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溝裡出貴人

話說此時的利州通往龍泉村的路上,一行數十人,正往着龍泉村方向而去。

而這些人,就是李世民派遣之人,往着龍泉村去鍾木根家中宣讀聖旨之人,而馬車之上,卻是放着一些賞賜之物。

早在一個多月前,李世民就已是擬好了聖旨,開始往着利州這邊發送了,反到是在長安城的鐘文,到是等到身上的傷好的差不多之時,這才接收到李世民給他的一些封賞賞賜。

“鄭別駕,這龍泉村,可真是這方向?爲何我們越走越偏僻啊,可別是走錯了纔好啊。”

一通隊伍當中,走在前端的幾匹馬背之上,坐着一位宦官,向着他身邊的一匹馬背之上的鄭之鄭別駕打問道。

這位宦官姓於名中,他此行就是過來龍泉村,給鍾文家中頒佈聖旨的。

打他一個多月前,接收到這份差事,就馬不停蹄的往着利州奔來,而且,此行,他們還帶有着不少的賞賜,基本與着鍾文在長安所接收到的賞賜差不離。

話說,這封賞,除了鍾文本人有之外,這鐘文的父母卻是不會少的。

當然,鍾文的小妹,以及那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弟,那到是沒有,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是以孝爲重的,反到是兄弟姐妹的,到是不在其中。

“於內侍,你放心吧,就是這條路的,不會走錯的,我們往前再行一兩刻鐘左右,估計就可以達到龍泉村了。”

鄭之算是老熟人了,至少,對於李道陵他們來講,屬於老熟人了。

此行,他得帶着這位從長安而來的內侍宦官,往着龍泉村去,向那鍾木根一家宣讀聖旨。

這對於他這個別駕而言,肯定是要陪同的。

況且,這可是勳爵之功,可不是官職封賞。

真要論身份,他鄭之的身份,可比不得此時的鐘文。

雖說,他屬於利州城的別駕,此行,本應是刺史陪同的,但無奈刺史回京述職去了,所以,這才輪到他這個別駕陪同了。

“那好,我們趕緊走,要不然,這天可就要黑了。”

那於內侍聽完之後,又是看了看天色,感覺自己來頒個旨,真是苦着自己了。

原本,還想着,自己搶來的這份差事,至少可以搭上這層關係,哪怕搭不上,至少,也可以與着新的開國侯交個好什麼的。

而如今,自己打從長安出來之後,一路奔波,着實困累身乏。

“大家快點前進。”

跟隨在那於內侍後面的一位禁衛,聽完前面兩位說完之後,大聲的向着後面的車馬喊了一聲。

又是經過了一兩刻來鍾後,一行人這才瞧見了遠處的龍泉村,就連那山頭之上的龍泉觀,也是映入了他們的眼簾。

“於內侍,你看,那就是龍泉村了,那山上的,就是龍泉觀了。”

“好,好啊,終於是趕到了,走,趕緊過去。”

於內侍瞧着遠處的龍泉村,心中激動,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算是快要到了,只要把這差事一辦完,基本也算是可以結束返京了。

“來人,趕緊去龍泉村通告一聲,還有,去龍泉觀通告一聲去。”

鄭別駕一邊騎着馬匹,一邊向着後面的人喊了一句。

隨後,有衙差,有禁衛,數匹快馬,奔襲而去,往着龍泉村方向疾馳過去,去向村裡的人通知去了。

當然,龍泉觀肯定是要通知的,畢竟,這龍泉村可是龍泉觀的附屬,有什麼事,必然是要經過這龍泉觀的。

至於李道陵的身份,在場的所有人,基本是不知道了,哪怕那於內侍,也不清楚。

他只不過是一個內侍,可不知道李道陵具體的身份。

但是,李道陵真人的身份,他們到是清楚,而且,於中從長安出來之前,他的上官就已是向他說明了一些大概的情況。

沒過多久,龍泉觀的李道陵已是得知消息,帶着觀裡的道人們,往着山下的龍泉村而來,直到鍾木根家之後,又是去往村中各家通知所有人過來,開始準備着一些東西,靜等着那長安宣讀聖旨之人前來。

