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詩人王梓鈞

399 詩人王梓鈞

399【詩人王梓鈞】

王梓鈞的兩首着名歌曲被禁,在臺灣只有個別先鋒一點的雜誌纔有提及,所有報紙都默契地不予關注。而在香港,這則消息卻引發不少人的關注,普通歌迷只是抗議,而一些媒體則是大做文章。

一直以來,王梓鈞透露在外面的形象都是比較右的,跟國民黨政府很是親密。這一次突然禁了他兩首歌,而且是傳唱得比較廣的兩首歌,難免會引起人的聯想。

八卦媒體猜測王梓鈞得罪了權貴,這次禁歌是臺灣當局要封殺他的前奏,並且煞有介事地點到某某姓氏的官員,什麼爭風吃醋啊說得頭頭是道,連日期地點都羅列出來了,彷彿是親眼所見。

這些新聞非常搶眼,不少普通民衆看了之後,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傳來傳去不停地人爲加料,說得好像王梓鈞在臺灣呆不住了一樣。

至於理性一點的,說得就稍微靠譜了。比如《明報》直接把對此的評論歸於政治版,而非娛樂版,說道:“臺灣方面的禁歌、禁文由來已久,這次將臺灣頭號明星王梓鈞推到前面當靶子,無非是給其他歌手和音樂人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千萬不要越界,當局準備清查嚴管歌壇了。這一次的事件應該不是專門針對王梓鈞,而是針對以王梓鈞爲代表的一批自由創作者。臺灣當局的這種做法,無異於給臺灣歌壇綁上了一個枷鎖,所有的音樂創作人以後都只能戴着鐐銬跳舞……從六十年代以來,香港的樂壇一直被臺灣歌曲所壓制着,這次事件放大了來說,對香港的音樂人來說是一次超越,甚至是取代臺灣流行樂領導地位的有利機會……”

關於臺灣禁歌的消息,以前也有不少次,不過遠遠沒有這次引起的反應大。不僅香港媒體議論紛紛,就連東南亞都傳過去了。

與此消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綠島某人的出獄,並未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陳啓禮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滿滿兩大箱的書籍,至於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則全扔給了同監的李敖。

“走了,再見這本《明史》送你了。”陳啓禮將一個箱子扛在肩膀上,另一隻手又拎起一個箱子。

陳啓禮走出囚室,李敖在後面喊道:“我還欠你兩包煙,等我出去再找你。”

“再說吧。”陳啓禮頭也沒回。

坐着船渡過海面,剛上岸,陳啓禮就看見三輛黑色的轎車停在那裡。

吳敦最先衝了過去,給陳啓禮一個擁抱,開心地笑道:“老鴨,你終於回來了”

陳啓禮笑着拍了拍吳敦的肩頭,王梓榮帶着一幫堂主也走了過來,說道:“幫主,兄弟們都等着你回來主持大局呢。”

“白狼呢?”陳啓禮問。

王梓榮道:“安樂在美國唸書。”

“唸書好。”陳啓禮笑笑。

吳敦自豪地說:“啓禮哥,咱們竹聯幫現在風光得很,地盤已經快要打到中部了。現在榮哥是總堂主,幫主的位置給你空着,就等你回來。”

“幹得不錯。”陳啓禮對王梓榮道,“幫主還是你來做吧。”

吳敦是陳啓禮的鐵桿心腹,急道:“你說什麼呢,大家都等着你回來,我們說好要掃平整個臺灣的。”

陳啓禮語氣平淡地說:“混這條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我已經想清楚了,出來後做點小生意,打打殺殺地事情就不要來找我了。就這樣吧。”

吳敦還要說話,陳啓禮按住他的肩頭,看了他一會兒說:“跟着阿榮好好幹。”

陳啓禮向來說一不二,吳敦想勸又不知道怎麼開口,轉頭看向王梓榮。

王梓榮道:“既然禮哥不願意,幫主的事以後再說吧。反正這個位子給你留着,什麼時候回來都可以。吳敦,我們先送禮哥回去。”

吳敦悶悶不樂地幫陳啓禮般行李,王梓榮在他心裡只算是有能力的義氣兄弟,陳啓禮纔是真正的領袖。

其他堂主則是鬆了一口氣,他們在陳啓禮的時代只能算小頭頭,是後來王梓榮把他們提拔起來的。陳啓禮對他們來說是精神領袖,王梓榮卻關係到他們的實際利益。若陳啓禮真答應回去做幫主,他們爲了自己的地位,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陳啓禮是聰明人,只看這些堂主的眼神就能猜出大半來,怎麼會同意回去做一個傀儡幫主?

