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

周淮安不由得停下來腳步,這位怎麼來了。今天明明是義軍當中十幾個相熟的人,私底下吃吃喝喝兼帶拉關係兼帶做PY交易的同好會,怎麼一下子就直接來了位大神麼。但是已經到了樓下,他也沒有轉頭打道回府的可能性了。

“嘿,是虛副領呢。。”

這時候樓上的欄杆裡也有人扯着嗓門大聲的叫了起來

“虛大師來了。。”

“虛兄弟。。。”

“虛師傅。。”

“和尚兄弟。。。”

“老虛。。。。”

隨着樓上此起彼伏的一大片招呼聲,是各種殷情、熱切和不失誠摯的面孔;

不過周淮安還是有所心知肚明的,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而有求於自己的基礎上。不然像是醫療衛生後勤輜重營造屯田經商這些,雜七雜八既瑣碎有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自己或是帶出來的人手幫忙,光靠他們這些文盲居多的大老粗,根本是玩不轉的事情;

當然了,其中更關鍵的是周淮安已經被傳的玄乎其玄的那手急救術,說不定日後刀劍無眼的落在自己的手上,就能憑藉這些臉熟和交情的份上,多一些活下來的機會;乃至早一些養好傷的可能性。雖然其中大多數藥店和關鍵,周淮安都已經傳授出去了;但是架不住人家還是認死了他這個創始人的資格和本事。

而在通常情況下,什麼人緣和情分,感激和恩情什麼的,都會隨着時間而消退乃至變成另一種面目全非的東西。也只有配合實際當中以利益紐帶爲基礎的長期互補和互利關係,纔是可以日久彌新維持下去的長遠之道;所以周淮安一直以來都不吝將這種人情和關係,給迅速變現成對自己有利的事物。

在一片輕巧的絲竹聲中,周淮安一一與之招呼和回禮,一邊走上了樓來,只見得掛滿帷幕和連枝燈的偌大宴廳裡,十幾處擺滿了酒菜的桌案義軍落座的七七八八了,而最爲顯眼的就是坐在左上首的三個人。

首先是一位紋身光頭大漢,體型龐大,濃眉方臉,寬鬆的衣服幾乎都要被撐裂開;另一個又黑又瘦,卻給人的感覺是深沉而犀利;最後看到的纔是被衆人毫不掩飾的拘謹和敬畏,所對待的那個左首第一位的客人。

只見他只穿了一身錦袍而披髮在肩,顯得蜂腰猿背,臉型消瘦而脣形如刀割,看起來堅毅而強悍有力的樣子。顧盼之間自是少有人敢於與之直視,不過周淮安既然是黃巢都義軍見過了,自然也不會怯場和咻人剁手,反而饒有趣味的多打量了幾眼對方。

看來,這就是所有義軍名義上第二號人物,也是王仙芝兵敗身死後帶着餘部與黃巢合流,而僅次於“黃門八子”的一大山頭勢力,官拜大將軍府行軍副總管尚讓麼;而他的兄長就是昔日王仙芝身邊的頭號大將,代爲進京求官途中給平盧節度使宋威所截殺的尚君長。

據說他也是現今負責統帶和協理西線戰場各路義軍的實際負責人,只是因爲戰事有了結果之後,方纔剛剛回到廣州來的,卻不知道抽了什麼奉直接跑到自己這場私下的宴席上來;

而周淮安記憶當中的唯一一點關於他的軼事,就是在歷史教科書當中,關於由官拜太尉兼尚書令他主持下對長安城中的權貴和士人,所進行那場被稱爲“天街踏盡公卿骨”的大規模殺戮。當然了,具體的評價是盲目擴大了打擊面,而失去了原本還可以爭取的民心云云。

然後只見對方說了句什麼,周淮安就被安排坐到了左首第三位的邊上,而林言緊隨其後的額落座下來;接下來按照林言的介紹,坐在他手邊的那光頭大漢叫常宏,身爲後翼兵馬副率;而那黑瘦個子叫王玫,乃是右翼的修水軍軍主;都是義軍中身經百戰的宿將,也是總管尚讓麾下直屬的重要部屬和親信。

