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狄仁傑的道理

見不得悲慘的場景,見不得百姓受苦,雲燁非常擔心自己一個忍不住就把事情和盤托出,雖然有鱷魚的眼淚之嫌,但是他之所以遲遲不願意上任的原因就在這裡,由於離得遠,所以就不容易招人恨,現在的嶽州官員從上到下在百姓眼裡沒有一個好人,不管他們說什麼,百姓們都會認爲這是在欺騙他們,所以等到大家知道雲侯向朝廷求來了大批的物資,糧食,準備給他們重新蓋棲身之所的時候,無數歌功頌德的聲音在百姓間響起,儘管新蓋的房子離州城很遠。

說的很清楚,這是朝廷爲這次受到無妄之災的百姓們提供的一項仁政,至於那些商人,沒人在乎,手裡不是有地麼?賣掉就有錢了,用不着救濟。

“父親,雲燁放棄了新城,做的比我們還絕,我們最多做到損人不利己,這傢伙,把損人利己的事情做的天衣無縫,咱們也損失了足足三十萬貫,雖然我們在新城之事上贏了,但是孩兒總是高興不起來。“一隻少了兩根指頭的手輕輕地爲一個黑衣老者揉捏肩膀,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話。

“你還沒贏,當初爲父和他在春雨中相持了足足兩個時辰,他就坐在臺階上看着爲父掃落葉,還做了很多的試探,說了好些高深莫測的話,小轍,雲燁有超乎他年紀的耐心,這次如果不是息壤的事情讓他焦頭爛額,我總覺得你的贏面不大。“老者的話一下子就勾引起了年輕人的興趣,連忙問道:“父親,難道息壤的事情不是雲燁放出來的煙幕?是爲了讓我們轉移視線?難道真的確有其事?“老者迷茫的說:“官府的八百里加急你也看到了,那封文書絕對不假,去松江的人回來稟報說,嶺南水師的人在島上搭建了幾個非常大的帳篷,在裡面日夜不停地挖掘,只可惜總是挖出泉水,一時間無可奈何。那座島嶼的確每天每時都在長大,也在不停地向大海移動,似乎底下真的有什麼神奇之物在馱着它移動,雖然緩慢,卻一刻都沒有停息。”

“難道不是人爲地?孩兒見過李泰做試驗,一個空罐子,只要把裡面的空氣抽出來,二十四匹挽馬都沒有拉開,這一次會不會是一個圈套?”

“如果有人能拖着一座島跑路,咱們就算是上一次當又如何,嶽州的事情停下來吧,雲燁今年想要建城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先處理息壤的事情,你帶着巖鷹去松江吧,小心些,不要再掉指頭了,要不然想掐死我都是奢望,我也要去自己該去的地方……”

父子間的談話總是充滿了溫馨,但是小轍的按摩的手勢卻總是在父親後頸上徘徊,似乎只要有半點機會,就會毫不猶豫的拗斷自己父親的脖子。

韓城,錢升發誓要替百姓們討回他們的房子,所以挨家和那些商戶們打商量,準備低價贖回百姓們的住宅,這是他們的錯,所以寧願傾家蕩產也要做到,韓城變賣了所有的家產,錢升連祖傳的玉佩都當掉了,京城裡的戚大禮也變賣了一切能變賣的家產,送錢過來請韓城專門做着這件事,翠微鎮已經毫無價值,心灰意冷的商人抱着能收回來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半賣半送的把地皮連同房子一起賣給了韓城,和錢升。

只有鎮子西面的商家毫不理會,四海商號也不理會他們的哀求,幾乎哭泣的聲淚俱下的韓城幾次昏厥了過去,錢升毫不猶豫的把繩子掛在四海商號門前的樹枝上,紅着眼睛說:“你們不答應也好,這些天以來,老夫的日子過得生不如死,如今總算是盡力了,翠微鎮已經毫無價值你們依然死守着不放,那就是在故意看着百姓罹難,老夫就在你們門前自盡,看看你們將來如何在大唐立足,這樣的奸商,我就不信你們在其他地方的商號會受到官府的庇護,這是你們逼我的。”

