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

“這又什麼情況?難道是虛以逶迤的拖延手段。。”

周淮安對着負責對口交涉事務的李師成道。

“屬下倒是有所聽說過這位牛節帥的情跡。。或可爲都督參鑑一二。。”

形貌清瘦老成的李師成,在仔細想了想纔開口道。

“這位牛帥本是東市裡大賈的出身,只是寄籍在神策軍中。因此他最擅長的是投機和營鑽手段,而不是治理和用兵的本事。。。”

“。。。故而,在以球賽定下三川旌節之後,那陳敬瑄固然被世人成爲‘球帥’者,這位牛使君也有了個‘賈帥’的名聲。因爲此君在任上諸多行事施政麼,皆有商賈之風而唯以言利。。。”

“這麼說,他還是真有心犯上天下之大不韙,而求利於我處了麼。。他可是節度使啊,難道朝廷的權威已然衰微至此了麼。。”

周淮安聽完這番的介紹蔚然笑道

“的確是如此啊。。不然私下使人與我交通往來的那些淮南軍將,又是做何道理呢。。難道那位高郡王,真就是個不聞不問的瞎聾。”

李師成卻是滿臉苦笑道。

“不過這與大都督府豈不是一番好事呼。。”

“如若當真的確是件好事,不過也沒有這麼容易便宜他的;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光靠嘴皮子就能謀求麼。。或許他還有後續交涉的條件麼”

周淮安輕挑眉梢道。

“都督所言甚是,來人聲稱山西鎮願以金餅八百枚,蜀錦九千段,蠟、白膠香、麝香、硃砂各五千擔,興元茶一萬三千擔,換取罷戰退兵之議。。不過眼下怕是沒有指望了。。”

李師成點了點頭。

“不不,姑且給這位賈帥一點指望好了。。”

周淮安卻是搖頭。

“你且安排個精明得力善於隨機應變之人,過去摸一摸對方的態度,順便商榷下停戰的新條件好了。畢竟洋州已然在我軍手中,舊有的價碼研究不夠了。”

“在下這就去安排。。”

李師成連忙點頭應承道。

在他走後,周淮安又接到一道呈報上來的突發狀況。卻是位於嶺內的潮循地區遭遇難得一遇的風災,當地受損甚重而房屋傾倒數千所、災民多達兩萬餘人,連帶第八軍的補充進度,都受到了影響。

周淮安招來參謀團的第二、第七小組,以及留司聯絡官,進行論證和商榷一陣之後,隨即下令道:

“讓當地除了巡護隊和建生軍、駐隊團之外的駐軍,移轉到廣府境內進行休整和補充,而廣府境內的第七軍所部向西調集至嶺西的桂州附近進行整訓。。”

“免除潮循境內七縣商稅以外的三年徵收項目;增加當地的土產採購比例和工場招工的配額;讓附近的建生軍和沿海巡檢司,派出多餘人手協助救災。。”

“發行一批特別公債作爲恢復生產的保證金,就用潮循的鹽產和關市稅作爲擔保好了。。”

而在江陵城中的另一處,外貌清俊秀氣的韋莊,怔然看着正在打點行裝的老友杜荀鶴道:

“杜兄,你這又是爲何呢。。這才安生下來多觀望些日子不好麼”

“好啊,怎麼不好,這些天我不但養好了腳,還自覺壯實起來一些了;可對我而言這尚且不夠啊。。”

一貫跳脫豁達的杜荀鶴,卻是手腳不停的道。

“如今太平四願既出,豈不是道盡了我輩讀書人的心聲和志向,令世人皆神往之。我既然有心作爲,又怎能輕易落於人後呢。”

“卻也不至於吧。。”

韋莊臉色複雜的猶疑道

“如今天下紛亂逞兇爭雄者衆,卻可曾有如此深明大義之言呼;這位大都督既有矢志太平之願,亦有踐行大道義理之能,雷厲風行之勢。”

杜荀鶴不由停下動作來誠然道。

“這已然脫出了世間絕大多數旦夕存亡的賊軍,與守土割據的藩鎮舊窠,而足以追及上古聖王三代而治的鼎新革命之道了。。至於朝廷,入境還有多少人會抱有指望呢。。”