案桌,肯定是要準備的,香案肯定也是要準備的,至於其他的,基本是免了,想要,也沒有啊。

而這龍泉觀的道人也好,還是龍泉村的村民也罷,基本也都在就近等着了。

不過,這龍泉村的村民們,卻是不敢大聲說話。

雖不敢大聲說話,但每個人的心中卻在想着,這剛纔還好好的在家準備做晚飯呢,怎麼就突然被通知他們來鍾木根家呢。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基本都在這兒了,站得滿滿當當的,有拄着柺杖的老人,也有抱着幼童的婦人。

每個人的心中,都在思索着召集他們前來的這事。

“李道長李真人安好,有些年頭未見了,李道長身子可還好?”

當鄭別駕他們一行人來到鍾木根家空地前時,正好瞧見了李道陵站在那兒等着他們了。

鄭別駕他們趕緊下了馬匹,走近前去,向着李道陵問好。

“鄭別駕難得來我龍泉觀所屬啊,老道我身體還好,多謝掛懷。”

李道陵對於鄭之,也算是老熟人了,自然是認識的。

“李真人好,我是奉聖上之令,前來此龍泉村宣讀聖旨的,請問,哪位是鍾木根,徐秀啊?”

於內侍在見到李道陵之時,也是趕緊向着李道陵問了聲好。

不過,他心中急切的是那鍾木根以及徐秀二人,畢竟,他此行是過來頒旨的,可不是過來寒喧的。

“草民夫婦二人正是。”

鍾木根攜自己妻子秀,聽聞之後,趕緊從李道陵身後走了出來,向着那於內侍恭敬的迴應道。

“好,好,我叫於中,此次過來,是受聖上差遣,過來宣讀聖旨,李真人,你看,可否開始了?”

那於內侍看到鍾木根夫婦二人,仔細端詳了一會兒之後,心中卻是有些難已理解。

一個開國侯家的父母,爲何是兩個農戶人,不應該是一戶大戶人家嗎?就算不是什麼大戶,至少也得是讀書人什麼的吧。

而今,鍾木根夫婦二人站在他面前,就是農戶人的裝扮,着實使得他心中不解。

而他昨日來到利州,也未向任何人打探這開國侯家是個什麼情況,就連今日行來龍泉村的路上之時,也未打探什麼。

可就是他心中再不解,正主就是這麼兩位,這旨還得繼續頒發宣讀不是。

“開始吧。”

李道陵對於這宣讀聖旨的程序儀式,還是知曉的,而且,該準備的,已是準備好了。

李道陵這一聲開始之後,鍾木根他們開始跪了下去,就連後面的一衆人,也基本都有樣學樣,跪倒了下去。

這別駕都出現了,而且,還有一個內侍手裡還拿着聖旨,這使得後面的村民們,心中甚是緊張且害怕。

至於李道陵他們這些道人,到是沒有跪下來,而且,就聖旨而言,他李道陵還真沒有放在心上。

當然,誰也不可能說他什麼,哪怕他身後的一些道人,誰也不會說什麼,畢竟,真人這麼一個身份,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聖上諭,敕授鍾文之父鍾木根,爲驍騎尉,昭武校尉,賞……”

“敕授鍾文之母徐秀,爲昭訓,賞……”

於內侍拿着兩封聖旨,向着衆人開始宣讀了起來。

而這驍騎尉,只不過是一個勳官之位,正六品;照武校尉,也只不過是一個武散官,同樣是正六品職。至於秀的封賞,相對而言,就要比鍾木根所封賞的,要高上一級了,正七品的昭訓。