何況,陳啓禮確實有洗心革面的意思。另外一個時空,陳啓禮出獄之後,不少以前的小弟找他回去重振竹聯幫,他都拒絕了,一心一意地做他的生意。

陳啓禮出獄後做過搬運,搞過推銷,一點一點的起步,幾年之後居然生意越做越大,被評爲臺灣十大傑出青年。

而當他事業有成後,不少以前的兄弟碰到難處,都來找他接濟,遇到糾紛也都找他調解。陳啓禮的仗義和公平,即便是與他敵對堂口的元老都要豎起大拇指,這纔有後來八十年代,陳啓禮出來振臂一呼,一盤散沙的竹聯幫衆紛紛歸附,一些小幫小派攜衆來投。

只是,此時的竹聯幫已經走上正軌,不再是一盤散沙,恐怕以後就沒有陳啓禮復出的機會了。

…………

片場。

“啊”鍾鎮濤在腳手架上猛地踩滑,一聲慘叫聲中,整個人都掉了下去。

落了兩米多的高度,才終於被身上的保險繩拉住,嚇得他一頭大汗。

“拉着,快往上拉”作爲動作導演的程小東也嚇了一跳,幸好這幾個鏡頭綁了繩子的。

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地忙活着,王梓鈞建議道:“要不少用中長鏡頭,把那些危險動作拆開來拍吧。反正整部電影的賣點也不在這裡。”

“不行。這些動作都是我們原先商量好的,要麼不拍,要麼就要拍好。”程小東堅持到。

王梓鈞妥協道:“好吧,你是動作指導,你說了算。”

鍾鎮濤不是專業的動作演員,許多高難度動作都要找替身。在王梓鈞看來,這些替身演員簡直在玩兒命,實在是讓他心有不忍。

這些動作戲拍得很慢,幾分鐘的戲,細嚼慢嚥地整整拍了五天才收尾。

應付完一路跟蹤的香港記者,王梓鈞滿身疲憊的回到別墅。

剛洗完澡,李京浩便上樓來問:“老闆,外面有兩個男的要見你。有個說自己是《明報》的副刊編輯,要不要轟走?”

“《明報》的副刊編輯?難道是來找我做專訪的?”王梓鈞想拒絕,又不好抹了金庸面子,便說道:“讓他們進來。”

很快李京浩把人領進來,走前面的是個中年人,王梓鈞隱約記得叫蔡炎培,是亦舒的好友,以前見過兩次面。後面那人斯斯文文的,年輕得很,卻不知道是什麼來路。

“你好,王先生,冒昧打擾,請多多包涵。”蔡炎培不好意思地笑道。

“蔡兄請坐這位先生也請”王梓鈞道。

蔡炎培介紹道:“這個葉輝,我們香港文壇的新秀才子。”

“葉先生好。”王梓鈞點頭道,心裡卻想着這兩人今晚到底來幹嘛。

王梓鈞對香港文壇不怎麼了解,卻不知這二位以後的成就,蔡炎培做了《明報》三十年編輯,作品無數,後來還被提名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那個只比王梓鈞大一歲的年輕人葉輝,也是日後香港文壇響噹噹的人物。

特別是蔡炎培,性格跟古龍差不多,是個性情中人,只不過比古龍收斂一些,沒那麼癲狂,前兩年還和亦舒玩三角戀愛。

隨便聊了幾句,年輕的葉輝忍不住了,說到了來意:“王先生,實不相瞞,鄙人準備創辦一份詩刊,想向你邀一篇詩稿。”

“我?”王梓鈞樂了,“我哪會寫詩啊。”

葉輝道:“王先生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您的處女作《搜神記》中,那首《剎那芳華曲》可是流傳甚廣,還有《東風破》的歌詞也是詩意盎然。您寫詩的功底,恐怕比不少所謂的詩人還要深厚。”

“不行不行,我可不會寫詩”王梓鈞連連擺手。

蔡炎培朝葉輝苦笑了一下,他是被葉輝強拉來做引薦人的,找王梓鈞要詩,這本身就讓他覺得有些搞笑。

葉輝沉默了一陣,看着王梓鈞誠懇地說:“王先生,實不相瞞,這次向您邀稿,主要就是想借你的名氣,爲這本新詩刊增加人氣和關注度。我知道你不缺錢,我也給不起太高的稿酬。我辦這個詩刊,不是爲了賺錢,而是想要爲如今凋敝的香港文壇做一點貢獻。如果您實在不願意地話,我也無法勉強。”

