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

然而正所謂是計劃跟不上變化的意外接踵而至;很快就有來自北面的緊急消息,而且不止一個來源卻是幾乎不分先後相繼而至。

其中有那位便宜岳母曹皇后的家書,也有太平軍的老朋友趙璋及其代言人劉塘的私信,甚至還有來自諸門巡防大使兼京兆少尹孟揩手下的口信。

“黃王上朝議事時氣急病倒,此事沒有人可以做主,只能暫放一邊了?”

周淮安驚訝道,然後他又繼續看了下去。

“同州鎮守使孟絕海已然退兵至藍田關,讓出商洛道以北的商洛、上洛諸縣?倒是好個以退爲進甩包袱的手段和盤算。。”

“那是否傳令前方趙引弓部繼續進軍呢,”

在旁的當值參謀組長李少泉當即請示道。

“當然是繼續前進,把周邊的洛南、豐陽都給我拿下來,再將主要的財貨、人口集中遷移到上洛縣去。。就地打造成爲一個前進基地好了。。”

周淮安當機立斷了。

隨後,他在着大都督府再度召集起來的高層特別會議上,大聲的強調道:

“既然黃王身體不豫,我們也要做好最壞可能性的打算了。。一旦關內義軍有大變,我們這裡就怕措手不及的。。所以先要實際扶持住那些與我軍素來相善的派系,在後續的局面中站穩腳跟纔是”

“但是以此爲由興師問罪主動進攻關內的話,只會令仇者快親者痛,而白白便宜了苟延殘喘的朝廷方面,或是令那些首鼠兩端的北地藩鎮們白白撿了便宜。。”

然後周淮安用力在大地圖上重重的一點。

“所以這一次,我們做好準備西守東進好了。。”

“東進!!!”

在場衆將和部屬、幕僚們也是表情各異的譁然嗡聲起來。

“雖然總體時機和局勢上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也已經時不我待了;如今荊湖、山南境內相繼平定,比鄰的劍南正當三川內亂不止而無暇他顧,難得西線暫無後顧之憂。”

“然而一旦北地大亂紛爭盡起,怕是就再也沒有讓我們肅清周邊,將側後方連成一片的機會了。。淮南的官軍勢力尚在,又有長江爲塹暫且不用去動他。”

“倒是江東兩浙、宣歙三路依舊紛亂不止,而割據林立,正好可以從江西、嶺外相繼進兵,合力收割上一波再說。。最初步目標,重點佔領和控制東南沿海的港市以爲海陸轉運節點;蒐括沿途的人口和車船、畜馬等資源。”

“其他的內陸地方就算不能直接佔領下來,也要將其摧垮和打殘掉,或是扶持相對親善的新勢力,令其三五年內,無力成爲牽制和騷擾太平軍治下的隱患。”

“因此需要動用的兵馬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幹老練;除了必不可少的水軍舟師之外,這一次也該輪到操習新式戰法的火器之師,正式派上用場了。”

在場的朱存、柴平、曹師雄、張居言、王重霸、劉六茅等掌軍大將,都不由在表情和眼神複雜的相繼對視之後,紛紛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來了。

畢竟,自從太平軍轉入鞏固和肅清地方的休養生息模式之後,就再也鮮有大規模的戰事可打了,就算是一些局部的邊境衝突,也根本無須勞煩到他們這個層面和級別,往往就已經足以平定和解決了。

雖然對於一個正在努力埋頭髮展的新生政權,沒有戰事可打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他們就算是未聞戰事的日常裡也各有事業和任務在身,不可謂不夠充實或是權柄在手。

但是身爲武人的那點建立功業名聲和追逐戰績的天然渴望,還是安定而又忙碌的日常生活難以磨滅的。尤其是在太平軍上層普遍年齡結構,正當壯年的情況下。

——我是分割線——

而長安城了發生的變故,在當事人無力遮掩而各顧心思的情況下,也很快就風傳遍了關中、關西大多數義軍及其相關勢力的地盤上。

“聖上病倒了?。。那如今朝廷是誰人在主持局面。”

正在滑州城裡過了個不錯的肥年,又正與衆部將圍爐迎春,一邊吃着烤串一邊飲酒的朱老三,不由摸了摸滿是油漬的嘴角詫異問道:

“乃是尚總管前頭的五相共議,然而至今尚未有個章程和決議拿出來。。而根據內廷尚(儒)工部(尚書)那兒送出的消息,”

負責長安方面聯絡的掌書記李振連忙道。

“自西南路的散關大營潰滅消息傳出之後;同州孟(絕海)防禦已然止步於陳倉與眉縣交境的太白山下,與季(逵)大將軍合兵做一處,就近收攏潰亡的士卒”

“而北路原本叛賊黃皓所掌的坊州大營,亦是在坊州城下相互攻殺起來而亂不可收拾了;蓋老都統正在率部趕往平定當中。。”

“唯有西路的奉天大營尚稱完好,又有彭(瓚)大將軍坐鎮坐鎮,但是也已經人心動搖而軍中思退了。。費樞密打算使皇城點檢使、左金吾白(日升)大將軍,領在畿兵往接應;”

“然白大將軍以監守皇城之要非黃王之命而不受;遂有鄭(漢璋)憲臺建言可從關東之地調兵以爲支應;當以都畿道內爲優先。。”

“關東調兵?。。”