隨着勸飲過數巡而桌案上的酒菜換過一輪之後,原本有些緊張和生分的氣溫也就緩和輕鬆了許多,周淮安開始與左右之間客套性的簡單攀談之間,也發現他們各自感興趣的領域和方面也不同;

像是那光頭漢子常宏比較在意的是,周淮安從怒風營中推廣開來的那些彈射器、旋風炮、投石機等遠投和攻堅的重型器械,偶然還會做回憶狀的感嘆,若是早有這些東西有何須拿那麼多兄弟的命,去填出那些城壕來。

而長相黑瘦的王玫比較關注的,則是陣前的諸般營造事宜和人役的分派,乃至輜重囤積和輸送馬隊的編成管理;說起來那是不恥下問的絲毫沒有一點素昧平生交淺言深的尷尬和懺愧。

不過這也讓周淮安嗅到了些許異樣的味道。話說這是一輪持久的戰事方休才止,理當是好好休整一番的緩衝時候;尚讓麾下的這兩員前線將領,卻依舊對這些陣前行伍的事情格外關注,是否也代表這義軍當中新一輪戰事將起的徵兆呢。

然後他也順道打聽起一些一些他們在軍前的事情和見聞,隨便也變相瞭解一些,關於這位義軍獨一無二的尚總管的一些日常事蹟。比如當年在嵖岈山(今河南遂平西)對抗數倍官軍的圍剿不墮,最後反而還打破出重圍全師而走的戰績;或又是在王仙芝兵敗身死後毅然率部投奔黃巢,而帶頭共推其爲王號之類的舊事。。。

只是在一邊隨口捧垠一邊在思維發散之間,周淮安突然又想起另一件歷史公案來;據說是黃巢主力爲官軍所大敗之後,身爲義軍二號人物的尚讓在此危機關頭,帥部下萬人向朝廷的感化軍節度使時溥投降,並和感化軍將領李師悅、陳景瑜等死追黃巢殘部,直至萊蕪北的泰山狼虎谷聚殲之。

用那句套話說就是,別看你濃眉大眼的居然也是個潛在的叛徒云云。而且說到了虎狼谷;等等,周淮安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了;自己身邊這個黃巢的外甥林言,貌似就是在走投無路的黃巢覆滅虎狼谷之後,拿着他的人頭向官軍投降的。

或者說這也是這個時代大多數農民起義軍的通病,缺乏堅決鬥爭到底或者說以鬥爭求發展的主動性;而在沒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之下隨波逐流,稍得苟安就會犯上妥協和消極應對的軟骨病;遇到逆境甚至爭相投降來謀求苟活一時。

就連黃巢本身一度也不例外,而向朝廷求過官的舉動,只是被朝堂政治鬥爭的結果,給刻意羞辱了之後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反倒是朱溫這樣積極逆勢而上謀取權柄,而可以靈活果斷轉變立場的野心家,更得機遇和命運的垂青。好在他目前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裡,暫時可以眼不見爲淨。

只是,此刻如果有連同現代的網絡的話,一定會出現這麼一個帖子,署名“唐末農民起義一小兵”

“窩的助手是疑似意志不堅定的叛徒,窩的上司是一個心懷搖擺的二五仔,。。窩的總BOSS一心想着招安。。最後,我們中出了一個堅決要造反到底的穿越者。。”

“該怎麼辦。。。在線等。。很着急。。”

當主菜“渾羊歿忽”端上來的時候,宴會中的氣氛再次掀起一番小高潮;因爲這是一種宮廷流傳到達官貴族家乃至民間富戶的經典大菜;

