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

長樂公主返轉長安“省親”,原本就是個談資,但因爲公主府發年貨,就成了熱鬧。凡是宗室子弟,甭管有沒有被收錄姓名的,有人作保就能領只火腿回家。

照着一戶一隻腿,公主府年餘之前就發了六百隻火腿出去。

這動靜,震的太子府的一干官吏都是心癢難耐。可儲君的班底,要面子的對不對?好在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少東家是個寬厚的,寫了個條子,讓他們以太子的名義跑去公主府打秋風……

“這得多少錢吶!”

“你管得着嗎?你管得着嗎?這可是陛下最寵愛的公主,多少錢你管得着嗎?你管得着嗎……”

“……”

要不是拎着火腿,大概是要打起來。

“陛下,長樂公主竟是出手恁辦豪闊?”

“你們懂個甚麼?”李淵躺在搖搖椅上,旁邊還放了一隻大個兒的凍柿子,柿子怎麼看也有一斤多一個,跟飯盆似的,上面插了一支銀質的吸管,整個柿子裡面都是汁水,吸上幾口,就只有柿子皮和裡面的核。

搖搖晃晃,又有宮婢在那裡揉捏着胳膊,戴着墨鏡在玻璃暖房中曬太陽,李淵張了張嘴,便有個伺候的妃嬪將凍柿子端了起來。

滋滋……

吸了一口,李淵長長地哈了口氣:“麗質不比旁的,你們誰生了女兒的,趁着過年,好好巴結巴結她。”

禁苑之中,知道李麗質跟張德“鬼混”的不多,也就是阿奴的姑媽知道一點。只是薛婕妤日子好過得很,也沒有抑鬱而終什麼的,自然是懶得去折騰。禁苑深宮,就算爭寵,也是爭一個老頭子,有什麼意思?

“六百隻火腿……金銀財帛無算,聽陰家的人說,還派了三五千匹棉布,都是滄州棉。這皇帝也當真寵她。”

“實在是說不通啊,就算再寵,哪有恁般做事的?不說東珠南珠,就是‘安利號’的珍珠粉,也有二三百石,這是珍珠還是大米?”

“你說大米,還真有珍珠米,都是聖月湖的珍珠米。太湖一年也產不了多少,長樂公主便是吃這個,尋常的米麪,碰也不碰。”

“早先來宮裡,也未見如何綾羅綢緞……”

“再你豪奢,她有甚沒見過的?不過是膩了,便不在意這個。”

“前幾日,還有幾家想投效,那都是家財十萬貫的,就見了一面門子,然後扔了一二千貫的禮物,就沒了下文。”

太皇聽妃嬪們在那裡閒扯,茶几上擺滿了瓜果吃食,剝着阿月渾子的薛婕妤抓了一把在手中,然後把剝好的果肉放在金盤中,問李淵:“陛下要吃這個麼?”

“咯牙,上個月掉了一顆,不敢吃這硬的。你跟膳房說一聲,做個軟熟的糕點,把這個磨碎了,撒上面。”

“是。”

十好幾個女人在那裡嘰嘰喳喳,只是談的說的,都是長樂公主。尋常公主,別說上面十萬貫,你就是萬貫五千貫的,來投效有什麼不收的?公主府那點臉面,拿出去變現有什麼不好的?

難不成等嫁了人,活受罪不成?

可偏偏長樂公主連十萬貫的豪富都瞧不上,而且能在長安家財十萬貫的,又有幾個簡單的?不是權貴的白手套就是自家跟腳不淺,正經能囂張跋扈的胡商,往往都是依靠勳貴,白手起家的胡商就是豬,每年都不知道被多少城門吏拿來宰。

李淵妃嬪之中,河東關內的巨多,偶有他處的,也多是在東南,且是遠至吳地的。然而這些地方的世族,朝野之間的話語權都淺薄的很,原本有個太原溫彥博,還能當門面,可惜……死的早。

吳地諸如虞世南陸德明之流,又基本全是靠名聲,務虛遠多於務實。南朝遺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給李皇帝刷名聲用。

