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朝議世家告鍾文

他李大亮雖爲涼州都督,此次駐守於鄯城,說來也是爲了防止土谷渾狗急跳牆。

此時的土谷渾,在今年中慕容世允死後,這才立了慕容世允的兒子慕容順爲可汗。

這慕容順剛坐了這土谷渾可汗的寶座沒多久,就向李世民投誠,歸附於唐國,成爲唐國的附屬國。

可沒想到,慕容順這可汗之位還沒坐熱,就被自己的部下所殺。

而如今,土谷渾的可汗也只是一個年幼的慕容諾曷鉢,朝臣爭權,部落之間也是紛爭不斷。

可以說,此時鐘文帶着部下進入土谷渾,確實不是好時機。

“亂也得去,我利州最近缺鹽,而且是全境缺鹽,可耽擱不得。”鍾文哪裡會停下腳步。

就算是他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可利州的幾十萬百姓卻是等不了。

如果自己不從外面帶鹽回利州,利州必亂。

“嘶~”李大亮聽鍾文所說,這利州全境缺鹽,倒吸了一口涼氣問道:“鍾少保,利州缺鹽?這是怎麼一回事啊?依道理來講,再缺鹽也不會缺食用的鹽吧?你利州不會要用鹽做什麼吧?”

“我利州……”鍾文開始訴說起關於利州的事情來。

漸漸的,李大亮這才明白了利州缺鹽的原由。

“這王家與鄭家你可得小心了,你做下這等事,這鄭王兩家肯定會報復的,朝堂上估計也免不了。”李大亮聽後震驚不已。

他可是知道鍾文每做一件事,必然震動天下。

扶桑事件,吐蕃事件,到前段時間發生的孔家事件。

每一件都是大事,而且都能引動全唐國上下。

如今,又把利州鄭王兩家的人全給砍了,這已然不是小事,而是天大的事情了。

李大亮自認爲自己沒有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膽量。

雖說,他李大亮也是一個剛正不訶之人,被百姓奉爲好官。

可他依然也不敢做下如此轟動的大事來,至少,他有自知之明,可不像鍾文這般殺伐果斷,狠辣絕厲,一惹事就是天大的事情。

話說長安城。

“那鍾小兒如此欺我王家,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長安城某座府邸內,一位年輕人正怒摔着碗瓶一類的東西,嘴裡還怒斥着鍾文。

一聽之下,就知道此人正是王家人了。

不過,他不過是王家的一位子嗣而已,而且話事人也非他。

此人名爲王頌,乃王家族長的二孫子,同時,也是長安的話事人,更是王氏鹽行的話事人。

其上,他有一位兄長王裴,以及一個弟弟王錦,只不過,他的這位兄長卻不在長安,而在遠離着長安近千里之遙的老家晉陽城(太原)。

而且,他的這位兄長,與他還有他的那個弟弟一直處在爭權奪利當中,爲的就是在以後能掌控王家。

只不過,自古以來,嫡長爲大,他王頌也只能籠絡旁系,打壓他的兄長和弟弟。

況且,王家族長王申也着實喜愛這個二孫子,這纔派了他來長安主持他王家的事情,順便聯絡朝中各官吏。

“小郎君你可不能氣壞身體了,那鍾家小兒本就毒辣狠厲,我們可得小心應對啊。”管家王允見王頌如此生氣,趕緊勸阻道。

“鍾小兒,你敢殺我王家人,我定要讓你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王頌當然知道鍾文是一個難以招惹之人,可這氣卻是堵在心裡,難受得緊。

稍後,冷靜下來後,開始想着對策。

“管家,可有信送往晉陽?”王頌向着管家王允問道。

“回小郎君,信已經傳回晉陽了,想來此時族長應該收到了。”王允趕緊迴應道。

“那就好,你現在趕緊去請王廷過來。”王頌聽了管家的話後,思索了一會兒後,向着管家王允交待道。

“好的,那我這就去把王廷請過來。”管家得了王頌的指示,急步離去。

時過兩刻鐘後,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來到了王家府邸。

……

第二日清晨。

宮城太極殿,正如期舉行朔日望日的大朝議。

今天正好是十月初一,同時也是朔日。

朔日爲每月的初一,而望日就是每月的十五了。

朔日與望日是大朝議的日子,在長安九品以上的官員,如無緊要之事,均得參加。

各官員早已是入了宮城太極殿等候着李世民的到來。

而此時,所有官員加起來真可謂是文武百官,可不像平日那般的少。

官員從太極殿一直排到了太極殿外,到處都站得滿滿當當的,所有官員加起來,少說也得有數百人了。

官員如此之多,這防衛自然也就要比以往要嚴格了許多。

禁衛加親衛,數百人站在周邊以及太極殿內警惕着。

就連禁軍也都在太極殿廣場兩側待命,只要一有動靜,他們必然會圍殺過來。

並非李世民不相信這些官員,而是曾經有類似刺殺的事情發生過。

而且,當時刺殺的官員,還是一位從七品的官員。

要不然,這防衛也不會有如此之嚴格。

放在平日裡的五品以上官員所參與的小朝議來說,這防衛着實嚴了數倍之巨,畢竟,五品以上的官員議事,也都是李世民所相信之人。

雖說,李世民的記憶甚好,在長安城的每一個官員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來,可當人數一多,誰又知道下面的官員當中是否有存有異心之人呢?

