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445:她的命怎麼會這麼苦

對上朱蟬衣詭異的神色,蘇辛夷竟然看明白她在想什麼了。

倆人四目相對,瞬間就笑了起來。

朱蟬衣微微側頭,對着蘇辛夷道:“我問我祖父,李太師這麼折騰爲了什麼?要是襄王真的是有雄才大略也就罷了,你看看自打他把伏雲接進京,自從有了這位救命恩人之後,以前還有些聰明上進的襄王,就徹底的陷阱了襄王府後院二三事不能脫身,如今京城提起襄王誰還能想起他以前是什麼樣子?李太師精明能幹一輩子,怎麼老了老了反倒是糊塗了?”

蘇辛夷雖然多活一輩子,但是對於這種三朝元老實在是不瞭解,於是也搖搖頭。

朱蟬衣就道:“我祖父說,李太師晚節不保,說不定李家就真的跟着要傾覆,如此一來李貴妃母子就不好說了。”

蘇辛夷聞言有些意外,沒想到鄭國公私下裡居然如此猜度,但是細細一想,竟也有幾分道理。

她想了想道:“我覺得父皇未必就會遷怒李貴妃母子,你想想當初母后孃家的事情,母后並未涉及,不也是安安穩穩?”

朱蟬衣嘆氣,“所以才令人不知道怎麼做纔好。”

帝王之心,真是不敢妄猜。

“辛夷,你說這次益王犯下的事情,父皇會怎麼處置?”

“不知道,要看商大人從南邊拿回來的證據分量重不重了。”

“說起這個,就真是讓人想把鹿鳴林從棺材裡挖出來鞭屍。益王做了這麼多惡事,他爲什麼寧願死也要給他背鍋,我祖父說就那些糧倉失蹤的糧食,都能養活邊關軍隊兩年了。”

“這麼多?”蘇辛夷很驚訝,這一點沒聽殿下提起過。

“可不是,想當初太子領兵出征爲了軍糧四處籌募,我祖父豁出老臉跟各衛所借糧,有些平常有點小恩怨的,還要藉機譏諷幾句,我想想就窩火。”

蘇辛夷也不知道這些,因爲蘇家現在不領兵,跟各衛所更不會有聯絡,但是朱家有鄭國公在不一樣。

聽着朱蟬衣這樣說,嘆口氣說道:“我知道當初軍糧籌募有不少困難,但是沒想到老國公還受過這樣的委屈,難怪父皇跟殿下對老國公都很敬重。”

朱蟬衣就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樣說好像她給祖父請功一樣,忙說道:“我就隨口一說,這不是被益王的事情給氣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哪個出兵打仗的不爲軍糧操心,我祖父這一輩子都習慣了,不算什麼大事。”

蘇辛夷看着朱蟬衣,“這次益王的事情,難怪老國公如此盡心盡力,有這筆恩怨在,確實很難平心靜氣。兩河地界一向是南齊產量最多的地方,是朝廷的糧袋子,的確不能小看跟輕忽。”

“我祖父說,當初商君衍商大人在南邊查案的時候,就曾幾次遇到危險,這就是益王不想商大人查清楚此案。而且,鹿鳴林雖然死了,但是豐平衛衛所也不是一張鐵板,我祖父說太子殿下早就滲了人手進去,商大人後來拿到的證據,估摸着跟這些有關係。”

蘇辛夷想了想,看着朱蟬衣說道:“豐平衛經此一事,怕是從上到下都要清一遍。”

“那是肯定的,鹿家肯定完了,指揮使的位置想都不要想了,但是誰接任還不好說。”

蘇辛夷覺得殿下心中一定會有合適的人選,但是陛下會任命誰誰也不敢說。

兩人慢慢聊着天,正殿那邊皇后娘娘還未宣召,屠靜嘉居然跟尤香薷一起來了,這可真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屠靜嘉對着蘇辛夷跟朱蟬衣笑了笑,蘇辛夷從中品出了幾分無奈,看來應該是尤香薷故意與她一起同行。

“見過太子妃。”