做法乃是先將鵝洗淨,用五味調和好的肉、糯米飯裝入鵝腔,然後宰羊、剝皮、去掉內臟,再將子鵝裝入羊腹中縫合妥當,上火烤制熟後取鵝、羊幾腹內填料食用。

而這還只是民間最普編的做法而已,據說在那些官宦貴戚之家,還會用炙烤的牛和駱駝來做第三重,而在宮廷的宴賞大禮之中,還有出現過駱駝、小牛、羊羔、鴨子和鵪鶉的五重套菜呢。而按照在場的尊卑等秩,周淮安也被分到一塊插着匕箸的連頸鵝脯。

“通。通。通。。。”

在突然響起的密集鼓點當中,兩行青白繡裙衣帶飄搖的舞姬,單手團做蘭花指而另手舉袖掩面,伴隨着古生代的節奏婀娜搖曳的緊步而入。

身邊的林言不由夷了一聲,卻是嘀咕道“這不是之前的安排啊。”

之間這些身姿窈窕的舞姬,個個蓮步弓足袖帶婉轉入雲,翩翩起舞做那幾欲凌空飛去之態,按照身旁林言的介紹,卻是嶺南地方樂部中有名的《雁回舞》,看起來居然很有些“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和味道。

然後只見得數輪翻轉如雲而鼓聲驟然一頓,那些舞姬就像是花團綻放一般的向着側邊斜倒下來,露出當中一直被掩飾得很好,一個腰若拂柳玲瓏畢至身穿五彩鸞裙的身影;雖然依舊一動不動掩着臉,但是光是已經露出雪色粉膩的皓腕香肩,晶瑩潔白的額鬢,就讓人不由自主的牽動心神起來,而對她的真正容顏充滿了期待。

而周邊的舞姬已經是再次揮舞起青暈漸染的水袖和帛帶,而圍繞着她做那團團繁花錦簇的急促而歡悅的綻放之舞;只見那一動一靜之間的鮮明對比,自然生出一種繁華盡處孑然而立,孤寂清幽悠然遺世的撩動心絃之美。

只是還沒有等周淮安用放大的藝術眼光,深入的瞭解一番對方身上那些隱約通透的對方,是否真的是肌膚的存在,就被一個不識趣的黑影給遮擋住了。卻是親自舉着一隻瑪瑙銀盃的總管尚讓,不由讓有些酒上頭的周淮安微微的嚇一跳。

“我甚是喜歡你的《梁山豪傑傳(水滸)》。。”

尚讓眼中閃動着某種叫欣賞的光芒。

“只是覺得,晁天王身死曾頭市的那段。。似有所指。。”

“怎麼可能。。無非是故事爾。。”

周淮安心中微微一凜卻是面不改色道,要是你看到日後的宋江爲了招安而逼死諸多兄弟,然後最後也不得善終的結果,還不知道會怎麼想呢。

“倒有點意思,卻不知你對朝廷的招安怎麼看。。”

尚讓的眼色不變繼續朗聲道。

“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周淮安卻是毫不猶豫的不屑道。

“被朝廷當作幌子和招牌的諸葛爽可只有一個,但是無數的龐勳們都義軍死亡葬身之地了。。”

“卻不知其中還有怎麼樣的說道。。”

尚讓不由露出一副願聞其詳的表情來。

“無關緊要的小人物自當是可留他一時苟安以掩人耳目,可是真正領頭造反的重要人物,有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呢。。”

周淮安鄭重其事的解釋道

“自古以來所謂的招安與謀和,從來都是形勢不利或是一時力短之下。。虛以逶迤的拖延手段。。”

“一旦能夠緩過勁頭來,誰又會放過斬盡殺絕一勞永逸的機會呢。所以前朝的李密、杜伏威之流雖然苟且偷安一時,最終也難逃死於非命”

“須知,義軍反亂和動搖的可是這些帝王將相們統治天下的大義和名分,這可是不死不休勢不兩立的根本對立啊。。”

“不上下齊心全力以赴殺光了以儆效尤,難道還留着讓更多的後來人有樣學樣麼。。所以說這是毫無妥協的生死之爭,勢不兩立的存亡矛盾啊”

