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軒辭官

秦軒和自己的嬌妻美妾,就這三言兩語,將人家杜鵑和李自徵的終身大事給搞定了,也不說先問問人家二人。夕陽西下,秦軒一家人聚在廳堂吃飯,張老,杜慧珍,以及杜成明算是家裡的長輩,杜興文,還有杜鵑等人,都圍在兩張大圓桌上,其樂融融,好不自在。期間,自然免不了要各自詢問一番,也難免會有人會詢問秦軒出征的消息。

一夜無話,秦軒和三位美嬌妾大被同眠,睏意濃濃,也沒有改變李世民的召喚。秦軒沒有官職,不用上朝,高昌戰事一結束,秦軒也就相當於變成白身了,不過和白身也有不同,秦軒算是備用官員!

來到御書房,李世民還是老樣子,房玄齡看上去變得有些衰老了,畢竟在古代三十歲就要成老夫,房玄齡這個年紀有些年老的表現,也不足爲奇。

秦軒恭恭敬敬的向李世民叩首道:“臣秦軒叩見陛下!”

李世民咯咯一笑,示意道:“愛卿平身,聽侯愛卿說,這一次,你前往一個叫什麼璃茉的小城,阻擊突厥,勞苦功高啊!你放心,朕不會虧待你!先和朕說說,你在璃茉的事,聽候愛卿說你此行可謂精彩絕倫啊!”

秦軒心裡頭咯噔一聲,李世民這什麼意思,難道我在璃茉的所作所爲李世民都知道了?不會吧,難道陌刀兵有人給李世民上了摺子?算了,三分虛,七分真的說吧,想及於此,秦軒直接頷首道:“回陛下,臣率領三千陌刀兵出了玉門關。而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確實到了一個叫璃茉的城市。說是城市,有點誇張,那個地方和咱們大唐的小縣城都沒法比!”

微微一頓。秦軒接着道:“璃茉雖然破爛。可地理位置不錯,東通大唐。西聯西域,北據突厥,南抵高昌。來自大唐,突厥。西域的行商,在璃茉進行交易,互通有無,也算是璃茉能夠留下的因素吧!”

“臣到了璃茉便假裝是來自大唐的行商……”

經過秦軒聲情並茂的一說,李世民在聽完之後,直接一拍面前的桌面,興奮道:“好。秦軒啊,你這一次,可算是爲咱們大唐立了大功了,開發璃茉。留守陌刀兵,從今往後,突厥怕是再無力南侵西州了!”

李世民這一次也算是拉攏秦軒,和秦軒聊了半天閒話,便準備散席,各回各家,卻不料,秦軒直接跪地道:“陛下,臣還有一件事,要上稟陛下!”

“哦?何事?秦愛卿不妨直說,若是此行高昌的功勞,朕自然不會虧待你,朕明日在早朝會就此議論,怕是一兩日就會有聖旨下去!”李世民好道是秦軒因爲自己沒有封賞,有什麼想法,脫口而道。

怎奈何,秦軒直接到:“陛下,臣要說的確實與此事有關,臣想……臣想辭官!”

“什麼?”李世民一個激靈,精神猝然一緊,“秦愛卿,你說你要辭官?難道朕爲君,做的不好麼?朕曾言,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愛卿若是有什麼藥說的,大可上奏與朕,朕自會斟酌!”

“這……”秦軒沉吟片刻,接着道:“陛下,臣……想爲陛下守衛璃茉!”

“胡鬧,愛卿一身文學,自當居於朝中爲大唐造福,豈能前往璃茉不毛之地,這若是讓天下百姓得知,還道是朕賞罰不明!”李世民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堪。

李世民自從登基以來,隨後又經過魏徵的“調教”,算得上最開明的君主了。放眼中國歷史,能夠像李世民這樣和一位大臣這麼說話的,還真是寥寥無幾。

秦軒也是打定主意,跪在地上,一言不發,畢竟這時候不說話,沉默就是最好的語言,反而多說幾句嗎,更加容易弄巧成拙。

李世民瞪着秦軒,好半天才悠悠道:“秦軒留下,其他愛卿先回去吧!”