屠靜嘉跟尤香薷上前見禮。

“六弟妹,九弟妹不用多禮,坐下說話吧。”蘇辛夷雖然對尤香薷印象很不好,但是現在不能表露出來。

一身王妃冠服的尤香薷,也看不出當初來京城時那股風姿,大約嫁人之後,也收斂了心思,自然不能再做些輕浮的舉動。

朱蟬衣跟二人也打過招呼,大家重新坐下,一時間殿中有些安靜起來。

多了一個尤香薷,不管說什麼都有些不能隨意。

朱蟬衣掃了屠靜嘉一眼,笑着先開了口,“聽說六哥的新差使要下來了,過了年可有的忙了,先恭喜六嫂了。”

屠靜嘉抿脣一笑,“七弟妹說笑了,新差使的事情我也不清楚,不過倒是聽王爺隨口提了一句,但是結果如何還要等消息。”

景王娶了屠靜嘉,齊賢妃又是個會做人的,因爲屠靜嘉跟蘇辛夷這麼一層關係,平素待她倒是親近,以前景王是保持中立的,但是成親之後倒是對東宮逐漸親近起來。

景王那邊換了幾次差使,也是在六部輪着轉,今兒個這裡打打雜,明兒個那裡轉一圈,反正陛下讓他往哪裡去,他就往哪裡去,倒也不怕辛苦,就是景王的性子太過莽直,不免在陛下面前會抱怨一二,所以據說陛下對他的差使就有了新的想法。

蘇辛夷知道這其中也有太子殿下的功勞,景王對東宮示好,太子殿下自然不會拒絕,所以景王雖然大事沒辦幾件,但是着實在六部學了些東西。

六部那些老臣,個頂個的油滑,景王這樣的性子沒少吃虧着急上火,確實磨鍊了性子。

“等消息也不怕,六哥做事肯吃苦又用心,換到哪裡也能好好當差。”朱蟬衣說道,其實她也希望明年容王能留京,雖然幾個王妃都還沒動靜,她也不是非要爭先,但是就是覺得要是先有個孩子,說不定容王的性子就能沉穩幾分,像現在這樣時時刻刻令人提心吊膽。

尤香薷坐在一旁聽着,沒有插嘴的意思,但是她細細觀察幾個人的神色,她就發現不管是朱蟬衣還是屠靜嘉,不論景王還是容王,居然都跟東宮關係好。

這又讓她想起自己嫁的人,嗯,站在太子的對立面。

尤香薷又想想現如今李貴妃母子的困境,想想襄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一門心思想要保住伏雲,絲毫沒有察覺到他自己也許會有大禍臨頭。

她一個小女子也不太懂得這些政事,但是聽着蘇辛夷她們幾個隨口說的這些話,就讓她感覺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有一種東西,即便是你踮起腳,伸長胳膊,努力再努力,也不是你能夠得到的。

不管是朱家還是屠家,都要比她孃家底蘊深,在京城地位高。如果,當初她的母親跟太子殿下能一直保持聯絡,能保持好關係,那麼她現在又何必這麼狼狽?

再看看蘇辛夷,明明與她之間有親戚關係,但是待她卻不如待朱蟬衣親近。

尤香薷微微垂眸,她的命怎麼就這麼苦,不管她走什麼路,費了多少心,最後的結果總不盡人意。

衆人這回沒有等到季蘊,趙嬤嬤就過來請她們去正殿。

進了正殿,皇后娘娘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蘇辛夷看不太清楚皇后的神色,但是也能感覺到殿中的氣氛算不得好。

四人上前見禮,“拜見母后,母后安。”

“起來吧。”

皇后的聲音傳來,蘇辛夷就察覺到幾分疲憊,看來李貴妃這次過來跟皇后不止是鬧得不愉快,怕是相當糟心啊。

皇后的眼睛掃過幾個人,最後看了蘇辛夷一眼,然後才慢慢地開口說道:“今日是家宴,你們一早過來請安也是有心了。”

衆人忙道不敢。

蘇辛夷覺得皇后的情緒不太對勁,肯定是李貴妃做了什麼,正這樣想着,就聽着皇后又道:“你們先去給各自的母妃請安,午宴時再來。”

