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排毒

雲燁在山谷裡瘋狂的搜尋了一個月,當地一場冬雪落下來的時候,不得不絕望的結束自己的瘋狂行爲,導致雲燁瘋狂的原因只有一個——旺財不見了……

馬羣也從家將的視線裡消失了一天,等到馬羣重新出現的時候,獨獨沒有旺財……

傳說中當野馬感到自己就要死去的時候,就會去一個神秘的地方,這個地方只有野馬羣自己才知道,人就是另外一個族羣了,所以不可能到達那個神秘的地方……

這是那日暮說的,她說的道理總是來自一些神奇的傳說,雲燁只聽說過大象爲了保護自己的牙齒纔會這麼幹,想不到野馬也能自己埋葬自己?

可是山谷是一個封閉的世界,並不算大,一個有上百匹野馬的馬羣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裡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但是久經戰陣的雲府家將竟然跟丟了一個如此明顯的目標,按照家將自己說的話,他站在小山包上,從山包的左面看到了馬羣,於是他就預判馬羣會繞過山包出現在他的右面,可是當他調整好觀察位置,卻遲遲的不見馬羣從右邊出現。耐心的等了一柱香的時間,依然不見蹤影,於是就從右面呈半圓形向左面搜索,可是無論如何也找到馬羣在那裡。他甚至沒有發現地上有馬蹄印子和馬的糞便。

他是雲家忠心耿耿的老人,一向以膽大心細著稱,絕對不會撒謊矇騙自己,這一點雲燁可以非常的肯定。

雲燁親自帶着人搜尋了那個小山包。沒有發現有任何的不妥,馬蹄就在一片小小的亂石灘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月圓之夜湖泊裡的水柱再一次開始噴涌,被月光照耀的白慘慘的,就像一股水銀柱一般。水柱這一次噴涌的比以往哪一次都要猛烈,雲燁瞅着十幾丈高,水桶般粗細的水柱從湖中心那個小小的島嶼上噴起來,心頭動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不過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出現神蹟一般的巧合的概率太低了。

馬伕牽着小旺財走了過來。他又被踢了一腳,不過心情卻非常的激動,他最希望的就是小旺財能踢掉他不多的幾顆牙,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旺財真的重生了,就因爲當年被旺財踢掉了大門牙,自己才能在雲家吃了一輩子的安生飯,他是一個感恩的人。

小馬依舊喜歡跟着雲燁,溼漉漉的大眼睛很快就博得了辛月和那日暮鈴鐺以及小苗的歡心,在她們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雲燁騎馬離去的時候。他站在那個缺口上回頭望了一眼這片山谷,笑的非常的詭異。

那個笑容辛月永遠都忘不掉,不過她不想問,這或許是夫君最後的一點秘密,一個像夫君這樣的人,窺破一點天機她絲毫都不感到奇怪。

雪後初晴。隴右的天氣乾冷乾冷的,雲燁不理會辛月懇求,依然騎着一匹戰馬,嘴裡噴吐着白霧,大聲的唱着奇怪的歌謠。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

唱什麼曲子倒不重要,重要的是雲燁竟然會唱的聲嘶力竭,一口氣上不來,差點從馬上栽下來,這就不對了。

雲燁到底被小苗給擒拿到了馬車上。被辛月拿皮裘裹得嚴嚴實實的,雲燁想要掙扎一下,被辛月說了爲我們幾個想想,就打消了繼續騎馬的心思。

可能是這些天折騰的太厲害,雲燁不可避免的開始發燒。先是低燒,緊接着就是高燒,清醒的時候雲燁還笑着對辛月說這是身體在排毒,殺菌,是個好事情,結果好事情好的過頭了,勉強走到秦州,雲燁就不得不在麥積山接受一個不知名的老和尚的治療。

先是放到溫泉裡面煮,然後找了七八牀六七斤重的棉被捂,然後又給灌了好幾碗據說是清理腸胃的藥,根據老和尚的說法,雲燁是心火太盛,需要先排毒,這一下子,排毒排的雲燁連說胡話的力氣都沒有了,辛月怒火高漲,小苗已經拿了刀子準備先把麥積山的和尚殺光再說。那個老和尚卻不緊不慢的勸說小苗,等雲燁治不好死掉之後再殺光和尚也不遲。