聞聽此言,房玄齡等人跪地告退。整個御書房也就剩下秦軒和李世民了。

李世民的語氣也沒有剛纔那麼嚴厲了,道:“秦軒,你起來吧,和朕說說原因!”

秦軒一聽,這怎麼說,難道說我知道武則天會登基,我得罪了武則天,以後沒有好下場,還是說什麼?秦軒在心裡嘀咕了幾句,便起身道:“陛下,臣確實想爲大唐守邊!”

李世民冷笑一聲,道:“行了,朕難道還不知道你?跟朕說實話,興許還有機會,否則,哼!”

秦軒無奈,輸了口氣,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陛下,難道忘了兩位皇子了麼?”

李世民不禁皺了皺眉,道:“哦?秦軒啊秦軒,你真是令朕太失望了,朕承認,承乾並沒有爲人君的能力和德行,可是恪兒和治兒,哪一個爲君,你都是帝師,朕還準備讓你輔佐下一任君主呢!”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秦軒也是無奈,當即道:“陛下難道看不清朝中局勢?”

李世民心裡一揪,許久之後,才悠悠道:“秦軒啊,你莫不是在說長孫愛卿?”

“是,陛下!有長孫大人在,三皇子斷然沒有繼承大統的機會,哪怕是陛下你堅持,也一定會令朝中大臣竭力發對,就算陛下堅持下去,也會因此而令朝中出現危機!”

聽到秦軒的話,李世民直接冷然道:“哼,難道治兒登基,你便不能忠心與大唐?”

“陛下!有長孫大人在,你覺得三皇子還能安然無恙麼?朝中唯一對八皇子有威脅的就是三皇子,而長孫大人一定會,支持八皇子,到時候縱使三皇子游戲你奉八皇子爲君,難道長孫無忌便不會擔心了麼?古今多少年來,帝王之家爲多皇位,爭執不下!”

李世民聽到秦軒最後的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李建成,李建成難道就沒有德行,李建成難道就沒有能力,李建成要不是因爲大局,需要居中監國,協助李淵處理朝政,自己怎麼可能會有機會。

李世民心中開始嘀咕起來:“不錯啊,大哥難道就沒有才華麼,大哥難道就不能帶兵麼,要不是大哥需要協助父親處理朝政,我又怎麼會有機會領兵,我若是沒有領兵,又怎麼會在軍中有這麼高的威望,又怎麼會成爲帝王!可是這跟恪兒和治兒有什麼關係,難道秦軒此舉,是在預防恪兒和治兒將來鬧翻?難道秦軒的意思是,這二人有人爲君,就會擔憂另一人,從而……”

李世民已經不敢再往後想了,自己便是因爲動武纔得到了帝位,李世民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和自己一樣兄弟相殘,當即出言道:“不,秦軒,朕不會讓朕的兒子們因爲這一把椅子而發生爭執!”

秦軒這時候已經騎虎難下了,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已經沒有機會閉口不言了。“若陛下在,衆皇子興許不會,可是待那時,陛下又怎麼能控制得了諸位皇子,或者將來的大唐帝王?”

“這……”李世民遲疑了,心虛了,秦軒說的沒錯,自己在諸位皇子不會,可是自己要是百年之後呢,那就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了的。其實李世民想多了,秦軒說的是興許,注意一個詞,興許,秦軒的意思是,就算你李世民在,你的皇子們也僅僅是興許不會動武,更何況你不在了呢?

“哼,秦軒,既然你覺得此事很有可能,那你就該爲朕出謀劃策,可你,怎麼能知想着自己不捲進這場風波!”李世民想了半天,終於還是覺得秦軒這是不出力的表現,當即質問道。

“解決?”秦軒不由得笑了,“陛下,臣有辦法解決,陛下能聽進去麼?”