朱蟬衣是皇后的嫡親兒媳婦自然不用離開,蘇辛夷這個太子妃也是一向跟皇后親近,且太子生母早逝,她也要留在元徽宮。

剩下的便是屠靜嘉跟尤香薷,她敏銳地感覺到皇后針對的應該是尤香薷,但是又不好做得明顯,只要連帶着屠靜嘉一起捎上了。

屠靜嘉立刻開口說道:“母后慈悲,兒媳感恩。”

尤香薷慢了一步,不過這次倒不像是以前那麼斤斤計較,也跟着說了一句場面話,然後與屠靜嘉一起離開。

二人走了之後,殿中一下子安靜下來。

朱蟬衣瞧着皇后神色不怎麼好,下意識地看了辛夷一眼,二人四目相對,然後又飛快地分開。

朱蟬衣絞盡腦汁地琢磨着應該說點什麼哄自己的婆婆開心,這也不知道李貴妃怎麼惹了她,不能對症下藥,着實令人煩心。

大過年的,李貴妃就不能讓大家過點清靜日子?

蘇辛夷也思量着如何開口時,就聽着皇后先開口了,“趙嬤嬤,你帶着人先去準備午宴的事宜。”

趙嬤嬤忙躬身應下,帶着宮人退下。

等人退下後,皇后看着蘇辛夷,“廣平郡王府這一次是不是真的要……”

皇后剩下的話沒說出來,但是那意思朱蟬衣都聽懂了。

蘇辛夷聽到這話就明白幾分,估摸着皇后跟李貴妃兩人都有嫡系親屬出事,互相扎一刀的事情肯定不會少幹,但是李紀早已經流放,不能回京也只是謀劃失敗。

但是晏瓊思的事情沒這麼簡單,這後頭牽連到益王不少事情。

李紀的事情雖然與益王也有關係,但是屬於謀劃未遂。

晏瓊思的事情卻是妥妥的板上釘釘,李貴妃大約是將哥哥不能回京的怒氣散出來,所以對着皇后的炮火開的大了些。

蘇辛夷的腦子轉的飛快,擡頭看着皇后娘娘慢慢的說道:“母后,這件事情牽連到當初獵場的事情,而且後來潤儀郡主跟益王妃私下會面被人發現,這其中她到底摻和了多少事情,也得刑部審問出來才知曉,您現在問我,我實在是無法回答。”

皇后能想到的,現在怎麼會有結論,只是到底是意難平。

“罷了,我就是隨口一問,你也不用放在心上。”皇后嘆口氣說道。

朱蟬衣此時便開口說道:“母后,是不是李貴妃又在您面前說什麼了?您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今李家的情形一句步履艱難也不爲過,您只管等着看就是。兒媳覺得,李貴妃也不過是逞口舌之快,給您添點不自在罷了。”

“步履艱難?李家又出什麼事兒了?”皇后敏銳的抓到重點問道。

朱蟬衣就用一種略帶些八卦的語氣道:“李大夫人跟李二夫人不睦,李太師跟李大夫人想要用李清漪聯姻,李二老爺夫妻不願意,可不就鬧起來了。”

“我記得你跟我說李清漪的婚事已經定下了?”

“母后您沒記錯,我是餘您說過此事,這不是李紀的事情敗露,李太師想要穩住李家,最快的辦法自然是聯姻。李家長房的兒女受李紀牽連能有什麼好婚事,也因此李大夫人嫉妒二房的孩子,故意在婚事上搗鬼呢。”

“那李清漪出嫁了?我好想沒聽到這個消息。”皇后仔細想了想,李清漪曾是李貴妃喜歡的侄女,若是出嫁她應該知道些消息。

“本來婚期定的是年前,但是這不是李大夫人橫插一缸子,聽說還故意寫信去了上靖曾家退親,氣的曾家來人質問,因此李二夫人大怒跟李大夫人就鬧了起來,聽說在鬧分家,李太師都被氣病了。”

蘇辛夷倒是聽到些風聲,不過李家的事情她確實不能伸手,至少現在不能,李清漪的事情,她就是要幫忙也不是現在,不然不是救她那是害了她。

她思量着,擡頭看着皇后,“母后,您說李家現在反目成仇,李二老爺一家還算是清正,您這個時候要不要幫一把?”

