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

當然了,對此暫且一無所知的周淮安依舊按步就班的執行,自己進軍江陵的救援計劃。

因此,太平軍也僅僅在岳陽停留了一天時間,用來整頓行伍、接收倉稟、徵用和補充物資,並留下傷員和留守人馬,布

置好後續的徵兵徵糧和清理整肅方案之後就馬不停蹄的繼續進發,以求抓住這個消息來不及傳出的短暫空窗期,和轉瞬

即逝的潛在有利戰機。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部分未曾直接參加城中戰鬥,而狀態較好的生力軍/預備隊,由葛存周和劉六茅分別率領着;繼續

沿着長江水道乘船和傳統官道騎乘、車輛代步,先行一步出發了。

因此,當週淮安所在的本陣大隊人馬也開始乘船前進時,就可以看到先頭人馬在路邊留下的一個又一個,帶有簡單密文

的指向標誌和足供大規模人馬休整和停歇的預置營地。

而在浩浩蕩蕩的在進軍江陵途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卻是在過石首縣的石首山下時,包抄和殲滅了一股當地官軍的同

時,也遇到了躲在山中一支被打敗的義軍殘部來投奔,連傷帶殘攏共大約也有衣裳襤褸的千餘人左右。

“在下野橫軍後(廂)郎將張居言,見過虛留守。。願爲留守效犬馬之勞。。”

隨後被帶到中軍視野良好的河船頂上,是一個長相顯老而膚粗發暗的義軍頭領。

只見他手腳上滿是長年勞作留下的泛黃硬繭,就像是個慣於下田的老農一般;飽經風霜而溝壑遍佈的臉膛上,也是某種

慣以爲常的卑微笑容與討好之意。卻讓人想起了野外荒寺廢墟上屈曲盤根的經年老樹。

“你卻是認錯了職銜吧,如今廣府留守乃是王將頭,我不過添爲佐副而已。。還叫我領軍便好。”

周淮安卻是當即擺手糾正道。

“是是,是在下糊塗居然記錯了。。請領軍不要見怪”

灰髮蒼頭的張居言連忙應和道。

“還請領軍給在下個,對那些官狗報仇雪恥的機會纔是啊。。這一路下來,可是被他們給很追的慘了,也着了好些新老

兄弟。。如今這些便是所有的人手了”

“正巧我也需要熟悉附近地方的人士。。不知你麾下可有藉助之處麼。。”

周淮安對他微微頷首道。

至少從他的外貌和身體細節上看,鏽跡斑斑的柳葉護甲下穿的是漿白麻杉,腳踩是脫皮的舊靴,袖口、肘尖和胯邊都被

磨得脫線;顯然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和緣故,他還是多少保持了部分早年老義軍纔有的艱苦樸實,乃至與部下同甘共苦的

做派和風貌。

而由此與周淮安一路過來所見那些,明顯已經被驟然的富貴榮華聲色享受給腐蝕和墮落,變得上下差別懸殊而苟且得安

起來,恨不得時時刻刻穿綾戴錦金玉滿身的大多數義軍將領們,也比較容易有所區別開來。

再加上他手下那班人雖然蓬頭垢面的十分潦倒,但是居然還算精神和鬥志尚好;雖然在馳援江陵中途連吃了敗戰而身處

數度被人追擊的逆境之中,但居然還有這些手下繼續跟隨他;而且還沒有放棄掉佔據其中小半數的傷員之屬,就更加尤

爲難得了。

光是衝着這一點,周淮安覺得給他個機會,而多上這點添頭也未不可得。

“自當是有的,在下這些弟兄倒有小半是附近鄉里募來。。儘管領軍使喚就是了”

張居言卻是自發的欣然道。

“只消能爲那些兄弟報仇就行呢。。”

“如此甚好,你剩下的人馬,我會派人給你補全裝具和衣糧,隨我大隊行進和聽效好了。。”

說到這裡周淮安正色道

“但我得醜話說在前頭,既然要隨我大軍一同行事,就要遵循相應的規矩和章程。。未得號令不許擅自行事,也不準私

自外出羈留、滋擾地方。。否則以視同敵寇盡擊之。。”

“這是自然的。。這是自然。。”

