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

既然曉得了這位楊先生不是什麼等閒人物,在護送回程路上又不停訪問過一個個莊子的過程中,慕容鵡就愈加的討好和知無不言起來。

“你們在荊南這兒可是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麼。。”

楊先生饒有趣味的問道

“也不是了,似這般聚衆爲亂的情形,早前就被軍中好好的收拾過,又有三支隊下鄉清算後續人等,捉殺和流放、編管了一大票人等。因此實際上我輩能夠處置最多,不過是一些小偷小摸,乃至作奸犯科的勾當。。”

慕容鵡連忙搖頭道。

“當然了,有時候莊子裡涉嫌違規犯事,而要巡護隊避嫌的事情,也會找到咱們這些人來的調查和處理,比若是損壞盜賣公物,或是籍以莊子的便利行那投機取巧牟利之類的,鎮反會亦是會給咱們下調文的。。”

“你是說,有人盜賣莊子裡的糧食?那豈不是監管的疏失了。。”

楊先生不由皺起眉頭道。

“卻不是這麼回事,乃是因爲聖庫法度之中,專門對莊子裡的糧食物產保護收購的緣故。。而莊子裡的監管一向對內不對外的。”

慕容鵡連忙辯解道。

“你是說,專屬屯莊裡的餘糧收集政策和農副產品制定收購法麼?”

楊先生略作驚訝道。

“正是如此啊,因爲莊子裡有當年每鬥十五文至十八文的不限量最低收購價。。所以有人在例行交公和?賣了餘糧之後,還起了投機取巧牟利的想念了。”

慕容卻是噓然道。

“這還能投機牟利麼,”

楊先生愈發驚奇了。

“此輩乃是乘着左近豐熟之期,從鄰鄉地方採買那些鄉人手中積壓的低賤糧谷和其他物產;然後充爲自家所產以賺取其中數文的差價。。由此,更是形成多處鄰里相互包庇和隱匿的團伙窩案。。”

慕容鵡耐心的解釋道。

當然了,他能夠比較清楚的掌握這些情況,乃是因爲主動響應調遣比別人往鄉下跑的多,由此額外獲得一些副食和農產品作爲慣常福利的緣故。

“不過地方上串通賣糧的損公肥私機會,也不是時時都有的。遇到小年或是平年的話,地方上的產出只夠自己家吃就沒得外賣了。”

他又繼續補充道。

“卻不知這種差異可否大呼?”

楊先生看起來饒有興趣的追問道。

“自然是各地有大有小的,得看田地的成色與灌溉的便利。但是總體上還是遠不如莊子裡好過的。。”

慕容鵡頷首道。

“要知曉,現今湖南境內的集體屯莊,都是大致規劃好的章程、良種和器械,還有就近新修的灌渠;只要肥水人工得力已然可以做到一年兩獲,還多收一季的瓜豆菜畦。。但是地方上怕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他們至多隻能兩年三獲,或是一獲之外種些瓜菜應急。若是遇上水旱蝗災之類的意外減產,打下的收成尚不夠自己吃,就反而還要來莊子這邊尋救濟的路子了,”

“難道各地的莊子還可有餘力接濟地方麼。。”

楊先生沉吟了下又問道。

“當然不是平白無故的勾當,有力氣的就過來賣力氣,沒有氣力的也能幹些其他的。。人嘛想要活下去,總要有些法子可想的啊。”

慕容鵡卻是頗有些感觸的道,卻是想起了那些曾經所見聞的,因爲家裡養不活或是缺口吃的,紛紛想法子要帶着弟妹或是兒女嫁到莊子裡的女人們。而代價只要幾袋脫殼的粗糧,或是一大包壓縮幹餅而已。

“這位差人大哥所言甚是啊。。”

這時候正在前頭駕馭騾車的一名把式,也不由轉過頭來應聲道。。

“多虧了太平軍打過來了,才讓咋這些左近的鄉戶人,除了在田裡扣食之外,還能靠賣氣力再找些營生和進項回來;要是前幾年的光景,那就只有家家戶戶上路逃荒的命了。。”

“不瞞您說俺也是逃荒路上過來的,那滋味可真是的。。。官府可不理咱們的死活,那些豪門大戶也是把咱當賊寇來防堵和驅趕;走城過鎮的餓得狠了,草根、葉子、樹皮甚至是膏土,那是見到啥就吃啥了。。”

“那會真是覺得人不像是人了,都是一口口餓得要死的畜生;在大路上,在河渠裡,倒的一片又一片的;那些扎堆的野犬和黑鴇兒都吃不過來了;然後又被人偷偷逮了去吃。還有賣進城裡充做肥雞和豕肉的,因爲這些玩意都吃得格外的肥壯碩大。。”

說到這裡他滿臉滄桑的褶子都像是綻開來了。

“好在義軍來了,打破了官府的城開了大戶,咱也頭一回嘗上了飽飯的滋味啊。咱就一氣吃了小半盆一直塞到嗓子眼兒,差點挪不動地兒;卻還有人實在是捨不得這飯食,硬是死命塞着自個兒,最後活活抱着肚兒撐死;或又是捨不得吐出來硬生生噎死的。。”

“再後來,太平軍也接管了這地面兒,咱這老胳膊老腿的就從跟隨的義軍中被裁退了出去,回到鄉里去參加大夥的屯田營生,承蒙莊子裡的照看讓我掌車和餵養牲口,也算是下半輩子有所着落了。。”

