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

畢竟,安南之地當初因爲邊疆地區的特殊情況,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功夫進行相應比較徹底的社會改造;再加上當時作爲根據地的潮循各州尚未完全穩定的緣故,而在確保基本糧食產出和供應前提下,重點剷除和取締了那些具有桀驁不馴或是潛在自立傾向的豪族大姓,也殘留下了不少中小土戶勢力。

所以,後來太平軍在嶺內積累了足夠北上的力量之後,就開始使用行政手段和利益爲誘惑,逐步遷移出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豪姓存在;再用通過有償的招募手段分批抽調走相應的丁壯,鼓勵以輸入的土奴來取代相應勞力缺口;再加上沿海港口和武裝屯莊的壓制和威懾,得以維持平穩過度到如今。

不過,現在隨着兩嶺和荊湖的進一步鞏固之後,也就可以考慮在足夠武力憑持和物資投入之下,對當地進行更進一步的社會改造和更加深入地方的各級政權構建。當然了,考慮到蠻漢雜處地區,如果不靠宗族血緣爲紐帶抱團的話,還真不好立足下去更別說長期拉鋸對抗了。

因此,相比內陸地區的一貫政策做法,大都督府會給他們更多一點的選擇。除了就地分家立戶,或是帶着族人遷移到更加富庶的嶺內去異地安置之外;還可以在大都督府支持下組成相應的邊界開拓隊,去反向掠奪和佔據那些蠻夷的山林田土和丁口牲畜。

同時,這也是對於歷史線上南詔政權未來可能發生變亂,及其連鎖反應的進一步佈局;因此也需要一個足夠分量坐鎮和總籌後方,又能夠熟悉當地各種情弊的人選。想到這裡周淮安再度下令道:

“讓曲承裕、張彪,各自前來問話。。”

——我是分割線——

而在大江下游的潤州丹徒城裡,普祥真人,不,現在應該是普祥道士了,也在平淡無波當中迎來新的一天。自從他從揚州城裡帶出來那個關鍵消息之後,他的長期潛伏任務就被取消了;相應的社調部也被個了兩個選擇。一個是迴歸到普祥和尚的角色當中去,就此青燈古佛的了結前緣往事。

另一個就繼續發揮他曾經身爲淮南道院的一員專長,繼續以道士的身份生活下去,併發揮相應的專長和餘熱。只是從外勤潛伏的密諜和暗樁性質,就此轉回爲內勤帶有地方監察性質的眼線,而成爲宗教人士這條線上的外圍節點之一。

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了留在秘密部門和體制內的第二條路線;除了不併相信這些大都督府下專做灰暗勾當的衙門,能夠對自己這班參與過許多敵方內情的密諜/奸細真正放手之外;也有那麼一點點其他私心和盤算。

他畢竟還算是年輕之際,還有大把的歲月可以享受人生和各種機遇;更莫說在藏污納垢的揚州道院享受過那些聲色勾當之後,他不覺得之際下半輩子還能忍受的住佛門的孤苦和清寂;至少太平軍治下的大多數道家觀所,都是不禁婚嫁世俗的上清派和靈寶派源流。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想嘗試一下像是世俗人等一般的紅塵恩愛種種;乃至置辦下一番家業或是擁有一定的事業和名位,最後還能夠含飴弄孫的機會,乃至在兒孫滿堂的環繞之下終養天年。所以,他就如期成爲了丹徒城中崇寧觀的一名當家道人。

當然了,這也多少與眼下太平軍治下的教門現狀有關。因爲那位大都督的緣故,如今從兩嶺到荊湖,從山南到江西、江東,幾乎都是是佛門各家勢頭正盛。雖然那位大都督府整肅和清算起佛門來一點兒都不客氣,先後抄沒了無數的僧產和田籍;但也令大量還俗僧徒廣泛參與到了太平軍的各個領域當中去。

而曾經被李唐數百年所崇尚的道門,則是不可避免的在太平軍治下,陷入到了信徒和場所全面衰退和萎縮當中。(注:李唐以老子爲宗祖/玄元皇帝,因此在老子畫像外同時陪祀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像。因此大者敕封爲宮,小者稱觀。其中以關內的樓觀派鼎盛一時。)

所以作爲某種意義上鼓勵教門合理競爭的平衡手段,在主要城邑衆多被抄沒的產業當中拿出一些來別設爲觀,以官方授籙之人爲主持,滿足一些民間軌儀的需求的同時,也是變相宣傳《太平要義說》《太平清領書釋本》,等等重編道籍。

因此,類似場所也是太平所屬情治部門的編內外人員,某種意義上的明面掩護身份和外圍據點之一,當然了,普祥道人其實還有另一個任務,便就是已自己作爲餌;引誘那些淮南道院的倖存者,或是昔日淮揚鎮內的舊識(漏網之魚)前來相見和匯合。

不過目前的守株待兔尚且還是一無所獲。但是他自覺在衣食無憂而修身養氣治下,相應的打醮、誦經和軌儀的功夫有所精進,連帶之前讀過佛典都變得明瞭不少。很快一陣從火廚裡冒出來的香氣,卻打破了他修持了一個上午的清淨之心。

