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鐵骨御史

“微臣叩見聖上。”董仲方雖然沉着臉,不過還是恭敬行禮.

容若本能地伸手又要阻攔他下跪。眼角忽然瞄到性德遞過來一個眼色,立刻意識到這種行爲的不妥。

雖然他是現代人,但如今的身份是個皇帝。

蕭逸身份尊貴,他上前扶一把,不讓跪下去,那是禮貌。

可如果對一個御史都如此大禮,那就是反常了。

容若無可奈何地把伸到一半的手又縮回來,有意無意往側移了兩步,至少表面上,沒有全受董仲方的禮.

“快平身吧。”

董仲方卻沒聽旨站起來,恭敬地磕了三個頭,卻還跪着不動。

容若知道他是要謝自己了,雖然被一個人跪在面前,有些不自在,也只好入鄉隨俗。乾咳一聲,開始在心裡打草稿。什麼,區區小事,不值一提啦,什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理所當然之事啊。暗中打算,一定要在幾句話之間,表現出自己頂天立地的大氣概來。

董仲方對着他,字字清晰地說:“啓稟聖上,臣要參人。”

容若也沒細聽他的話,點着頭,笑說:“董大人不必在意,區區小事……”忽然間發覺他的話頭不對,忙提高聲音“你說什麼?”

董仲方毫不迴避地看着他:“聖上,臣要參人?”

容若有點發呆地看着董仲方,然後,東瞧瞧,西望望,最後壓低聲音問:“你要參誰?”

“臣第一個參大內侍衛統領王天護,身負保衛聖上安危的重責大任,竟任憑聖上一個人,流落市井之中,置聖上安危於不顧,置天下安定於不顧,更置國家百姓於不顧。此是萬萬不可赦的大罪。”

容若被他這話嚇得倒吞了七八口涼氣:“即然有第一個,自然你還想參第二個了。這第二個又是誰?”

董仲方毫不停頓地說:“臣第二個要參的,是當朝攝政王。”

容若一個沒站穩,幾乎跌倒下去。

“你說什麼,我沒聽錯吧?”

“臣參攝政王,總攬大權,目無君上。他自己的王府,清簡樸素,輕易招來天下人心,卻堅持於皇宮之中大興土木,分明爲敗壞陛下聲名,早有不臣之心。況且此人,治國無能,至使京師重地,竟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女子。”

容若深深吸了口氣:“你不會還有第三個要參的吧?”

董仲方一個頭用力磕下去:“臣第三個要參的,乃是聖上。”

容若雖然已經受過兩次驚了,聽了這話,還是覺得一陣頭暈,忍不住高聲喊:“性德,你快過來,幫幫我揉揉太陽穴,我是不是喝醉了,還是正在做夢。”

董仲方跪地叩首,但口裡的話,卻一氣地往下說:“臣參聖上,位居至尊,不問國事,不慮祖業,不習文武,不理政務,耽於安樂,只好遊戲,以天子之尊,私遊民間,輕身犯險,全不以天下萬民爲念。”

他每說四字,便磕頭一次,每一次,都硬生生磕到青石地上,但他說話的語氣,卻穩定無比,全無動搖.

容若差點沒讓他氣吐血:“董仲方,你搞清楚,是我救了你的女兒?難道我竟救錯了。你可算讓我知道什麼叫恩將仇報了。”

董仲方把已經鮮血淋淋的額頭,毫不猶豫得繼續往地上磕去:“陛下身爲天子,一人獨在民間,卻爲一時之不平,不顧自身安危。

陛下如此,對得起微臣,救下了小女,但若被傷及性命,引來天下大亂,豈非對不起天下百姓。”

“天子,手握乾坤,執掌天下,一人身系舉國之安危。豈能效市井遊俠,隨意憤然而起。幸得當時有人出手相助,否則,便陷臣全家於不忠不義之間.若是如此,臣倒寧可聖上不救小女。”