“咱們現在只盼得這般的好日子,能夠隨着太平軍上下的福壽康德,萬萬年的長久下去啊。。十里八鄉這兩三年已經沒有聽說人餓死的消息了,莊子裡也不斷生養下來了好些個孩兒。。”

“您說那周大都督,豈不是得了真正天命和氣數之人;有他老人家的福運庇佑和澤及小民,纔會有這些風調雨順,災荒不興的好年景。。”

聽這位車把式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住的肺腑之言,這位楊先生,或者說是曾經的義軍左軍師楊師古,如今太平軍中身份最爲尷尬的人物;卻是有些默然無語又感慨良多。

他隱約能明白其中干係和緣故。自從太平軍據有這些地方之後,到處興修水利而構築道路,不但恢復加固堤防,清理拓寬河道又引渠灌溉,還推行嚴厲人畜分離的衛生管理等等新舉措。

因此,原本因爲水利設施弛廢失修,而年年大小災害不斷的地方,也已經好幾年未聞有較大的水旱災荒了;就連原本年年都有的連綿疫情,也幾乎隨之銷聲匿跡了。

然而,這一切在那些難以理解背後道理和根源的凡夫愚婦眼中,這就不免是太平軍真乃冥冥之中的天命所歸,或是爲時代氣數所鍾;乃至主政之人有所呼風喚雨、祈襄禍福重重神異之法的一種有力佐證了。

聽着耳邊的絮絮叨叨而慢慢乘車行進在大路上,楊師古卻是再度想起了當初的情景。

事實上當他聽到來自軍府的那個消息,或者說是一封寫滿熟悉字眼的手令之後;他就只有面無表情的慢慢走回到自己的房中去,然後身形一下佝僂了下來,而露出某種類似悲哀莫過心死的意味來。

無論那張手令上充斥着怎樣的苦衷和情由,又是用如何委婉和緩轉的字眼來修飾,都改變不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作爲曾經義軍的軍師和黃王最看重的左膀右臂之一,被形同破履一般背叛和拋棄掉的事實。

他已經被當作某種價值不菲的代價和交換,指派給義軍中後來者居上的太平軍之主,也是黃王名正言順的女婿,作爲永久跟隨的協力人選。與之一起到來的,還有黃王暗中接受了朝廷的招撫,即將北上就任方鎮的消息。

然而,他所在意和痛心的事情,並不僅僅是黃王接受了朝廷敕封,背叛了廣大義軍將士的訴求和寄望;事實上在此之前黃王也有數度向朝廷求取官職,但是都是先問計於他而仔細商量過其中利弊得失之後,才得以做出來的。

但是現在這一次,他和他所秉持的理想和信念,顯然都被黃王及其身邊慫恿他的那些人,給排除在了外頭。就好像除了一個右軍師之名外,就再也沒有他任何存身之處了。

那段時間裡,一下子失去了大多數目標和方向的他,被安排了下鄉去去巡遊和觀察民情風俗,同時監督嶺南各處屯莊中安置情形,以作爲一時的排解,

然後他遇到了一個意外的人,那是一個嚴重燒傷而全身處處,醜如惡鬼的義軍老卒;他的名字叫做黃存信,算是黃王的家鄉人,也是同宗的本家之一。

因此,他幾乎參加過黃王起兵以來所有的戰事,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遵從本心而矢志不改的老好人;哪怕在着世上吃盡了苦頭,也始終相信好人必然有所好報的結果,只是還沒有讓自己遇上而已。

然而在打信州的時候遇到了災厄,被守軍的灰瓶砸中又被交上了燃燒的火油。因爲傷得太重被送到缺醫少藥的後方等死;楊師古見到對方的時候,滿是膿液和蛆蟲的身體多出都爛的見骨頭了,卻還沒有死掉而是靠不斷敷上去的草木灰苟延殘喘着。

然而這樣一個在黃王手下注定放棄救治而只能等死的人,居然在遇到太平軍之後得以活了下來,還獲得了繼續作爲一個有尊嚴之人,安養終年的結果

他依靠聖庫撥給的供養,甚至收繼一名孤兒承接宗兆和家門,而心滿意足享受教養這名後嗣的樂趣和親情。而和他一樣境況的居然還有好些人,都是當年在嶺內,或是黃王北伐的一路上被留下來(拋棄)的傷殘將士。

缺手缺腳或是不良於行的他們,雖然過得很辛苦也很艱難,但是都還努力而有所尊嚴的活着,並且還一心一意勉盡着微薄之力,而想要爲太平軍做點什麼以爲回報。

相比他們的傷痛與困苦中依舊充滿期望的人生,楊師古忽然覺得自己這些自艾自怨和悲嘆失落,人生際遇的跌宕起落又能算的了什麼呢。

這一切的屢屢觸動,讓楊師古忽然就有些明悟;也許所謂的當世英雄、所謂的天命所向的人主,並不僅僅是引領萬衆攻城略地,破殺百萬而掀翻天下的武功與雄略;

也並不只是擊敗無數的敵手,而令世人驚顫、俊傑俯首的赫赫聲威。更應該是當世應運而生出來,可以給在掙扎在困苦煎熬的大多數人,帶來幸福和希望的那個人啊。

因此,現如今他曾有的失落和挫敗,也隨風輕去的漸漸淡平了;而只剩下最後一點小小的執念和疑問。

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六百一十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二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