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結果註定

弘文閣例行的會議,比以往勤快了許多,很多大佬們商討出來的共識,最近一年在外朝執行率很高,相較當初弘文閣就是個擺設不同,現在依託長孫皇后的倚重,弘文閣確實恢復了一點“相權”。

只不過這個“相權”,分潤出去的有點多。

除了弘文閣大學士馬周之外,其餘諸學士,以及與會的各部部堂,多多少少都沾染了一點點“相權”。

哪怕是上任沒幾天的張亮,這光景開會的時候,開口說話也是有人聽的。

“來年各地路橋數量頗豐,武漢人言‘集中力量辦大事’,路橋諸事,便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方能成事。‘星漢銀行’如今在地方州縣談判,倘使工部梳理諸事,來去甚是麻煩,不若設置一個差遣,專管此事。”

主持會議的馬周先行提了個建議,他“拋磚引玉”的意思很明確,只不過磚頭是拋出去了,有沒有玉那就不清楚了。

“鄖國公,你怎麼看?”

坐張亮旁邊的,是吏部尚書侯君集,這老流氓面帶微笑,看張亮眼神很是和氣。對過馬周下首,則是新晉上位的“警相”秦瓊,秦瓊旁邊坐着的是尉遲恭。兩個門神就是擺設,基本不提什麼意見。

侯君集上首坐着李靖,這老胖子紋絲不動,大概是因爲皇帝和他之間的嫌隙隨着貞觀朝的劇變隨風而去,如今心態好了不少的老胖子,很喜歡列席會議。

聽個響看個熱鬧也是好的。

“老朽怎麼看不重要,諸公怎麼看才最重要……”

笑呵呵的張亮心裡暗罵:老夫能說個甚麼?還老夫怎麼看?豳州老狗不當人子!

此時此刻的張亮,恨不得一炮轟死侯君集,豳州大混混擺明了沒安好心。他開口說什麼都不成,據理力爭給工部撐腰,早就註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螳臂當車”,到時候同僚們怎麼看?可要是說馬相公說得好說得妙,他回工部上班,說不定上廁所會被人溺斃在茅廁裡。

“這土木營造之事,分門別類,單獨操持,本就是有先例的。近有薛河北,遠有徐湖南,都是如此嘛。”

侯君集看了看迂迴衆人的表情,就知道這幫老雜碎都想撿現成的。不過他侯君集就喜歡做惡人,不但要做惡人,還要做大惡人。

他是吏部尚書,怕個鳥?

工部小雜魚敢扎刺,六品以下全擼了,看誰敢廢話!

“工部原本路政司,委實有些龐大,單列出來重組一個衙門,正當其時。武漢如今都有交通局,掌管路橋諸事,這朝廷也可以拿來效仿嘛。既有良好成例,用用又何妨。”

又掃了一遍各大巨頭們的表情,一個個都是若有所思的弱智模樣。連教育部總理大臣孔穎達,也是一副要努力思考可行性的模樣。

實際上整個套路全都安排好了,無非是挑個人出來唱黑臉。

要說唱黑臉,最合適的其實就是教育部總理大臣孔穎達。因爲老孔上位,就是一路騷操作啊,閃斷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腰。

他本就是新部門的最高長官,這時候講一點人生經驗,是很有好處的。

只不過孔穎達想了想還是作罷,這個黑鍋,他不敢背。路橋上的事情,投入太高,砸了工部不知道多少人的油水飯碗。侯君集不怕被人敲悶棍,因爲侯君集自己武力值也很好,還是吏部尚書,他孔穎達老胳膊老腿的,還是省省吧。

“舊年帶兵,也是要臨時設個拆遷,這路橋諸事,雖說和行軍作戰不同,但做事道理相通。老夫以爲侯尚書所言甚是。”

讓馬周有點意外,李靖這個胖子居然開了口,而且擺明了要支持削弱工部。不過轉念一想,也很正常,李靖知道此事真正開刀的,絕對是二聖。這麼多年下來,李胖子就一個套路,皇帝說的都對,皇上聖明,陛下萬歲……完畢。

李靖都跳出來支持,不少人見狀,就知道風頭起來了,立刻開始“附議”。

整個弘文閣內部,都是一陣陣磨刀霍霍的動靜。

與會旁聽的魏王李泰表情複雜,等散會之後,就找到了杜楚客,把今天弘文閣例行會議的“共識”,說給了杜楚客聽。

“不知大王是爲此事所憂,還是爲何事所愁?”