“說!”

“臣有兩側,第一策,陛下罷免長孫無忌!扶持大皇子!”

李世民一聽,當即否決了。“這不可能,長孫愛卿在朝中威望甚高,朕若無端罷免,定然會有人不願!承乾無德無才,若爲君天下豈不大亂?”

秦軒笑了。“陛下,這不對了,長孫大人在朝中威望甚高,只要長孫大人在,那以長孫無忌爲首的朝中大臣便一定會支持大皇子,或者八皇子!只有長孫無忌沒有了威望,朝中興許還能安定,可是若是沒有了長孫大人,那麼其他皇子也一定會加入其中,這有能怎麼樣呢?除了太子,其他的皇子只要有點權力,有點才幹,在新帝眼中,那就是威脅!難道全要除去,所有臣有第二策!”

聽到這裡,李世民也知道了,想從朝中解決這些事,是不可能的,秦軒所謂的第一策,不過是引導自己說出朝中的局勢。

看見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模樣,秦軒接着道:“所謂地兒策,便是讓最有威脅的皇子離開大唐,而且是無權,也只有這樣,才能保全皇子!”

李世民突然笑了,李世民終於明白了,秦軒離開朝中,前往璃茉,一定是爲了給恪兒。秦軒一直說治兒肯定會爲下一任皇帝,那就是說治兒肯定會對不起恪兒,依着恪兒在朝中的賢明,難免不會出現兄弟相殘。

第33章 節外生枝第71章 賬簿之事第19章 路遇山賊第52章 始料未及第2章 唐朝有親第51章 巫山之行第51章 巫山之行第181章 孔家舉動第204章 上門提親第113章 蜀縣道觀第133章 牢獄之災第8章 探監所聞第179章 五大勢力第191章 連環之計(六)第99章 全部擒獲第65章 代天查案第85章 秦軒查鹽第135章 孟家背景第101章 有間密室第43章 只如初見第154章 交易趣事第204章 上門提親第71章 賬簿之事第63章 直指杜構第129章 內有乾坤第40章 鬥文大賽第116章 有人來襲第144章 重回廣陵第169章 拿下璃茉(五)第114章 觀中鬼怪第89章 被人懷疑第103章 鹽事終了第121章 秦軒失算第87章 葉樂相助第191章 連環之計(六)第94章 軍府之宴第115章 暗中定計第64章 長史推脫第99章 全部擒獲第103章 鹽事終了第10章 言之胭脂第54章 攤上事了第78章 河堤之事第157章 回見馬賊第48章 事後風波第66章 出乎意料第32章 各懷鬼胎第73章 前往賀府第6章 撲朔迷離第83章 拿錢保命第134章 芒縣大牢第51章 巫山之行第142章 秦軒反擊(二)第195章 連環之計(完)第88章 葉樂入幫第136章 宴無好宴第171章 那下璃茉(七)第2章 唐朝有親第11章 水落石出第137章 都在籌劃第179章 五大勢力第113章 蜀縣道觀第183章 都在演戲第157章 回見馬賊第83章 拿錢保命第42章 知音難覓第129章 內有乾坤第157章 回見馬賊第68章 整治平康第147章 回家真好第114章 觀中鬼怪第47章 有人鬧事第191章 連環之計(六)第192章 連環之計(七)第86章 結識葉樂第117章 明風道長第51章 巫山之行第53章 陪陪玉兒第67章 挖地砸牆第17章 山中見聞第69章 升遷聖旨第193章 連環之計(八)第184章 突厥動兵第40章 鬥文大賽第106章 武家次女第203章 抵達襄陽第18章 功虧一簣第139章 歪打正着第68章 整治平康第44章 幡然醒悟第108章 命相之說第170章 拿下璃茉(六)第9章 小翠房間第176章 故人來兮第117章 明風道長第198章 秦軒歸來第69章 升遷聖旨第86章 結識葉樂第86章 結識葉樂第175章 欲擒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