而這昭訓,雖說是正七品,但這封賞,可是爵位,而非勳,論起來,自然也就比鍾木根要高上一級,而且,還是可以傳下去的,當然,這所傳之位,卻只能是傳給女兒,而不能傳給任何無血緣關係的女子。

當然,如無女兒什麼的,那也到是可以傳給嫁進來的女子,比如鍾武未來的妻子什麼的。

至於鍾木根的勳位武散官,雖說也是可以傳給子孫後代,但到了下一代,就自動下調一級,估計到了鍾武身上,也只能是一個從六品職了,況且,還無實權,只能拿朝廷給的俸祿。

“多謝聖上,多謝聖上。”

鍾木根聽完這兩封聖旨之後,心中激動的不行,雖然,他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這聖上封他的勳位以及官職是爲何,但這感謝之言,卻是真實的。

而跪在他身邊的徐秀,打一開始就緊張的不行,而且,心中的害怕之情,可謂是都快要爆了出來了。

至於小花,則是抱着自己的弟弟,跪倒在後面,聽着前面的那位官員給自己阿爹阿孃所封的勳職,心中甚是激動。

“好了,大家都起來吧。”

李道陵看出大家心中緊張,而且,就連受封的鐘木根夫婦,都緊張害怕的緊,他剛纔在這些人沒來之前,基本也沒交待過什麼,原本以爲,只不過是一份封賞罷了。

“鍾校尉,徐昭訓,這聖旨,可得好好收起來,另外,後面的馬車之上,都是聖上封賞給二位的,還請麻煩接收一下。”

於內侍看着衆人起身後,趕緊把手中的聖旨交於鍾木根,就連這稱呼,都開始變得恭敬了起來。

“啊?哦,好。”

鍾木根接過聖旨,心中還在想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迴應之聲,都是一個字,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接收。

“留下些漢子,幫着鍾木根從馬車搬東西吧,其他該忙的,都回家忙活去吧。”

李道陵瞧着鍾木根的樣子,看出鍾木根此時的狀態有些囧樣,只得發話向着後面的村民們喊了一句。

村民們開始散去一些,留下不少的漢子,開始聽着那些禁衛衙差的指揮,幫着從馬車上搬下東西下來。

可打他們把東西搬下來之後,着實把他們給驚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鄭別駕,於內侍,這是怎麼一回事,現在,你們可以給我說一說了吧。”

李道陵看了看被搬下來的東西,心中實在有些不解。

雖說,自己已是猜到了一些,但這其中的原由,還是最好向這些知情人打探一下爲好。

“李真人,由我來向你述說吧,說來,其實這事已是過去快兩個月了,當時,可是把我嚇壞了,當時啊……鍾縣侯雖說是受了傷,但是……如今想來已是差不多好了吧。”

“聖上在一個多月前,差遣我過來宣旨的,所以,大概情況,就是這樣的,所以,李真人,還有鍾校尉徐昭訓,你們也切莫擔心,鍾縣侯可是有福氣之人呢,必然會長命百歲的。”

隨着那於內侍向着李道陵他們幾人回述長安所發生的事情,着實把在場的幾人,嚇得那胸中的心臟都快跳了出來。

“你是說,九首現在是開國侯了?所以,今日你過來給鍾木根夫婦二人封賞,是因爲九首的原故?九首身上的傷只是外傷?”

李道陵聽後,心中的擔憂可謂是從天下掉到了地上,可隨着這位於內侍把話說完之後,這擔憂之心,這才稍稍放下些來。

而邊上站着的鐘木根一家四口,聽着那於內侍所言,秀差一點就昏倒過去,好在鍾木根眼疾手快,扶住了自己的妻子。

好在聽到後面之後,知道自己的兒子只是受了傷,並無性命之憂,這才壓制住了那心臟的暴動。

“回李真人,是的,開國侯是聖上所封,而鍾校尉和徐照訓的封賞也是因此原由,至於開國侯身上的傷,只是外傷,而且,在我從長安出來之前,開國侯已是能下牀了,想來,現在應該是好的差不多了。”

