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奉筆T

一聽到二聖要移駕東都洛陽消夏之事,十二孃就振奮了,左奔右跑的打聽起隨駕女官的名額。

姚元崇現在就在洛陽,雖然去了東都洛陽宮也不一定能夠見到姚元崇,但能與他走的更近一點,見面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

十二孃最近皇寵尤盛,而伺候書籍筆墨的女官少不了要帶一些過去,她理所應當的被列到了第一批隨行人員名單中。得知確切消息之後,十二孃第一時間給姚元崇遞了音訊過去。

移駕東都洛陽的準備工作龐大而繁雜,但一想到姚元崇在那裡,十二孃心情就很好,非常期待啓程的那一天。

臨到出行之前,傳出消息,太子被留在長安,沛王和英王奉命陪駕隨行。太子妃裴氏多次找到十二孃,明裡暗裡都表達了一個意思,希望十二孃能夠與她互通有無,帝后那邊若有什麼與太子相關或朝政相關的大事,希望十二孃能提前告訴她和太子一聲。

十二孃首先覺得自己位卑人輕,縱使有心給東宮當耳目,能夠接觸到的重要消息非常有限。尋常宮中的小道消息,或有宮女太監說與她聽,真正的大事,她從何得知?再者,唐朝的太子,總而言之全是“悲劇”,她不想攙和進去。

但太子妃對十二孃關照頗多,十二孃不好拒絕她,只笑着說了些客氣話。

李思訓守在東宮外等十二孃,十二孃以爲他要說隨駕去洛陽之事,豈料李思訓低聲說:“上次內務局縱火之事,有線索顯示是魏國夫人指示人所做,她原本也準備了一副賀圖送給皇上,但被你的賀圖奪了光彩,她大概是恨上你了。你要小心一點。”

原來是賀蘭敏月?十二孃想了想,覺得不無可能,但她釋然的說:“我跟賀蘭敏月結下的樑子也不止這一件了,她原本就恨我的,不在乎更多一點。”

李思訓對他們以往的過結略有耳聞,看十二孃並不把此事放在心上,頗爲擔心的說:“魏國夫人此次雖未能隨駕去洛陽,但是他的兄長賀蘭敏之是常駐洛陽,並能自由出入洛陽宮,此人德行你應知道。要小心他。”

十二孃幾年沒聽到賀蘭敏之的消息了,原來他去洛陽了。

相較於賀蘭敏月,十二孃更忌憚賀蘭敏之。覺得那個男子是無所懼怕、無所約束之人,天知道他會作出怎樣的事。

“嗯,多謝提醒,我記住了。”

十二孃準備離開,李思訓猶豫着又說:“這次你去洛陽。應該有機會見姚元崇吧?”

十二孃不知道他問此話的意圖,但坦然對待,說:“不太清楚,雖然同在洛陽城,但他不是想進宮就能進宮的,而且進宮了也不一定見得到。”

李思訓抿嘴笑了笑。突然轉開話題,說:“洛陽白馬寺是百年古剎,我一直有心去看看。但未能如願。十二孃這次去洛陽,若有機會去白馬寺,可否爲我作畫一副,讓我看看白馬寺的樣子?”

他這要求提的突然,卻不過分。兩人因畫相識相交,要十二孃爲他畫幅寺院的畫。並不是難事。

十二孃點頭答應,說:“皇后娘娘崇尚佛教,白馬寺那樣有名,應該會去,只是不知我有沒有機會隨行,若有幸去遊玩,一定替你畫幅畫回來。”

李思訓道謝,笑着離開。

十二孃看着他身着赤銅輕甲的背影,歪頭想了想,這前言不搭後語的,他在想什麼?十二孃未想出什麼緊要的,覺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便轉身回司籍司了。