“我那個兄長就不明白這些道理,纔會橫死那麼悽慘。。”

尚讓面露唏噓的表情,又有些意味不明的笑笑道。

“而當年的補天大將軍,。看的也沒有你明白,所以纔會一步步走投無路的。。”

“希望你日後還會記得今日所說的。。而繼續堅持此見了。。”

周淮安心中不有的泛起了些許的波瀾,他這是什麼意思還是在暗示着什麼的;難道義軍當中再次有人想要獲得朝廷的招安麼。但是這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歷史上的黃巢是因爲部下水土不服,又在嶺南爆發的嚴重疫情,而不得不率部北上的。

但是如今的情況又完全不一樣了;有自己直接或是間接的幫助和出力推動,義軍受到的影響和損失反而比歷史上要小的多;從士氣軍心錢糧物資道地盤控制力等各種狀況也要好得多;尤其是還掃蕩了嶺西的官軍,而直接或是間接控制了部分的嶺南道。

相比之前南下圍攻廣州的黃巢所面對的局勢,已經完全由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可以說是有了初步事實割據的資本和扎穩腳跟的傾向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想要以此爲籌碼而從朝廷方面會的招安的條件,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其實,以農民起義軍投向朝廷而獲得官位的例子,也是不乏其人的;先有龐勳舊部的諸葛爽受節度使在前,後有大庾嶺之戰當中用義軍同袍的血作爲投名狀,而降復了鎮海節度使高駢,得受淮南都知兵馬使的畢師鐸爲代表的數十人;未來還有一個投向朝廷而得以藩鎮一方,最終乘勢而起挾制廢立天子而自己做了皇帝的梁太祖朱溫,朱老三。

但是在這個例子之下,是成千上萬投降之後被殺俘冒功的農民起義軍將士們,或是被當作炮灰死傷殆盡之後鳥盡弓藏的降軍累累屍骨。透過數千年曆史迷霧當中的王朝興衰規律,來看待現今的局面自然就是一目瞭然了。

而在另一端,

回到自己的坐席上,自然有人湊過來對着尚讓道

“總管爲何對。。這假和尚如此客氣和禮待呢。。”

“他可是招致了不少弟兄們的怨氣。。還壞了許多人的營生。。”

“當然是還有用他所能的機會了。。”

尚讓不以爲意的道

“義軍當中不乏投獻的士人,但有所治才的委實太少了。。哪怕他是個來歷不明的假和尚,但涉獵的本事也是真真切切的。。”

“難道,要讓我指望你們安排人種田和經商牟利,還是營造事物的本事。。哪一樣不是對咋們都是有所裨益的事情。”

“更別說他還願意辦學來傳授這些本事,這纔是日後義軍在地方生聚不惜的長久之道啊。。”

當然了,他還有沒直接說出來的內情。卻是在今日的大將軍府內議當中,黃巢開始透露出有心發兵北上的意向,但又捨不得現今在廣州的局面和基礎,所以乾脆建立了個廣州留守使,以親信率部確保後路之;

而作爲可以決定留守使的人選之一,他顯然也看上週淮安的經營和治理手段,而開始預先籠絡爲己用的打算了。畢竟,如今在義軍當中逐步施行和推廣的許多事物,都與這個突然崛起於義軍之中的和尚,有着千絲萬縷的各種干係呢。

這時,中間舞者靜止的身姿也終於動了起來,從指尖如春芽涌出的細微動作開始,到纖細腳弓的點水即逝,再到鬢首的俏俏折轉,最後講這些輕巧細微的舉動,呼應連貫成了變成了全身上下翩翩而起的大幅舞姿;

就像是銀瓶乍破水漿迸,又像是春雷震動冰裂流,霎那間就將所有人的目光自此的聚焦過去。而尚讓突然也想到了某種傳聞,而眼中目光頓然意味深長的閃爍了起來

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五十章 餘響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二百章 雨覆5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