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

“這可不是理由。。一切去留升黜都該有體制因循,亦有大都督上心定奪,而不該是我輩妄自猜測和揣摩。。更不可成爲串聯結黨而私相授予之物。。”

樊綽最後還是搖搖頭道。

”你們還是退下吧,不然下一次就是在王總監那兒說明情形了。。“

待到這些人都相繼失望離去之後。

“彼輩的那點心思和算計,還真是昭然若市了”

爲了避嫌而往來漸少的老友丘宦,也從幕後隔斷走了出來道。

“這段時間裡他們可真是活躍的很那,只怕是陸、皮、劉那邊,能找的人都找過了吧。。最後來找到這兒來,也不過是欺你君子以方爾”

”這些站在臺面上的跳梁之輩倒是無足懼矣。我更在意的是站在幕後推動的人手,這種蠱惑人心之言,怕不是等閒之輩能夠鼓搗出來的。。”

樊綽卻是微微搖頭嘆息道。

“一旦令其挑起紛爭之後,可能還會蠱惑和打動一些心思不是那麼堅定的潛在人羣,爲之鼓譟和張目了。。。”

“這麼說澤恭想要怎麼做,提點和警告一二麼。。”

丘宦卻是皺眉道。

“不需要,只須讓屬下的人做好自己的本分,順便觀察一下那些是想要乘勢牟利,那些纔是堅持本心用心做事的。到時候能夠保下一些有用之人便是一些了。。”

樊綽搖頭道。

“畢竟總不至於我等都能看明白的事情,特工委和虞候司那邊,卻還是熟視無睹吧。。”

”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了。。“

丘宦卻是略有驚訝的看着這位老友,經過這些年相應位置上的歷練,他也終究是有所變化和成熟起來,而不復當初那個單純僅憑一己所好的治學之人了。

——我是分割線——

用帷帳隔斷起來的幕後,出身羣玉院的當紅阿姑張春兒,也在心思複雜的等待和聆聽着庭前的動靜,這一刻也許就是她與個那人之間,距離最爲接近的時候了。

張春兒的本名當然並非如此,她本姓楊閨字一個淑;原本是袁州宜春當地的宦門之女。因此早前的時候,哪怕在這個亂世之期,也能夠在父兄的庇護下維持悠遊自得的閨閣生活。

與同齡的女伴一起讀書刺繡,討教琴棋書畫的各種藝趣,乃至穿上男裝、像是男子一般的遊宴作樂,投壺射枚,好不逍遙自在。

哪怕是到了該出閣的年紀,也並沒有因爲外間的紛亂世道而有所耽擱;很快就給許了一個門當戶對的良選,對方乃是本州曾刺史家的小郎君。

雖然對方只是個沒有功名在身的對方士子,但是他的幾個兄長都是地地道道的正選官身,曾家大郎更是和鷓鴣學士鄭谷一起,在京城的秘書監裡做那清貴的侍御官。

而小郎君則是師從了致仕在家的飽學大儒董清然,而董大儒又是前朝宰相董晉的嫡孫,因此從家門和學脈淵源上,都堪稱是前程遠大的。

那時還叫楊淑兒的她,也是含羞嗒嗒的開始憧憬着自己的未來的終身所託,而努力向着母親學習起了所謂持家和打理後宅的常識。

比如查看作爲陪嫁的那幾座田莊和鋪子的賬簿,在他們那些下人面前露個臉熟;而這時候,外間賊亂江南的消息雖然是愈演愈烈,但是始終未能夠波及到這宜春城裡來。

反倒是他生活中所知道的那些人,因爲保境安民得力使然,都隨着前來的使者而不約而同的升了官,楊淑兒也安下心來滿懷憧憬的等待着越來越近的佳期。

然後,當“太平賊”這個字眼第一次出現在,她略帶憂愁的一名女伴口中時,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相應的意義和後果。

她們依舊嬉笑和打趣着,分別期許這自己的父兄郎君們,能夠取得多少討賊的斬獲和功勞,又能爲此得到設麼樣的升遷和敘任。

然而,接下來能夠參加她們金蘭會的手帕交,也變得越來越少;不是家人出了事情,就是獲罪被抄家麼,或者乾脆開始舉家遷往外地。

而楊淑兒也只能在某種迫近的忐忑心情當中,等待父兄們完成六禮的步驟,而自己良人上門迎娶的那一刻;因爲這是也是日益艱難的局面下,用來振奮和凝聚人心的一件喜事。

因爲,袁州境內的局面在不斷的惡化,此起彼伏的亂賊和流民在太平賊的旗號下,殘害了一個又一個相熟或是不相識的縉紳,豪姓之家,裡應外合的陷沒了一座又一座城邑和市鎮。

然而,就在那一天她梳洗盛裝打扮完畢,沒能刺史府迎親的男相賓上門來唱催妝詩,卻等來賊軍攻城的消息,還有城中騷亂不止而閉門開始斬殺亂民的變故。

然後城頭的局勢一下子都變得惡化起來,當心神不安的母親派出的小廝,驚慌失措的帶來三位兄長,以及未來夫君相繼戰死的消息後,她眼中的世界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了,

