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

而在這片冬小麥田地便的另外一個更遠的棚子當中,主動圍繞在大都督專屬的內務顧問楊師古身邊的,則是那些曾經同屬義軍中的新老部屬們。各自帶着隱隱羨慕和敬仰的聆聽着他的教誨:

“大都督曾經寄言於某曰:能耐越大,則隨着的責任越大!,這可真是說的好,發人饋醒的大道之理呼。。”

“自從天下紛亂以來,這世上或許不乏有識之士和明眼之人,深喑其弊亂;然而最爲缺少的,卻是這種舍我取誰願不惜以性命身家,擔待起萬衆前程與出路的鼎新革舊之選麼。。”

“殊不知就是那些竊據了高位與權柄的世家大族,代代下來一心想着如何聚斂和盤剝民之膏脂,伏在萬衆黎庶身上吸血抽髓,以求千秋萬代的傳續下去;卻從來不思如何的回報與反哺這人世間。所以纔會讓整個天下變成如此令人髮指的模樣。。”

“故而,方纔有大都督以太平軍之名應勢而出,應時而起的使命,豈不就是順天應時、弔民伐罪,而除盡世間這些世家、門閥、官宦、藩鎮、豪族等五蠹之輩,再還以人世一個大大的清平呼。。這纔是真太平之意”

至於相鄰的棚子當中,已然鬚髮灰白的宣州戍防使王崇隱,也在對着一干子侄輩耳提面醒着:

“眼見得你們都要外放任事了,有些話我也不避嫌多說幾句好了;但也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和所感,卻莫嫌我說的不好聽。。”

“如今,大都督府統一操條訓和經制之法所做出來的士卒,便就是一支軍伍的肌理和體膚,決定了這隻軍伍戰力和士氣的底線所在。。。。故本軍將士逢敵得以堅忍能戰,而始終冠絕各路義軍之中。。”

“而隨軍營校/夜校,以及短訓/速成班所出的將校們,則是軍伍的骨幹和框架所在,大可比同人之筋骨;而決定了相應軍伍戰力和軍心士氣,得以持久維繫和發揮的程度。。。。是以太平將士令行森嚴、進退得法,而不爲一時勝負消長而失據。。”

“至於營上的將官之屬,則是一支軍伍何去何從的頭腦和首級所在,亦是代表了相應軍伍所能揮使和運用出來的效用,和建功立業的最大餘地所在。。。自此都督府才能靜以精略之伍鎮平四方之野,動而奔走轉戰于山河險峻,於逆境、艱險而始終不綏。。”

“爾輩想要獲得相應前程和作爲,須得以此爲時時自省和發端步步迎難而上,踏踏實實的歷練和磨礪過來方可。莫要去多想那些投機取巧和逢合倖進的偏離手段。。”

“如今的大都督府自有銳意進取之大勢,又懷廊掃天下之志,自然也不乏得是令人表現和作爲的出頭之機。故而,實實在在積攢下來的本事和功勞,纔是我輩持之以恆的立身根本。。”

與此同時的襄陽城中,在女伴陪同下的小掛件菖蒲,也來到了一處被臨時充作館舍的園子當中。

根據大齊新朝那位曹皇后的意思,分坐好幾批陸續來自長安的上千名各色陪嫁和服侍人等,在經過初步的甄別和分流之下之後;剩下的小半數都被聚集在這裡,等候來自大都督後後宅之中的進一步挑選、考覈和編派了。

——我是分割線——

山南東道,金州西北的安康縣城中,已經多次打退攻擊的太平駐隊旅帥張東,也摸着頭上流淌下來混雜血色的汗水,只覺得半邊臉都是火辣辣的生疼。

坐在澆水凍結起來的冰冷刺骨城垛上,他眼神迷離的看着天上掉落下來的細細雪花,還有遠處在沉默而低抑氣氛中退去的叛軍。他們甚至連屍體和傷者都顧不上收拾;就這麼腳步不停的倉促退出了迷迷濛濛的視野。

任憑那素白的雪花,慢慢得一點點覆蓋上城外戰場一切事物,包括哪些已經不會動和會動的,在城外這凜凜寒風、霜雪肅殺的交相呼應下,正在慢慢得失去最後一點聲囂,而重歸到了死寂中去。

不知不覺他已經在這裡堅守了一個多月了,就在這短時間裡,他至少打了大小十幾場的攻防戰,甚至還一度突出城外去燒了至少三處營盤;但也失去了所有可供機動的騾馬。

不斷有前來進攻的叛軍被成建制的打退或是擊潰;又不斷有更多的叛軍聚攏過來,繼續將它們水泄不通的圍困住。因此,張東身邊能夠繼續站立的已經不足過半。

而就在這座小而殘破的縣城之中,也因此兩度發生過內亂和騷變;他也因此失去了好些個在安南戍邊就相識,而一路相互扶持着走過來的老袍澤們。

他們沒有死在叛軍的刀槍箭雨之中,卻是負傷後在臨時安置所裡被人偷襲所殺害,或是奮起抵抗到最後一刻;在牆上好容易打退了叛軍的支援趕來,這才鬆開最後一口提起的氣力,而在無法挽回的傷重、脫力中死去。

