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

“陳先生。”

“有勞。”

主體建築剛剛落成的江夏中學已經開始試運行,談不上招生不招生,江夏中學本身就是幾個官民學堂組合而成。教職工吃雙餉,一是朝廷米祿,二是地方貼補。前者主要是實物,由地方治學大宗師監督。後者就是真金白銀的錢。

武漢發的是銀元,當然教職工也可以不旬月領工資,到年底直接數金豆子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約定好,都可以談。

因爲學校的特殊性,江夏中學平時的伙食還是不錯的,除了伙食之外,還有各種小福利。

比如說醬菜,基本上學校裡的教職工都不用去市場跑這家那家醬菜行,學校直接就是發上等貨色。

不管是蝦醬、蟹醬、肉醬,還是說時下佐餐最爲流行的上品醬瓜丁,多少都能搞一點。

像學校的正職教書先生,是可以拿到五斤的醬瓜丁,轉手換五斤牛肉不成問題。行市裡的土老財,一年也未必能吃上五斤牛肉。對坊間來說,這樣的貼補絕對算得上高福利。

“好份量。”

姓陳的先生雖說一直控制着情緒,但到手一罈五斤的醬瓜丁,還是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

胳膊肘裡還夾着半條臘肉,還有一串臘雞腿,陳先生忙不迭地返轉家中。屋裡正生着火,操着江東口音的女郎裹着青花頭巾,一邊手在青花圍裙上搓着,一邊向外迎了過來:“昨朝有個府裡的才送了鹹菜過來,伊說是這個月的貼補,怎麼又有?”

“學校開園承諾的福利,只是一直沒發。今早正好‘天后像’落成,趁着喜慶,這便發了。”

“哦喲,伊說有好貨色,果然是有的。這肉真是好……咦?這是瓜丁?還是醬好的?青瓜……”

婦人拿了一塊塞到嘴裡,“不是青瓜。”

“是西瓜。”

“噫!好貨色,去醬行換了,能換一年的鹹菜。”

“換了作甚,當早飯吃。”

“哪有這般敗家的?”

“我現在是正職教書先生,不一樣。”言罷,他忽地想起了什麼,“鄧州來得的老人家那裡,你送一些瓜丁過去。”

“你跟鄱陽王又不搭界,怎地還要賣這個面子。”

“都是姓陳,何必生分了呢。再說,這裡是武漢,也不懼甚麼閒話。”

“你是夫,聽你的吩咐就是。”

“這怎是夫婦的區別,做個人情罷了。”

鄧州刺史陳君賓才過世沒多久,族人因爲生存條件急轉直下,就四處找陳氏故人投奔。

恰好原先在洛陽有個年輕人是在禮部“打雜”的,結果冒險辭職下海去了武漢,生意沒做成,結果給學校打零工的時候,被髮掘出了“教書”的天賦。

於是乎,陰差陽錯,成了武漢本地的教書匠。

後來搞“義務”教育,學校擴建並沒有混亂擴張,而是從張德手中的核心單位逐漸擴散,其中就有江夏中學。

能夠在各個新式學校做教學骨幹的人,全部都是原先就在張德手下混飯的。陳先生因爲業務能力很強,上方對於江夏中學運行的期望,主要就是看他們這些教學骨幹的發揮。

如今全府中小學都是統考,成績都是百分制,誰成績好誰成績差,算一算比個大小就一目瞭然。

陳先生福利高是高,壓力同樣也不小。

不過這種事情,對他這等出身的人來說,也算是小意思。畢竟,南陳國族後人,經歷的事情怎麼可能風輕雲淡。

頂着壓力還能照拂一下陳君賓族中老人,可以說相當的不容易。

在家中略作逗留,陳先生就返轉了學校,今日學校裡還是開伙的,中午之前,還有兩節課要上。

“陳兄仁義,鄧州來的人都能照顧的這般妥帖,難能可貴啊。”

“舉手之勞罷了,談不上甚麼可貴。”

“陳兄謙虛一如往常。”

食堂裡吃午飯的時候,同僚們互相聊天,說話間,有人忽地問道:“陳兄,午後的德業課,可有甚麼指教?”

“我也沒甚想的,就是把學校的學生行爲規範再講一遍就是。”

“這不講德行,總是要心虛一些。”

“有新到的《女德》,要去講麼?”

“……”

給長孫皇后立了“天后像”,朝廷也沒什麼好獎勵的,除了幾套孔祭酒出品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之外,還有長孫皇后署名的《女德》。

書是好書,就是有點小問題。

吃過午飯,睡了午覺之後,陳先生還要上一堂德業課。

原本想把學生行爲規範重新梳理一遍,結果鬼使神差捧着《女德》就進了教室。

“今天的德業課,我們講……《女德》?”

“?”

低下一羣學生原本低着腦袋還有點打瞌睡,猛地聽到《女德》,頓時“嗯”了一聲,很是精神地擡頭看去。

“先生……《女德》是那《女德》嗎?”

“對,就是那《女德》……女聖發下來的。”

女聖也是聖,女聖寫的書,自然也是聖賢書。

讀書就讀聖賢書,很正確。

“我們也要學《女德》?”

“對。”

學生們頓時臉色一變,終於有人弱弱地冒出來一個聲音:“可是……我們是男校啊。”

“男校更要學《女德》,少年郎得有追求。”

你是先生,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一羣青少年當時就打了雞血一樣,準備好好地研究研究學問。德業課聽《中小學學生行爲規範》簡直就是折磨,還是《女德》帶感。

“首先是儀態……嗯,儀態。”

陳先生眉頭一皺,頓時覺得有些麻煩,然後擡手一指,“喬大郎,你來假扮一下小娘。”

“……”

一臉懵逼的喬大郎頓時連連搖頭:“先生,我不要。”

“假扮小娘德業課考試加十分。”

“先生少待,妾這就來。”

“……”

“……”

一衆男生反應過來之後,也不等爆笑,直接喊道:“先生,喬峰身材粗壯,只能扮個東施。我瘦弱修長,纔有女子風範。”

言罷,還站起來扭了扭腰,媚眼狂拋。

“郭大莫鬧,待喬峰下去了,你再來裝扮就是。”

“先生,可得加分麼?”

“你猜。”

陳先生笑而不語,看着略微偏瘦的郭大。

此時,學校外面來了人,排場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什麼人都有。除了陰陽人死太監之外,也有禮部的人,還有州學的隨員。

“重組江夏中學,我等把學校辦好的信心是很足的。主要是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大多都是三年以上的老教師,有的原本就是京城出來的,學識紮實,見聞廣博,都是百裡挑一的賢才。”

學校做行政的人正給訪客介紹着,“前面就是陳先生的班級,下午正好有他一堂課,是德業課,學校……”

行政人員一剎那就像是被人捏住了脖子,整個人跟死鴨子一樣一動不動,一雙眼珠子死死地盯着前方。

訪客們也都是目瞪口呆,入眼處,只看見教室內一羣學生“盡顯嫵媚”,男生極盡妖嬈地展現他們的“風姿”。

而講臺上,教學能手陳先生,正面帶微笑地連連點頭,還時不時地給個點評。

有個小黃門實在是沒忍住,小聲地說了一句:“貴校雅趣之處,頗有百年遺風……”

第六章 一個人的畢業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章 灑脫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三十章 白日第七十八章 實利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七章 總督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三章 灑脫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十九章 需求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九章 無奈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三十三章 大佬們都來看他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三十章 謀生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七章 予其誓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四十八章 忠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四章 心情複雜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四章 心情複雜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八章 期望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場(大年初二第二更!)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一章 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