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一章 風波

芝心齋中,瑞娘在羅漢牀旁小心翼翼的問高夫人:“夫人,申時過了,該用飯了。”

高夫人心中一陣煩躁,皺眉搖頭,說:“等會再擺飯,十二孃還沒回來?”

自下午十一娘獨自回來,並告訴她十二孃被單獨留在了沛王府,她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之前對女兒能去王府玩的期待,變成了一種莫名其妙的矛盾情感。

她一方面嫉恨不已,爲什麼被留下的是乾瘦弱小的十二孃,而不是她靚麗可愛的女兒?十二孃有什麼本事,在外處處受到關注,連沛王也對她另眼相看!

另一方面,高夫人又覺得有些憧憬,若十二孃真的進了沛王府,高家離重振門楣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雖然不是十一娘,但她好歹是高家走出去的女兒……

她心裡翻來覆去的想着,十二孃一刻不回來,她就一刻吃不進飯。

正煩躁着,有丫鬟進來稟報:“十二孃回來了!”

高夫人立刻從羅漢牀上坐起,瑞娘更是走到門邊親自替十二孃挑簾子。

十二孃提着兩盒許錦記的糕點面容帶笑的走進來,進門就說:“許錦記的生意真是好,我想買些糕點回來給大伯母打打牙祭,誰知等了足有半個時辰纔買到,一時耽誤晚了,險些被關在外院呢。”

高夫人疑惑問道:“你不是在沛王府嗎?怎麼是從西市回來的?”

十二孃早就預料到大夫人會盤問她,便說:“沛王帶我去西市看賽花節了。”

大夫人更是疑惑了,追問道:“都去了哪些人?因何獨獨留了你?”

十二孃本着少說少錯的原則,裝作一問三不知的樣子,說:“帶了我還有他就幾個侍讀,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要帶上我,沛王留下我的時候把我嚇壞了,後來什麼也沒說,只是帶着大家去街上玩。”

高夫人心中已有計較,驚疑不定的想到,莫非沛王真就喜歡十二孃這種瘦小的女子?或者,是王勃從中牽線,故意拉攏他們的關係?

如此一想,高夫人心中悔恨,她早沒料到這個王五郎有這樣的造化,若是知道,就對他親近一些,也讓十一娘多跟他一起玩了!

想到十二孃有朝一日也許會飛上枝頭變鳳凰,她臉上就帶了假笑,說:“你上街玩一次還記得給我帶些點心回來,真是個有心的孩子,不怪你大伯那樣疼愛你。”

十二孃也陪笑說:“大伯母和大伯父對我有再造之恩,我自然時時刻刻記掛在心裡。”

大夫人聽了這個話,心中稍安。

回到結香草廬,十二孃寫了一封信給朱掌櫃,讓阿蘭送去給秦剛轉交。

朱掌櫃正在爲莫名丟了珍貴花草而擔心,不知該怎麼交代,看到秦剛送信來,心中更爲忐忑,以爲是來詢問賽花節結果的。可是拆開信一看,見花主已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此清楚,還安慰他不必爲此事擔憂,一切等沛王府的消息即可。

他感慨萬分,對秦剛說:“你家主人真是通情達理,我正愁不知該如何交代,他反倒先寬慰我的心,朱某感激不盡!”

秦剛雖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但見朱掌櫃誇十二孃,就笑着說:“那當然,我家姑娘心最善了。”

朱掌櫃倒驚了一跳,問道:“姑娘?”

他的東家當初告訴他有人要送花來寄售,並未說清楚對方身份,只讓他好生接待着,後來牡丹花賣了大價錢,他與東家一起議論時,東家更是不提花主的身份,只讓他把賬目整理妥當。

如今聽秦剛說是個姑娘,他更是震撼,居於深閨裡的姑娘能夠把下午發生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可見真的不簡單!

秦剛也驚了一跳,朱掌櫃似是不知道花主是十二孃,又想到十二孃從不直接跟百卉閣接觸,當下不敢再多說,送完信匆匆告辭。

宮中收到沛王進獻的冬梅,一時稱奇,又有祥瑞之說傳開,當下人人歌頌天佑吾皇,降下冬梅以治惡疾,更贊沛王忠孝仁厚,賢明睿達。聖上下旨褒獎沛王,加揚州大都督,賜良田布匹無數,朝中衆人一時之間只知沛王賢,而不知太子弘。

百卉閣因此得到百貫賞賜,賞花節懸而未定的花魁也自然落到了他家,名頭瞬間打響,趙大郎和趙吳氏喜不自禁,託了熙娘從中牽線,藉着珠姐兒滿月酒的機會,親自向十二孃道謝。

趙吳氏再次和十二孃見面,態度比之前更爲客氣,對十二孃的感激是誠心誠意,並不覺得客套。十二孃也不跟她生分,直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能有這樣的造化,實是我沒有料到的,這是百卉閣的福氣,姐姐不必如此謝我。只是如今祥瑞之說被傳的越來越玄乎,我怕過猶不及,還請姐姐多注意一些,千萬不要被皇家瑣事給纏了進去。”

聽了這個話,趙吳氏神色凜然,想到了他公公對丈夫說的那番話……

趙大郎偷偷開花店的事情,趙老爺是知道的,但因爲書香門第不願與商賈直接有關聯,所以面子上一直裝作不知道,任由趙大郎夫妻私底下去弄。

一向不插手花店之事的趙老爺頭兩日突然找到趙大郎,與他說起朝廷上的事,言語中的意思就是沛王如今之勢幾乎要蓋過太子,他恐怕會生出事端。

趙大郎自然知道父親在擔心什麼,仔細聽訓之後去百卉閣裡要求衆人決不可拿祥瑞造勢,縱使有人說起來,也要儘量推掉之間的關係,畢竟當初拿祥瑞說事的是沛王府上的人,而不是他們百卉閣的人。