他可以輕易的聞出來,午食是燒雜拌,由菜丸、山菌、豆皮、筍、鵪鶉卵子、木耳、芥芯一起燉煮而成的所謂“清淨物”,再搭配時新的薯米蒸瓜條,便是一頓色香味俱全的齋飯了,這也是在淮南道院裡所休習回來的手藝之一。

而雖然這處崇寧觀的格局不大,連他在內沒幾個人;但是正處這座人口稠密、商旅繁華的丹徒城中鬧市中取靜之所;因此哪怕不接受任何供奉之物,光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替人打醮功夫,足以讓他過得頗爲滋潤。

正當普祥剛拿起小杵,想要敲打招呼開伙的雲板,突然外間傳來了大片的喧譁聲,一名稚氣未脫的火工童子也有些跌跌撞撞的跑進來,又上氣不接下氣的喊道:

“當家執事快出來瞧哪,督府在前沿捉住了揚州的高郡王了,如今正在押解過街呢,大家夥兒都跑來看了!”

普祥聞言不由有些恍然失神落下手中法鈴;那位朝廷曾經的當世第一名將,人稱“落雕侍御”、“南天一柱”、“國之壁城”的淮鎮高令工、高太尉,就這麼被太平軍給拿住了麼。單論這件事情在如今東南之地的影響力和分量,可絲毫不比不比黃巢打進兩京,俘獲了當朝文武差上多少啊。

“叫上大夥,同去,同去!”

普祥道人毫不猶豫到:

“執事,那午食怎麼辦。。”

然而在旁準備開伙的另名火居童子頓然猶疑道:

“飯袋,難不成稍待片刻就會被餓殺了麼?”

普祥道人卻忍不禁用浮塵敲他頭道:

“如此情形的盛況,爾等興許這輩子也就這麼一遭了!”

而在街頭上,緊隨在衆目所矚的馬車之後,難以抑制住興奮和喜形於色的暫編營隊正林千軍,亦是笑的整張臉都麻木了。因爲在這裡並沒有人乘機奪走,或是試圖分潤他的這份功勞,反而給與了他親自押解前往江陵的大都督府,接受相應公開覲見和問詢的機會。

因爲按照廣陵城下那位朱討擊的說法,太平軍一路擊敗俘殺的朝廷連帥或是節鎮也不在少數了,但這位高居太尉,封國渤海的高使相,怕是目前被俘獲者中位階最高,名聲最大的一位了。雖然有所僥倖使然的運氣成分,但也同樣是他的天大機緣所在。

而從江北這一路過來,不走便利快捷的水路,而是沿着官道的主幹慢慢騰的繞上一大圈,經過沿江的江東三路、江西湖南、荊南在內每一處望要大邑的城區。自然也是一番特殊宣示的政治任務需要,更未嘗不兼有將地方上那些不軌、懷舊之輩,引出來一網打盡的潛在用意。

要知道,當初張大將軍被公開押送北上之際,就在中途遭遇過兩次假冒劫匪的襲擊和搶奪;最後又演變成爲了席捲江東多地的血雨腥風所在,前後被株連斬殺或是流刑之人更是數以千計。因此這次的押解之行對於林千軍爲首的這班浙南降卒,及時機遇也是考驗所在。

相比之下,正在特製囚車裡示衆那個老態奕奕的高郡王就讓他有些看不懂了。自從知道自己身爲太平軍的階下囚之後,就再也不開口說話了;然後給吃的照吃、該睡的時候就照睡,結果這段行路時間下來,居然氣色反而變好起來了?

只見此時的他在車欄裡一副團座垂手、閉目養神之態,對外界的諸多紛繁雜擾仿若未聞也無動於衷一般的氣定神閒;只可惜不是在莊嚴肅穆的神堂法壇之上,身上這件毫無標識的素布寬衫,也多少讓這種瘦骨仙風的錯覺有些滑稽。

只是林千軍因爲靠的近的緣故,居然還能聽到他嚴襟正坐的同時,還在隱隱哼聲口誦不知名的經文:“夫聖人安不忘危,恆以憂畏爲本。營無所畏忌,則庶事隳壞。”“夫養生繕性,其方存於卷者甚衆。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於澄神內觀,遊玄採真,故非小智所及。”

然後,突然凌空飛擲而來又啪嘰一聲打在車欄上的一把爛菜葉,頓時打破了高駢一路努力維持下來這種道貌昂然的從容之態,而連忙睜眼踹踹四顧。就聽街道人羣中中一聲破鑼似的嗓子喊道:

“你這高老狗,縱使呂妖道禍亂地方,害死了多少人家也!還我妻兒來。。。”

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當街宣泄情緒的閾值,剎那間此起彼伏各種爭相控訴的斥罵怒喝,再加上信手投擲的各種時令瓜菜,還沒走出城門就幾乎淹沒了這輛牢車,連帶不得不靠近以防意外的林千軍也白白生受了不少。

但是他反而自有一種快意莫名的舒暢,正所謂太平誓願之中的“爲民生立命”,也莫過於如此吧。

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1005章 收功報天子(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38章 殺氣凌穹蒼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1043章 雁行緣石徑(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