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良心

河北道緊挨着定襄都督府,薊州往年是和奚人接壤的,在打下突厥人之前,奚人偶爾會過灤河,然後就是跟着契丹人一起搶劫。

盧氏深知奚人奸猾雞賊,所以也不在檀州薊州平州佈置產業,一般都是和草原部落做交易。哪怕是突厥覆滅,也沒有動搖這個準則。直到張公謹把契丹兩個部落直接抹殺,順帶將奚部直接推平。

於是灤河兩岸,就直接放空。張公謹上奏朝廷,請設獵場,李客師任幽州都督後,也同樣上表。

這塊土地有多大呢?大概有二十四萬頃,可惜是生地,不燒荒深耕兩年,很難有產出。更多時候都是操場,契丹諸部也時常從東北入奚人地盤打獵,屬於北地有名的圍獵場所。琅琊公主打下奚王牙帳的時候,就地圍獵青羊有三千之數。

偌大的地盤,當然是趁着時間早就拿下。更何況盧氏在長安早就從將作監知道一些事情,徐孝德去懷遠之後,東宮就開始推八牛犁和曲轅犁。別的地方不知道,但盧氏很清楚在遼西那地廣人稀的地界,有八牛犁配合耬車,哪怕只種一季糜子,都不虧。

耕讀傳家是其根本,盧氏擴張很快,區區一年有餘,就從范陽薊縣一下子擴充田產到密雲、漁陽、平州。直接掌握的耕地,直接破百萬畝。

然而購地也是需要錢的,且戰而勝之得到的田地,都是公田。除開永業田要獎賞給將士,露田要按人頭分,一丁八十畝計算,八十萬畝也要一萬人領這地。

但盧氏還真就吃了下來,這才震驚了李客師,年也沒過好,都是在那裡蒐羅消息。

等到白糖膨脹,張德放棄回長安,李世民自然可以輕鬆加印河北道白糖牌票,所付出的,就是一堆廢紙。

而因爲往來交通的制約,即便盧氏發現不對勁,卻也來不及,除非有神仙襄助,否則絕無可能區區數日,就將長安囤積的錢財或者收購的名貴皮草珠寶轉運至河北。

“怎麼說?”

盧幼孫擦着額頭上的冷汗,盯着盧文淵。

盧文淵搖搖頭,沉聲道:“薊州的地,只肯出三百文一畝。平州的……兩百五十文。”

“什麼?!那可都是上田!不是公田,都是私田,還種了棗樹的!”盧幼孫大叫起來,“落井下石!趁火打劫,這些人不得好死——”

“夠了!”

盧文淵目光深寒,突然壓低了聲音道,“表哥昨天剛到范陽,把長安的事情,說了一些。”

“怎麼了?”

“三百文……賣吧。”閉了閉眼睛,按照這個價錢,平均都要虧七成。

“才三百文,三百文能……”

“我說夠了!”

盧文淵深吸一口氣,“難道真要逼迫宗長拿出族銀嗎?”

搖搖頭,在長安見識過場面的盧文淵苦笑道:“幼孫啊,此事絕非買賣東西也。若是不交出范陽以外的田地,恐怕幽州都督就要出來給人主持公道了!”

“主持公道?什麼意思?”

“皇帝還是天可汗,那些蠻子……也是他的子民。現在河北有盧氏,仗勢欺人,誆騙蠻夷,你說,幽州都督給他們做主,難道不是主持公道嗎?”

“這……莫非……”

盧幼孫臉色煞白,“這是個局!”

“我等不過是籠中之鳥,這位陛下,厲害啊。”宗長將事體根腳說了之後,盧文淵就知道,若是不交出范陽之外的田地,恐怕就要來個剝皮抽骨。固然不會讓盧氏動搖根基,但皇帝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打擊盧氏的名聲,甚至還能把盧氏綁在其他幾家身上一起來唾罵。

到時候,再拆解盧氏分家,分其田地,只怕盧氏真是要歇上幾十年。

四月末,盧氏嫡系來了幾個人,走了一圈檀州薊州平州營州,把去年吃下來的田地全吐了出來不說,還搭上了漳河河口三個碼頭和一個交易所。

賣掉碼頭的第二天,朝廷就新設津口大使,毫無疑問,是要在北地設個市舶使。

張德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默默地吐槽:別人剛賣碼頭,你第二天就說要搞海關局,簡直賤格到極點……

胸懷寬廣的李董,惡意滿滿地幹着缺德事,但不得不承認,盧氏這次被玩的很慘。

原本檀州營州平州的地都是生地,需要燒荒。盧氏忙了一年,剛從長安運來八牛犁深耕,結果地就賣了。

贖買那一方,特麼還是朝廷。

等於說盧氏累死累活開荒一年不說,白送優質土地數十萬畝。

老張心說李董真特麼夠損的。

多的估計也不知道,但張德大概也能猜到,盧氏虧空就算沒有百萬貫級別,但也不會差多少。

伸向遼西的爪子,肯定是要收斂了。

李董也給盧氏劃了一條線,范陽往北沒他們什麼事兒,至於盧氏是在河北道還是河東道發展,那是他們的事情。

然後端午節還沒到,幽州都督李客師上書,言北地艱苦,地廣人稀,當鼓勵生產利於農事。

李客師建議,在幽州之地,添丁進口人家,有一丁永業田四十畝外,可賞羔羊一隻。有一口則露田四十畝外,可賞小犬一隻。

然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著名草原義商華潤號,響應李都督倡議,在遼西大量購地,並且表示,此等私田所出,華潤商號僱工皆享其利。若有華潤號員工承包土地深耕廣種,華潤號承諾,多產一子女,華潤商號承擔一成稅收之外,獎勵羔羊一隻。

且華潤商號更是表示,若子女超過三人,商號私有八牛犁免費使用。在此基礎上每添丁進口一人,獎賞私田五十畝,包半稅。

良心啊,大大的良心。

對於這樣的社會良心,外朝進行了深刻的討論,並且表示這樣的商界楷模,當大大鼓勵,要給予一定的幫扶措施。

然後偉大光明正確的皇帝陛下,在羣臣再三的建議下,作出了重要批示:關於渭南釣魚臺工坊查封一事,經有司明察暗訪,此工坊並無不妥之處,故即日起解封。由長安令前往安撫慰問……

老張被李董無恥的樣子,感動的當時就哭了,這種人,合該他當皇帝啊。

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十九章 工程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八十三章 貴族不易(豬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鐵們大吉大利!)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一章 挫傷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九章 套路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五十章 信號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二十章 由頭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十七章 重複讓人麻木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三章 千里駒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四章 喝湯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十章 歪腦筋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