趙吳氏回過神,發現十二孃跟他公公擔心的是一樣,覺得這個女子有高瞻遠矚的眼光,看她與之前更爲不同。

皇家之事,兩人不敢妄自議論,點到即止。

而王家的小書房裡,王勃、王勵兩人湊在一起也在議論這個事情。

“元之說沛王剛從宮中搬出來自建王府,就弄出這樣的事,恐被讒臣拿去說嘴,離間了太子之間的兄弟之情,但是唐子甫卻說此乃順天應命,不必擔心這些莫須有的事。”王勃一臉憂慮的說。

王勵點頭道:“元之的顧慮有道理,聖上今年一連兩次對沛王大肆封賞,他如今是所有皇子中風頭最盛的,若有人故意生事,風波再所難免。沛王年幼,又是皇上皇后最寵愛的兒子,就算追究起來,也不會輕易貶斥他,一定會從身邊之人下手,你跟元之要當心,該勸諫的話還是要說,不然真出事落到你們頭上就不好了。”

王勃點點頭,姚元崇也跟他商量過,他們兩人該說的都說了,但是沛王認爲他跟皇太子感情親厚,斷然不會出現他們擔心的情況,加上唐子甫在旁慫恿,兩人已是勸不回來了。

所謂物極必反,不出半月,就有諫臣彈劾沛王的實封食邑與太子比肩,奏請皇上削減。

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爲虛封,只有實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稅收入。

沛王虛封食邑兩萬戶,實封八千戶,太子虛封食邑三萬戶,但實封也僅有八千戶。何況沛王的食邑多爲揚州這類物華天寶的地方,更顯得皇上偏愛。

沛王初次被捲入朝堂之爭,顯得非常受打擊,他與皇太子都是感情用事之人,彼此感情很好,但因爲立場,卻身不由己的漸漸走遠。爲了避嫌,沛王進宮的次數少了,人前露臉的機會也少了,轉而玩起了鬥雞,雖有人勸諫,不想看到他不務正業,但更多人心裡卻是鬆了一口氣……

這事兒沸沸揚揚的鬧了一陣,皇上皇后心情十分煩悶。

適逢八月盛夏,蘇定方將軍在高麗大捷,圍平壤城的好消息傳回,順利化解了朝堂上的鬱悶之氣,衆人的注意力瞬間被引到戰事之上,食邑的問題就這樣被刻意壓了下來。

朝堂之上的事情,與十二孃並無什麼干係,稍有牽連的百卉閣與姚元崇、王勃,也各有打算,一切都相對相安無事。

之前金錢綠萼梅得到的封賞,百卉閣分了十二孃一半,她現在也算是小有資產,在她不知不覺把結香草廬的四隻箱子裝滿之後,燕娘再也沒有管束過她花錢之事,反而心疼起她,讓她不要因畫畫賺錢而把自己累到。

而高夫人因爲沛王的原因,對十二孃溫和不少。就在一切靜好之時,高家內部卻發生了一件小事……

悶熱的夏夜,十二孃開了窗,打着扇子在房裡慢慢踱步,燕娘在一旁拿着針線做活計,一邊與她說着家常,正說到六娘今日回來探望大夫人,特地給十二孃帶了一盒香粉的事,兩人忽然聽到院門被敲的砰砰響,並伴有女子的呼叫聲傳來。

“十二孃,救救我,救救我……姑娘……”聲音緊張而淒厲。

十二孃大驚,從窗邊向外看去,阿蘭已經跑到了門邊,隔着門緊張問道:“誰、是誰?”

“阿四,我是阿四……”

————

【小羽:十二孃的處境要發生本質變化了……】

第45節 請客第一百一七章 回擊第163章 備用T第85節 曲江池第167章 友人T第11節 赴宴第170章 除根T第55節 綠漪關於稱呼方式的一點說明第一百一七章 回擊第105章 新同窗第一百二八章 信鴿第106章 侍讀第136章 水中撈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撈月第7節 姐妹第165章 小妾T第64節 私會第40節 拜師第72節 見機第103章 冊封第105章 新同窗第106章 侍讀第83節 拜年第20節 請帖第12節 赴宴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54節 綠漪第26節 劉府第153章 冷暖T第24節 小懲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105章 新同窗第44節 請客上架感言第146章 雲起T第22節 小懲第98節 賣花第150章 噩耗T第一百一六章 真言第105章 新同窗第69節 重九第15節 誤會第一百一零章 祥瑞第一百二二章 觀燈第一百一二章 人命第138章 暫歸第32節 少年第22節 小懲第一百二五章 思春第67節 私會(二)第4節 羊皮書第82節 拜年第98節 賣花第一百一八章 驅逐第一百二九章 禮物第2節 高家孤女第36節 黑心第一百二六章 爭辯第96節 婚事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88節 曲江池第145章 郊遊T第141章 翩若驚鴻T第167章 友人T第19節 請帖第174章 希望第106章 侍讀第166章 任務T第49節 波羅球第108章 邀請第79節 選擇第157章 探花T第29節 閨秀第81節 選擇第161章 完勝第175章 生意第7節 姐妹第13節 誤會第88節 曲江池第76節 行事第158章 約見T第4節 羊皮書第91節 事端第173章 吃醋第71節 重九第一百一二章 人命第71節 重九第76節 行事第4節 羊皮書第148章 狠心第103章 冊封第11節 赴宴第41節 拜師第61節 瑤臺第51節 灼華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第52節 灼華第55節 綠漪第156章 太子妃T第40節 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