皇后一愣,隨即看着辛夷,“你的意思是,讓我幫着李家二房,故意給李貴妃添堵?”

蘇辛夷一想這麼說也沒毛病,就道:“您覺得如何?只要李家不再是板磚一塊,咱們就能分而化之。我想,李家內訌,應該是李貴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皇后立刻來了精神,對,李貴妃一向以李家爲榮,若是李家分崩,看她還有什麼臉面在她面前吹孃家!

今日更新送上,麼麼噠小可愛們。

第251章 251:李貴妃的臉都綠了第326章 326:喲,真是好久不見第176章 176:這個縣主不一般第268章 268:把太子留在戰場上第280章 280:有內奸第232章 232:容王氣的能噴出火來第425章 426:太子回京第287章 287:關門打狗第276章 276: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第156章 157:蘇辛夷果然奸詐第489章 490:處置李貴妃第466章 467:陛下的皇長孫第27章 027:打賭第320章 321:一點臉都不要了第199章 200:不想變瘸子就閉嘴第437章 438:沒氣死是我命大第487章 488:出一口惡氣第465章 466:要生了第230章 231:因果循環第261章 261:李貴妃不服第257章 257:蘇辛夷,你很疼吧第92章 092:蘇辛夷把天捅破了10000字第289章 289:一本正經的男人最難搞第254章 254:煽風點火第461章 462:滾到一起去了第438章 439:這個弟弟不能要了,扔了吧第6章 006:蘇四夫人真是絕了第66章 066:氣成內傷第224章 225:單身狗沒人權第268章 268:把太子留在戰場上第454章 455:新世界的大門對她敞開第186章 186:龍心大悅第264章 265:太子不是隻有太子妃一個人第202章 202:爭執第70章 070:他們算什麼鳥第474章 475:商君衍的信第262章 262:徹底沒轍了第141章 141:故意引她上當第16章 016:說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第459章 460:我就是個大蘿蔔第325章 326:陛下的羊毛不好薅第246章 246:來自太子的關心第114章 114: 這筆生意不僅費刀還費嘴第66章 066:氣成內傷第338章 338:壞人還是捆在一起好了第453章 454:她可是一個不服輸的人第237章 238:欠了縣主一個人情要還第223章 224:對伏雲的疑惑第61章 061:對付蘇辛夷,這題超綱了啊第77章 077: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105章 105:拍馬難及太子第415章 416:不行就上,不服就幹第245章 245:給自己留條後路第408章 409: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12章 413後:會不會遷怒太子妃第340章 340:以毒攻毒第247章 247:太子說你只要配合我就好第123章 123:鬥毆傷腿第415章 416:不行就上,不服就幹第465章 466:要生了第308章 308:哪一個也不是好相與的第369章 369:難道他媳婦還打不過?第22章 022: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第110章 110:商君衍總會拉仇恨第317章 318:伏雲的底氣第33章 033:太過分了啊第347章 347:好消息第267章 267:皇帝的老父親之心啊第338章 338:壞人還是捆在一起好了第147章 148:容王被罰跪真是太慘了第216章 218:告黑狀的容王第151章 152:聖旨到第11章 011:這纔是他們蘇家的孩子第484章 485:居然還有這種好東西第243章 243:閨女隨爹沒毛病第280章 280:有內奸第215章 215:蘇辛夷才能壓得住那混賬東西第151章 152:聖旨到第359章 359:這都是你的功勞第244章 244:一看就不靠譜第95章 095:像孫子一樣把嫁妝還回去第94章 094:太子怎麼還能告狀第420章 421:賣慘第285章 285:上馬,迎敵第448章 449:撬開晏瓊思的嘴第471章 472:皇長孫格外機靈些第20章 020:哭那些年自己的眼瞎第471章 472:皇長孫格外機靈些第386章 386:伸手不打笑臉人第281章 281:提刀上馬,不服就幹第178章 178:太子是親生的他是撿來的嗎?第446章 447:殿下,你注意一下第422章 423:因禍得福第116章 116:蘇六姑娘人心算的透透的第14章 014:一個銅板都不值第486章 487:駕崩第175章 175:誰給你的底氣第87章 087:惡不噁心第39章 039:蘇辛夷一箭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