二聖定於七月初擺駕移至洛陽宮。十二孃是第一批於六月底先行到達洛陽宮的女官,由她們帶領宮女提早做準備,以待二聖的駕臨。

剛剛抵達洛陽宮,十二孃還未到住處歇下,就突然接到尚宮局的調令,她被武后調去身邊做隨侍的司籍女官,即刻就要去武后即將下榻的長生殿報道。

上至皇上皇后,下至普通妃嬪,身邊除了照顧生活的宮女,還有管理事務的隨侍女官。皇后身邊的隨侍女官,就是御前行走秘書,位卑而權重,是十分緊要的一個職位。

十二孃及尚儀局的人都很驚訝,但好在來洛陽之時,局內的工作都做了規整,十二孃不用交代什麼,丁掌籍等人就能把她的工作接過去,所以她直接就隨尚宮局的女官往長生殿而去。

在長生殿等待十二孃的是尚宮局的張尚宮,她宣讀了武后的懿旨,又對十二孃叮囑道:“高女史,皇后娘娘身邊的隨行司籍女史,工作相當重要。皇上身體偶有不適,全是皇后娘娘在接見大臣、處理政務,你行奉筆之職,不僅關係着皇后娘娘,還關係着天下大事,你明白嗎?”

十二孃不能更明白了!

她心中有些激動,重要的位置她前世不是沒有做過,但她即將成爲千古以來,唯一一位女皇的秘書,想一想便覺得不可思議。同時慶幸,這應該表示皇后娘娘信任她了吧!

張尚宮又說:“皇后娘娘時常誇讚你,說你做事考慮周全,細緻入微,能想他人未想之事,望高女史能夠秉持下去,替皇后娘娘分憂。”

十二孃恭敬的說:“高芸聽尚宮訓,必將全心全意做事,爲皇后娘娘分憂。”

張尚宮喊來宮女帶她下去熟悉地方,瞭解她的住處,要處理的文件,武后的習慣等等。

十二孃對這座十幾年後即將成爲則天大帝的“神都”的城池及“天宮”的宮城,十分好奇。她行走其間,只見洛陽宮綺麗非常,除了長安太極宮、大明宮應有的天子威嚴、皇家氣派之外,還有着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一面。宮中雕樑畫棟、透花櫺窗,精美至極,讓十二孃頻頻咂舌。

七月初二,二聖駕臨洛陽宮,十二孃與衆女官一起迎駕,而後隨着武后到長生殿中下榻。

雖然宮殿早已收拾停妥,但武后帶了很多近身物品,衆人又是一番收撿。讓十二孃驚歎的是,武后在吃過午飯之後,即刻就召集衆親隨,要去乾陽殿的議政廳批改路途上積壓下來的奏摺。

十二孃司籍奉筆,必須跟隨。武后見她到位,微微頷首,說:“芸丫頭已經過來了,很好,以前的幾個奉筆做的本宮不甚滿意,且看看芸丫頭你做不做得來。”

十二孃早到洛陽宮的這幾天就打聽過,她的前任並沒有犯過錯,只因行事太過拘謹,武后說的才做,武后不說的絕對不做。

這個準則在安全方面來說,是很準確的,但武后是一個有前瞻性的人,女官的行事方式總讓她覺得身邊的人準備不足,所以很生氣。

十二孃因備份畫作的原因,很得武后喜歡,又聽曹夫人說十二孃會察言觀色,所以調來重用。

擺駕到了乾陽殿,積壓待處理的奏摺被太監擡了上來,十二孃趕緊研墨奉筆,其他女官宮女各行其是,安靜的忙碌開來。

在旁看着武后看奏摺的樣子,十二孃想起自己以往批閱集團郵件的情景。一個大的集團,各種大小事務無數,層層官員發過來的郵件各種事情都有。她在看了之後,有的能夠立即作出批示,把事情安排下去,有的需要壓一壓,有的則需要召集相關人來詢問協商。

十二孃找到以往的記錄,整理出當武后作出各種決定之後需要用到的文書。奏摺若順利批了,要下批示公文,壓制下來的要有存檔記錄,琢磨不定的需要下旨傳召大臣。待每件事情有了結果,還要整理出來向皇上彙報。