說完話,毫不猶豫的就把腦袋伸進了繩圈,一腳蹬翻腳底下的凳子,自殺的乾脆利落,沒有半點的拖泥帶水。

眼看着錢升舌頭伸出老長就要斷氣,四海商號年輕的掌櫃無奈的搖搖頭,吩咐護衛砍斷了繩子把錢升救了下來,對正在旁邊挽繩釦的韓城說:“好吧,好吧,拿你們所有的錢來換,老子在這個鬼地方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韓城和錢升終於贏了,拿着一厚沓子的契約擁抱着哭的像個孩子,四海商號的年輕掌櫃揉着發酸的鼻子,準備離開,畢竟這裡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親自現身也只是查看韓城和錢升到底是在做戲,還是真的在悔過。現在證明了,人家就是在贖罪,不過,那個小子來幹什麼?

狄仁傑笑嘻嘻的走過來,衝着韓城,錢升恭恭敬敬的做了一個揖說:“韓先生,錢先生,如今二位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所有承諾,真是可喜可賀,戚公這次能夠不用去陰山實在是仰賴二位之功,現在,您只要把這些契約交給晚輩,就能無牽無掛的去長安爲戚公賀壽,您二位彌補了自己的過失,想必是戚公最喜歡的賀禮。”

韓城像是見了鬼一樣的把手裡的契約塞給了狄仁傑,大聲說:“還我嶽州百姓的三萬貫賣房錢,要回房子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要當初答應百姓的高價,三萬貫,一個子都不能少!”

“這是自然,二位請看,閱軍樓那裡停着一艘大船,上面載滿了銀錢,銅圓,共計有三萬六千貫,三萬貫是百姓們的賣房錢,六千貫是你們三位的家產賠償,錢先生,這是您祖傳的玉佩,這些天小子日夜都揣在懷裡,唯恐有失。”

錢升一把搶過玉佩,狠狠地擦拭兩下才說:“這個玉佩是我閨女的嫁妝,你一個富貴門第的臭小子整天揣在懷裡算什麼,我閨女不會嫁給你這樣的膏粱子弟。”

一句話就把狄仁傑滿腔的崇敬之情打消的乾乾淨淨,黑着臉送兩位上了馬車,自己來到咬牙切齒的四海商號的掌櫃面前很有禮貌的施禮說:“家師要小子轉告先生,新城的建造這就要開始了,感謝先生爲新城提供充沛的資金,還有轉移走了所有的鄉民,並且給新城召集了足夠的勞力,小子代家師謝過,新城建好之後,先生的慷慨事蹟一定會被刻碑立傳”

‘“你如何確定我就是你師父的對手?我只是一個掌櫃的而已。”

狄仁傑笑着說:“最後關頭,一個負責任的頭目一定會親眼看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到底是成還是敗,成則加勉,敗則汲取教訓,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小子看遍了這裡的人,除了您沒發現其他的什麼人有資格成爲家師的對手。

您看那個錦袍人,雖然身上全是價值不菲的裝飾,但是隻要看看裝束就知道,這人是一個卑微的人,您看,他雖然穿着錦袍,但是身體還是在自然的前傾,眼睛一直看着地,這是奴僕纔有的習慣,所以他不可能。

您身邊的這一位看起來孔武有力,器宇軒昂,算得上是一位漢子,但是他卻左肩高,右肩底,說明他的左腿短了半截,雖然走路看不出來,這是因爲他用了大毅力糾正了自己的步態,但是隻要停下來,習慣就會出現,最重要的是他手裡拿着一杆短矛,以他的雄壯身姿,這柄短矛實在是太短了,所以說,他只是一個幫別人拿武器的護衛。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主要是您的左手少了兩根手指,雖然帶着指套,仔細看還是能看出端倪,您的兩根手指就是在和家師爭鬥的時候掉的吧,我師父後來在廢墟上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那兩根手指,就找到了一小節指骨,就對我說您很可能再被迷幻藥迷幻的時候把自己的收起來的手指吃掉了,所以這才肯定您就是首腦,自然要向您致意。“掌櫃的看着自己的左手臉上有痛苦之色,售後的護衛說:“少主,待我砍了這小子,爲您泄怒。”