“天子之道,非遊俠之道。遊俠之道,不過是仗三尺劍,管不平事,雖快意恩仇,卻也未免以武犯禁,輕賤人命。而天子之道,只在治國安民,徜若天下大定,百姓安樂,自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普天下百姓,皆受福澤,更不會有什麼市井無賴,調戲民女之事發生。”

“你……”容若氣個半死,想要罵他,看他滿臉鮮血,又是一陣頭暈目炫,外加心軟,有些罵不出口,但想到自己一片好心,卻被人當成不爭氣的敗家子,這樣毫不客氣地教訓,更覺冤苦得很,只得咬牙切齒地用力一拂,把董仲方手上託的書拂到地上。

“好好好,第一參大內侍衛統領,第二參當朝攝政王,第三,就參到朕這個皇帝頭上來了,第四,你是不是想參太后。”

董仲方已是血流披面,可他連擦也不擦一下,端然正色,對着容若,恭恭敬敬地再拜了三拜:“臣第四參的是御史董仲方,身爲人臣,妄議君王,恩將仇議,冒犯御駕,不殺,不足以定君臣倫常,不殺不足以立君威帝儀,不殺不足以顯天顏至尊,是以,臣願請死於君前。”

容若本來氣得夠嗆,卻讓他這一番話,說得愣住了,怔了一怔,終於嘆了口氣,擡頭,對着站在遠處的太監大聲喊:“快去給朕拿最好的傷藥來。”然後,又起身走上前三步,伸手去扶董仲方。

董仲方本是抱必死之心而來,什麼無禮的話都說盡了,本道這個素來以殘暴聞名的皇帝必會悖然大怒,誰知,這個少年皇帝明明氣得面紅耳赤,卻又親手來扶他,反叫他驚慌失措起來,忙道:“聖上不可……”

他一擡頭,容若又看見他滿頭的血,頭又開始發暈,手也在發軟,忙應和着他這句話,鬆手後退幾步,有氣無力地說:“即然知道不可,那就自己站起來。”

董仲方乖乖站起來,剛纔他還是個凜然犯駕的鐵骨御史,這一回,卻變成了個傻乎乎的呆子。

容若見了血就腳發軟,急坐回到石凳上,指指旁邊的凳子:“你也坐吧。”

董仲方略一遲疑,容若把臉一沉:“皇上叫你坐,你不坐,也是抗旨。”

董仲方這才坐了下來,說是坐,也只不過是把屁股的一個小角,略略沾了沾凳子,看起來是坐着,實際上,比站着更辛苦許多。

容若不是沒看出來,只是又氣又累,也知道,要說服這種死腦筋,不知會是多辛苦的事,只得嘆了口氣,暫時就不追究這坐的事了:“董大人,我知道你是一心爲國,無懼生死的好官。你是想借着這個機會,來罵我激我,讓我奮發向上,好好治國。”

董仲方心中一酸,起身道:“主幼君弱,諸臣坐大,攝政王懷虎狼之心,獨掌朝綱,無視君父,變亂之險迫在眉睫,太阿倒持,主臣易位,必會引來朝局動盪,百姓苦難.微臣洛u馱”憂心。無奈攝政王管制太嚴,使得臣不能見君,君無法會臣。今日臣藉着謝恩的名義,以私事進宮見駕,不得不抓緊這僅有的機會,冒犯天顏,實是死罪,但聖上能解臣這一片苦心,臣雖死無憾。“說到心酸處,竟有些哽咽了起來。

容若微笑點頭:“我知道你的苦心,不過,你進諫的技巧真的太差了,幸虧是遇上了我,若是別的皇帝,能饒了你嗎?我可算知道爲什麼,忠臣們在皇帝面前不吃香了,有的時候,忠臣,也實在太不會做人,太讓皇帝下不了臺了。”

“就算進諫,也要講究不同的法子。直挺挺地硬頂硬說,換了誰都會生氣,皇帝也是人,並不是神,也會犯錯,也會有普通人一樣的弱點,也不喜歡逆耳忠言。你爲國犯駕,求仁得仁,可要人人都學你,成就個千古諍臣的美名,卻陷君王於不義,你還算是忠臣嗎?”