“這衛國公都開口支持,莫不是工部當真要拆分路政司?這是大事啊!”

見魏王李泰如此激動,杜楚客內心有些看低李泰,不過還是跟李泰說道:“這二十年來,衛國公行事很是明確,舉凡陛下支持的,他便支持。”

頓了頓,杜楚客又道:“倘若陛下反對,衛國公亦是堅決反對!”

“這是自然,他……嗯?”

李泰猛地肥肉一抖,一個激靈,頓時明白了過來,“此事聖人是支持的?!”

瞪大了眼珠子,胖胖的李泰這才反應過來,今天弘文閣裡坐着的一羣老狐狸,都他孃的在演戲。

原來事情早就註定,是自己皇帝老子安排好的,現在弘文閣的討論,不過是演給外朝的人看。

而且李泰把事情稍微捋了一下,更是覺得,今日侯君集上來就問張亮怎麼看,怕不是張亮這個工部尚書,也是早就知道的。

再思前想後,張亮是從督造九鼎的位子上,轉任工部尚書。這是張亮第二次當工部尚書,工部老人尚在,肯定不會察覺到這裡面有什麼問題。

可現在一看,這是早早挖好了坑,就等着切半截工部的身子埋下去。

“那‘星漢銀行’大張旗鼓地走了一遭,爲的就是調動工部資源,以給中樞理由?”

也的確不愧是自幼聰明的李泰,此時把事情串聯起來之後,他立刻得出了一個毛骨悚然的結論,“京城和武漢做了交易?!”

武漢上洛訪問團大張旗鼓地演戲,調動了數州數十縣的官紳世族以及寒門豪強,如此大的規模,讓工部的一個部門去接洽,很難應付得過來。只有單獨列出來一個衙門,纔有把專業的事情做好。

而朝廷這邊,順水推舟,正好把越發膨脹,而且將來會更加膨脹的工部拆解出來。

侯君集今天說武漢有交通局,那京城搞個交通監還是路政總署還是交通部,都是可以的。

畢竟早有成例,不是沒有現成的案例在,典型就是湖南土木大使,張德的正牌老丈人徐孝德。

而且徐孝德早年還是軍器監少監,也就是將作監的前身。理論上來說,當年徐孝德爲“湖南土木大使”,就是挖了不少將作監的牆腳。

總不能說以前將作監挖得,現在輪到工部了,就各種不行吧。

“杜君以爲,倘使新置衙署,何人可爲長官?”

“河北薛大鼎,洛陽杜楚客。”

依然神情淡定地說話,杜楚客並非是盲目自信,而是朝廷的現實需要,就擺在那裡。

當然了,如果調動“湖南土木大使”徐德入京,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皇帝那裡是過不了關的,誰叫徐孝德是張德正牌的老丈人呢?

哪怕張德還沒有把徐慧娶過門。

“薛河北怕是要爲河北‘使相’,返轉中樞之事,非是當下。”

常年在政治中心,李泰眼力並不差,雖說現在很多心思都淡了,可基本的能力素質還是擺在那裡。

當年若非房遺愛這個王八蛋讓他名聲毀於一旦,也不至於讓他到現在處處玩個馬後炮,過過乾癮,基本沒什麼意思。

在杜楚客跟前,再怎麼言出必中,也毫無意義。

“本王就提前恭喜杜君高升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倘使某接手此事,怕是引來諸多不滿。”

杜楚客並沒有因此而欣喜,他不接手這個差事是不行的,京兆杜氏需要有人鎮住場子。杜構遠在東海,國內的事情,就沒辦法面面俱到。

所以從收益上來說,杜楚客爲了京兆杜氏,也得接手。

更何況,皇帝需要他接手,武漢那幫瘋狗同樣需要,甚至那些個能接手但是家底不厚的,也希望他接手。

衆望所歸到一定程度,你要是不接受……不僅得不到一羣瘋狗的友誼,可能還會收穫一羣惡狗的敵視。

畢竟,事到如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兩邊都路演到這種程度了,誰敢壞了好事?

至於說接手……只怕爲了擺平大鬼小鬼的掣肘,就要消耗大量京兆杜氏的人脈關係,少不得還要跟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

此間辛苦,杜楚客比誰都清楚。

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章 人才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四十章 缺口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四十五章 身懷絕技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五章 大買賣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二章 名動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四十章 探底第八十三章 甜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九十九章 成長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十二章 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