這些文件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文字,十二孃依樣準備起來,每當武后說要做什麼事,她都能迅速的作出反應,把文書給司言司的女官傳達下去。

武后見她動作快,開始尚有些不放心,下達下去的文書要過目一番,但見十二孃寫的沒有紕漏,且書法相當不錯,對她尤爲稱讚。

龍朔三年並不是平靜的一年,邊境上的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伐,對大唐邊境的百姓多有滋擾。自姚懿大都督去世之後,本已平定的吐蕃又有些蠢蠢欲動的感覺。而百濟跟新羅也出現紛爭,百濟國王更是帶領倭兵(日本)對抗唐軍。

民政事務,武后與大臣或能決定,但涉及到軍政,武后尚無決定權。每每有戰報或是外邦交涉的文書,武后會讓十二孃帶着文書和她的意見去皇帝居住的貞觀殿請聖旨和皇令回來。每每她去的時候,鄭充媛就會帶着宮女太監們退下去,從不聽聞政事,在這一點上,做得極好。

李治起初對十二孃並未注意,次數多了,他漸漸想起,說:“朕記得你,你是探花宴上與健景有婚約的那個女官,姓……”

十二孃躬身答到:“奴婢姓高,單字一個芸。”

李治點點頭,問道:“你如今在皇后身邊當差?”

十二孃說:“是,因奴婢識得幾個字,就在皇后娘娘身邊奉筆。”

李治彎了彎嘴角,沒多說什麼,展開戰報看了起來。

十二孃以前覺得李治荒廢朝政,不願意處理政事,更多的是因爲他本身無作爲、無想法的原因,可接觸下來,她發現李治但凡接手的事情,考慮的周全而細緻,且會親自動筆,把批示寫的清清楚楚。只是他風疾大概真的很嚴重,十二孃送過去的文件,他有時候需要分幾次批閱,不然就會頭痛難忍,十分難受。

【2011年最後一天了,祝大家新年新氣象,一年更比一年好!】

第34節 少年第30節 閨秀第16節 晚宴第31節 少年第28節 劉府第105章 新同窗第16節 晚宴第33節 少年關於稱呼方式的一點說明第164章 奉筆T第150章 噩耗T第149章 兄弟T第一百二三章 意外第137章 關心第177章 線索第63節 夜行第29節 閨秀第88節 曲江池第32節 少年第167章 友人T第15節 誤會第13節 誤會第9節 姐妹第28節 劉府第7節 姐妹第45節 請客第83節 拜年第177章 線索第15節 誤會第143章 辦法T第6節 姐妹第61節 瑤臺第8節 姐妹第41節 拜師第99節 賣花第79節 選擇第55節 綠漪第54節 綠漪第23節 小懲第40節 拜師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第130章 先機第49節 波羅球第14節 誤會第171章 遺產T第148章 狠心第39節 生辰第143章 辦法T第48節 波羅球第一百一四章 橫禍1第3節 高家孤女第73節 見機第79節 選擇第87節 曲江池第14節 誤會第105章 新同窗第21節 請帖第132章 竹鳶T第61節 瑤臺第130章 先機關於稱呼方式的一點說明第44節 請客第26節 劉府第47節 波羅球第63節 夜行第130章 先機第一百一四章 橫禍1第80節 選擇第21節 請帖第103章 冊封第40節 拜師第64節 私會第91節 事端第46節 請客第71節 重九第44節 請客第130章 先機第39節 生辰第70節 重九六十八節 重九1/4第42節 拜師第165章 小妾T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56節 綠漪第70節 重九第69節 重九第152章 離心T第28節 劉府第53節 灼華第61節 瑤臺第151章 契約T第93節 婚事第133章 表白T第30節 閨秀第108章 邀請第167章 友人T第172章 推波助T第175章 生意第22節 小懲第76節 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