狄仁傑面對着壯漢邊後退邊說:“知道我爲什和你們說這麼多的廢話麼?就是因爲八牛弩安裝起來很費時間。”說完一個骨碌就滑進了一個土坑。

掌櫃的聽到狄仁傑的話面色大變,連忙撲到在地,努力的把身體縮成一小團,因爲這是應付強弩的最好手段,他的四個護衛也有樣學樣,把身體緊緊地撲倒在地上,等了一會,卻沒有聽見八牛弩那令人發狂的鳴響,擡頭看時才發現狄仁傑已經跑到了馬車跟前,上馬車的時候還在大喊:“你們不要追過來,真的有八牛弩,這一次是我師父說看在你上次放過他一回的回禮,你們要是追過來,我就不客氣了。”

一個護衛留下來守護少主,其餘的三位護衛緊緊的追着狄仁傑的馬車還沒跑上兩步,就發現自己好像飛了起來,胸口麻木的一點感覺都沒有,耳朵裡這時候才聽到八牛弩弩弦的嗡然巨響。

()

第58節 狗子的夢想第29節 將軍老了第59節 謠言第18節 胡思亂想第6節 華胥之國第51節 仙家寶器第43節 搏命(3)第10節 高昌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33節 雲家有女初長成第8節 小武姐姐是妖怪第31節 雲家的應對第54節 老牛的喜訊第30節 綠野仙蹤第47節 地主家收租(4)第12節 赤壁大洗劫第18節 守密的人是傻子第60節 菟絲子第57節 冬天到底還是來了第41節 商人的權利第18節 守密的人是傻子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6節 李泰求教第2節 恪物學的厲害第32節 龍善於破壞第49節 老邁的杜如晦第43節 搏命(3)第61節 北風寒第35節 懷化大將軍印第16節 天魔舞是什麼東西?第42節 昂貴的蓮蓬第49節 金水河啊!第42節 男人的怪嗜好第11節 惜命不重命第5節 飛濺的鋼花第49節 血夜第25節 天亮了第32節 你是一個真正的混賬王八蛋第58節 都是戲子第24節 退稅第42節 撿骨第16節 天魔舞是什麼東西?第19節 飯桶,全是飯桶第18節 恐怖的拆遷第3節 人世間第44節 美麗的幺雞第59節 螢火蟲第1節 李二出醜第34節 跑起來啊火車第27節 幸福的回憶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2節 理由第34節 氣急攻心第16節 煩躁,煩躁!第32節 雲燁的蠱惑第11節 斬蛟龍的魔神第20節 誓約成第36節 魂斷朱雀門第16節 八牛弩第55節 回家的餃子第14節 戴驢耳朵的高陽第6節 李恪的忠告第60節 翻蓋的烏龜第21節 淫爲首?孝爲先?第22節 第一口唾沫第51節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57節 不屬於神的國度第50節 迷林秋色第34節 政務第30節 奪爵第31節 倆兒子第38節 該還的總要還第47節 忠誠於盟約第10節 老賊的遠見第48節 老程危險了第17節 潛水第6節 李泰求教第13節 馬骨成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13節 田襄子的石頭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32節 君子國第30節 綠野仙蹤第30節 利刃第7節 詐死還生第31節 懲罰性條款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53節 定親與閉門羹第38節 身不由己第14節 一以貫之的重要性第14節 奪血續命(2)第2節 故地重遊第53節 權臣的生活(1)第22節 天神的胃口第30節 有難同當第23節 逛街,殺人第1節 故地第24節 南風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