於是混到貞觀二十二年光景,可以說是頗有點“寒酸”,朝野施展不出拳腳,也就只能琢磨那點仨瓜倆棗。

可偏偏裡裡外外惦記的東西,在長樂公主那裡連個屁都不是,這就很尷尬了。

但太皇很滿意,是,他是不行了,就算現在皇帝兒子突然暴斃,他也沒心思再起風雲。渾身剩下的那點精力,用來播種就不錯了,還想叱吒天下?做夢呢。可要說妃嬪家族就不拿他當回事,也是自找苦吃。

就好比現在,全長安都知道長樂公主整個一“百寶箱”,可想到順順利利巴結上,直接去公主府就是自取其辱,更多的是連長樂公主住哪兒都不知道。

兩相比較,東宮幕僚算是幸運的,至少長樂公主還賣自家哥哥面子不是?可東宮幕僚還能連吃帶拿不成?公主府饒一些武漢特產,讓他們自行變賣賺個差價,那就已經是公主仁德,恩義浩蕩。

從酸甜苦麻辣到米麪糧油乃至絹布絲麻……武漢的什麼價錢,長安的什麼價錢?一進一出一匹布來去幾百文都有可能。

再說吃的喝的,五十斤的大壇,二十斤的小壇,不管是米酒、果酒、白酒、黃酒……武漢的酒水價錢能把長安的幹成渣滓。

長安一年的酒水產量,可能也就是江夏釀酒廠一個月的數目。

在總體規模上來講,長安是“物資缺乏”,當然按照武德朝的行情,那長安必須是“物產豐饒”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是?

也不是沒有人琢磨,怎麼別人去了武漢啥也沒有,偏偏長樂公主去了,就跟洗劫了江漢觀察使一樣的?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

可惜,就算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能隨便開口……

入冬時節,本來就缺吃喝用度,惹惱了公主殿下,人就算不去武漢,還能去洛陽不是?

公主這樣的大善人大財主被氣走了,誰擔待得起?

八十二歲的老董事長自然曉得那些廢柴的小心思,所以更加的得意。別人不好說話,他還不好說話嗎?

“叔貞,叔貞?”

“嗯?”

不遠處的躺椅上,有些疲憊的婦人微微擡頭,看了李淵這邊一眼,“阿郎有甚麼吩咐?”

“十七郎是不是昨日來過?”

“來了,就是問安。”

“那怎地不來見老夫?”

“也來了,阿郎晝眠,他便出宮了。”

“來作甚的?”

“想去長樂那裡求點書卷,聽說武漢現在出書,都是用了線裝,不比別處。”

“嗯。”

李淵點點頭,然後道,“好讀書是好事,可惜他也不能做官。”

“教幾個學生也是好的。”

“也好,那這般吧,老夫約個晚膳,讓十七郎過來一趟,叫上麗質還有承乾,一起吃個飯。”

“那我知會個人過去,讓元裕莫要誤了時辰。”

“甚時辰,吃個飯罷了,晚到早到又能怎地?”

李淵擺擺手,又衝周圍道,“你們也是,有甚念想的,都說出來,老夫這臉面,在麗質那裡還是值當點的。正月裡,就讓麗質也忙一忙。”

衆妃嬪一聽頓時大喜,連忙帶着笑行禮道:“謝太皇……”

“謝個甚。”

太皇面有得色,嘴上卻道,“老夫今年八十有二,還能有幾年活頭?不給你們弄點福利,這要是老夫兩腿一蹬,你們還有甚個依靠?”

“謝太皇垂憐……”

說話間,李淵問戴着眼鏡正在繡花的楊嬪:“二十郎如今在江南還好?”

“他是個玩鬧性子,自號‘尋歡公子’,也不知道玩耍到了哪裡。不過旬日都有信來,倒也還知道有個娘。”

“本來還想給他弄幾套武漢做的寶劍……”

老董事長說話間,還有點可惜的樣子。

第十八章 大哥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一章 王師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五章 大丈夫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七十一章 穩第四十三章 紛紛請戰第十二章 門路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四章 所圖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九章 赴宴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九章 方向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一章 拜佛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五十三章 贊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五章 需求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八章 特進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七十章 秉持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八十章 冬季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八章 會做事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七章 大舞臺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二十五章 義商仁心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四章 心情複雜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說客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九十九章 成長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十一章 一問第八十章 冬季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