這下拿着串蜜漬金桃啃咬的朱老三,頓時停下來手口來;而那些正在開花大嚼大飲的軍將們,也不約而同面面向覦噤聲,只剩下左近爐中炭火灼燒的嗶剝聲。

大齊別設在都畿道內的留守兵馬雖然有好幾支;但是其中實力最壯、甲械最全的無疑就是,他們這支以河陽南關爲最初駐地的都畿(東都)北面防禦使,如今的東南面行營都虞候麾下軍馬了。

要知道他們這些軍中兄弟們,可是好容易纔在這都畿道附近打下一塊地盤,作爲安身之所立足下來;又與左近的天平軍曹翔、河陽軍諸葛爽,方纔達成隱然互助的三角聯盟。

又靠魯陽關和文城柵那邊與山南境內的互易往來,居中很是賺了好幾筆過境買賣的好處;正當是欲罷不能之際,怎麼又肯輕易放棄眼前的一切,重新跑到關內去拼命呢。

要是大齊天子黃王自己的號令和積威深重,他們或許不敢有所非議和置拙;可這僅僅是政事堂上那幾位相爺的堂議而已,這就讓人無法打心底信服了。

“這又是什麼狗屁章程。。”

路過汴州當地新投奔的踏白都都頭李思安,當即不忿的叫喊出聲來。頓時就有人響應着接二連三叫道:

“去他孃的堂議。。”

“這些貴人們真不當人使。。”

“難不成關內的兵馬要惜身保全,關東的將士就要捨命不顧了麼。。”

“閉嘴。。此事豈是我等可非議的。。”

朱老三當即臉色不豫的呵斥和打斷。然後他又用深沉嚴厲的眼神巡娑着在場衆將,而一時無人敢與之對視,才繼續苦口婆心道:

“難道才過了兩天的安生日子,就忘了自個兒身爲義軍的根本,忘了咱們還是大齊新朝旗下的兵馬麼;若是大夥兒不能和衷共濟維護得大齊,維護得皇上的號令與威儀;便就是以滿天下之大又有誰人,能尊敬和看重區區一隻草頭人馬呼?”

這時候,外間再度傳來信使的急促通報聲。

“報,鄭州有變,都畿東面防禦使劉建峰爲監軍使陸文靜所誘困於夕陽樓焚之;麾下各將自此相攻於城中而殺掠不止。。”

“洛都留守副使費振生已經就近發兵往攻,並使人傳喻四方防禦、行營兵馬,協同平定鄭州變亂。。”

——我是分割線——

而在山(南)西(道)鳳州北端的大散關內,剛剛在一場從天而降的大捷當中,繳獲了關外賊軍的大批輜重物用的駐守官軍中,也洋溢着某種快活與振奮的氣氛。

“好。。好。。好。。真是好的緊。。這豈不就是我唐自由天命的佐證。。”

滿面蠟黃枯瘦病容的飛龍使、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楊復光,也在大聲讚歎拜倒在面前的黃皓等人,又對着左右笑道。

“爾等雖爲黃逆近屬,卻能及時棄暗投明也不是爲一場當世傳揚的壯舉和義行,自然少不得一場足以匹配的大富貴。”

“小黃頭領此番的及時反正,可不是一舉數得,瓦解了至少一路賊勢,又動搖了另外兩路的賊軍。如此潑天大功,莫說是區區的守臣(防禦使)、連帥(觀察使),便就是一副正任的旌節(節度使),也是足以相酬的。”

在旁面有得色撫頜不言的左樞密使楊復恭,也順勢接口道:

“如此甚好,我有聞天雄軍(秦、成、階三州節度使)鎮帥尚且缺位,而涼州(節度使)使君鄭尚書年邁將告老,或可擇一領受之。。”

楊復光亦是聞絃歌而知雅意的當即慨然道:

“此事大兄與雜聯名保舉,又有鄭相公副署其後,所差的也不過是聖主一紙鶴音宣下了;在此之前,也斷然不能慢待了有功之人,先以別敕告身授右龍武將軍,暫領金商觀察使如何。。”

“承蒙中貴人吉言,在下,在下,實在是感激涕聽啊。。”

聽到這話,黃皓心中才一塊石頭落定而略微有些放鬆下來而做出感懷和動情狀。要知道他說動這些追隨他多年的親信部衆隨他反水,可是沒少用諸葛爽之流的事蹟來往復強調和許諾過。

雖然諸葛爽如今也拜服在那位老叔的旗號之下稱臣,可是無論歸屬在何方旗下,他以節鎮蕃帥之身作威作福、自成格局的權柄,卻是從始至終未曾有所動搖過的。正所謂是:大丈夫當是如此

這些年下來他也看得明白了,這世上所謂的義理和名分、親緣之類的事物,哪怕嘴上說的再多做的再多,終究還是比不上手中握着的刀子和可以予取予求的地盤;

那個在廣府不名一文的和尚,便就是暨此跟在黃王身後撿了天大的便宜;又反過來趕走了原本壓過一頭的孟楷;最終勢大之後,就連曾經不喜和厭棄他的黃王,都要許以婚姻來籠絡和安撫之。

只要他有足夠的權柄和地盤,而對方尚在世間一日,就始終有可能奪還所愛,乃至讓那些輕視和慢待自己的人付出代價的那一天。

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一百章 弊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