董仲方一震,起身又要拜倒:“微臣惶恐,慮不及此,實在有負陛下。”

這時,已經有太監捧着藥,跑了過來,跪下來雙手呈上。

容若一邊扶董仲方起來,一邊接過藥,就要親手爲董仲方上藥。

董仲方嚇得跪在地上,怎麼也不肯起來:“聖上不可,臣萬萬擔受不起。”

事實上,容若固然有心要做點兒,讓後世傳爲千古美談的,皇帝親手替臣子上藥的好事,但一看血就犯暈的毛病還是讓他吃不消,略做努力,還是不能正眼看那血紅的一片,最後信手把藥拋到性德手中:“你來幫董大人上藥,好不好?”

皇帝吩咐侍衛做事,居然客客氣氣問一句好不好,聽得董仲方皺眉盯着性德,更加確定皇帝和侍衛之間,有不可告人的曖昧。

性德一語不發,接過藥,就走向董仲方。

董仲方不敢讓皇帝親手幫他上藥,對於一個侍衛又自不同了。

他任憑性德把藥膏塗在他額上,卻又看着容若說:“臣以爲,聖上爲天子,言行自當有天子威儀,切不可再用我來稱呼自己,而且…

…”他望了望性德“皇上身系天下,身旁的侍衛,若能老成持重些,就更好。皇上是萬民表率,清譽不可受半點污損,還請皇上……”

容若用力嘆氣,無可奈何地擡頭望天。

怪不得忠臣永遠鬥不過奸臣呢,實在是,管得太多太寬,又太不近人情,更太容易得罪人了。

可以板起臉罵救女兒的恩人,也可以一邊坐着讓人家給自己上藥,一邊毫不顧忌建議皇帝把人家調開.

忠臣的用心,肯定是好的。

不過,好心氣死人,好心辦壞事,倒的的確確讓人頭疼。

他在心中暗翻白眼,暗自腹誹,臉上卻只陪笑聽着,同時巧妙地移動身子,藉着性德身體的遮擋,躲開董仲方的視線,然後拼命地吐舌頭,翻白眼,扮鬼臉,對着老天咧嘴笑。

也幸虧這樣子沒讓董仲方看在眼裡,否則非氣得吐血而死不可。

他沒看到,可是陪着納蘭玉一路出來的蕭逸正好遠遠看到。

見到朝中最死牛脾氣的御史滿臉是血,來歷不明的絕美男子在爲他上藥,皇帝躲在一邊擠眉弄眼,他不由微微一愣。

跟在他身後的納蘭玉隨着他的目光望過去,也愣了一下。

他沒注意那絕世俊美的侍衛,也沒看那個滿臉鮮血的人,卻爲另一個相貌平平無奇,但笑容光明燦爛的人吸引住了目光。

那少年臉上笑容,清澈明淨得不染半分雜質,卻又帶着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欣喜愉快,即使是做出悲哀表情,沖天翻白眼,大皺眉頭時,他的笑容,也一樣是愉快的。

這笑容讓他莫名得覺得熟悉親切,但回思自己平生所遇的那些奇人貴人。不是英雄蓋世,就是富貴無雙,卻從沒有哪一個,臉上會有這樣純粹得象是空氣與陽光的笑容。

可不知爲什麼,卻又叫他一見之下,生出這樣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莫名其妙的奇怪情緒,讓他忽略了容若一身明皇衣飾的皇帝打扮,不知不覺皺起了眉頭,腳下則自自然然跟着蕭逸走向是緣亭。

容若發現蕭逸走近,就象個做了壞事被抓住的小孩子一般,急急忙忙把剛纔古古怪怪的表情收了,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喊:“叔……”

聲音一頓,瞄了一下死腦筋御史,又忙改口“七皇叔。”

他這一聲喊,把董仲方嚇了一跳,猛然站起,這纔看見蕭逸走近,立時施禮:“參見攝政王。”

蕭逸只點了點頭,再對容若施禮.