於內侍也是個二貨,如此大的事,怎麼還當着衆人的面說起此事,這要是一個老人,誰又受得住這一驚一嚇的。

而此時,那些搬完東西的村民們,在聽了那於內侍的話之後,心中也是驚歎的不行。

鍾文可是他們看着長大的,而如今,他們看着長大的那個小娃,已是開國侯了,而且,還給自己父母博來了一個勳貴的身份,使得他們心中羨慕的不行。

這可謂是山溝裡出貴人,而且還是個開國侯,對於他們來說,着實貴不可言吶。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寶貝與道法典籍第四百二十章 扶桑高手半夜現第三百一十六章 返回利州發二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影子蒙面阻太乙第九十章 驚恐的陳豐第七百二十五章 傷我唐人必一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招一落驚三驚第一百二十一章 時間 [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九章 長安清查文官亂第二十一章 主殿第六百三十六章 舒明求和言割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鍾馗之妹君命名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鎮銀山囚先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山狩獵陷迷失第一百零八章 槍術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子嘴中探先天第四百二十章 扶桑高手半夜現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識唐朝城鎮第三百三十四章 使團返京百官送第七百二十六章 諸國使節心懼慌第五十二章 習武第六百九十六章 東極島主陰森森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抓使團關大牢第七十二章 小妹第六十六章 藥浴第三百二十九章 使君州官議是非第五百一十七章 與軍合伍先言利第七百一十九章 七層之上疑有路第六百八十五章 潛水入島待遇差第一百五十四章 悲第七十二章 小妹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里求醫欲救孫第八百九十九章   消息再來鍾文出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由不清心無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事第二十六章 叫花兔第一百五十四章 悲第一百五十七章 仇怨原由第二百五十三章 先天高手再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秘藥被奪三荒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官家小子戲小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聖女心傷獨流淚第六百七十一章 雲羅殿主往東極第八百三十九章   苦寒龍玉回龍泉第三十章 求見李道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卓成返京聚高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聖上旨意至玉門第八百四十九章  龍泉暫閉不迎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高手第三百六十章 兄妹二人同如鏡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豬大王 [繼續求票中]第一百五十章 被罵的小道士第七百八十三章 墨幽回門現墨羅第七十五章 喜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人獨戰衆上師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見女子風突變第四百四十章 端午將至禮送到第八百二十六章    長安消息鍾文穩第四百八十一章 掠陣一旁知底細第六百八十四章 初至東極江湖路第七十七章 李道陵的想法(2)第八百八十二章   過目不忘百事通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人獨挑東極島第一百三十章 打 [還是求票求票]第二百零六章 一路同行遇囧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韋英傳信五年期第八十七章 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世族爭位搶官職第九百零八章   高句麗滅墨家出第六百零七章 拜山迎客話槍樣第二百五十八章 救治第四章 爹孃第九百二十八章   吐蕃國亂太子廢第七十八章 劍第六百六十九章 異鼠追隨至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上洛縣第七百六十二章 方到龍泉言皇權第五百零八章 山匪賊人隱山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師徒三人斃水妖第八百零一章 波斯高手戰天折第三百七十三章 使者欲帶小花走第九百四十章   無面無相人不留第三百三十八章 踏雪無痕梯雲縱第五百二十章 滿眼盡是金銀銅第五十三章 天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菜價爭議味道絕第四百三十七章 坊中行伍妻兒小第四十二章 一年第九百二十一章   高手拼殺鍾文現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粉骷髏第七百六十三章 徒之爲人師自知第四百五十八章 靈州尋找驚突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論道談武第九百三十七章   入地奪膽身重傷第七百四十章 追蹤信鴿咸陽見第八百二十一章   曼清迴歸受重罰第七百零五章 雲羅寺人紛紛斃第五十六章 李道陵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