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想做官

“五郎,你看這個……”

“嗯?”

解了胸甲,裡頭還有一層軟皮甲,用的是鯨魚皮膚上類似纖維一樣的玩意,防砍不防刺,聊勝於無的東西,但勝在輕便,還不怕水,在倭地作戰,倒也是個好東西。一手握住了遞過來的物事,這軍官掂量了一下,愣道:“不會又是杭州貨吧。”

“不像。”

光着腦袋的軍漢把頭盔取了下來,夾在了臂彎裡,爲了便當,把頭髮剪了個乾淨,瞧着像個寸頭,又因爲留着大鬍子,整個腦袋像個板栗。只是原本在唐人眼中有些滑稽的模樣,因爲左眼朝下三四寸長的傷疤,那是除了凶神惡煞,怎麼也讓人笑不出來。

“老陳,你覺得是什麼貨色?”

“像廣州貨,這份量,比江南的刀要輕,刀身還短了一些。可是在山裡,卻是要便利一些。北地用的不是可不是這等形制,至於西南,鋼刀都少,更不要說做這古怪形制。”

“入孃的……廣州佬居然也來摻合一腳。”

“可是五郎,我琢磨着,未必是衝着咱們先鋒來的。怕不是廣州佬跟誰火併,你也是知道的,剛過年那會,‘眷村’那裡來了不知道多少人。福州、泉州、廣州、交州……能數得上的人物,都撒了家犬出來。”

“噢?老陳,你的意思是,是廣州佬跟誰抗上了?”

“這地界,叫甚‘石馬’國,雖說不大,可土著甚多,山野部族也有六七個。興許是廣州人想借了土著氣力,在這裡立足,只是沒曾想,跟人撞上了。”

“會不會是王東海?”

“不會。”

老陳神色頗爲肯定,他對五郎解釋道,“前頭在中軍的內官,那是誰?那是在洛陽宮給康大監做過兒子的。如今從平壤宮過來,身上要是沒擔着皇帝聖旨,豈能讓牛總管這般照看?”

“有理。”

唐五郎點點頭,“前頭在中軍吃飯,大概是興頭上來了,說了一個‘宣政總制院’還是甚地衙門,橫豎是沒聽說過的。不過話頭起來,我琢磨着味道出來,莫非是皇帝有心把倭地就這麼吃下來?”

“不管是不是要吃下來,這功勞,肯定是不會少。咱們跟着牛總管自朝鮮南渡,求的不就是論功行賞麼?不過,那內官一時口快,卻未必沒有緣由。咱們遠在海外,不知中國變化,興許朝廷有了計較,要在扶桑佈政,也未可知啊。”

“若是當真佈政,豈不是要多不少衙門?”

“所以這廣州人的刀,絕非是衝着王東海去的。五郎你看,這要緊關頭,王東海不琢磨如何做官,難不成還去跟一幫土著較勁?”

“不錯。”

唐五郎連連點頭,聽得老陳的分析,他也暗自琢磨:若是朝廷真的要在扶桑諸地佈置施政,若能混個縣令噹噹,那也不差。倭地田地貧瘠是不假,可要是發賣倭人,倒也是個好當口。

現在倭奴價錢飆升極快,因爲要修平壤宮,不可能徵發多少遼東民夫過去。反而用戰俘,更加便當不說,倭奴到了朝鮮道,人生地不熟的,根本不怕他們作反。

就算鬧出大事,還能游回老家不成?

想到這裡,唐五郎便問老陳:“若是如此,咱們還真要先好好合計合計,走,先回去,問一問公孫老兄。”

如今得知情況可能發生變化,唐五郎哪裡還有心思去“圍剿”不服王化的土著,這時候保護還來不及呢。

現在把人都抓了,說是說功勞,那俘虜是誰的?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的,是皇帝老子的,跟他有個屁的關係?

可要是留着不抓,只要倭人不來尋死,他也沒必要趕盡殺絕。

待到事情大定,他要是能混個一官半職,再來抓捕倭奴,這每一個倭奴,那都是五十一百貫的開元通寶啊。

這些是誰的?是他自個兒的啊!

人在中國想要發財,不是沒有路子,也不是發的不夠多,可要說便利,哪裡及得上在番邦域外。

講白了,大唐的法律,眼下還用不着番邦域外呢。

可大唐的威嚴,卻已經在番邦域外顯露了出來。

這裡頭操作得當,那當真是大賺特賺。

而且唐五郎琢磨着,能讓廣州人萬里迢迢跑來倭地摻屎,這要是沒利潤,說出去誰信?總不能說廣州人愛吃海鮮,特意跑一趟扶桑吧。

更何況,別人不知道廣州行情,他唐五郎還不知道?他爹是誰?突厥大營進進出出,當着李靖的面罵娘李靖都不敢放屁的唐儉唐茂約啊。能不知道廣州是馮氏、冼氏說了算?

馮氏跟江南新貴勾搭起來,又不是今天的事情,改元貞觀過後沒幾年,就有馮盎平叛,然後漫山遍野種甘蔗的事情。

能在貞觀朝屹立不倒的英雄好漢,要是沒點獨門絕技,根本沒辦法混。

“老公孫!”

返轉前軍大營,尋着正在清點賬目的參軍,唐五郎離得不遠就打起了招呼。

“五郎啊,怎麼?不是說要去‘石馬’國探探路嗎?怎麼恁快就回來了?”

提筆緩緩錄入數據,留着山羊鬍頭上包了一塊青色布巾的中年漢子笑着問道。

“老公孫,我記得你還做過長豐縣令?”

“做過,怎麼了?”

“你在楚地呆過?”

“去年還在楚地,今年就到了倭地。”

“當縣令……有的撈?”

“嗯?”

微微一愣,將手中的筆放下,“五郎找我公孫谷,不會就是想打聽老夫當年是怎麼撈的?”

“噯,我就是隨口問問。”

“問了作甚?難不成你還想當縣令?”

“難道某當不得區區一個縣令?”

“當是當得,不過以五郎資歷,大概也就是混個下縣。你就算想撈,怕不是還要撈戰功。”

“嗯?某要是成了縣令,怎地還是戰功?”

“哎喲,你在下縣撈的太狠,窮地方本來就苦,還要貢着你這位大爺,不扯旗造反更待何時?而五郎行伍出身,想來連府兵都用不上,點了衙役健勇,就把這事情給平了。你說,這不算戰功,什麼算戰功?”

“……”

公孫谷揶揄了一番唐五郎,開足了玩笑,這才又提筆正色問道:“說吧,到底是個甚麼意思?”

“甚麼意思?某能有甚麼意思,就是過來問問……”

“那老夫可就要忙了,五郎請便。”

“噯!你這老貨,精似個猴兒。”

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公孫谷,唐五郎左右看了看無人,這才彎下身子,伏在案上小聲對公孫穀道:“老公孫,這倭地要是建制州縣,你看我要是混個縣令,能不能成事?”

“嗯?”

公孫谷一愣,居然沉默了起來。

“說話呀!”

“你能不能混個縣令,老夫不知道,不過,老夫倒是想謀個刺史噹噹。”

“……”

敲你嗎呀!

第九十六章 順風船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七章 大舞臺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四章 太年輕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九章 喜事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三章 渣男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九章 朝會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十二章 門路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三十八章 暢想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二十章 怠慢第十九章 鳥爲食亡第八章 接風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三十四章 史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四十章 充錢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十六章 熬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十二章 睡吧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二十五章 減緩擴張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十四章 筵席第四十章 發達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十二章 衝突第九章 赴宴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