容若哪裡肯讓他拜下去,自然搶過來相扶。

納蘭玉這時也醒悟過來,意識到容若的身份,忙恭敬地拜倒:“外臣納蘭玉,拜見大楚國皇帝,萬歲萬萬歲.”

容若雙手扶着蕭逸,自然扶不了他,只得受他這一拜,又聽他自稱納蘭玉,一聽到納蘭這個姓,再想到他自己的名字,立刻生出親切之意,高興地叫了出來:“你叫納蘭玉?”

他這一句話,滿是驚喜,爲的僅僅只是因爲納蘭這個姓和他自己的名字配起來,正好是個古代美才子的名字。

但這樣的驚喜,卻讓別的人會錯了意。

納蘭玉年紀雖小,卻名滿天下。

大秦最俊美年少最受寵的貴公子,頂着侍衛官職,整日陪王伴駕的美少年。不免會有些閒言閒語,傳他是秦王的男寵,風流豔名滿天下。

皇帝蕭若本就荒淫殘暴,對納蘭玉這個名字反應這麼大,當然容易讓人誤會。

蕭逸的反應只是微一揚眉,而董仲方卻死命把眉頭皺在一處,甚至輕輕哼了一聲。

可容若光顧高興,一點也沒理會董仲方的不悅,急伸手,又把納蘭玉給拉了起來,正面一看,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納蘭玉此時已換了衣冠。頭上帶着束髮玉冠,齊眉勒着青色抹額,越發顯得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若朗星,容顏如玉。身穿白色錦袍,領口繡着翠竹,清雅漂亮,身上卻繡了麒麟,倍顯華貴,偏又能將華貴與清雅如此完美地融爲一體,越顯得這翩翩美少年,俊雅非凡。

相比他的白衣玉冠華貴漂亮,穿着龍袍卻平凡普通的容若,簡直就一無是處。

也難怪容若瞧着他,兩眼捨不得轉,嘆了一聲又一聲,心中暗道,以前讀史,看魏晉時代的美男子一個又一個。什麼側帽風流,讓舉城效仿的獨孤郎,什麼讓千萬人看殺的衛階,都以爲是誇大,如今才知道,世間竟真有這樣的美男子。

他心中越是這麼想,眼楮自然就一直盯着納蘭玉,不肯移開了。

納蘭玉早就習慣了別人的目光,所以倒還能泰然自若。

倒是董仲方眉頭越皺越緊,臉色越來越難看。似他這樣方正之人,忠直之臣,耿耿君子,對於媚君邀寵之輩,本來就反感,何況是孌童男寵之流,他就更加看不起了。

本來容若在他面前摟着性德,就讓他生出懷疑,這回又拉着納蘭玉不放手,雙眼就在納蘭玉臉上轉來轉去,更加令他大爲憂急。心中決定,斷不容這異國狐媚,就此惑主,一定要把少年天子,拉回正道上纔好。

這心念一定,也顧不得蕭逸就在旁邊,大聲道:“皇上!”

他這一聲喊,聲音很大,論起來,就是個君前失儀的罪名。

震得蕭逸雙眉一揚,容若嚇了一跳,本能得鬆手跳起來,而納蘭玉卻是非常清楚自己遇上什麼事了。所以只是低垂目光,後退了一步。

容若用力拍拍胸口,有些氣苦地瞪了董仲方一眼:“什麼事,好好說不行嗎,用得着這麼大聲嗎?”