張居言驚訝和猶豫了片刻,隨即就把姿態放得很低而拍着胸口道。

“在下一定會嚴厲督促他們,還請貴部差遣人手多加監督和指正纔是呢。。”

“我這裡有一本《行軍操條》,你大可帶回去讓人念來聽聽。。”

在他拜別臨去前,周淮安突然在自己的數據庫裡,閃現過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

“對了,聽說你是濮州臨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人。。可還有個字叫國維麼麼。。”

“領軍真是有心了。。在下正是臨濮投的義軍。”

張居言不由有些欣然迴應道。

“國維亦是當年楊軍師給在下起的字號啊。”

“果然就是你了。。”

周淮安不由暗自嘆聲的看着他遠去的背影,然後心情就變的有些古怪和後悔起來了;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遇到這麼一號“

清奇”人物。當初他也通過網絡上打嘴炮歷史人物的花邊八卦,才得以知曉和留意到他的存在。

要知道,這位乃是五代十國當中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既有安民生聚的手段和馬上爭戰的功勞,也有牆頭草一般唯事強

權和勝利者,生存哲學毫無底線而苟且得安的一面。

但他人生中最有名的事蹟,卻是在已經貴爲後梁政權的重臣和異姓王爵時;因爲家裡的女人頗有姿色,而被號稱活曹操

在世的人妻控朱溫同學,給聞名上門吃了趟“全家桶”而得以留名,號稱一代頭頂綠雲遮天的古時原諒帽祖師級人物。

不過事後周淮安回想和反思起來,這個動亂不止的世道果然不能埋頭光種田,還要能多出來打打戰啊;只要相應的戰果

和名聲積累的多了,自然就會有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冒出來。就像是在深水裡被大力攪動出來的深潛魚類一般,總有一

定的概率撞在自己這攪擾起時代風雲之手,所操持的大網上。

這不,眼下一路過來的各種事態演變當中,已經是有棗無棗的敲出來三兩個了麼。一想到五代那些出身各異的帝王將相

和時代風雲兒,幾乎是小半都和黃巢起義軍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周淮安的心思不由得變得火熱起來,而對馳援江陵的

最終之戰產生了更多的期許了。

而對於路上撞見的這位,將來要被人給綠透全家而笑臉相迎的張居言,也不是那麼看不順眼和讓人嫌惡起來了;雖然他

未來的人品和立場可能不怎麼樣,但起碼能夠在五代混到封王的他,相應治理和軍伍的本事還是有所突出的。

而周淮安眼下的用人之道,也是從來不怕你有缺點和毛病,就怕你沒有本事或是不能用在合適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

這世上基本沒有什麼無用之人,只有不會知人善任的問題。

就算是敵人有敵人的用法,奸細有奸細的用法,哪怕是身體殘疾的廢人和傻子也是一樣,同樣也可以通過安排的相應勞

動來創造一些存在價值的。

至於把孩童當作幾分之一到半個成人用,把女人當作男人用,把男人當作牲口用,把牲口當作活體機械來用。。。每個

會喘氣的生物都是納入生產力大機器的細微零件;在他的治下早已經是某種“過勞死光榮”式的政治正確和格外的體制

經驗成熟了。

正所謂是逮着蛤蟆拽出尿來,或又是蚊子腿裡剔肉絲的基本持家道理啊。

。。。。。。。。。。

而在潯陽(今江西九江附近)城內,負責籌辦和看守後陣老弱家眷和輜重所在的楊師古,也陷入某種嚴重的困境當中。

不但是因爲正在爆發和蔓延的時疫,還有在前方相繼失利的消息雙重影響之下,城內已經變得而混亂無比的人心。

“不好了,楊軍師。。”

一名滿頭大汗的義軍頭目氣急敗壞的喊道。

“又有幾個營頭的都尉,私自帶人出走了。。。西左門和東右門哪兒已經是無人看守了”

“那黃郎將那兒怎麼說的。。”

楊師古卻是重重的嘆了口氣道

“黃郎將已然親自帶人去追了”

這名頭目卻是表情怪異的嚅嚅道。。

“他也去追了麼。。”

