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

擊敗了這隻雜七雜八的外來武裝之後,周淮安也從中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先說壞消息,原本聚集在大羅城下的土軍、團練聯軍已經崩潰四散了;作爲其中的一路潰兵在沿途搶劫下來之後,就把主意給打到了聚集了大量商旅和財貨的交州港身上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當地的土蠻和山夷也跳出來湊熱鬧,開始在地方作亂了。土族當中已經歸化而受羈縻者爲土蠻(熟戶),而不受王化而遠遁山中則爲山夷(生戶)。這也意味着各州實力嚴重受損的地方土團已經威懾和壓制不了他們,而讓原本僅限於交州境內的動亂開始擴散到各地了。

如今的安南都護府轄13州,39縣,又32個羈縻州(部落聚居地),其中以交趾郡(交州)爲駐地。

作爲安南都護府的第一大州兼治地,交州下轄大小八縣;境內常年在冊戶口有兩萬四千戶,約九萬九千六百口;不過因爲蔭包戶、寄名戶等隱匿人口的緣故,再加上那些未成年人口和奴婢也不算是戶口,而形形色色的治下土族人口也不計算在內,所以實際的數量恐怕還會在翻上兩三番的。

在境內常設有一(交趾)經略軍八千七百員,此外還有新設不久的靜海軍節度使的行營兵若干,構成基本的正規武裝;不過自從嶺東淪陷而道路斷絕之後,其中大多自行逃散北歸或是北上投奔了義軍,地方上主要就靠那些數額不定的土軍、團練、鄉兵之流在維持着局面。

此外還有一些內附、歸化土族部落組成的蕃軍,又分爲在蕃與人附。所謂在蕃者由漢官押領,爲羈縻州府;人附者安置於軍鎮城旁,爲輕稅州府。大多數保持原有部落組織,戰時大量徵發丁壯隨軍參戰,不給軍餉鞍馬兵器,朝廷僅負擔其戰時口糧及軍餉的僕從軍。

所以在史上的記錄當中,唐朝在邊境所設立的軍鎮,才能動輒輕鬆拉出數倍於基本軍額的人馬,來進行大規模的攻伐戰役。如今就算是在正規軍額嚴重流失之後,依舊可以維持住地方的局勢。但是突然出現在交州的曾袞所引發的這場變亂,卻是打破了最後維持的這一點脆弱的平衡。

然而好消息是,在各家一片潰亡和實力嚴重受損的情況下,自己帶來的這支人馬就成了地方上唯一可以依仗,彌足珍貴而有舉足輕重的力量了。至少在曲氏爲首的帶路黨活動和號召之下,有許多外地逃難過來的大姓富戶,都表示出了相當程度上支持和踊躍配合的態度了。

當然了,主要還是指望周淮安麾下的義軍在進軍之餘,順便在沿途行那“舉手之勞”的功夫,收復他們已經淪陷於暴亂的家園。爲此不但在短時內籌錢籌糧,拿了八千石稻米和三千段絹布出來,還自備武裝出人組成了一支兩百人的小部隊願爲前導。

於是,在短暫的休整和肅正了一天時間之後,周淮安就得重新帶領人馬行軍在前往交州城的道路上。同行的還有就地招募來的伕役兩千人,以及徵用的車船牲口若干。因爲在接下來通行的地區會有許多的河流水系,所以在沿江溯流而上的時候,大可以藉助水運來輸送軍資輜重。

畢竟這裡就是紅河平原的中部,後世的交趾政權最大糧食產地和農業灌溉區所在的紅河三角洲;因此從海邊開始,就隨處可以見到各種水網密佈之間,連綿不絕的水田和村邑。無所不在的溝渠河網和星羅棋佈的魚塘、沉浮的成羣水牛,所構成的田園牧歌景緻,甚至讓人想起了秀麗精巧的江南風光。

不過這些農田和水利設施,大多數都是歷代來自中原和南方的移民及其後代,所陸陸續續開拓和發展出來的;他們的到來同樣也大量改變了當地的農業生態。

至於當地原生的土族,長期還是停留在刀耕火種式撒完種子就基本不管後續,依靠土地本身的肥沃程度依舊可以有所收穫的原始農業生產當中;或者乾脆就是依靠亞熱帶相對豐富的山林資源,像野生猴子一樣靠採摘吃飽了就露天席地而睡。