未來的公爹曾刺史全家,最先被破城而入的賊軍屠戮殆盡;然後是他的阿爹帶着家人想要乘亂衝出城去,卻被街頭的賊軍奸細喊破了身份和形跡。

結果第二天就出現在了遊街等待公審的“罪人”之中;還沒等家裡找到門路進行打點和疏通、贖買回來,就已經在第三天被當衆判處絞刑,掛上了城頭。

她的母親以淚洗面哭得撕心裂肺,就此一病不起;那些原本在她面前大氣不敢出的小姨娘們,也像是小人得志是的猖狂起來。

先是偷偷摸摸的告發了家中一些藏匿細軟財貨的隱秘所在,然後又開始不知廉恥的對抄家的賊軍哭訴,正房娘子對於她們的欺壓和迫害;進而相繼帶着補償被送走之後就這也沒有回來了。

然後那個膽子最小的老門子,給被帶來庭院中來,顫顫巍巍而痛哭流涕的指徵,自己做小廝的兒子,是怎麼因爲一塊被老鼠啃過的祭餅,被主家認爲偷吃供品活活打死埋掉的。

可是她記得家裡明明不是給了補償,許他作爲門子養到死爲止了麼。更別說那個平時最爲殷切奔走前後,總是笑臉相迎的小廝阿寶。

根本不掛念自己曾經多次爲他求情而免於懲罰的恩德;反而因爲一次在女紅上的疏漏,就把他心慕和私通的丫頭,給送走發賣掉而暗中懷恨至今麼。

她一時間似乎難以想象,世上還有這般忘恩負義之人麼,她也完全無法理解,這天下到底是怎麼了,連基本的尊卑倫常都不顧了麼。難道做奴婢的犯錯了,還受不得教訓麼。

難怪就像是他兄長曾經不屑的說過,這些生來就是卑賤下寮之輩,只是畏威不懷德性,也不值得任何的好心和寬許。

然而更大的打擊卻是來自她從小一起長大,號稱是情同姐妹的貼身婢女小環;小環是買來奴婢的家生子,沒有自己的姓氏,還是她給求了才冠以楊姓,又賞給她自己剩下的衣食。

然而,在家中遭難之後發誓要與她同生共死,不惜一切也要護得小娘周全的“好小環”;僅僅被帶出去幾次之後,就開始變得眼神閃爍的陌生和生疏起來。

然後突然一天她居然告訴自己要離開了,因爲她遇到了失散了家人,願意接她過去一起住了。楊淑兒也只能在一時心情激憤之下,破口大罵的將她趕了出去。

然後,隨着家裡的奴婢遣散,她這個衣食無憂的宦家之女,也終於要嚐到了事事需要動手的生計之苦,而他們的母親更是無人忍受而一命嗚呼,她終於成了孤家寡人。

裴鉶裴(御史)大夫的《傳奇》三卷故事激勵下,她在被帶往編管地的路上假作可憐騙過看守僥倖逃脫了出來;然而,這只是一個更大噩夢的開始和前兆而已;

一個孤身上路而又容貌可人的弱女子,怎麼可能獨善其身呢。無論是流民、亂匪還是官兵,或又是那些對着外來人始終充滿着警惕和敵意的村邑。

她曾經想過一死了之,但是有的時候想死也未必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被發現之後只會換來更加可怕的後果。

最終,經過了許多不堪入目也是遭遇了好些不忍言之事後,她被當作能夠繼續升值的貨物,而賣到了還能偏安一隅的東南之地,成爲了富華綺麗的杭州行院中一員張春兒。

但因爲她獨特的出身來歷和風塵之中也難以磨滅的言談舉止,很容易就在當地營造出了一番名聲來;她也由此被本地的士人恩客,品評爲當代的“彭真娘”故事。

(蘇州彭真娘,安史之亂中被賣到江南來的大戶之女,因爲爲了心上人守節而自殺的一代奇女子,至今墓在蘇州虎丘側尤以爲名勝)