但是,這兩次失敗的裡應外合的事後處置和連鎖反應,也讓安康城中剩餘數千口的百姓,匯聚起來的約莫兩千多青壯,都一改被動消極的情緒和反應,徹底站在了太平軍這邊了。

尤其是當原本因爲不信任和悲觀失望之下,乘亂連夜奪門出逃的數百名殷實、小康人家,被那些可能同爲鄉里的叛軍攔截住之後;毫不猶豫也毫無憐憫的不分老幼婦孺盡數凌虐、殘殺在了城下。

而夾雜在其中那些女子的下場又更加悽慘得多,死前受到的痛苦和折磨、侮辱也更加的長久。她們幾乎是在城下哀嚎哭喊了大半夜之後才得以斷聲嚥氣。

然後,那些叛軍又在白日裡將其剁成碎塊用箭逐一射上城頭來,號稱是任何協從賊軍的下場之後。城內的絕大多數人也就絕了多餘的想念,而一心一意爲了保全自身和家人奮力協助起太平士卒來。

因此,他們毫不猶豫的拆了自己家的房舍,以爲填補和加固城牆或是充作柴薪燃竈;捨出了蓄養的雞鴨豬羊和布帛衣被,來交公共同宰殺取用;把家中的銅鐵器物都捐獻出來,而打造成了箭頭、槍尖等各色簡陋的兵器和工具;

而等到呵氣成煙的寒冬,隨着第一場初雪降下之後;被用木柵和沙土填塞起來又澆上溝渠裡的污水,而變成硬邦邦、滑溜溜的凍結牆面,就成爲了那些猶自不肯放棄的叛軍們,所難以克服的阻礙和噩夢了。

他們甚至爲此發明了好幾種守城的權宜器械;比如用揚穀的叉耙改造成城頭對付長梯的推杆;用繩索捆綁下垂的木縋來清掃攀牆而上的叛軍。用劈開大竹火烤乾彎曲後定在地上,做成只有幾十次使用壽命的彈射器。

乃至爲了補充城頭檑木、滾石的不足,而大開腦洞用地上挖出的泥土和水塑形成範,再晾在露天一晚凍硬了外皮,就變成了簡易彈射器和牆頭投擲的上好得炮石了。

這種泥範的製作之簡單,甚至就連婦孺和孩童都可以完成。因此只要一夜之間就有成百上千的供應到牆頭之上去。打的那些想靠着人多攀如蟻附的叛軍擊墜如雨。

於是前些日子那些叛軍又改弦更張,製出許多擋板和大排來遮護着一股腦衝到城下,再用鍬鏟鎬等工具就着牆根分離挖掘起來,

結果又被城中用礪殼等物煅燒積攢起來的生灰混水,給當頭澆淋下去而順着縫隙到處流淌,燙殺得慘叫連天棄械敗逃下去了。畢竟,作爲常年身處對抗西南蠻前線的長征健兒,張東並不缺乏對付圍攻和經驗和手段。

然後,這些叛軍終於痛定思痛的開始在城外堆砌起土山來,只可惜之前在城外用盡了手段也耽擱的太久,而在初雪之後一天天冷下來的氣候當中,變成愈發舉步維艱和效率低下了。

“頭兒,”

這時一個聲音卻是將張東的思緒給拉了回來,卻是當初跟着他衝進城而前官軍大個子俘虜;如今改投麾下得用爲一名五頭的王萬弘靠到了身邊。

“我想帶人出去摸一摸。。或許能夠乘早拖幾個活得回來,問一問究竟呢。。”

王萬弘摸着因爲受傷而被剃了個精光的腦門子懇聲道。

“那邊速去速歸吧,注意莫要走出城下箭矢所及的掩護範圍。。”

張東只是略加思索便就同意了。畢竟野外天寒地凍之下,想要進行頓首和埋伏也不是一件易事的。

隨即就見隨風雪落如鹽的間歇,隨着垂下凹凸不平又滑溜溜牆面的繩梯和筐子,人高馬大的王萬弘帶着幾個身手矯健的士卒,幾息之間就緣梯抵達了牆根下。

他們又從筐子裡紛紛取出來抹過油的刀牌和連弩,這才低下身來而沿着堆滿屍骸的起伏地面,相互掩護踩着淺淺落了一層的雪面,而逐一向外拉開距離搜索起來。

只是當他們一邊腳踏一邊刀戳的,由內向外搜索了一大圈之後,看起來依舊無一所獲時,出乎意料的驟變突然就發生了。一具僵硬的屍體突然就跳立起來,而將一名本能揮刀砍殺的士卒給撲倒在地上。

然後又一個身影從“屍體”跳起的地方,連滾帶爬的向着遠方撒腿奔逃而去。

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998章 烽火入洛陽(中)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