬們都得到了消息,又是遼東捷報。

“捷報捷報!豳州佬除了報捷就沒事做了嗎?!”

“這次又是打下哪個村?”

“此次捷報如何說道?”

又是一番喧囂,好一會兒,退了休好些年然而又被皇后返聘的史大忠,擦着額頭上的汗,路過廊下。

“史公,捷報如何?”

史大忠面對朝官,不論大小,都是極爲恭謙,也不看是誰,連忙行禮回道:“噢,說是打下了遼東城。某正要去掖庭宮吩咐一番,好準備慶功宴。”

說完,史大忠又低着頭,朝着西邊擦着汗趕路。

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四章 腦洞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第八十二章 刀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十五章 務農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八十四章 專業的不務正業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十章 撒手鐗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八章 精進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三十章 人才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四十章 爭第五十章 功績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八十九章 女子當自強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三章 渣男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十五章 幫襯第十三章 暴打第六十二章 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