“聖上到。”沒過多久,一聲尖銳的聲音傳來。

隨着這一聲尖銳的聲音過後,李世民穿龍袍輕慢的入了太極殿。

“衆位愛卿,今日正值朔日,乃大朝議,有事啓稟者可以上呈了。”從官員行禮過後,李世民落了坐,沉聲向着官員們喊道。

“啓稟聖上,臣……”李世民的話這才一落,鉅鹿郡公魏徵就站了出來啓稟着他要呈遞之事。

隨後,又是不少的官員啓奏着他們的事情。

“衆位愛卿,可還有要事要稟?如沒有了的話,那就可以散朝了。”議事持續了兩個時辰,李世民已是有些乏累。

“啓稟聖上,臣有一事要稟。”此時,一位御史站了出來,向着李世民上稟道。

“何事?稟來。”李世民見大事早已是結束,本來計劃當中,到了此時,這大朝議也該結束了。

話說最近他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身體越發的不好了,李世民還想着散朝之後趕緊回去陪一部自己的妻子。

可是,他卻是沒想到,還有一位御史站了出來要啓稟,心中頓生不喜。

“啓稟聖上,臣要狀告太子少保,利州刺史鍾文,此人在一個月前,封禁利州各縣,抓捕鄭氏以及王氏鹽行、米行、布行、貨棧等所有人員,並且還進行了公審處決,數百人頭在衆目睽睽之下被砍,臣要告鍾文罔顧我唐國律法,私設刑堂,草菅人命,藐視國法,藐視皇權……”

那御史的話一開,就如口若懸河一般停不下來。

而他更是把鍾文的罪名羅列出了十多條之多,每一條都可以說是罪大惡極。

如真要依着唐國律法來審判的話,鍾文的頭都不知道要砍多少回了。

這名御史,正是昨日王家的王頌所請的王廷。

同時,王廷也是王家旁系子嗣,他站出來說話,自然是爲他王鄭兩家說話了,而且,他對鍾文所羅列出來的罪名,可謂是包羅萬象,就連霸佔他人孫女之事都給列舉了出來。

“轟”的一聲,整個朝堂開始有些亂了起來。

王廷的話,那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啊。

這麼一件大事,他們都沒有得到消息,而這王廷卻是得了消息,這使得他們如矇在鼓裡一般。

聽見王廷所述之事,衆官員頓時議論紛紛了起來。

就連坐在寶座上的李世民也都驚得站了起來。

李世民也沒想到,這王御史所狀告的鐘文,會在利州犯下這等事情,這使得他莫名的不解。

利州的情況,他李世民每一個月就能收到關於利州情況的密信,自然是清楚的很。

利州百姓安居樂業,又有着利州官府爲百姓謀福,還有着利州商團爲百姓掙錢,真要如此下去,利州的富裕程度絕對會超過江南一帶了。

可是,他李世民卻是真沒想到,鍾文這纔剛回去,就對鄭王兩個世家動了手,而且一動就是清除了整個利州。

“啓稟聖上,臣也要狀告鍾文,剛纔王御史所言確有其事,昨日臣收到利州所傳來的信件,鄭王兩家所有店鋪的人員皆數被殺,當時的場面可謂是血流成河,把利州的百姓嚇得體無完膚,臣也要告鍾文獨斷專行,欺民霸市,砸店毀物……”

當這王廷的話剛落下沒多久,又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要狀告鍾文。

而此人,正是鄭家的一位官員。

此人名爲鄭鼎生,不過他非鄭家子嗣,也非鄭家旁系,只不過投誠於鄭家罷了。

話說,鄭鼎生出身一般,來長安投靠無門,最終是鄭家收下了他。

後來,鄭鼎生在士族的舉薦之下,才得了一個小官。

再後來,鄭鼎生慢慢的也爬了上來,到了如今成了這禮部膳部司的員外郎,也算一個從六品下又有着不小職權的官員了。

而他昨天,也如同那王廷一樣,得了主家的消息,在共商過後,這纔敢在大朝議之時狀告鍾文。

王廷與鄭鼎生二人,代表着的是鄭王兩個世家,在場的人誰都心知肚明。

可是,這二人所述之事,聽在所有人的耳中,也知道這是天大的事情。

數百人人頭落地,這是何等場景。

在場的文武百官,除了武將之外,文臣當中又有多少人見過這等場面呢?