蕭逸知道董仲方的牛脾氣發作起來,是什麼事也不怕的,但董仲方是御史,一向言來無忌,他卻是攝政王,要顧忌舉國得失。萬一董仲方出語辱及秦使,不但得罪西秦,更大大丟盡了楚國的面子,讓人以爲楚國是不知禮儀的蠻人。

所以,他一看董仲方要開口,已搶先一步問:“董大人,怎麼會在宮中,如何又受傷了。”

容若怕董仲方頂撞蕭逸,又搶先一步答:“董大人是爲了董小姐被救之事,來入宮謝恩的,董大人太客氣了,給我磕頭時,用的力氣一大,就不小心弄破了頭.”

蕭逸自然知道是假話,不過依董仲方的性子也不難猜出他入宮磕破頭,是爲了什麼.對於這些錚錚鐵骨耿耿忠心的直臣,他私心也有些敬重,並沒有因此生出殺機,倒是覺得容若回答奇快,反應迅速,神色從容,看不出半點機詐,這才叫人心驚.

他心念電轉,口裡已笑說:“董大人即受了傷,就快些回去休息吧。”

董仲方一心擔憂小皇帝被人引誘得沉迷男色,哪裡肯走,抗聲道:“王爺……”

他不知納蘭玉入楚的來意,甚至懷疑根本是蕭逸請來了這個名聲極壞的秦國美少年,專爲引誘皇帝不能專心國事。因此,對蕭逸的語氣也不客氣起來。

蕭逸哪裡容他發話,只漫聲說:“來啊,侍候董大人回府。”

話音未落,隨侍蕭逸入宮的兩名近衛已經上前,一人扶一邊,挾着董仲方腳不沾地地離去。

董仲方區區文士,連掙扎的力量也沒有,只得一迭聲地大叫:“皇上!”

容若也巴不得這個大道理一條條的大忠臣快走,高高興興舉手告別:“董大人慢走,記得回去代朕問候董小姐。”

董仲方一片忠心,小皇帝卻只掛着他的女兒,本來就滿心焦慮,被這句話刺激得心火上沖,腦子一熱,竟暈了過去。

第五章 一統天下第四章 人生初戰幕第七章 絕塵而去第十章 忽悟奇謀第五章 難測身分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五章 母子隔心第三章 楚國來使第一章 不死之身第九章 神秘人物第五章 烈焰真情第二章 無名強盜第七章 人性之嘆有關整理書評區的貼子第八章 奇術破陣第七章 情深反痛第四章 苦心若何對漢武帝的爭論第七章 若離再現第六章 城樓閱兵第四章 美人捨命第八章 孰瘋孰醒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五章 難測身分第三章 驚世一詔第六章 納蘭奇緣第六章 異變再起第七章 絕塵而去第二章 干戈玉帛第七章 正式攤牌第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章 修羅之謀人物介紹第六章 祖孫密談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八章 性德之心第三章 驚世一詔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四章 一劍驚天第十章 一諾之盟第八章 知己難尋第七章 納蘭神射第五章 孰忠孰奸第六章 納蘭奇緣第四章 天下一擲第八章 劍氣縱橫番外篇 嫣然夢斷第一章 故人相送第三章 巧計連連第七章 冰心傲骨第十章 青樓風波有關強橫暴虐的討論第九章 再見周茹第五章 千里返京第九章 神秘人物第三章 戲假情真第四章 誰是誰非從程嬰到人權,到弱肉強食的爭論第一章 帝王之交第四章 陣前降敵第八章 知己難尋第四章 情比金堅第七章 裙釵之戰第一章 帝王之交第一章 月落雁京第七章 冰心傲骨第八章 啼笑誤會第二章 奇毒奇情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九章 意外驚變第十章 青樓風波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七章 身陷死境第十章 兵臨城下人物介紹第四章 美人捨命第八章 故人再會第二章 黑獄森然第六章 及時行樂第八章 新人新規第四章 美人捨命第十章 兵臨城下番外篇 再世爲人第一章 大獵之前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二章 一月之約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八章 換俘之議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八章 奇緣孽緣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二章 傷心舊景第七章 人性之嘆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五章 洞房之變第十章 笑離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