然而還未過多久,已經變成張春兒的他生命中就再度出現了,另一個不嫌棄她過往遭遇而願意長期找她陪着說話的男子,本地世家出身的朱小郎君。

就像是隨風潛入夜滋潤在乾枯剝裂許久心田上的甘霖,又潛移默化的讓她不知不覺的一點點慢慢沉淪進去。

然後好景並不長久,來自曾經破家滅門仇敵的太平賊,再度威脅到了這偏安的江東杭州一隅之地。隨着前方迫在眉睫的威脅之下,朱小郎君也越發愁眉不展起來。

然後終於有一天,她在以醉消愁的對方口中,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太平賊破城在即,舉城上下的士民百姓都是累若危卵。

這些太平賊毀了她少女的生活與夢想,還奪走了她親人在內幾乎所有的一切;而她剩下的也就是這副堪稱保養得當的皮囊和滿心潛隱的仇恨而已。

用那位朱小郎君的話說,無論此事成與不成,都將是一個偉大的成就,得以告昭世人並不是人人都願意屈從於賊,而天下的忠臣義士是死不旋踵、殺也殺不絕的。

這樣爲此她過去所受的那些苦,遭遇那些不堪忍言的事情也都有所報償了。正在忐忑思量間,堂上那賊子突然就說了句什麼,頓時就滿堂皆驚而一片靜默下來。

“大。。大。。大都督何出此言。。”

形容慈祥敦厚的宿老,頓然亦是滿臉錯愕的結結巴巴道,然後身心越發的佝僂下來,而腳下更是一個趔趄就要迎面撲倒下來。

這時,外號“瘦虎”而滿臉病容,站在人中毫不起眼的內衛寧一;突然身形如風閃到了周淮安的面前,出手如電的握住老者手中捧敬向前的密窯青雞杯。

又在滿堂這才反應過來的驚呼聲中,堅定而用力的反潑在對方臉上。刺冉一聲的冒出一股肉眼可見的淡淡煙氣來;

然後這名老者就被他一腳踹飛出老遠,撞在身後躲閃不及的人羣中,而掀翻了兩張案子上的酒餚,滾在地上驟然捧着頭臉慘叫起來。

對於周淮安的掃描能力來說,身爲一個鬚髮如雪耄耋之年的老人,掩在衣袍下的肌肉也未免有些過於結實了。而在靠近自己過程當中心跳的未免太快了。

這時候滿堂才譁然大驚的紛紛起身,以滾在地上的他爲中心競相退讓和躲避開來;又連鎖反應式的撞倒桌案又相互擁搡推擠成一片。

然後,正在緯紗後歌唱的歌者才後知後覺的尖叫起來;又驚得幕後的歌妓和舞姬們紛紛探頭出來,又在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中,像是驚慌失措的像是亂飛蝴蝶一般四竄起來。

這一刻張春兒也終於探明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還有其他人想要刺殺那個罪魁禍首麼,可是她也斷然不能在錯失了這個機會。

下定決心的張春兒緊步夾雜在那些驚慌失措的歌妓當中,仿若是慌不擇路一般就跌跌撞撞的迂迴到側邊,又可憐楚楚尋求保護一般的向着那個人靠攏過去。

而她已經拔下發髻中插的特殊簪子,據說是大食匠人的精工手藝,其中置有中空的毒針,三步之內即可穿透皮肉和布衣。還專門浸泡了河豚肝膽的汁液。

“大都督小心。。”

這時突然一個聲音響起,隨即一股尖銳的劇痛貫穿罷了她的背心;去力不減的又刺破了肺葉,而讓她急促迸發出來的淒厲慘叫聲,變成了一股又一股噴涌的血沫子。

當張春兒像是被抽空內裡的皮囊,而軟軟躺倒在地上奮力掙扎着向後看去,那剛剛阻止了她的人赫然手中還握着拔出來的尖頭匕箸,然後一把跪在地上懇聲道:

“小人一時情急逾越了,還請大都督見諒。。”

這一刻張春兒的心卻是一下子沉了下去,望着對方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神,她只覺得早已經在失去家門之後,形同行屍走肉一般的自己,又再度被殺死了一次。

然後,有人走到躺在地上無法說法的張春兒身邊,撿起她跌落的簪子而輕聲道:

“大都督,只是個普通的精鐵簪子而已。。”

這時候,那些退縮在壁板邊上的樂師們,突然紛紛丟下樂器慘叫起來;因爲在他們的上空又有人相繼飛身而下。

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二章 活着(中)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九十章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