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

“這裡原本是一對金豆子,老夫出使突利時得來的,後來就給了包二郎。這蒙兀小子肯吃苦,可惜差了點運氣,只混了個武騎尉。不過似他們這般出身的,也算是混出頭了。沒曾想,這纔多少年,家底就這般衰敗。”

摸索着狼皮大袍子,老唐一聲嘆氣接着另一聲嘆氣,蠻子出身的想要混出頭,是相當不容易的。大族還好,可能一次投降就能搏個出身。但小族跟腳的,往往都是搏命換前程。

通常也就是混口飯吃,草原的日子很不好過,金屬製品又少,想要湊活一身不錯的衣裳,連骨針都得自己打磨。

“大人,包二還健在麼?”

“他命硬的很,跟蘇烈走了一遭定襄,也沒混上好差事,就回轉了。大概是蹉跎了十幾年吧。”

說着,唐儉想起了什麼,對唐六郎道,“之前五郎在朝鮮道做事,老夫本想讓他過去的,只是他老家來了人,說是要跟着開林場,興許就是那辰光,把家底掏空了。”

開闢林場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唐朝雖然對木料需求是個無底洞,但木材南來的比北來的多,即便是遼東,林場也鮮有進入深山,反而比較靠近城市。森林被推平之後,經過三五年的翻修,就能成爲耕地,這裡土地開發的進度,跟劍南那種窮鄉僻壤差不多。

唐朝的官方意願不怎麼強烈,直到薛大鼎受命修路,這林場才拖拖拉拉地逐漸興盛起來。

但大多數林場,還是要看關係人脈,畢竟把木頭運出去這件事情,也是需要技術人力的。

人吃馬嚼的,這筆錢可不是蠻子們能夠掏出來的。

但凡能夠跟唐朝親善的族羣,最大的甜頭,往往都是出賣苦力。賣氣力就能混飯和跟唐朝搶劫比起來,顯然前者靠譜。

尤其是契丹十部被滅族八個,大賀氏現在就是一條死狗,整個草原又被定期定量地遷走青壯勞力前往朝鮮道和西域,帝國北部的風險,其最大來源,居然是天災……

“蒙兀部丁口不多,舉族南下的話,倒也不錯。”

唐善識也是知道蒙兀部的,畢竟唐氏在遼東漠北的生意,少不了跟這些有點名氣的部族打交道。

“包二郎他大哥現在是‘包爾熾烈’部的豪帥,蒙兀部本來就是小族,如今更是僧多粥少,不南下,只怕一二年就要挺不過被人吞併。與其白白等着族滅,還不如改頭換面,前往唐朝接受庇護。”

遼東不少族羣都是這麼操作的,如果善於捕獲獵物,族羣就可以通過皮草貿易維持生計,日子相當的不錯,因爲這幾年皮草價格都是頻頻上漲。而糧價卻是相當的便宜,就算僱傭一條船去採購江南糧食,也是輕輕鬆鬆承受。

而且這片廣袤土地上生存的人類數量並不多,野生動物卻是百萬級的規模,每年幾萬張皮子出去,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包爾熾烈’部這個念頭呢,老夫在長安時,包二郎也是提過的。但你也是知道的,那時候老夫哪裡能說話,皇帝猜忌的厲害,老夫要是跟外族勾連,只怕舉族都要被流放西域。”

聽了老唐的話,唐六郎點點頭,遷都之前的李世民,那是相當的神經質。逐漸不再胡亂猜忌,那都要停辦曲江文會,到貞觀八年大病一場,纔算好轉。

“如今怕是包二這小子已經到了砸鍋賣鐵的地步,老夫沒有遇上還則罷了。遇上了,自然要幫一把。”

“不若先行差人前往京城,看看包家境況?”