辛月許下了一萬枚?金幣的佛願,老和尚也笑呵呵的答應萬一楚國公不幸死在麥積山,他們麥積山的和尚就替楚公陪葬,只是人家不要一萬枚金幣,而是要楚國公府答應他們一件事,那就是成爲佛門的護法珈藍。

雲燁清醒的時候聽到辛月這麼說,艱難的搖搖頭就睡了過去。六神無主的辛月,只能等待雲壽的到來,這個時候,該是雲壽拿主意的時候了。

雲壽,雲歡從長安日夜不停地跑了過來,同時過來的還有李承乾的特使和御醫,孫先生進了秦嶺,一時半會找不到。

等到雲壽,雲歡急匆匆的進了禪房,看見父親正靠在牀上在母親的侍候下喝粥,臉色蒼白,但是精神尚好,嘴裡還在不停地嘀咕着虧了,虧了的話。

雲燁見兒子進來了,笑着招招手,要他們過來,雲壽和雲歡卻撲倒在父親的牀跟前嚎啕大哭,噩耗傳到長安的時候,雲家的天頓時就塌了,不但云家恐慌,李承乾也大吃一驚,立刻就派遣特使和御醫跟着雲家兄弟千里狂奔。李泰太胖了,騎不了馬,坐着馬車往秦州飛奔,估計到後日清晨就會來到麥積山。

“哭什麼,死不了啊,我倒是想死呢,那個老和尚騙了咱家不少的錢糧,發個燒而已,你母親竟然花了一萬枚金幣,虧啊!”

“不虧,爹爹,不虧啊,只要您身子安好,就算是把雲家賣掉都不成問題,一萬枚金幣小事情,孩兒只求您能長命百歲。”

“呸!少說晦氣話,你爹爹認識的人裡面活過百歲的就不止一個,你這是咒我早死呢?”雲燁笑罵雲壽,這孩子從小就不會說恭維人的話,也不知道性子像誰。

病情好一些了,雲燁就去檀印老和尚的骨塔去祭拜了一下,這位擔任過少林寺主持的高僧,早在六年前就已經坐化在麥積山,他似乎對這座山崖非常的有感情。

所謂的葉落歸根,檀印把自己的歸宿選在了麥積山,在搭滿腳手架的麥積崖山上,有一尊佛像就是按照檀印的模樣雕刻的,騎着一隻黑虎,非常的有氣勢。

想想都滑稽,自己的朋友,成神的成神,成聖的成聖,轉生的轉生,好像就沒有一個在死了之後下地獄的。

無舌青面獠牙的出現了,整個人瘦成了骷髏,面色呈青灰色,和圓古隆冬的李泰站在一起非常的有喜感。

原本陰沉着臉的李泰見到雲燁正在努力的練習走路,頓時就哈哈大笑起來,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指着雲燁說:“就知道你是裝病。”

“沒裝,真的差點死掉,不是病死,而是差點被麥積山的老和尚給治死。”

“你就算了吧,苦竹大師乃是得道的高僧,一身醫術不下於孫道長,只是早年間一直行腳江南,所以你沒有聽過他的名字而已,在江南,苦竹大師也是鼎鼎大名的萬家生佛。”

李泰見雲燁沒事,馬上就把目光轉向了跟在雲燁身後的旺財,大叫到:“你是怎麼把它弄年輕的?這法子也在我身上試試,早就不想要這一身的肥肉了。”

雲燁沒好氣的瞪了李泰一眼,這傢伙說恭維話的能力直逼自己當年。

這一出門又是四個月,雲燁沒心思理睬朝政,也不想過問,雲壽昨天說李象打着拜祭母親的藉口,如今居留在長安久久的不回封地,發誓要守孝三年,這個藉口讓李承乾一點拒絕的餘地都沒有,當年李佑之所以能夠避禍,就是因爲孝道,爲太祖皇帝守孝三年,獲得了滿朝文武的交口稱讚。

雲燁知道李象現在的心思不在母親身上,他在賭自己的父親活不過三年!