日後談起香港,都說這裡是一片文化的沙漠。但事實上,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壇,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涌現了不少高質量的文人。但從六十年代末期以後,內地“文革”時的極左文藝思潮對香港文壇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部分香港作家(主要是南遷作家,走現實主義道路的作家)的文學主體和審美意識淡化,作品出現主題先行、人物概念化和充滿說教的流弊,令讀者望而生厭。

同時,因爲一些東南亞國家相繼關閉華校,禁止華文刊物入境,以東南亞爲主要市場的香港純文學刊物銷量銳減,難以爲繼,紛紛停刊,如創刊於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學生週報》、《文壇》、《純文學》等刊物都宣告不支而倒閉。

失去了生存的物質條件,許多靠筆桿子爲生的文人開始轉行,到了七十年代後,整個香港文壇迅速滑入低谷,但也有一部分文人苦苦支撐。

這個只有24歲的年輕詩人葉輝,在眼下這種惡劣情況下,居然想要辦一本純文學的詩刊,簡直是穩賠不賺。

看着葉輝誠懇的眼神,王梓鈞有些不好意思拒絕。

“這個,你辦詩刊在資金上困難嗎?如果缺錢的話,我可以資助一些。”王梓鈞說,“至於寫詩嘛,那玩意兒好久沒寫了,一時半會兒出不來。”

“資金雖然有點困難,但還可以克服。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我們的刊物沒有知名度。”葉輝咬咬牙說:“要不我寫一首,署上您的名字?”

“你這不是叫我作家嗎?”。王梓鈞哈哈大笑。

葉輝滿臉失望,蔡炎培對他辦詩刊也不看好,這次來陪他來找王梓鈞也並不抱希望。見王梓鈞拒絕,蔡炎培道:“阿輝,我看還是算了吧。王先生拍戲很忙的,我們可以再去找余光中先生試試。我在臺灣讀書的時候,和餘先生也打過一些交道。”

“也只好這樣了。王先生,那我們就先告辭了,打擾您休息了。”葉輝嘆口氣站起來道。

王梓鈞送兩人離開,一邊走一邊搜腦子裡存的資料,可都是一些關於影視、音樂,以及臺灣七八十年代經濟政治方面的東西,居然找不出一首詩歌來。

就在兩人即將出門的時候,王梓鈞腦子裡靈光一閃,居然還真發現一首,忙說道:“兩位稍等,我突然想起以前高中時候寫過的一首詩。”

“真的?”葉輝驚喜道,他可不管王梓鈞這首詩寫得好還是爛,只要能借王梓鈞的名頭吸引眼球就可以。

“是首情詩,不知道你們要不要。”王梓鈞又將兩人請回來。

“要,情詩更好。”葉輝連忙道。這幾年被大陸的左派文學害得不輕,那種正兒八經的詩反而讓讀者膩歪。

等王梓鈞坐下,葉輝連忙從自己的包包裡拿出紙筆,鋪在他面前的茶几上。

王梓鈞一邊寫,葉輝一邊小聲念道:“《飛鳥與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好詩,真是好詩,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好詩啊。王先生你真是太謙虛,能寫出這種詩歌,居然說自己不會寫詩”

葉輝欣喜若狂,剛纔的讚美也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確實發自真心的喜愛這首詩。而作爲副刊老編輯蔡炎培,這時也面露驚訝,他沒想到王梓鈞還真能拿出一首,而且質量非常之高。

“哪裡哪裡,少年時候的塗鴉之作而已。”王梓鈞厚着臉皮道。

這次抄襲他倒是心不虧,反正這首詩也沒有準確的作者。

後世以訛傳訛,說這首詩出自於泰戈爾的《飛鳥集》,甚至連《讀者》這種雜誌都這麼說,其實純屬扯淡,《飛鳥集》里根本沒這首詩。

此詩的最早出處來自於香港女作家張小嫺的《荷包裡的單人牀》,不過只有前面那麼幾句,並不完全。後來臺灣陽明神農坡醫學院的學生在學校的BBS論壇上,以張小嫺那幾句爲基礎玩詩歌接龍,集體把這首詩創作出來。

鬼知道怎麼傳來傳去,這首詩就成了泰戈爾的大作,搞到後來居然有人責備張小嫺抄襲泰戈爾老爺爺。

葉輝拿着詩稿反覆朗誦,越讀越是喜愛,丟下王梓鈞和蔡炎培在旁邊聊天。

王梓鈞和蔡炎培東拉西扯地說了一大堆,葉輝才反應過來,笑道:“不好意思,王先生,我有些失態了。對了,我們的詩刊叫做《羅盤》,最遲下個星期就能出來。至於稿酬……”