直到他們所生活的聚落,相繼被漢地的移民所攻破和征服之後,才通過遷徙、雜居和通婚的方式,被納入到相對先進的文明體系和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當中。

這裡也是後世東南亞地區被稱爲糧倉的最大稻米產地之一。根據後世的數據,在這片天然的衝擊大平原上,光是在江南諸道被稱爲上等地的水田,就佔據了這裡耕地面積八九成以上。

來自雲貴高原的赤水河流經到這裡已經變成清澈的江水,也將大量營養豐富的有機質給沉澱下來,而造就了沿途肥沃異常的田土;再加上充沛的光照和雨水;因此在後世一年兩收到三季產出纔是當地最多見的常態。

在這次出征安南的五營人馬,周淮安差不多是把最有戰鬥力而老卒比例較高的,前、後、左、右、中等幾個老營頭都給帶出來了;在馬步水射得軍種齊全之下,也算是一次大規模的練兵之舉;而剩下那五個裝備和人員都不滿編的營頭,則是一概冠以新營一二三四五的次序來命名,由留守的王蟠帶領着。

而在出陣的各營序下也各有一團,混編了來自桂管、扈管甚至安南當地的長征戍卒,也算是是比較知根知底熟悉地方的老行伍出身了。有他們在多少也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狀況和突發事態,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和延誤概率。

當然了,在此其間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雜音和插曲。

“頭兒,咋們爲啥和此輩一同行事啊。。”

看着那些赤腳光膊戴着斗笠,扛着刀槍行走在前的雜亂武裝,欲言又止再三的少年探報隊官小七,還是忍不住開頭問道。

“就不能另做他想麼。。”

“因爲此輩可以在真正對敵之前,有效的減少我軍的損傷和耗用啊。。”

周淮安不以爲意的爲他解釋道。

“我們畢竟是人生地不熟的外來客軍,光靠本身一力孤行的話倒也不是不能,但在很多地方都怕要事半功倍,而不如這些地方人等順手和得力啊。。”

“況且,唯有先解決了朝廷和外虜帶來的雙重患難,維持住這處糧食產地的穩定輸出;纔有可能談得上今後的事情。。”

“這就是我給你們說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上,先後需要選擇和解決的順序啊。。”

“你覺得是你們一時看不順眼和對路的心情要緊,還是確保前方義軍大部,有充足糧秣供給更重要呢。。”

“更何況,這些對方的土地物產,難道不是我漢家先民世世代代篳路藍縷,從莽荒中從一點點開闢出來,歷代的軍民百姓從蠻夷手中一分分爭奪而來的所在。。”

“若是不加區分敵我親疏的一併視爲仇寇的話,豈不是無故自亂陣腳而白白便宜和方便了那些外族蠻夷了。。”

“領軍所慮甚遠。。我等自愧不如”

這時候一個聲音不由應和道,卻是左營都尉小眼睛的吳星辰;此外還有作爲副手的柴平,後營的蘇無名,右營的呂方等一干將佐,亦是在旁一副深有感同哉或是原來如此,乃至若有所思的表情各異。

“你這個滑頭鬼。。”

周淮安這才反應過來對着小七嘆聲道。

這顯然並不只是他個人的疑問了,而是他籍着這個機會把各人疑惑都引出來,讓自己說的分明瞭,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說實話這次渡海前來安南作戰,麾下那些普通士卒倒沒有什麼多餘的想法,只消令行禁止就好了;但是部下當中一些老義軍出身的將官,就不免有些想法和疑義了;畢竟之前還在對這些地方豪族、大戶喊打喊殺,行那抄家散產之事;現在換個個地方之後,卻又要與類似的存在合力作戰。

有些人心理上一時間轉不過來,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了;對此周淮安也只能姑且拋出團結一切力量對外的統一戰線論,以及主次矛盾論來讓他們姑且安心一二。並且打算在晚上好好的擴大宣講一番夷夏之辨和義理擇取的優先次序,以補上這個有所疏漏的細節方面。

一支軍隊爲何而戰的思想和理念,同樣也是忽略不得的地方。如果這種心理上的轉變和落差沒有處理好,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一直維持的畫風和引導下的理論基礎,出現紕漏和混亂。

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雲翻3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