況且,就在去年,李世民還頒佈了只要處決罪犯,均得呈章至他的案頭,由着他來審閱批奏才能執行。

可如今,利州卻是背道而馳,罔顧唐國律法妄自審判處決,這已然是再一次的觸犯了唐國律法了。

而利州更是別具一格一般,根本連信報都未傳回長安,這不是對唐國律法的藐視嗎?這不是對唐國皇帝的藐視嗎?這不是對衆官員的藐視嗎?

“臣也要狀告鍾文……”

“臣也要狀告鍾文……”

“……”

王鄭二人的狀告,引得衆官員開始如數發起狀告之風。

幾個月前,他們狀告鍾文不得,還使他們落了下乘。

而今,這算是逮着了一個最好的機會了。

只要對鍾文不喜的官員,如數站了出來對鍾文開始攻擊狀告。

不過,這些狀告之人,基本還是那些文官,至於武將那邊,基本沒人站出來附和。

第八十六章 只攻不守的太一劍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鬼手前來賀新年第七百六十八章 半夜返觀墨幽現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見女子風突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門合一挖玄鐵第九百零九章   江湖之變墨家至第十章 父與母第五百九十一章 五人派往龍泉村第七十五章 喜第八十一章 劍術(2)第九百三十七章   入地奪膽身重傷第七百九十七章 地岩心疑至天荒第七百五十六章 惠陽樓事妻人選第七百一十七章 長安之局有一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夜捉人閻王現第七百五十章 墨離試手一招敗第五百六十五章 驚現一劍救師傅第三百九十五章 鍾文首次入朝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墨幽出山隱保護第八百九十五章   返回龍泉育種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錢的村霸第一百七十七章 離開第四百八十七章 長安熱鬧聖上怒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境返家話醫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離開第四百九十五章 隱世之地再相見第七百四十一章 初見之下雙方試第五百零五章 封地傳聞兄妹至第五百二十一章 消息回京話食鹽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手被廢言報復第八百一十三章 無因無果夢難圓第六百六十一章 鬼手之言驚枯木第七百零二章 父子二人終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順勢而爲幫一把第八百二十章   雙方受傷無言行第一百二十章 三年第四百八十二章 恩怨一瓦當了結第七百五十章 墨離試手一招敗第三百零六章 地上官員對勳貴第八十五章 未來的劍術大師第四百一十六章 吐蕃上師抵唐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境返家話醫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禮儀先行一月半第九百二十四章   一人敵八滅苯教第八百三十八章   殺氣臨頭滅慈航第三百七十六章 文臣武將相互鬥第六百二十一章 對決於禮百招敗第六百一十九章 唐國將士往扶桑第七百零四章 雲那貪心水妖至第二百八十六章 影子蒙面阻太乙第四百五十三章 驚聞太乙現靈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下奇聞聞奇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墨離半路緊跟隨第五百三十九章 初入高昌吃宴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將李靖話西域第七百七十章 墨幽保孫怒出手第七百八十二章 返觀話事求涼解第二百二十三章 超級大烏龍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姓報名做民夫第三百三十八章 踏雪無痕梯雲縱第六百二十八章 扶桑高手齊聚來第八百四十六章   雙方對峙險大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而不動鎮宗族第五百零三章 破立之後傳輕功第七百七十五章 鍾文無語把家還第一百零二章 飯食第二百三十章 學醫第八十一章 劍術(2)第四百一十四章 朝堂王臣一條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刺殺第八百八十三章   百家樓動術門隱第一百一十章 野豬下山第六百二十三章 對決拼鬥二人傷第八十四章 師門劍譜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手感知遁術現第六百零二章 重傷之下尋奇寶第五百二十章 滿眼盡是金銀銅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門相聚被調侃第八百二十一章   曼清迴歸受重罰第三百零八章 死活不論促小花第八百七十八章   雲羅大會無人往第三十五章 淚與幸福第四百二十六章 鍾文聞信自前往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子嘴中探先天第三百四十七章 雲羅寺中高手現第二百五十章 大亂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六十七章 下鍋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被刺第四百三十四章 吐蕃退兵鍾文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北之北有高手第七百三十章 禁城封坊事端多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家三口夕陽下第八百零五章 皇榜一出文官哭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天動靜也挺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孔家勢大將軍出第四百零一章 無功而返探太虛第九十四章 醒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鍾馗之名驚雲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