“稿酬就不必提了,”王梓鈞擡手道,“就像你說的,算是爲香港文學出把力。”

或許葉輝真的能借他的名頭撈一把,但以目前香港文壇的情況,這種詩刊最多能撐一兩年就會倒閉,這是大勢所趨。如今的香港文壇有點像九十年代的大陸,那種黑格爾都能賣脫銷的日子早一去不復返,人們都忙着賺錢,消遣也是看電影電視,誰會去讀書啊,特別還是純文學的書。

葉輝拿到王梓鈞的詩後,隔天又跑到香港中文大學去找余光中。道明來意後,又把王梓鈞的詩拿出來,請余光中寫點評鑑賞。

“王梓鈞寫的?”余光中詫異道。

“對,是他讀書時候的作品。”葉輝道。

余光中道:“節奏有點小問題,不過勝在情感動人,也算是難得的佳作了。你明天再來找我吧,我把我的詩和賞析一起給你。”

“謝謝餘老。”葉輝連忙稱謝。

…………

時間一天天過去,《賭神》拍到一半的時候,葉漢那邊的公海賭船的裝修已經完畢,船隻是在墨西哥註冊的,這玩意兒一開入公海,即便是殺人放火澳門當局都管不了,得墨西哥政府來執法。

這艘賭船被稱爲“東方公主”號,排水近七萬噸,身長一百多米,爲了吸引人上去消費,每人只需要交200港幣就能上船,上面吃住免費,隨便你玩多久,直到返航補給爲止。

200港幣的價格,吃住免費,這可比住酒店都還要划算得多。不過上了船之後,恐怕沒幾個人會有心思去吃住,腰包會迅速的癟下來。

“東方公主”號還沒開張,葉漢便已經把消息透露出去,港澳臺三地許多賭徒翹首以待,而何鴻燊卻是如臨大敵。

就在王梓鈞準備帶隊上賭船拍戲的時候,葉輝的詩刊《羅盤》終於問世了。這種純文學刊物屬於小衆向詩刊,葉輝也沒錢去做廣告宣傳,出來之後少有人問津,不過幾天之後,突然銷量暴漲……

399【詩人王梓鈞】

399【詩人王梓鈞,

318 一切就緒570 華語電影教父613 泰坦尼克時間126 暗藏禍心159 三美同行107 倩女幽魂092 邂逅白娘子312 要不請奧黛麗·赫本來做女主角431 戲王之王612 王梓均的小星星095 上趙雅芝家蹭飯314 羅馬假日·2353 弔唁533 在大陸開廠496 籌備中的滾石424 愛之旅609 我是世界之王576 划拳喝紅酒062 上大學303 來個170 混亂的刺殺492 原鄉619 遍地美女718 春節晚會4426 佳視再起101 彩雲飛上映485 千金大小姐331 影片上映537 原創上映794 告別演唱會3464 孤零零的小金人202 鳳嬌的小心思442 佳視臺慶·下692 太妹千金406 第十三屆金馬獎514 一王三後676 賭船拍攝036 電視名人2053 唱片狂賣507 卡梅隆的機器人004 臺灣有瓊瑤625 醜聞與交易676 賭船拍攝350 金球獎·上196 和鄧麗君組建樂隊428 不知道起什麼章節名腦袋今天暈乎乎的395 左擁右抱771 公信報346 金球獎提名697 血戰臺兒莊106 雙十閱兵757 好戲登場727 慶功宴628 票房破10億720 在大陸開唱片公司607 橫掃聖誕檔·1240 八爺008 夢想啓程765 東方三女俠2167 皇族後人203 安吉拉的採訪538 送上門的新藝城263 傳說中的春晚408 老友記017 心靈悸動171 困獸掙扎647 王梓均被綁架183 參加綜藝節目610 最好的獎盃481 要建就建臺灣第一高樓296 全面啓動672 投資卡麥克院線486 杜琪峰的妙計301 揣着明白裝糊塗186 被槍逼出來的交易416 一切就緒114 電影殺青351 金球獎·下472 宋局長507 卡梅隆的機器人589 變形金剛播出096 顧嘉輝的讚歎326 殺青507 卡梅隆的機器人368 白娘子狂潮·下354 刀光劍影079 專訪320 消息曝光775 大陸拍攝241 從地面到空中124 壹週刊613 泰坦尼克時間466 變臉開機736 祖賢之後再無小倩183 參加綜藝節目592 變形金剛現象427 撞車的婚禮145 邵家派對171 困獸掙扎195 在舞臺上的殺青戲