唐善識如是建議老唐。

想了想,唐儉點點頭:“如此也好,順道讓人傳個消息給張操之,他在遼東朝鮮道都有門路,手指縫漏一點,讓‘包爾熾烈’全部換個身份,都不成問題。”

老唐現如今想事情都簡單的很,張德在遼東的關係還是相當硬的。且不說石城鋼鐵廠那票人馬,就是朝鮮道行軍總管牛進達,還有修路書記薛大鼎,攤個工程隊或者“義從”,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等老唐一行人從申州離開前往豫州的時候,在武漢的張德,也收到了老唐的請求。

“‘包爾熾烈’部?聽着耳熟啊。”

老張想了想,找了幾個熟悉遼東漠北諸事的幕僚過來詢問,因爲很多小部族都沒有正式稱謂,像“包爾熾烈”這種稱呼,在朝廷內部是沒有的,鴻臚寺那裡根本就不搭理蒙兀大部麾下的小部落,直接接觸的概率爲零。

只有一種情況會讓朝廷接觸大部族內部的小支,那就是準備肢解這個大部落,然後就會扶持大部落內部的小支……

當年突利可汗,就是這麼個情況。至於說什麼突利可汗曾經和李皇帝一起喝過花酒跳過舞……外交詞彙聽聽就算,跟李董打過交道的番邦酋長多如牛毛,其中一多半已經被他殺了。

“使君,這‘包爾熾烈’沒聽說過啊,不過近期準備開闢林場,四處尋求門路的蒙兀人,倒是有一支,只是不叫這個,而是叫‘孛爾只斤’。”

“嗯?”

有幕僚愣了一下,愣道,“莫不是同一家,只是不同叫法?”

“興許正是如此。”

老張於是讓他們去印證一番,結果還真是同一個小族。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張德都覺得有點玄幻,這年頭的“孛爾只斤”氏,混得這麼慘?全族人生目標居然就是做伐木工?

你特麼在逗我?!

幾近打探消息,這才曉得,洛陽落腳的包氏懷化中侯,原來就是這個部族首領的次子,爲了生存,因緣際會投奔到了唐儉麾下,跟老唐走南闖北開了眼界,又跟着立了點功勞,於是也被賞了個從七品的武勳。

這在朝官中,根本不算個什麼,其實就是個屁。但在蠻夷出身的圈子裡,絕對算個腕兒。

當年長安還是都城時,安菩他爹安西里,也不過是五品,已經是胡人圈子裡響噹噹的頭面人物。

情況略微瞭解了一下,老張頓時明白,大概就是做弟弟的在唐朝發達了,老家還有一幫窮弟兄窮親戚,於是就巴望着他拉一把。而這個包二郎也是個實誠人,居然砸鍋賣鐵也真要拉一把,結果把自己逼上了十分艱苦的境況。

加上常年在唐朝廝混,臉面也越來越重要,沒面子就沒人情,沒人情就沒好處,於是就惡性循環,把家當都暗地裡變賣了硬撐。

要不是老唐認出了那張黑狼皮,只怕再有幾個月,可能就會聽到京城有武勳投河自殺的消息。

“如今鴨綠水一帶林場可有缺額?”

“使君,鴨綠水那裡林場根本招不到人,哪裡談得上甚麼缺額。”

“安置六七千人,可有好去處?”

“大行城故地,莫說六七千人,六七萬都不成問題。”

“那就讓人回覆一下茂約公,就說有個去處,讓他早做打算。”

“是。”

實際上幕僚們都是往低了說,因爲修路的緣故,從遼東到朝鮮道沿海,木石資源輸送的效率極大提高,只要拿到批文,林場就是隨便框個地就能起來,唯一欠缺的,就是光頭強這樣的伐木工……

別的不說,僅僅是平壤宮擴建,木材用量就是個驚人數目,沾着點邊,一夜暴富啊。

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九章 蘇烈(一更)第八章 人地論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九章 套路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四章 流言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十八章 天賦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六十章 聚餐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三十三章 賞功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九十章 眼界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三十章 約談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十九章 需求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