“只怕世間讀書之人但有聞知,恨不得只爭朝夕而相見憾晚呢!故此這下鄉宣教也好,出外巡講也罷,都是想要謀取前程和晉身的必經之路,還有什麼資格挑揀和嫌棄呢。。。”

“這可是親眼見證和參與新朝開成大業的天賜良機啊,只是端己可有意與我同行共勉之呢。”

“我。。。”

這一刻韋莊也不禁猶豫起來了。

——我是分割線——

而在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出口天井關內。檢校太尉、中書令,京城四面都統崔安潛,也站在天井關得名的天井蜜、外梢道、涼水泉,這三眼已經凝結出薄薄冰面的泉水之前。

在這裡他可以南望道順着峽削山勢流淌而去,那條細長天井溪盡頭奔騰起伏的白水河。那位在變亂中自立爲昭義軍留後的鎮軍偏將劉廣,一路敗逃到這裡這裡又被追兵給刀槍加身而盡赴流水了。

事實上,當他率領河東大軍越過石會、芒車諸多關險而抵達位於上黨盆地的潞州之後,整個昭義軍所轄地界就震動不堪,而望風而下又倒戈以從。

乃至他的旗號抵達潞州上黨城下時,竊據其中的劉廣所部甚至因此發生了內亂,隨後被囚禁的澤潞節度使高潯(同出禁世家高氏)也被解救出來開門相迎。

然後,這位高使君也很有些知恥於後勇或是將功補過式的,一路親自應爲前驅而將昭義軍山內四州,盡數收平於朝廷的旗號之下,又追關過險將出逃劉廣殘部,盡數殲滅在了這井陘天險之中。

自此,南向數裡之內僅有羊腸小道連接的星軺驛、橫望隘、小口隘、碗子城等重要關隘,至河南沁陽的水南關,都已經被這些河東軍給拿下了。

但是崔安潛卻是並沒有因此感到多少滿意和自得之情;雖然他已經平定了河東之亂並且接管了代北行營,還對當地豪姓、郡望大動干戈,而得以湊集到足供數月相應行事的軍資和犒賞。

如今又以速戰速決奪取和光復了相對完好的(上當盆地)山內四州。只要稍加清算和兼括地方,就能籌集到足夠這些大軍堅持作戰上更爲持久的用度和軍淄。

但是在他所前來的大後方,朝廷在關內的局面依舊在持續的惡化和崩壞當中;尤其是關內道在賊軍的攻勢下,也在不斷地傳來丟失城池和戶口的各種噩耗和壞消息。

而在朝廷砥柱的西北八鎮這個冬天也不安穩,從朔方、徑原到汾寧的多位節帥具稱,因爲缺乏足夠的賞額和薪碳、冬衣的供用,當地軍卒已經開始躁動不安;乃請朝廷想辦法使人安撫之。

而當地的監軍院使陸續密報稱,有身份可疑人等持續拜訪而行走這些素來忠於朝廷的軍鎮之間,其中的麟坊節度使的監軍院使甚至已經失去聯繫有半個多月了,也不知道是陷沒了還是出了變故。

以崔安潛的立場考量,他倒寧願是前者更多一些。畢竟失地是可以日後拿回來的;但是作爲西北八鎮最南端的一環,麟坊鎮一旦出現動搖和反亂,那便是彼消此漲的連鎖反應了。

然而,他率大軍在這裡甚至沒法掉頭,因爲他還有另外一個亟待解決的目標和問題:在昭義軍之亂中乘勢竊據了山外的刑、洺、磁三州,而在刑州(河北邢臺)另立節衙,的前天井關守將孟方立。

這時候,一名軍校驅馬從山道上飛馳而來,也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報使相,有磁州(今河北邯鄲)刺史孫成義暗約歸附朝廷,卻爲州團練使孟全所害。。”

“刑州將孟方立拒絕了刑州刺史、刑洺經略使的任命,並稱若無昭義軍之節鉞,唯有與河朔三鎮連同一氣,共抗朝廷了。。”

形容清雅的崔安潛不由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看起來自己的班師回朝之日還是遙遙無期了。然而他深吸了一口氣又對來人道:

“再派使者前去回覆,就說可權授以昭義軍留後銜,但是須得治下發兵八千,隨朝廷從徵叛逆。。若是不然,便就戰場相見好了。再發下堂貼令山外三州各地將吏,凡殺逆亂者反正可代其職。”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一百章 弊情第九十六章 潮陽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