楊師古卻突然覺得有些頭重腳輕的眩暈兼心力憔悴起來;當初好幾位義軍將領,就是打着去追索逃亡部下的由頭,而出

外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現在看來,就算是黃王留下的本家子侄和掌握核心武力,也是個事到臨頭未必靠得住的人選啊。而現在沒有了這位鎮壓

和協力的話,楊師古只怕是按照過往在廣府的成熟法子,繼續控制和隔離疫情的手段都沒法維持下去了。

畢竟那些發病被圈管起來的人等,在義軍當中也是有着各種親朋故交的關係;他們大多數可不會管什麼的顧全大局之類

,想要帶着自己的親熟之人離開這處疫病橫生的絕地,纔是他們眼下所求。更別說這城中還有數萬本地的民口呢。

然而,隨着大將軍府殿後中郎將黃存外出追逃,這下楊師古就連阻止他們的能力都沒有了;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悲哀起來

,自己一貫所爲之忙碌和努力的這一切,究竟又是爲了什麼啊,怎麼又會落到這個地步呢。

“你也趕緊帶人出去避一避吧。。”

楊師古有些意興闌珊的對這這名頭目道

“這時疫眼看就要控制不住了,發做起來可是不看人的啊。。”

“楊軍師你都沒走,俺就更不能走了哇。。”

這名頭目卻是憨厚的笑了笑又道。

“其實俺的軍主和將主都沒了,手下沒剩幾個人了,眼下也無處可去了,還不如跟着您老人家碰碰運氣嘍。。”

“你倒是有心了,”

楊師古這纔想起來對方是打散後被收攏回來,卻又暫且安置在後陣當中等待發落和編派的殘部,卻是不好再苛責他而是

轉寬慰道。

“待到度過這個難關之後,我自會向黃王好好舉薦一番。。眼下先勞煩你找些人來把城門給重新看住了。。”

然後,他又想起了前兩天黃王派人送來的口信。卻是授意他以個人的名義與佔據廣府方面的王紫臉和虛和尚,進行私下

的交涉和聯繫,看看能不能先恢復一些檯面下里的基本往來。

但是正所謂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又可以拿出什麼憑據和條件來與事實上翻臉成仇,就差沒撕破明面的最後一層關係

對方進行交涉呢。

難道是自己名義管轄下的這些軍資和物用麼,但是這個中牽扯道的重大幹系,豈又是自己這個已經暫離軍府權勢中心,

已經說話不怎麼管用的空頭軍師,可以擔待和承受得起嗎。

而隨着黃王出嶺外後的軍勢滾雪球一般的越發做大,而聚附和投奔者愈衆,爲人行事卻是變得愈發恩威莫測和讓人看不

懂起來;什麼時候在他們之間已經變得不能輕易的坦然交心,而要靠這種輾轉往復的間接意圖和越來越頻繁的權謀手段

,來維繫各種日常內部關係了。

楊師古張了張嘴降將自己的下屬給環境來,卻見到剛出去的這名頭目,又帶着一位渾身汗淋淋像是水裡撈出來,而幾乎

要虛脫的信使回來。

“義軍的水師在楊葉洲之戰遭遇大敗,蒙都統以下皆陣沒。。”

“黃王已經率本陣自彭澤城突出,而轉進前往洪州境內了;”

“留守彭澤的南翼管率將爲部下所殺,已經開門降了官軍了,”

“如今淮南軍反水的狗賊帶領下,已經分兵往潯陽這邊追殺過來了。。”

“待我一路跑過來的時候,彭蠡澤(今鄱陽湖前身)東岸的湖口戍已然逃散一空,而出現了官軍前哨的行跡了。。”

“遂來特地搶了條船度過來,通秉軍師趕緊。。。”

楊師古不由腦門嗡了聲像是被重重敲擊了一番,剩下的話已經根本聽不進去了;只覺得無比的悲哀從心而來,自己這是

已經被變相的有所放棄和遺忘了麼。

“還請軍師放下其他不相干的,先行乘船南下前往與本陣匯合纔是。。”

對方繼續道來的話語,又將他從這番情緒中重新拉回來,軍府方面總算是還沒有忘卻了自己的存在。

“那這城中的其他人呢。。”

然後習慣性的問過這句之後,楊師古一下子像是明白過來變得蒼老了許多,而不再追問下去了。

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813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四章,還是活着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