李家的人就這樣,只要關係到皇位,總是紅眉毛綠眼睛的,不管做出什麼過份的事情都不爲過,李承乾從自己身上吸取了教訓,絕對不會立一個年長的太子,那樣的話,自己很有可能就要把李象扶上馬送一程,李承乾爲了皇位,整整的守候了四十年,豈能輕易地拱手讓與他人,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兒子。

這就是一個怪圈,雲燁以前認爲親情或許能撼動這種畸形的情感,後來他發現,自己實在是太一廂情願了。慾望有時候會超越理智,扼殺掉一人最後的人性,會做出超乎自己能力的殘酷事情來,雲燁從來沒有問過李承乾和是不是有幹掉自己父親的想法,之所以不問,就是因爲雲燁擔心李承乾的回答是肯定的。

想要多活幾年,就要遠離皇權的爭端,這種爭鬥會波及到每一個站在皇帝周圍的人,不會有任何的倖免,李承乾雖然和自己是好友,但是他沒有李二無畏的勇氣,也沒有李二寬闊的胸懷,扶上馬送一程這種話能和李二說,打死雲燁也不會跑去跟李承乾說這話,萬一說出來,他擔心倆個人連朋友都沒得做。

第13節 馬骨成第41節 暢想第57節 不屬於神的國度第9節 雲府夜宴(2)第21節 曲江宴第64節 痛苦地選擇第29節 不當傻子不行啊第五十三 家爾虞我詐是三國第57節 淵蓋蘇文之死(3)第35章 聚將鼓第21節 罵大街第52節 張諫之打飯第45節 旺財的戰鬥第28節 代價第3節 皆大歡喜?第21節 大開發第57節 倉充鼠雀喜第58節 難得有個仇人第53節 離石的婚禮第27節 奢侈品稅第59節 後路第21節 換桌子的辛苦第22節 感業寺第21節 皇宮的爛事情第52節 家國事第11節 高尚的目的,卑鄙的行動第20節 孫思邈的價值觀第53節 同袍之義第16節 你昨晚和誰睡的?第36節 變形的駝城第3節 是個人都想熬鷹第60節 小武的遭遇第47節 流淚的雲莊第36節 魂斷朱雀門第39節 藥鋪和迷林第42節 勝利從來都沒有僥倖的第56節 我妻子不賣第59節 找投資燭龍的眼睛光明殿第二小節 第37節 吃大戶第8節 清明第60節 菟絲子第43節 雲家沒傻子第19節 家事和退路第48節 老程危險了第53節 事了拂衣去第20節 家春秋第9節 吳承恩的悲劇第16節 指東打西的李二第15節 放了兩個爆竹第38節 驢耳朵是怎樣長成的第53節 繁榮的高句麗商業第4節 無懈可擊的希帕蒂亞第29節 巡城第29節 再見玄奘第16節 賄賂是一門學問第49節 謎題第40節 做惡人第10節 寬容如海第十九 燈河第4節 軍功章第37節 我也想當海盜第60節 春分第19節 利齒第8節 女人喜歡女人?第36節 痛苦和希望第62節 老虎出巡第28節 浪靜第3節 不如歸去第40節 胸中的猛虎第49節 還願第38節 身不由己第51節 傷心總是難免的第8節 都是人才第53節 採珠女第29節 巡城第40節 搏命(1)第60節 橫生的枝節第22節 侯君集和雲家大小姐第38節 昂貴的胳膊第1節 虎口拔牙第30節 迴歸第49節 海市蜃樓第27節 火着的過份了第17節 牛頭金第31節 惹不起,那就走第43節 義成公主第53節 捕鯨記第16節 你昨晚和誰睡的?第21節 大開發第19節 老婆還是笨點的好第54節 留下買路財第11節 李代桃僵第25節 怪人來了第4節 落難的女王第36節 轟天第57節 嚇人的攤牌第二十三 潛生暗長第28節 代價第59節 長安半球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